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靶向丙酮酸激酶M2的抗炎机制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萌萌 申亮亮 曲璇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50-558,共9页
炎症反应是身体在遭受感染或损伤时的一种自然防御机制,是许多疾病发生和发展的起点。糖酵解是机体能量供应的一种方式,对炎症反应的启动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丙酮酸激酶M2(PKM2)作为糖酵解过程中的关键限速酶,不仅通过核移位和二聚体... 炎症反应是身体在遭受感染或损伤时的一种自然防御机制,是许多疾病发生和发展的起点。糖酵解是机体能量供应的一种方式,对炎症反应的启动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丙酮酸激酶M2(PKM2)作为糖酵解过程中的关键限速酶,不仅通过核移位和二聚体等途径介导糖酵解和乳酸化修饰参与炎症过程,还调控B细胞、T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免疫应答过程调控炎症。本文综述靶向PKM2抑制炎症反应的机制,旨在为炎症反应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反应 丙酮酸激酶m2 糖酵解 乳酸化修饰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2型丙酮酸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邹晴晴 包伟伟 +1 位作者 罗文君 王金海 《神经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9-533,共5页
缺血性脑卒中(IS)是一种主要因脑血流供应骤然停止而引发严重神经损害,从而致使残疾甚至死亡的世界常见重大疾病之一。M2型丙酮酸激酶(PKM2)是糖酵解途径中的关键极速酶,通过抗氧化应激、抑制神经炎症、调节程序性细胞死亡和促进血管生... 缺血性脑卒中(IS)是一种主要因脑血流供应骤然停止而引发严重神经损害,从而致使残疾甚至死亡的世界常见重大疾病之一。M2型丙酮酸激酶(PKM2)是糖酵解途径中的关键极速酶,通过抗氧化应激、抑制神经炎症、调节程序性细胞死亡和促进血管生成等途径参与IS,或可作为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关键靶点。本文阐述了PKM2在IS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临床上治疗IS提供更多的选择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2型丙酮酸激酶 缺血性脑卒中 氧化应激 神经炎症 程序性细胞死亡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酮酸激酶同工酶M2介导长非编码RNA RP11-879F14.2发挥抑制心肌细胞肥大作用
3
作者 李艺 温艺红 +5 位作者 伍华燕 姜佳雪 欧涛 陈凯茵 刘宇鹏 单志新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4-553,共10页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长非编码RNA(lncRNA)在生物学功能调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时定量PCR(RT-qPCR)检测显示,与健康器官捐献者(n=23)相比,长非编码RNARP11-879F14.2在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患者(n=21)心肌中表达水平显著升高,...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长非编码RNA(lncRNA)在生物学功能调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时定量PCR(RT-qPCR)检测显示,与健康器官捐献者(n=23)相比,长非编码RNARP11-879F14.2在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患者(n=21)心肌中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但其在心肌肥厚调节中可能的作用和机制尚不清楚。利用腺病毒介导在乳小鼠心肌细胞(neonatal mouse ventricular cardiomyocytes,NMVCs)和乳大鼠心肌细胞(neonatal rat ventricular cardiomyocytes,NRVCs)中过表达RP11-879F14.2,检测对NMVCs中心肌肥厚相关基因,包括肌球蛋白重链(MYH7)、骨骼肌肌动蛋白(Acta1)以及心钠素(NPPA)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过表达RP11-879F14.2可显著抑制NMVCs和NRVCs中心肌肥厚相关基因表达。RT-qPCR和Western印迹结果证实,当过表达RP11-879F14.2时可显著促进NMVCs中丙酮酸激酶同工酶M2(PKM 2)表达。并且,过表达PKM 2和RP11-879F14.2可一致地抑制NMVCs和NRVCs中心肌肥厚相关基因表达和去氧肾上腺素(phenylephrine,PE)诱导NRVCs的表面积增加,而敲降PKM 2可逆转RP11-879F14.2对NMVCs中心肌肥厚相关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利用Seahorse 96XF细胞能量分析仪检测显示,过表达RP11-879F14.2和PKM 2可一致增加NMVCs中葡萄糖代谢水平,而沉默PKM 2对RP11-879F14.2上调NMVCs中糖酵解、三羧酸(TCA)循环和线粒体电子传递链(ETC)相关基因的表达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因此,PKM 2介导RP11-879F14.2发挥抑制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肥厚 心肌细胞 长非编码RNA 丙酮酸激酶同工酶m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胃癌胃微血管形态变化及Bcl-2和M2-丙酮酸激酶的表达特点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凌霄华 庄丽维 +2 位作者 胡成乙 洪钰 于欣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0期3389-3391,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胃微血管形态变化以及Bcl-2、M2-丙酮酸激酶(M2-PK)的表达特点。方法选取240例因上腹部不适、腹痛、腹胀、反酸等消化不良症状在我院消化外科进行住院治疗的患者,首先行放大胃镜观察胃微血管变化状况,然后根据胃小凹状...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胃微血管形态变化以及Bcl-2、M2-丙酮酸激酶(M2-PK)的表达特点。方法选取240例因上腹部不适、腹痛、腹胀、反酸等消化不良症状在我院消化外科进行住院治疗的患者,首先行放大胃镜观察胃微血管变化状况,然后根据胃小凹状况分为A、B、C、D、E型。分别检测不同胃小凹分型标本的Bcl-2和M2-PK阳性率。结果浅表性胃炎主要见于A型(65.8%)、B型(59.6%)和C型(22.0%)小凹类型;萎缩性胃炎主要见于C型(38.0%)和D型(50.0%);肠上皮化生主要见于C型(34.0%)、D型(39.3%)和E型(34.7%);不典型增生多见于D型(7.1%)和E型(32.7%);胃癌仅见于E型(16.3%)。不同类型的微血管形态,其Bcl-2及M2-PK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型小凹的标本中Bcl-2及M2-PK阳性率(65.3%与67.4%)均显著高于A(7.9%与10.5%)、B(8.5%与10.6%)、C(14.0%与16.0%)、D型(23.2%与2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型小凹的标本中Bcl-2及M2-PK阳性率均显著高于B型,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癌前病变及早期胃癌主要发生在D、E型小凹类型;微血管形态可以作为早期胃癌的诊断指标,放大胃镜可以作为早期胃癌诊断的一种临床筛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胃黏膜 微血管形态 放大内镜 基因 BCL-2 m2-丙酮酸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酮酸激酶M2型(PKM2)入核机制和核内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詹成 时雨 +2 位作者 马军 王琳 王群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3-137,共5页
传统观点认为丙酮酸激酶M2型(pyruvate kinase M2,PKM2)通过催化肿瘤细胞糖代谢来促进肿瘤细胞生长。近年来研究发现除了酶催化功能外,PKM2还能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细胞核,在核内作为蛋白激酶广泛参与转录调控、蛋白修饰等过程。本文将就... 传统观点认为丙酮酸激酶M2型(pyruvate kinase M2,PKM2)通过催化肿瘤细胞糖代谢来促进肿瘤细胞生长。近年来研究发现除了酶催化功能外,PKM2还能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细胞核,在核内作为蛋白激酶广泛参与转录调控、蛋白修饰等过程。本文将就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酸激酶m2型(PKm2) 细胞核 糖酵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通过调控雷帕霉素靶蛋白/M2型丙酮酸激酶轴抑制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的糖酵解作用 被引量:9
6
作者 熊璟 何元春 +4 位作者 刘杰 张英 李永强 邱勇棋 庄瑞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73-577,共5页
目的:通过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M2型丙酮酸激酶(M2 isoform pyruvate kinase,PKM2)轴探讨白藜芦醇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细胞的糖酵解的影响。方法:培养CAL-27和SCC-15细... 目的:通过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M2型丙酮酸激酶(M2 isoform pyruvate kinase,PKM2)轴探讨白藜芦醇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细胞的糖酵解的影响。方法:培养CAL-27和SCC-15细胞,采用不同浓度白藜芦醇(0、50、100、200、400、800 μmol/L)分别处理细胞24 h,噻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 50 )值。选用250 μmol/L白藜芦醇或10 nmol/L mTOR抑制剂Rapamycin干预细胞 24 h ,采用2-脱氧葡萄糖类似物[(2-deoxy-2-[(7-nitro-2,1,3-benzoxadiazol-4-yl)amino]-D-glucose,2-NBDG]法检测细胞葡萄糖摄取率;比色法检测细胞上清中乳酸含量、细胞内糖酵解关键酶己糖激酶(hexokinase,HK)和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PK)活性;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己糖激酶2(hexokinase2,HK2)、PKM2、mTOR和磷酸化mTOR(phosphorylation mTOR,p-mTOR)等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白藜芦醇对两株OSCC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P <0.05),并呈现浓度依赖性。白藜芦醇可显著抑制两株OSCC细胞的葡萄糖摄取能力以及降低乳酸的产生量( P <0.05),并可抑制两株细胞PK活性( P <0.05)、下调PKM2蛋白的表达( P <0.05),但对HK活性及HK2蛋白的表达无显著影响( P >0.05)。同时,白藜芦醇干预还可显著降低细胞内p-mTOR水平( P <0.05)。另外,Rapamycin干预也可抑制两株细胞的葡萄糖摄取能力、降低细胞上清中乳酸的产生量和细胞内p-mTOR水平,同时也可下调PKM2蛋白的表达。结论:白藜芦醇可抑制OSCC细胞的糖酵解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mTOR/PKM2轴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口腔鳞状细胞癌 糖酵解 雷帕霉素靶蛋白/m2型丙酮酸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330-3p靶向丙酮酸激酶M2型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及有氧糖酵解进程调控机制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刘磊 赵羲和 田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99-1105,共7页
目的探讨miR-330-3p靶向丙酮酸激酶M2型(PKM2)基因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及有氧糖酵解进程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胃癌细胞SGC-7901、胃粘膜上皮细胞PKM2-NC、miR-330-3p-inhibitor+PKM2-shRNA、miR-330-3p-mimc... 目的探讨miR-330-3p靶向丙酮酸激酶M2型(PKM2)基因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及有氧糖酵解进程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胃癌细胞SGC-7901、胃粘膜上皮细胞PKM2-NC、miR-330-3p-inhibitor+PKM2-shRNA、miR-330-3p-mimcs+LV-NC、miR-330-3p-mimcs+LV-PKM2转染至胃癌细胞中,采用CCK8法、Transwell实验、Annexin V/PI法分别检测细胞增殖、侵袭、凋亡情况,检测葡萄糖利用率、乳酸生成量、己糖激酶(HK)活性、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等糖酵解指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KM2、GLUT1、HK2、Bax、Caspase-3蛋白的表达,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实验检测miR-330-3p与PKM2的靶向关系。结果 (1)胃癌细胞系miR-330-3p表达量高于胃粘膜上皮细胞,PKM2表达量低于胃粘膜上皮细胞(P <0.05)。(2)生物信息学显示,miR-330-3p与PKM2存在结合位点;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结果显示,与miR-NC组比较,miR-330-3p PKM2野生型荧光素酶活性降低(P <0.05)。(3)与miR-NC组比较,miR-330-3p-inhibitor组吸光度值、侵袭细胞数增多,凋亡细胞数减少,细胞葡萄糖消耗量、乳酸生成量、HK活性、LDH活性降低,PKM2、GLUT1、HK2表达升高,促凋亡蛋白Bax、Caspase-3表达量降低(P <0.05),miR-330-3p-inhibitor+PKM2-shRNA组升高或降低幅度低于miR-330-3p-inhibitor组(P <0.05)。(4)与miR-NC组比较,miR-330-3p-mimcs组miR-330-3p表达量升高(P <0.05),吸光度值、侵袭细胞数减少,凋亡细胞增多,细胞葡萄糖消耗量、乳酸生成量、HK活性、LDH活性升高,PKM2、GLUT1、HK2表达降低,促凋亡蛋白Bax、Caspase-3表达量升高(P <0.05);miR-330-3p-mimcs+LV-PKM2组升高或降低趋势低于miR-330-3pmimcs组(P <0.05)。结论 miR-330-3p表达与胃癌细胞增殖、凋亡及有氧糖酵解进程相关,可能通过靶向PKM2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330-3p 丙酮酸激酶m2型 胃癌 糖酵解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型M2丙酮酸激酶与癌类抗原19-9联合检测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周娟 王东 +3 位作者 陈连周 曾文涛 傅茜 黄晓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0期2252-2253,共2页
目的:探讨肿瘤型M2丙酮酸激酶(TumorM2-PK,TuM2-PK)、糖类抗原19-9(CA19-9)在胰腺癌中的表达特性。方法: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50例胰腺癌患者、35例胰腺炎患者及80名健康体检人血中TuM2-PK、CA19-9含量。结果:胰腺癌患者血中TuM2-PK、CA1... 目的:探讨肿瘤型M2丙酮酸激酶(TumorM2-PK,TuM2-PK)、糖类抗原19-9(CA19-9)在胰腺癌中的表达特性。方法: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50例胰腺癌患者、35例胰腺炎患者及80名健康体检人血中TuM2-PK、CA19-9含量。结果:胰腺癌患者血中TuM2-PK、CA19-9值分别是(164.9±41.3)U/mL、(630.1±200.3)U/mL。在胰腺癌的诊断中单独检测时TuM2-PK、CA19-9敏感性分别为75%、74.5%,特异性分别为90%、85%,联合测定敏感性、特异性分别达到82.3%、100%。结论:联合检测TuM2-PK、CA19-9有助于提高对胰腺癌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酸激酶 胰腺肿瘤 胰腺癌患者 联合检测 糖类抗原 肿瘤型 诊断 CA19-9 ELISA法 m2-P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肠道特异性丙酮酸激酶M2基因敲除小鼠研究布拉氏酵母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6
9
作者 步楠 范彦秋 赵春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628-1633,共6页
目的基于肠道特异性丙酮酸激酶M2(PKM2)基因敲除小鼠研究布拉氏酵母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野生型C57BL/6J小鼠并随机分为PKM2-WT组、PKM2-WT+UC组、PKM2-WT+UC+布拉氏酵母菌组,选择肠道特异性... 目的基于肠道特异性丙酮酸激酶M2(PKM2)基因敲除小鼠研究布拉氏酵母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野生型C57BL/6J小鼠并随机分为PKM2-WT组、PKM2-WT+UC组、PKM2-WT+UC+布拉氏酵母菌组,选择肠道特异性PKM2基因敲除小鼠并随机分为PKM2-KO组、PKM2-KO+UC组、PKM2-KO+UC+布拉氏酵母菌组,采用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fate,DSS)诱导UC模型,给予布拉氏酵母菌灌胃干预.比较各组间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肠黏膜组织病理评分、血清中二胺氧化酶及D-乳酸含量、肠黏膜中炎症因子及紧密连接蛋白表达量的差异.结果PKM2-WT+UC组的DAI指数、肠黏膜组织病理评分、血清中二胺氧化酶及D-乳酸含量、肠黏膜中TNF-α及IL-1β含量均高于PKM2-WT组,肠黏膜中PKM2、ZO-1、Occludin、Claudin-1的表达量低于PKM2-WT组;PKM2-WT+UC+布拉氏酵母菌组的DAI指数、肠黏膜组织病理评分、血清中二胺氧化酶及D-乳酸含量、肠黏膜中TNF-α及IL-1β含量均低于PKM2-WT+UC组,肠黏膜中PKM2、ZO-1、Occludin、Claudin-1的表达量高于PKM2-WT+UC组;PKM2-KO+UC+布拉氏酵母菌组肠黏膜中PKM2不表达,DAI指数、肠黏膜组织病理评分、血清中二胺氧化酶及D-乳酸含量、肠黏膜中TNF-α及IL-1β含量均高于PKM2-WT+UC+布拉氏酵母菌组,肠黏膜中ZO-1、Occludin、Claudin-1的表达量PKM2-WT+UC+布拉氏酵母菌组.结论布拉氏酵母菌治疗DSS诱导UC小鼠能够改善肠黏膜病理改变、减轻炎症反应及黏膜屏障损伤,且这一作用与增加PKM2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布拉氏酵母菌 丙酮酸激酶m2 基因敲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酮酸激酶M2在肿瘤代谢和生长中的表达调控以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缪懿 丰有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79-1083,共5页
肿瘤细胞中普遍存在代谢异常。丙酮酸激酶M2(PKM2)是糖酵解的关键酶,PKM2在肿瘤细胞中特异表达,不仅为肿瘤细胞生长提供必需的能量,更为肿瘤细胞提供合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的原料。PKM2除表达于细胞质外,还可以进入肿瘤细胞核,发挥蛋白激... 肿瘤细胞中普遍存在代谢异常。丙酮酸激酶M2(PKM2)是糖酵解的关键酶,PKM2在肿瘤细胞中特异表达,不仅为肿瘤细胞生长提供必需的能量,更为肿瘤细胞提供合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的原料。PKM2除表达于细胞质外,还可以进入肿瘤细胞核,发挥蛋白激酶的作用,促进肿瘤细胞增殖。肿瘤细胞通过多种方式调节PKM2的表达,如变构效应、转录调节、转录后修饰以及蛋白相互作用的影响。PKM2不仅是调控肿瘤代谢的重要激酶,而且对肿瘤的生长调控具有重要意义,有望在肿瘤的诊断和靶向治疗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伯格效应 糖酵解 丙酮酸激酶m2 肿瘤代谢 细胞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CT图像和肿瘤M2型丙酮酸激酶对肺癌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玉婷 李兆红 +1 位作者 杨晓梅 孙静殊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13期61-62,共2页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肿瘤m2型丙酮酸激酶 肺CT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中M2型丙酮酸激酶的表达、功能及调节 被引量:4
12
作者 时蒙昆 杨晓冬 +3 位作者 孙奉昊 詹成 时雨 王群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7-223,共7页
高水平的糖酵解是癌细胞的重要特征之一,而其中一个重要的调节因子即M2型丙酮酸激酶(M2 type of pyruvate kinase,PKM2)。除此之外,PKM2还具有调控基因转录以及细胞周期进展、促进肿瘤形成和侵袭迁移等蛋白激酶活性。同时,PKM2受多种转... 高水平的糖酵解是癌细胞的重要特征之一,而其中一个重要的调节因子即M2型丙酮酸激酶(M2 type of pyruvate kinase,PKM2)。除此之外,PKM2还具有调控基因转录以及细胞周期进展、促进肿瘤形成和侵袭迁移等蛋白激酶活性。同时,PKM2受多种转录因子、癌基因蛋白和中间代谢产物等复杂因素的调控。大量研究表明,PKM2在肿瘤的发生进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PKM2展开相应临床诊断和治疗研究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2型丙酮酸激酶 肿瘤代谢 转录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1调控丙酮酸激酶M2影响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糖酵解和血管形成 被引量:4
13
作者 薛黎萍 胡敏 +6 位作者 李亚娣 张晓帆 张洁莹 周园 梁佳芮 张传宏 丁鹏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59-1564,共6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GRg1)通过调控丙酮酸激酶M2(PKM2)的表达对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MECs)糖酵解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培养HRMECs,将其分为对照组(NC)组、高葡萄糖(HG)组、HG+人参皂苷Rg1(HG+GRg1)组、HG+人参皂苷Rg1+低表达PKM2(HG...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GRg1)通过调控丙酮酸激酶M2(PKM2)的表达对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MECs)糖酵解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培养HRMECs,将其分为对照组(NC)组、高葡萄糖(HG)组、HG+人参皂苷Rg1(HG+GRg1)组、HG+人参皂苷Rg1+低表达PKM2(HG+GRg1+si-PKM2)组、HG+人参皂苷Rg1+过表达PKM2(HG+GRg1+OE-PKM2)组,si-PKM2、OE-PKM2通过细胞转染方式转染至HRMECs中。采用qRT-PCR法检测HRMECs中PKM2 mRNA的表达情况;通过Western blot检测HRMECs中相关蛋白表达量;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体外管腔生成数量,以量化血管形成能力;收集各组细胞培养液,分别用葡萄糖检测试剂盒、乳酸检测试剂盒和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检测试剂盒检测葡萄糖摄取量、乳酸产量以及ATP含量。结果HG诱导会显著增加HRMECs的血管形成数量、糖酵解及PKM2的表达,而在加入GRg1处理后,HG所致的血管数量、糖酵解及PKM2的表达均明显减少;转染si-PKM2可协助GRg1对糖酵解和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而转染OE-PKM2会干扰GRg1的功能。结论GRg1通过抑制PKM2减少HRMECs糖酵解抑制血管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人参皂苷RG1 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 丙酮酸激酶m2 糖酵解 血管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2型丙酮酸激酶在肝内胆管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泽斌 张昆松 +4 位作者 殷晓煜 赖佳明 汪谦 梁力建 郑朝旭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2-247,共6页
【目的】探讨M2型丙酮酸激酶(PKM2)在肝内胆管细胞癌(ICC)组织中表达以及临床意义。【方法】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8年1月至2010年9月期间行手术治疗的86例ICC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KM2的表达水平,统计学分析... 【目的】探讨M2型丙酮酸激酶(PKM2)在肝内胆管细胞癌(ICC)组织中表达以及临床意义。【方法】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8年1月至2010年9月期间行手术治疗的86例ICC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KM2的表达水平,统计学分析PKM2的表达与I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并作生存分析及预后因素评估。【结果】ICC组织中PKM2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01)。癌组织中淋巴结转移患者中PKM2的表达明显高于非淋巴结转移患者(P<0.001);无远处转移患者中PKM2的表达明显低于远处转移者(P=0.002);发生低分化肿瘤的PKM2的表达明显高于中、高分化肿瘤(P=0.048);临床分期Ⅳ期的患者中PKM2表达明显高于Ⅰ、Ⅱ、Ⅲ期患者(P=0.006);肿瘤有神经束侵犯的患者PKM2表达明显高于无神经束侵犯患者(P=0.024)。生存分析提示ICC患者中PKM2高表达组的5年生存率(0%)明显低于PKM2低表达组(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表明PKM2的表达(P<0.001)和神经束侵犯(P=0.012)为ICC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结论】PKM2与ICC的恶性特征密切相关,PKM2为ICC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细胞癌 m2型丙酮酸激酶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酮酸激酶M2在胃癌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高洋 孙昭 白春梅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2期227-231,共5页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呈较高水平。丙酮酸激酶M2(pyruvate kinase M2,PKM2)是糖酵解过程的关键限速酶,在多种肿瘤组织中表达明显升高,目前认为PKM2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胃癌中,PKM2通过参与调节糖...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呈较高水平。丙酮酸激酶M2(pyruvate kinase M2,PKM2)是糖酵解过程的关键限速酶,在多种肿瘤组织中表达明显升高,目前认为PKM2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胃癌中,PKM2通过参与调节糖酵解途径、介导PI3K/Akt/mTOR信号通路活化、调控基因转录与细胞凋亡,进而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转移,抑制细胞凋亡,最终加速胃癌的发展,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丙酮酸激酶m2 糖酵解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酮酸激酶M2通过活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影响皮肤鳞状细胞癌上皮间质转化过程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念念 缪旭 +3 位作者 施健 张冬梅 张俐 陈赛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52-660,共9页
目的:检测丙酮酸激酶(PK)M2和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p-STAT)3在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中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其在CSCC A431细胞系上皮间质转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经组织病理检查确诊的30例CSCC患者肿瘤组织和10例行皮... 目的:检测丙酮酸激酶(PK)M2和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p-STAT)3在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中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其在CSCC A431细胞系上皮间质转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经组织病理检查确诊的30例CSCC患者肿瘤组织和10例行皮肤美容手术患者术中修整切除的正常皮肤组织,通过免疫组化SP法比较PKM2和p-STAT3在两种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CSCC中PKM2和p-STAT3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资料的相关性。采用慢病毒感染法构建靶向敲低PKM2基因的CSCC A431细胞模型,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验证敲低模型的构建效果。通过Transwell实验和细胞划痕实验探讨PKM2对A431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STAT3、p-STAT3(Tyr705)、N-cadherin、Vimentin和Slug蛋白的表达。结果:PKM2和p-STAT3在CSCC中均高表达,且两者表达水平之间呈正相关。PKM2和p-STAT3在CSCC中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在A431细胞中敲低PKM2基因后,p-STAT3(Tyr705)、N-cadherin和Slug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TAT3和Vimentin表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KM2和p-STAT3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了CSCC的发生及发展,且PKM2可能通过活化STAT3促进CSCC上皮间质转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酸激酶m2 皮肤鳞状细胞癌 上皮间质转化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2丙酮酸激酶、Akt、缺氧诱导因子-1在脉络膜黑色素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17
作者 范真 赵桂秋 +5 位作者 赵超 高昂 王谦 徐强 林红 孙为荣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35-539,共5页
背景研究发现肿瘤型M2丙酮酸激酶(M2-PK)已成为多种肿瘤组织的一种新型标志物,脉络膜黑色素瘤(CM)组织中M2-PK的表达及P13K/蛋白激酶B(Akt)通路、缺氧诱导因子-1(HIF-1)对CM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观察M2一PK... 背景研究发现肿瘤型M2丙酮酸激酶(M2-PK)已成为多种肿瘤组织的一种新型标志物,脉络膜黑色素瘤(CM)组织中M2-PK的表达及P13K/蛋白激酶B(Akt)通路、缺氧诱导因子-1(HIF-1)对CM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观察M2一PK在CM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研究M2-PK、Akt、HIF-1三者表达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在CN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收集1992--2012年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病理室存档的CM标本30例和眼睑色素痣标本3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M2-PK、Akt、HIF-1在两种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及病理学资料对M2-PK、Akt、HIF-1与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进行分析。采用,检验对M2-PK、Akt、HIF-1在不同细胞类型的CM中、不同大小CM中及不同巩膜浸润情况CM组织中表达率的差异进行比较,并对M2-PK、Akt、HIF-1在CM与眼睑色素痣中表达率的差异进行比较;采用配对资料的关联性分析评估M2-PK、Akt、HIF-1在CM中表达的关联性。结果M2-PK、Akt在CM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73%(22/30)和80%(24/30),在眼睑色素痣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0%(12/30)和47%(14/30),二者在CM中的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眼睑色素痣,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6.787,P=0.009;x2=7.177,P=0.007);HIF-1在CM中和在眼睑色素痣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21/30)和50%(15/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500,P=0.114)。M2-PK在梭形细胞型CM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7%(8/14),在类上皮细胞型CM中为87%(7/8),在混合细胞型CM中为87%(7/8),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617,P:0.172)。M2-PK在小CM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4%(4/9),中等CM为85%(11/13),大CM为87%(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5.508,P=0.064)。M2-PK在未浸润巩膜和浸润巩膜的CM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7/14)、94%(1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308,P=0.007)。在CM中M2-PK与Akt、M2-PK与HIF-1、Akt与HIF-1的阳性表达均有关联(x2=12.315,P=0.000;x2=17.175,P=0.000;x2=10.159,P=0.001),列联系数分别为0.539、0.603、0.503。结论M2-PK在CM细胞的增生、侵袭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表达和激活可能与P13K/Akt—HIF-1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肿瘤 黑色素瘤 m2丙酮酸激酶 蛋白激酶B 缺氧诱导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2-型丙酮酸激酶促进肝癌细胞的侵袭
18
作者 董天赋 柴浩 +3 位作者 陈圣林 熊新魁 孙道一 成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10-416,共7页
目的:探讨M2-型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 M2,PKM2)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肝癌侵袭的影响。方法: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免疫组化(IHC)比较PKM2在肝癌和癌旁组织中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构建人肝癌细胞株(HepG2)PKM2干扰和过... 目的:探讨M2-型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 M2,PKM2)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肝癌侵袭的影响。方法: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免疫组化(IHC)比较PKM2在肝癌和癌旁组织中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构建人肝癌细胞株(HepG2)PKM2干扰和过表达的细胞株,分析PKM2对肝癌细胞侵袭的影响;Real-time PCR、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分析肝癌组织及转染后的HepG2细胞STAT3的磷酸化、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的表达变化。结果:肝癌标本(106/115)中PKM2、HIF-1α的mRNA表达水平在肝癌组织中高于癌旁组织,免疫组化显示肝癌组织中的PKM2、HIF-1α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在体外实验中,干扰PKM2能抑制肝癌细胞HepG2的侵袭,过表达PKM2促进肝癌细胞HepG2的侵袭;PKM2过表达促进STAT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的磷酸化,上调HIF-1α的表达。结论:PKM2通过促进STAT3磷酸化,上调HIF-1α的表达,促进肝癌细胞的侵袭,为肝癌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2-型丙酮酸激酶 肝癌 肿瘤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2型丙酮酸激酶翻译后修饰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潘婷 郝经伟 +3 位作者 王瑶瑶 段文博 岳丽玲 高秀丽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59-1367,共9页
PKM2,即M2型丙酮酸激酶,因其在糖酵解中的关键作用及在多种肿瘤中的异常表达而备受关注。随着PKM2非代谢功能的发现,PKM2的丙酮酸激酶活性(在细胞质中以四聚体形式存在)和蛋白激酶活性(在细胞核中以二聚体形式存在)之间的切换再次使PKM... PKM2,即M2型丙酮酸激酶,因其在糖酵解中的关键作用及在多种肿瘤中的异常表达而备受关注。随着PKM2非代谢功能的发现,PKM2的丙酮酸激酶活性(在细胞质中以四聚体形式存在)和蛋白激酶活性(在细胞核中以二聚体形式存在)之间的切换再次使PKM2成为肿瘤研究的焦点。研究表明,PKM2是一种容易受多种翻译后修饰影响的蛋白质,而不同翻译后修饰对PKM2的细胞定位、结构及激酶活性转换等过程均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PKM2多种翻译后修饰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如磷酸化及乙酰化修饰通过改变PKM2细胞定位促进核易位;糖基化、泛素化修饰通过影响PKM2结构转变促进其二聚体结构的形成;琥珀酰化及氧化还原修饰等通过影响激酶活性转变促进PKM2蛋白激酶活性的增强。无论是影响PKM2的结构还是转变细胞定位,都是通过改变其激酶活性来发挥促进或抑制肿瘤发展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2型丙酮酸激酶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 丙酮酸激酶活性 蛋白激酶活性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2型丙酮酸激酶同工酶表达对肝细胞癌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强 宋杰 +4 位作者 许敏 安天志 王黎洲 李兴 周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55-860,共6页
目的研究M2型丙酮酸激酶同工酶(PKM2)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影响,探讨PKM2表达对肝细胞癌(HCC)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蛋白印迹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正常肝细胞株HL-7702和肝癌细胞株HepG2中PKM2... 目的研究M2型丙酮酸激酶同工酶(PKM2)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影响,探讨PKM2表达对肝细胞癌(HCC)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蛋白印迹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正常肝细胞株HL-7702和肝癌细胞株HepG2中PKM2蛋白和mRNA表达。构建靶向PKM2基因重组质粒(PKM2-siRNA)和对照质粒(siRNA-NC),并转染至HepG2细胞中,蛋白印迹和qRT-PCR检测PKM2敲低情况。细胞克隆形成、Transwell趋化和TUNEL法分析PKM2表达对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影响。不同浓度多柔比星(DOX)处理各组细胞后,CCK-8和TUNEL法检测细胞活性和凋亡。结果HepG2细胞株中PKM2蛋白和mRNA表达与HL-7702相比显著上调[mRNA(1.01±0.01)%对(5.04±0.02)%,蛋白(1.34±0.04)%对(4.03±0.02)%,P<0.05]。PKM2在PKM2-siRNA转染HepG2细胞中表达在转录和翻译水平显著降低,细胞克隆形成率、细胞侵袭数均低于空白转染组和转染siRNA-NC对照组,细胞凋亡率高于空白转染组和转染siRNA-NC对照组,DOX半抑制浓度(IC50)为7.25μg/mL,转染siRNA-NC对照组为18.51μg/mL。随着DOX给药浓度增加,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转染PKM2-siRNA细胞组凋亡数明显高于转染siRNA-NC对照组(P<0.05)。结论PKM2在人肝癌细胞株HepG2中高表达。敲低PKM2表达可抑制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促进细胞凋亡,增强对DOX化疗敏感性。PKM2可能是HCC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m2型丙酮酸激酶同工酶 化学敏感性 有氧糖酵解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