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NGS协助诊断无焦痂型丛林斑疹伤寒1例
1
作者 李沁芸 成龙 +1 位作者 谢荣 张和平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39-1142,共4页
丛林斑疹伤寒是由恙虫病东方体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被叮咬部位出现特异性焦痂和溃疡是该病诊断的最主要依据,没有焦痂和溃疡的患者往往很难识别。本文报告1例54岁男性患者,以发热、淋... 丛林斑疹伤寒是由恙虫病东方体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被叮咬部位出现特异性焦痂和溃疡是该病诊断的最主要依据,没有焦痂和溃疡的患者往往很难识别。本文报告1例54岁男性患者,以发热、淋巴结肿大及全身多个脏器损伤为主要临床表现,因无特征性焦痂,且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效果不佳,给诊疗带来困难。病例标本送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明确病原体为恙虫病东方体。换用左氧氟沙星及阿奇霉素治疗后患者症状很快好转,最终痊愈出院。mNGS已被证明比传统培养方法更敏感,在早期诊断恙虫病方面优于传统临床方法,尤其是对于没有典型焦痂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林斑疹伤寒 立克次体 恙虫病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恙虫病高发地区居民恙虫病知晓情况及健康教育需求调查
2
作者 周瑜 陈朝闻 +1 位作者 明小力 任天广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5-463,共9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恙虫病高发地区居民恙虫病知晓情况及健康教育需求情况。方法:2023年7月—10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自行编制问卷对云南省恙虫病高发地区居民进行调查。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238份。其中16.48%的居民从未听说过恙虫... 目的:了解云南省恙虫病高发地区居民恙虫病知晓情况及健康教育需求情况。方法:2023年7月—10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自行编制问卷对云南省恙虫病高发地区居民进行调查。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238份。其中16.48%的居民从未听说过恙虫病,68.58%的居民听过恙虫病,但对此不甚熟悉,仅有13.09%和1.86%的居民对恙虫病比较熟悉或非常熟悉。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户外活动种类、户外活动频次、是否患过恙虫病、现住址类型是农村恙虫病知晓率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户外活动频次、现住址类型为参加恙虫病健康意愿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户外活动频次、是否患过恙虫病为参加恙虫病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云南省恙虫病高发区居民对恙虫病知晓率偏低,健康教育需求较高,需要根据居民不同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居民恙虫病知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恙虫病 丛林斑疹伤寒 知晓情况 健康教育 需求 方式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恙虫病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9
3
作者 李璐 张敏 +1 位作者 徐玉辉 胥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2813-2816,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恙虫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3年10月在赣州市人民医院住院恙虫病患者66例,根据重症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重症组29例和非重症组3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治疗及预后等。结果重症... 目的探讨重症恙虫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3年10月在赣州市人民医院住院恙虫病患者66例,根据重症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重症组29例和非重症组3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治疗及预后等。结果重症组呼吸困难、心悸、下肢水肿、肺部啰音、低血压发生率均高于非重症组(P<0.05)。患者焦痂发生率为97.0%。重症组血小板(PLT)、清蛋白(Alb)水平低于非重症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 L)、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降钙素原(PCT)水平高于非重症组,ALT/AST比例倒置发生率高于非重症组(P<0.05)。外斐反应OXK多在起病1周内检测,阳性率为14.7%(5/34)。重症组均行胸部X线检查,28例(96.6%)有肺部炎性渗出表现;22例(75.9%)有单侧或双侧胸腔积液。非重症组31例行胸部X线检查,19例(61.3%)有肺部炎性渗出表现;13例(41.9%)有单侧或双侧胸腔积液。重症组肺部炎性渗出、胸腔积液发生率均高于非重症组(P<0.05)。重症组中10例(34.5%)肝大,19例(65.5%)脾大,8例(27.6%)有腹腔积液。非重症组中9例(24.3%)肝大,20例(54.1%)脾大,5例(13.5%)有腹腔积液。两组肝大、脾大、腹腔积液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确诊后患者使用多西环素或四环素治疗。重症组热退时间为(4.3±2.2)d,高于非重症组的(2.7±1.8)d(P<0.05)。结论重症患者与非重症患者相比,呼吸困难、心悸、下肢水肿、肺部啰音、低血压发生率、PLT、Alb、Scr、BUN、ALT、AST、TBi L、CK、CK-MB、LDH、PCT水平、发生ALT/AST比例倒置等指标有统计学差异,更易出现双肺受累及胸腔积液,热退时间更长。对于有重症倾向的患者应严密监测并积极治疗,以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林斑疹伤寒 降钙素原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奇霉素联合氯霉素治疗恙虫病6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华美香 李志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01-302,共2页
目的:总结恙虫病的治疗经验。方法:对66例恙虫病病例作回顾性分析,对不同抗感染药物治疗疗效和转归加以总结。结果:不同抗感染药物临床主要症状消失时间有显著差异,治愈率无差别。结论:氯霉素两天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效果好且副作用少。
关键词 丛林斑疹伤寒 阿奇霉素 氯霉素 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恙虫病1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力文 谢立夏 +2 位作者 李聪慧 张大维 李芬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87-589,共3页
1病历摘要 患者女,49岁。全身红斑、斑丘疹,伴发热、咳嗽1周,于2016年7月19日入院,10d前患者发现左大腿根部小片红斑、中央结痂,无明显痛痒不适,未予诊治。1周前,患者全身突发红斑及斑丘疹,无痛痒不适,伴发热,体温最高达39.... 1病历摘要 患者女,49岁。全身红斑、斑丘疹,伴发热、咳嗽1周,于2016年7月19日入院,10d前患者发现左大腿根部小片红斑、中央结痂,无明显痛痒不适,未予诊治。1周前,患者全身突发红斑及斑丘疹,无痛痒不适,伴发热,体温最高达39.6℃,轻微咳嗽、咳痰,伴畏寒、头痛、乏力、肌痛及关节痛等。于当地医院就诊,具体治疗不详,病情无明显改善,遂至我科就诊,门诊以“多形红斑、发热待诊”收入住院。起病以来,患者精神、食欲、睡眠欠佳,大小便正常。既往史及家族史无特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恙虫病 丛林斑疹伤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恙虫病致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6
作者 周永海 夏芳琴 +1 位作者 金江兵 留佩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2114-2116,共3页
恙虫病致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HPS)在儿童中少见,病情凶险,易漏诊、误诊。本文报道了1例儿童恙虫病致HPS患儿,并复习相关文献,对该病误诊原因、临床表现、治疗策略进行总结,以指导临床早期诊断、有效治疗。
关键词 丛林斑疹伤寒 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 嗜血细胞性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恙虫病并发心肌炎猝死1例
7
作者 张浩 李彦 +1 位作者 周志全 瞿勇强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463-463,共1页
1案例 某男,56岁,因“高热10余天”入院。体格检查:高热,阴囊右外侧焦痂伴中央部位溃疡形成.腹股沟淋巴结轻度肿大。因患者病前在思茅有两个月的野外工作经历,院方行外斐氏试验,OXk抗体效价1:320。次日,患者死亡。院方诊断:... 1案例 某男,56岁,因“高热10余天”入院。体格检查:高热,阴囊右外侧焦痂伴中央部位溃疡形成.腹股沟淋巴结轻度肿大。因患者病前在思茅有两个月的野外工作经历,院方行外斐氏试验,OXk抗体效价1:320。次日,患者死亡。院方诊断:恙虫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丛林斑疹伤寒 猝死 心肌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2004年第10期有关人兽共患病论文摘译
8
作者 徐国英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F002-F004,共3页
关键词 登革热病毒 原虫 非典型 大肠杆菌 EPEC 肠胃炎 病人 伊蚊 粪便标本 登革病毒 虫媒病毒 体内寄生虫 大肠埃希氏菌 埃希氏杆菌属 伊蚊属 丛林斑疹伤寒 沙虱热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耐格里 恙虫立克次体 帕劳共和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恙虫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四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淑敏 于长申 +6 位作者 左芝治 于建楠 乔清 罗雷雷 王巍 吉祥 赵文娟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03-909,共7页
目的总结恙虫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基因检测、治疗及预后。方法与结果共4例恙虫病脑炎患者为天津市环湖医院2021年10-11月诊断与治疗病例,临床主要表现为焦痂及淋巴结肿大(4例)、头痛(4例)、恶... 目的总结恙虫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基因检测、治疗及预后。方法与结果共4例恙虫病脑炎患者为天津市环湖医院2021年10-11月诊断与治疗病例,临床主要表现为焦痂及淋巴结肿大(4例)、头痛(4例)、恶心呕吐(3例)、发热(3例)、皮疹(3例)、精神行为异常(3例);实验室检查肝功能异常3例;3例行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压力升高3例、白细胞计数增加2例、蛋白定量升高3例、免疫功能异常3例;影像学检查MRI无异常3例,1例表现为双侧枕叶部分脑沟内FLAIR成像呈线样稍高信号影;3例完善脑脊液宏基因组第二代测序技术,均检出恙虫病立克次体。4例明确诊断为恙虫病脑炎,经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后痊愈。结论恙虫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对于不明原因发热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若出现皮疹、肝功能异常等多系统受累,特别是在恙虫病流行季节,有农田劳作史或郊外活动史,均应考虑恙虫病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林斑疹伤寒 中枢神经系统 感染 脑炎 宏基因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替沙星与四环素治疗恙虫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7
10
作者 赵国华 陈宝元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15-1216,共2页
目的:比较加替沙星与四环素治疗恙虫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7年7月至2009年8月期间56例恙虫病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加替沙星注射液静脉点滴,对照组给予四环素口服,于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加替沙星组总有效率73.08%,对... 目的:比较加替沙星与四环素治疗恙虫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7年7月至2009年8月期间56例恙虫病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加替沙星注射液静脉点滴,对照组给予四环素口服,于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加替沙星组总有效率73.08%,对照组总有效率96.67%,两组之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替沙星治疗恙虫病效果较四环素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林斑疹伤寒 加替沙星 四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恙虫病长期发热伴多脏器损害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6
11
作者 吴玉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8期674-675,共2页
目的总结恙虫病长期发热伴多脏器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对41例恙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1例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高热(100.00%),热程17~73d,焦痂(51.20%)、溃疡(36.58%)、皮疹(75.60%)、淋巴结肿大(90.24%)、肝大(65.85%)、脾... 目的总结恙虫病长期发热伴多脏器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对41例恙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1例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高热(100.00%),热程17~73d,焦痂(51.20%)、溃疡(36.58%)、皮疹(75.60%)、淋巴结肿大(90.24%)、肝大(65.85%)、脾大(41.46%)。每位患者均有2个以上并发症,以心、脑、肝、肾、血液损害显著。给予氯霉素、多西环素或氧氟沙星针对病原治疗,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为13~16d,脏器损害于体温正常后4~5周康复。结论恙虫病长期发热伴多系统、多脏器损害,临床特征典型,毒血症症状重,病情变化多样、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林斑疹伤寒 发热 多脏器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恙虫病12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6
12
作者 肖怀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640-1641,共2页
目的:分析恙虫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阳性率,并发症及误诊情况,药物治疗效果,寻找早期诊断依据。方法:对住院后确诊为恙虫病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发热122例(97.6%),焦痂122例(97.6%),淋巴结肿大63例(50.4%),疲倦93例(74.4... 目的:分析恙虫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阳性率,并发症及误诊情况,药物治疗效果,寻找早期诊断依据。方法:对住院后确诊为恙虫病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发热122例(97.6%),焦痂122例(97.6%),淋巴结肿大63例(50.4%),疲倦93例(74.4%),头痛70例(56.0%),肝功能异常121例(96.8%),误诊率69.6%。结论:发热,焦痂,淋巴结肿大可作为早期诊断依据。提高对本病的警惕性,详细体格检查,及早发现皮肤焦痂对诊断有决定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林斑疹伤寒 临床分析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