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2年宿根蔗根围土壤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研究
1
作者 王晟 徐欣婷 +5 位作者 杨春华 覃晓娟 康贻豪 张金莲 招礼军 陈廷速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7-459,共13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施肥水平下第2年宿根蔗根围土壤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的多样性,为AM真菌在甘蔗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甘蔗品种桂糖29号(GT29)和桂糖58号(GT58)为试验材料,设4个施肥水平:0.0 kg/hm^(2)(A... 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施肥水平下第2年宿根蔗根围土壤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的多样性,为AM真菌在甘蔗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甘蔗品种桂糖29号(GT29)和桂糖58号(GT58)为试验材料,设4个施肥水平:0.0 kg/hm^(2)(A)、562.5 kg/hm^(2)(B)、1125.0 kg/hm^(2)(C)、2250.0 kg/hm^(2)(D)。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水平对GT29的根系菌根侵染率有显著影响,而对GT58影响不显著。随着施肥水平的提高,AM真菌多样性和丰富度均显著下降。不同施肥水平的GT29根围土壤中共获得185个OTUs,GT58根围土壤中共获得175个OTUs。不同施肥水平下2个甘蔗品种根围土壤的优势AM真菌均为球囊霉属(Glomus)。在OTU水平对不同施肥水平甘蔗根围土壤AM真菌群落进行差异物种分析,发现GT29的2个差异物种均为球囊霉属,而GT58中的3个差异物种均为近明球囊霉属(Claroideoglomus)。经Mantel检验,发现土壤中的Ca、Mg含量与4个AM真菌属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pH与3个AM真菌属间也呈显著正相关。因此,过量施肥会使增产效果大幅降低,且造成土壤酸化及磷元素过剩,同时使甘蔗根围土壤AM真菌群落组成改变,多样性和丰富度降低,但品种间有差异;适量施肥有助于丰富土壤AM真菌的多样性,促进甘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宿根蔗 根围土壤 丛枝菌根真菌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林改造为单一茶园前后不同生境土壤丛枝菌根真菌物种多样性的差异
2
作者 王艳 石维卫 +1 位作者 龙春丽 江龙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9-160,共12页
在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和湄潭县,选择地理位置相邻的3种生境类型样地——天然林、由天然林改造而来的人工林、不同种植年限茶园(茶园依据种植年限(t)不同划分为5组:t<10 a、10 a≤t<20 a、20 a≤t<30 a、30 a≤t<40 a、t≥40... 在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和湄潭县,选择地理位置相邻的3种生境类型样地——天然林、由天然林改造而来的人工林、不同种植年限茶园(茶园依据种植年限(t)不同划分为5组:t<10 a、10 a≤t<20 a、20 a≤t<30 a、30 a≤t<40 a、t≥40 a);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设计3种生境的土壤样品采集,共选取37个采样点(茶园17个、天然林10个、人工林10个),统一采集深为5~40 cm的根际土壤,每个样点采集3~5份混合土壤作为重复,共采集128份土壤样品;参照相关标准和规范测定土壤理化性质(pH、有机质质量分数、全氮质量分数、全磷质量分数、全钾质量分数、解氮质量分数、有效磷质量分数、速效钾质量分数、土壤粒径、质地类型),采用湿筛倾注-蔗糖离心法进行土壤丛枝菌根(AM)真菌孢子分离和形态鉴定,采用孢子密度、物种丰富度、分离频度、相对多度、重要值、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 Index)、辛普森多样性指数(Simpson Index)、皮卢均匀度指数(Pielou’s Evenness Index)评估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结构;采用聚类分析法、冗余分析(RDA)法、方差分析法,分析3种生境土壤丛枝菌根真菌物种多样性的差异。结果表明:3种生境中共检出7科11属48种丛枝菌根真菌。孢子密度、物种丰富度、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辛普森多样性指数,在天然林土壤中最高、茶园土壤中次之、人工林土壤中最低。种植年限小于20 a的茶园土壤中丛枝菌根真菌物种组成与人工林相似,主要受土壤因子的影响;而种植年限大于20 a的茶园土壤中丛枝菌根真菌物种组成丰富,接近天然林,受土壤因子和宿主植物的双重影响。说明人为因素引起的生境变化会影响丛枝菌根真菌物种组成,扰动后的丛枝菌根真菌生态平衡重建需要一定年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林 人工林 茶园 土壤 丛枝菌根真菌 真菌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矿区大叶胡枝子灌丛土壤的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 被引量:2
3
作者 王雯颖 徐宝珠 +2 位作者 胡佳瑶 潘高 刘文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269-5279,共11页
大叶胡枝子(Lespedeza davidii)为一种豆科灌木,具有较强耐受重金属胁迫及固氮能力,也是矿区一种重要修复植物。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MF)是一类植物共生真菌,它在矿区与植物共生可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的抗逆... 大叶胡枝子(Lespedeza davidii)为一种豆科灌木,具有较强耐受重金属胁迫及固氮能力,也是矿区一种重要修复植物。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MF)是一类植物共生真菌,它在矿区与植物共生可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的抗逆性;但其种类、分布及其影响机制尚不够清楚。以大叶胡枝子灌丛土壤AMF群落为研究对象,采集矿区与非矿区大叶胡枝子冠下及其相邻空旷地土壤进行内部转录间隔区(ITS)测序,分析土壤理化性质,揭示不同样地土壤AMF群落的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样本共得到2961个可操作分类单元(OTU),其中属于AMF的OTU为66个;Silva数据库比对发现AMF有7目10科16属24种。AMF总体物种丰度为矿区相邻空旷地土壤>矿区冠下土壤>非矿区冠下土壤>非矿区相邻空旷地土壤,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与该趋势保持一致。(2)矿区土壤AMF群落以内养囊霉属(Entrophospora)等为优势属,非矿区冠下以斗管囊霉属(Funneliformis)等为优势属。稀有内养囊霉(Entrophospora infrequens)是4个样地共有的优势种,该种为广谱生态型种;Archaeospora sp.和Paraglomerales sp.为矿区冠下的优势种,它们对锰胁迫有较强的耐受性;Funneliformis sp.为非矿区冠下的优势种。(3)冗余分析(RDA)表明,AMF的种类和数量受到锰含量、土壤pH值以及全磷含量的显著影响。本研究结果说明AMF种类及多样性受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矿区一些耐性AMF的存在提高了AMF多样性,它们有利于逆境条件下植物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 大叶胡枝子 丛枝菌根真菌 多样性 灌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时间对八棱海棠根际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的影响
4
作者 王晓娜 张海园 +4 位作者 李乐然 曲曼姝 李鹤丹 周波 由春香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69,共7页
丛枝菌根真菌(AMF)能与大多数陆生植物形成共生关系,促进根系对矿质营养的吸收利用,提高植物的生产力和抗逆性。本文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10年生八棱海棠和30年生八棱海棠的根际土壤AMF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0年生八棱海棠与30年生八棱... 丛枝菌根真菌(AMF)能与大多数陆生植物形成共生关系,促进根系对矿质营养的吸收利用,提高植物的生产力和抗逆性。本文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10年生八棱海棠和30年生八棱海棠的根际土壤AMF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0年生八棱海棠与30年生八棱海棠的OTU数量相近,但共有OTU仅有6个。对Sobs指数、ACE指数、香农指数和Simpson指数分析表明,10年生八棱海棠根际土壤AMF的物种丰度和多样性高于30年生八棱海棠。群落组成分析中,10年生八棱海棠的根际AMF优势种数目高于30年生八棱海棠,物种丰度较均匀。因此,八棱海棠的种植时间影响AMF的多样性,并随着种植时间的增加,根系AMF的多样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棠 丛枝菌根真菌 高通量测序 根际微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威宁短柱油茶根围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调查
5
作者 刘燕 曾维军 杨秀忠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68-276,共9页
为了揭示高寒山区野生油茶(威宁短柱油茶)根围土壤丛枝菌根真菌(AMF)的结构与组成,解析土壤因子对AMF群落组成及其多样性的影响,为高寒山区抗逆性AMF资源的发掘及物种多样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以贵州省高寒山区分布的威宁短柱油茶7个样... 为了揭示高寒山区野生油茶(威宁短柱油茶)根围土壤丛枝菌根真菌(AMF)的结构与组成,解析土壤因子对AMF群落组成及其多样性的影响,为高寒山区抗逆性AMF资源的发掘及物种多样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以贵州省高寒山区分布的威宁短柱油茶7个样地根围土壤为材料,采用高通量测序结合形态学鉴定的方法,研究威宁短柱油茶AMF的侵染情况、群落结构、遗传多样性、AMF种类,并进行土壤因子与AMF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威宁短柱油茶AMF侵染率在不同样地中存在差异。7个样地的AMF菌丝侵染率、丛枝侵染率、泡囊浸染率、总侵染率、侵染强度的平均值分别为59.52%、13.49%、51.59%、65.87%、61.11%。通过高通量测序,7个样地共鉴定到5属46种AMF,其中球囊霉属(Glomus)的相对丰度最高,为优势类群;VTX00223为优势虚拟种。7个样地的AMF群落组成和相对丰度差异较大,但ɑ多样性无显著差异。RDA分析表明,全磷、速效钾、碱解氮含量对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的基因丰度有正向影响,盾巨孢囊霉属(Scutellospora)、类球囊霉属(Paraglomus)的基因丰度与全磷含量相关,而全钾含量影响球囊霉属的基因丰度。此外,通过形态学,鉴定到4属13种AMF;其中球囊霉属6种,无梗囊霉属5种,盾巨孢囊霉属、原囊霉属各1种;G.sp1出现频率最高,为7个样地共有。贵州高寒山区野生油茶根围土壤中的AMF资源丰富,土壤因子是影响AMF侵染的一个重要因素,AMF种类对土壤因子有一定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宁短柱油茶 丛枝菌根真菌 高通量测序 土壤因子 多样性 形态学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最新分类系统与物种多样性研究概况 被引量:38
6
作者 王宇涛 辛国荣 李韶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34-843,共10页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是自然界分布最广泛的一类植物共生真菌,能够与大部分高等植物的根系形成共生关系。由于它们在农林、环境等领域的巨大应用潜力,国内外关于AMF物种多样性的研究一直受到较高的关注。然而...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是自然界分布最广泛的一类植物共生真菌,能够与大部分高等植物的根系形成共生关系。由于它们在农林、环境等领域的巨大应用潜力,国内外关于AMF物种多样性的研究一直受到较高的关注。然而,AMF专性共生的特征以及研究方法不够理想等因素长期阻碍了AMF物种多样性的研究进展。近年来,研究方法的改进与新技术的应用为AMF物种多样性的研究提供了极好的机遇。简述了AMF的最新分类系统及全球物种数量、AMF物种多样性影响因素以及AMF物种多样性研究方法三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今后在AMF物种多样性相关领域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amf) 物种多样性 寄主植物 环境因子 454焦磷酸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与个体植物的关系及其对群落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21
7
作者 杨高文 刘楠 +1 位作者 杨鑫 张英俊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88-203,共16页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与大约80%的陆地植物种类形成AMF-植物共生体。AMF能够影响个体植物的养分吸收,调节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和植被更新,进而对群落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产生...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与大约80%的陆地植物种类形成AMF-植物共生体。AMF能够影响个体植物的养分吸收,调节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和植被更新,进而对群落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产生重要影响。为了把握AMF与个体植物、植物种间作用以及植物群落关系的研究现状,阐明AMF对群落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的作用机制,本研究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首先,分析了物种水平上AMF与植物间的共生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提出预测AMF在不同土壤磷水平下对植物生长影响的概念模型。其次,总结了AMF对植物种间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幼苗定植的影响。最后,分析了AMF对群落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的作用机制,提出相应的预测模型。对于实际生产,本文的研究结果能够应用到牧草生产和草地管理中,为利用人工草地土壤中AMF的养分吸收功能和天然草地的多样性保育及稳定性维持提供了科学根据。对于学术研究,本文综合了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科学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生产力 多样性 稳定性 幼苗定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自然分布的野鸦椿根围土壤中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董怡然 张秀英 +3 位作者 陈熙 张艳 郭惠珠 蔡邦平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9-86,共8页
采用湿筛倾注-蔗糖离心法和显微观察法对自然分布于福建省6个样地的野鸦椿[Euscaphis japonica(Thunb.)Kanitz]根围土壤中丛枝菌根真菌(AMF)进行分离和鉴定,并基于重要值、孢子密度、种丰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rensen相似性... 采用湿筛倾注-蔗糖离心法和显微观察法对自然分布于福建省6个样地的野鸦椿[Euscaphis japonica(Thunb.)Kanitz]根围土壤中丛枝菌根真菌(AMF)进行分离和鉴定,并基于重要值、孢子密度、种丰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rensen相似性系数以及Q型聚类分析对各样地AMF的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显示:福建省的邵武市邵武将石自然保护区(SW)、建瓯市东游镇(JOD)、建瓯市建瓯万木林自然保护区(JOW)、尤溪县西城镇(YX)、清流县温郊乡(QL)和武平县万安乡(WP)6个样地的AMF分别有6属10种、6属15种、7属16种、9属14种、8属17种和7属15种,6个样地共鉴定出AMF 9属28种;JOD、YX、QL和WP样地的AMF优势属均为球囊霉属(Glomus Tul.et C.Tul.),其中,JOD、YX和QL样地的AMF优势种为大果球囊霉(Glomus macrocarpum Tul.et C.Tul.),WP样地的AMF优势种为地管孢囊霉(Funneliformis geosporum C.Walker et Schuessler);SW样地的AMF优势属为内养囊霉属(Entrophospora R.N.Ames et R.W.Schneid.),AMF优势种为稀有内养囊霉(Entrophospora infrequens R.N.Ames et R.W.Schneid.);JOW样地的AMF主要属(常见属)为管孢囊霉属(Funneliformis C.Walker et Schuessler),AMF主要种(常见种)为地表多孢囊霉[Diversispora versiforme(Karsten)S.M.Berch et J.A.Fortin]。YX样地的AMF平均孢子密度最大,在50 g风干土中平均有118.9个孢子;JOD样地的AMF平均种丰度最大(7.2)。6个样地AMF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1.27~1.87,以JOW样地最大、QL样地最小。各样地间AMF的Srensen相似性系数为0.48~0.76,其中,WP样地与YX样地间AMF的Srensen相似性系数最大(0.76),表明这2个样地的共有AMF种类占76%;且WP样地与其余样地间AMF的Srensen相似性系数均较大(大于或等于0.6),其AMF的属数、种数、种丰度、孢子密度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也较高。通过聚类分析,供试的6个样地被划分为3组,其中,JOD、WP和JOW样地归为1组;YX样地单独成组;SW和QL样地归为1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自然分布的野鸦椿根围土壤中AMF的种类组成和多样性差异较大,而福建南部样地(武平县万安乡)的AMF种类具有较高的代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鸦椿 丛枝菌根真菌(amf) 重要值 多样性分析 聚类分析 相似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首乌丛枝菌根真菌的多样性 被引量:9
9
作者 罗充 吴涛 谭金玉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7-111,共5页
为探索贵阳市东山何首乌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的种类及多样性,为优势AM真菌在何首乌人工栽培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酸性品红染色法和湿筛法测定何首乌丛枝菌根真菌的侵染率,分离何首乌根际土壤中的AM真菌孢子并进... 为探索贵阳市东山何首乌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的种类及多样性,为优势AM真菌在何首乌人工栽培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酸性品红染色法和湿筛法测定何首乌丛枝菌根真菌的侵染率,分离何首乌根际土壤中的AM真菌孢子并进行形态学鉴定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何首乌根系的菌根侵染率为7.5%;从根际土壤中分离到AM真菌4个属55种和一个未鉴定种,其中:球囊霉属(Glomus)31种,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22种,盾巨孢囊霉属(Scutellospora)1种,多孢囊霉属(Diversis-pora)1种,优势种主要为枫香球囊霉(G.liquidambaris)、褐色球囊霉(G.badium)、孢果无梗囊霉(A.sporocarpia)。东山何首乌AM真菌资源丰富,球囊霉属和无梗囊霉属的适应性强、分布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 丛枝菌根真菌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黎贡山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龙 李丽 +4 位作者 伍建榕 李博伦 张俊忠 刘丽 马焕成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2期45-50,共6页
为弄清高黎贡山物种多样性的形成原因,通过土壤养分分析、丛枝菌根真菌(AMF)孢子湿筛沉淀法和碱解离-苯胺蓝染色法测定6种植被带宿主树种根系丛枝菌根真菌的侵染程度和侵染率、土壤孢子密度和土壤养分含量,研究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垂直... 为弄清高黎贡山物种多样性的形成原因,通过土壤养分分析、丛枝菌根真菌(AMF)孢子湿筛沉淀法和碱解离-苯胺蓝染色法测定6种植被带宿主树种根系丛枝菌根真菌的侵染程度和侵染率、土壤孢子密度和土壤养分含量,研究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结果表明:6种植被带宿主树种中,根系均被不同程度的菌丝侵染,其中,4个植被带的宿主植物形成了明显的菌根(AM),占67%;共分离鉴定出5属14种AMF,分别是球囊霉属(Glomus sp.)、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sp.)、硬囊霉属(Sclerocystis sp.)、巨孢囊霉属(Gigasporasp.)及内养囊霉属(Entrophosporasp.),其中,球囊霉属和无梗囊霉属种属于优势属种;不同海拔高度的孢子密度不同,随着海拔的升高,孢子密度呈减少趋势,以暖性针叶林孢子密度最高,与其他植被带宿主植物的孢子密度差异极显著(P<0.01);海拔、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矿质元素均可影响丛枝菌根真菌的孢子密度。AMF的丰富度指数受各个植被带树种的多样性、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和土壤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物种多样性 孢子密度 菌根侵染率 高黎贡山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指山常见热带树种的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英文) 被引量:10
11
作者 石兆勇 王发园 陈应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896-2903,共8页
采用野外调查的方法,分析了五指山不同海拔高度7个科10种常见热带树种形成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的状况及其根际土壤中AM真菌的多样性。结果表明,所调查的10种热带常见树种都能形成AM共生体,其菌根侵染率随寄主植物的不同... 采用野外调查的方法,分析了五指山不同海拔高度7个科10种常见热带树种形成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的状况及其根际土壤中AM真菌的多样性。结果表明,所调查的10种热带常见树种都能形成AM共生体,其菌根侵染率随寄主植物的不同,从21.8%~90.5%变化不等,同时,在10种常见植物的根系中也都观察到了AM真菌的典型结构——丛枝和泡囊。从10种植物的根际土壤中共分离到36种AM真菌,隶属于Acaulospora,Glomus,Gigaspora和Scutellospora4个属,其中,Glomus属的真菌是该地区的优势类群,其出现频度和相对多度分别为84%和56%。在所调查的10种热带常见树种中,Swietenia macrophylla根际AM真菌的孢子最丰富,密度高达7.32;Machilus namu根际的AM真菌种类则最为丰富,多样性指数达到1.6548。通过对不同海拔高度Swietenia macrophylla根际AM真菌分布的分析表明,海拔高度显著影响着AM真菌的分布,Gigaspora属的真菌随海拔高度的增加显著升高,Scutellospora属的真菌则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多样性 热带雨林 五指山 海拔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丘陵沟壑区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及其分布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登武 薛玲 张万红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6-122,共7页
在黄土丘陵沟壑区由撂荒到灌丛的植被恢复过程中,研究阴、阳坡植被不同恢复阶段代表植物的AM真菌侵染状况、根际土壤中AM真菌孢子的密度以及AM真菌多样性及分布。结果表明:从不同恢复阶段植被中,共分离到18种AM真菌,隶属于巨囊霉属、盾... 在黄土丘陵沟壑区由撂荒到灌丛的植被恢复过程中,研究阴、阳坡植被不同恢复阶段代表植物的AM真菌侵染状况、根际土壤中AM真菌孢子的密度以及AM真菌多样性及分布。结果表明:从不同恢复阶段植被中,共分离到18种AM真菌,隶属于巨囊霉属、盾巨囊霉属和球囊霉属,其中,缩球囊霉和地球囊霉2种为不同恢复阶段中的共有种,即为本区的优势种,其余的16种在各恢复阶段中的分布有所差异。在阳坡半阳坡的植被不同恢复阶段中,各宿主植物的平均侵染率,仅第1,2阶段差异显著,根际土壤的孢子密度在各阶段差异不显著;而阴坡半阴坡的AM真菌的侵染率则差异不显著,根际的孢子密度,以第4,5阶段的孢子密度显著高于第1,2阶段。对于AM真菌物种丰度和多样性在阴、阳坡则呈现相似的规律,即第4,5阶段较高,第1,2和第3阶段则相对较低。对AM真菌物种均匀度而言,阳坡半阳坡的第5阶段与第2,3,4阶段的差异显著,阴坡半阴坡上则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孢子密度 侵染率 多样性 黄土丘陵沟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石河子及周边地区棉花根际土壤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凯丽 田秋恒 +4 位作者 刘志洋 王海 熊杰 雷勇辉 孙燕飞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9-78,共10页
【目的】丛枝菌根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植物根系与丛枝菌根真菌的共生体,能有效提高植物的抗逆性。棉花是新疆盐碱地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为研究和利用新疆丛枝菌根资源,对新疆石河子及其周边棉花种植区丛枝菌根真菌的种类和数量... 【目的】丛枝菌根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植物根系与丛枝菌根真菌的共生体,能有效提高植物的抗逆性。棉花是新疆盐碱地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为研究和利用新疆丛枝菌根资源,对新疆石河子及其周边棉花种植区丛枝菌根真菌的种类和数量进行了普查。【方法】采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北泉镇)及其周边的塔城地区沙湾县(柳毛湾镇、老沙湾镇、钟家庄镇)和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十户滩镇)共50份土样,通过单个孢子的形态学鉴定和分子鉴定(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对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从新疆石河子及周边地区棉花根际土壤中分离出4属6种丛枝菌根真菌,以类球囊霉属(Paraglomus)为优势属。石河子市北泉镇的丛枝菌根真菌物种丰富度最高,沙湾县柳毛湾镇和钟家庄镇的种类组成和结构相似。【结论】明确了新疆石河子以及周边地区棉花根际土壤中丛枝菌根真菌的种类。该研究为充分利用和开发特色丛枝菌根资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丛枝菌根真菌 多样性 单孢鉴定 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脑香植物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石兆勇 王发园 魏艳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4195-4196,共2页
概述了龙脑香科植物根际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简称AM)真菌的物种多样性,其寄主龙脑香科植物的多样性以及龙脑香科植物对AM真菌多样性的影响。到目前为止,在龙脑香科植物根际共报道了5属50种AM真菌,而与AM真菌共生的龙脑香科... 概述了龙脑香科植物根际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简称AM)真菌的物种多样性,其寄主龙脑香科植物的多样性以及龙脑香科植物对AM真菌多样性的影响。到目前为止,在龙脑香科植物根际共报道了5属50种AM真菌,而与AM真菌共生的龙脑香科植物则已经报道了24种,隶属于5个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脑香科 丛枝菌根真菌 寄主植物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的研究方法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凌飞 张倩茹 付晓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8期17144-17147,共4页
介绍几种AMF多样性研究的常用方法及近年来应用较广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综述这些方法在AMF研究中的应用现状,指出在AMF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中应将形态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有效结合,更好地揭示自然生态系统中AMF的多样性及生态功能。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amf) 多样性 形态学方法 磷脂脂肪酸法 分子生物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多样性对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陶媛 郝丹东 覃强 《农业科学研究》 2009年第1期55-58,共4页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整个生态系统的进化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结合宿主植物与丛枝菌根真菌的相互关系,综述近年来植物多样性对丛枝菌根真菌物种、菌根结构、菌丝侵染...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整个生态系统的进化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结合宿主植物与丛枝菌根真菌的相互关系,综述近年来植物多样性对丛枝菌根真菌物种、菌根结构、菌丝侵染率、孢子密度及分子遗传力的影响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宿主植物 丛枝菌根真菌 植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对辣椒光合特性及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2
17
作者 郑舜怡 郭世荣 +4 位作者 张钰 宋夏夏 房晨 张杰 孙锦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00-809,共10页
在育苗和栽培基质中添加具有生物活性的微生物群体是改善无土栽培有机基质性状和提高应用效果的重要途径。该试验通过在辣椒育苗和栽培基质中添加丛枝菌根真菌制剂恩益碧(NEB-F),研究了AMF对辣椒生长、果实产量、光合特性以及根际微生... 在育苗和栽培基质中添加具有生物活性的微生物群体是改善无土栽培有机基质性状和提高应用效果的重要途径。该试验通过在辣椒育苗和栽培基质中添加丛枝菌根真菌制剂恩益碧(NEB-F),研究了AMF对辣椒生长、果实产量、光合特性以及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基质添加AMF显著促进了辣椒植株生长,并明显提高了产量。(2)AMF处理显著提高了辣椒植株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而使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显著降低,同时对辣椒叶片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的影响不大,而使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光化学猝灭(qP)和表观光合电子传递效率(ETR)显著提高。(3)基质添加AMF显著增加基质中细菌、放线菌数量,而降低真菌数量,并明显提高了根际微生物多样性指数以及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和尿酶活性;添加AMF基质中的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均与其过氧化氢酶、脲酶、碱性磷酸酶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研究表明,基质添加AMF不仅增大了辣椒叶片气孔导度,而且促进电子传递速率,提高CO2同化利用效率和净光合速率;同时促使辣椒根际微生物区系从低肥力的"真菌型"向高肥力的"细菌型"转化,提高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和酶活性,有助于维持辣椒根际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和谐性,从而促进辣椒幼苗生长,并提高产量。基质中添加AMF是提高有机基质应用效果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辣椒 生长 光合特性 微生物多样性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热河谷不同树龄攀枝花苏铁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魏玉倩 陈健鑫 +3 位作者 郑艳玲 王芳 马焕成 伍建榕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03-209,共7页
攀枝花苏铁是我国特有的古老残遗树种,为适应干热河谷气候,攀枝花苏铁与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建立特殊的共生体系。选用不同树龄的攀枝花苏铁为研究对象,采集攀枝花苏铁根系及根际土壤样品,采用醋酸墨水染色... 攀枝花苏铁是我国特有的古老残遗树种,为适应干热河谷气候,攀枝花苏铁与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建立特殊的共生体系。选用不同树龄的攀枝花苏铁为研究对象,采集攀枝花苏铁根系及根际土壤样品,采用醋酸墨水染色法观察根系的AMF定殖情况并计算定殖率;同时采用湿筛沉淀法对AMF孢子进行分离,通过形态学特征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攀枝花苏铁AMF的种类、多样性及与树龄的关系。结果表明,14年生、8年生和3年生攀枝花苏铁根系AMF定殖率分别为36.13%、28.54%、21.10%;根际土壤AMF孢子密度分别为16.02、14.13、13.3个·g^(-1),形态学鉴定到6属22种,分别为球囊霉属(Glomus)、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近明球囊霉属(Claroideoglomus)、斗管囊霉属(Funneliforms)、盾巨孢囊霉属(Scutellospora)和硬囊霉属(Sclerocystis),球囊霉属和无梗囊霉属为优势属,相对多度分别为56.91%和28.23%。分子生物学鉴定到3属6种,分别为近明球囊霉(C.claroideum)、明球囊霉(G.clarum)、缩球囊霉(G.constrictum)、无梗囊霉属(A.srobiculata)、黑球囊霉(G.melanosporum)和地表球囊霉(G.versiforme)。统计分析表明,AMF定殖率与AMF孢子密度之间的相关性是0.8739,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该研究为攀枝花苏铁的保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攀枝花苏铁 丛枝菌根真菌(amf)多样性 树龄 菌根定殖率 干热河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州橘园根系内生丛枝菌根真菌群落多样性鉴定及其受黄龙病菌侵染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宋放 吴黎明 +4 位作者 李红飞 何利刚 王志静 黄咏明 蒋迎春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92-902,共11页
[目的]鉴定赣州橘园黄龙病菌侵染和健康柑橘根系内生丛枝菌根真菌(AMF)的多样性,并明确黄龙病菌的侵染对于AMF群落的影响。[方法]使用AMF18S小亚基核糖体特异引物AMV4.5NF/AMDGR对黄龙病菌侵染和健康柑橘根系DNA扩增建库,通过454高通量... [目的]鉴定赣州橘园黄龙病菌侵染和健康柑橘根系内生丛枝菌根真菌(AMF)的多样性,并明确黄龙病菌的侵染对于AMF群落的影响。[方法]使用AMF18S小亚基核糖体特异引物AMV4.5NF/AMDGR对黄龙病菌侵染和健康柑橘根系DNA扩增建库,通过454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挖掘赣州橘园根系AMF多样性及其受黄龙病菌侵染的影响。[结果]从赣州橘园的柑橘根系中鉴定到80个AMF种,其中包括44个已知的AMF种和36个新种。进化分析发现,球囊霉属AMF占总AMF数的78.75%,是赣州柑橘根系内生AMF群落的优势菌属。鉴定到类球囊霉属的12个AMF,其中Paraglomus.N2和Paraglomus.N7的丰度位于总AMF的第二和第三,说明类球囊霉属AMF在赣州柑橘AMF群落中占有重要地位。PCoA分析表明黄龙病菌侵染显著改变了柑橘根系AMF的群落结构,而AMF群落的α多样性指数无显著性变化。通过丰度差异分析鉴定到6个在黄龙病菌侵染后丰度差异显著的AMF种,表明黄龙病菌侵染可能通过改变AMF菌种组成和相对丰度来影响其群落结构。[结论]全面揭示了赣州橘园根系内生AMF多样性,并且黄龙病菌侵染可通过改变菌种组成和相对丰度来影响AMF群落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黄龙病 丛枝菌根真菌 多样性 群落结构 球囊霉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八门湾红树林丛枝菌根真菌物种多样性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伟 陈熠 李增平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83-589,共7页
调查了海南八门湾8种红树植物根际丛枝菌根真菌物种资源的分布。结果表明:8种红树均被丛枝菌根真菌侵染,但侵染程度各不相同;经初步分离、鉴定,共确定丛枝菌根真菌4属16种:分别为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6种,巨孢囊霉属(Gigaspora)2种,... 调查了海南八门湾8种红树植物根际丛枝菌根真菌物种资源的分布。结果表明:8种红树均被丛枝菌根真菌侵染,但侵染程度各不相同;经初步分离、鉴定,共确定丛枝菌根真菌4属16种:分别为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6种,巨孢囊霉属(Gigaspora)2种,球囊霉属(Glomus)7种,Fuscutata 1种。其中球囊霉属和无梗囊霉属为优势属,首次在红树植物根际分离到巨孢囊霉属和Fuscutata两属真菌,Fuscutata savannicola为我国丛枝菌根真菌新记录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丛枝菌根真菌 物种多样性 Fuscutata savannicol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