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种球蛋白和维生素C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胡艳芳 龚方戚 +1 位作者 陈黎勤 顾卫忠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99-406,共8页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IVIG)和不同剂量维生素C(VitC)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EAM)的保护作用。方法:Balb/c小鼠52只,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不予任何处理;其余小鼠分别于第1天和第7天在双测腹股沟皮下注射充分乳化的猪心肌肌凝蛋白,剂量...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IVIG)和不同剂量维生素C(VitC)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EAM)的保护作用。方法:Balb/c小鼠52只,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不予任何处理;其余小鼠分别于第1天和第7天在双测腹股沟皮下注射充分乳化的猪心肌肌凝蛋白,剂量为每次每只100μg;从免疫的当天开始给每只小鼠腹腔注射所给药物。小剂量VitC组:150mg/kg·d-1VitC;大剂量VitC组:300 mg/kg·d-1VitC;IVIG组:1g/kg.d-1IVIG;IVIG+VitC组:1 g/kg.d-1IVIG和150mg/kg·d-1VitC;对照组:与干预组等量的生理盐水。小鼠于第21天给予称重,麻醉后处死,并摘眼球取血,用Elisa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取心脏、脾脏和肾脏分别称重,得心脏、脾脏和肾脏与体重之比(C/W、S/W、R/W);脾脏在肉眼观察后作病理切片和H-E染色。心脏分为三部分:一部分作病理切片和H-E染色,一部分作冰冻切片,在荧光显微镜下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心肌组织中沉积的IgG水平,一部分作电镜检查。结果:(1)心脏的病理改变:大、小剂量VitC组心肌炎性细胞的浸润及心包钙化有所减轻;IVIG组和IVIG+VitC组心肌偶有淋巴细胞浸润,无心包钙化。(2)脾脏的病理改变:除空白组外,其余脾脏均明显增大,IVIG组和IVIG+VitC组更是明显,镜检表现为红髓充血和白髓增生。(3)心脏、脾脏、肾脏与体重之比:各干预组C/W明显低于对照组;各干预组和对照组S/W明显高于空白组,IVIG组和IVIG+VitC组S/W明显高于大、小剂量VitC组;R/W各组无差异。(4)TNF-α水平:大、小剂量VitC组的TNF-α水平略低于对照组,IVIG组和IVIG+VitC组的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5)心肌的免疫荧光检测:对照组比较粗的荧光条带主要集中在心肌间质,大、小剂量VitC组荧光的密度和强度有所降低,而IVIG组和IVIG+VitC组的荧光条带增宽,在心肌间质中呈宽大的条索状分布,亮度明显增强。(6)心肌的电镜检测:对照组心肌肌丝排列紊乱,肌节断裂严重,线粒体肥大,并出现空泡变性;大、小剂量VitC组病变比对照组有所减轻;IVIG组和IVIG+VitC组肌丝排列紊乱明显减轻,肌节断裂比对照组减少,线粒体基本正常。结论:IVIG和VitC对EAM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减轻心脏的病理改变,抑制TNF-α的产生;但IVIG或IVIG+VitC作用更为明显,并可刺激机体的免疫反应,增加心肌中IgG的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种球蛋白类/投药和剂量 抗坏血酸/投药和剂量 肿瘤坏死因子α/血液 心肌炎/药物疗法 心肌炎/病理学 自身免疫疾病/药物疗法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服用低剂量硝酸镧对大鼠心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脂质过氧化物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黄可欣 李冬梅 +1 位作者 李树蕾 聂毓秀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58-559,共2页
目的 :研究长期服用低剂量硝酸镧对大鼠心脏铜 -锌超氧化物歧化酶 ( Cu- Zn SOD)和脂质过氧化物 ( LPO)含量的影响。方法 :以 Wistar大鼠为对象 ,分别以每日 1次硝酸镧 0 .1、0 .2、2 .0、1 0 .0及 2 0 .0 mg· kg-1连续灌胃 6个月 ... 目的 :研究长期服用低剂量硝酸镧对大鼠心脏铜 -锌超氧化物歧化酶 ( Cu- Zn SOD)和脂质过氧化物 ( LPO)含量的影响。方法 :以 Wistar大鼠为对象 ,分别以每日 1次硝酸镧 0 .1、0 .2、2 .0、1 0 .0及 2 0 .0 mg· kg-1连续灌胃 6个月 ,应用生物化学方法研究大鼠心脏 Cu- Zn SOD和 LPO含量的变化。结果 :给予硝酸镧 6个月后 ,2 0 .0 mg· kg-1组 SOD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而 LPO的含量则显著升高 ;SOD的含量随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减少 ,LPO的含量随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增加。结论 :较高剂量 ( 2 0 .0、1 0 .0 mg·kg-1)硝酸镧的直接损伤可使大鼠心脏脂质过氧化加强 ,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下降 ;较低剂量 ( 2 .0、0 .2及 0 .1 mg·kg-1)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盐 投药 剂量 硝酸盐 药理学 超氧化物歧化酶 脂质体 过氧化物 心脏 药物作用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丁香酚对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组织中黏蛋白5AC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孟楠楠 侯赟 +5 位作者 桂岩 席克虎 王有虎 杨静 陈虹 张小兵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77-485,共9页
目的:观察甲基丁香酚对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中黏蛋白5AC(MUC5AC)的影响。方法:将72只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12只)和造模组(60只),卵清蛋白致敏Wistar大鼠建立变态性鼻炎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 目的:观察甲基丁香酚对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中黏蛋白5AC(MUC5AC)的影响。方法:将72只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12只)和造模组(60只),卵清蛋白致敏Wistar大鼠建立变态性鼻炎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氯雷他定组和甲基丁香酚小、中、大剂量组(10mg/kg、20mg/kg、40mg/kg),各组给药干预,分别在干预l周、2周、4周和6周后取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和实时定量PCR检测MUC5AC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MUC5AC蛋白阳性表达细胞百分率及MUC5ACmRNA表达量小剂量组在整个干预过程中与模型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大、中剂量组分别在干预2周和4周后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氯雷他定组在干预1周后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氯雷他定组MUC5AC蛋白阳性表达细胞百分率比较:中剂量组在干预6周后依然较高(P〈0.05),大剂量组在干预6周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氯雷他定组MUC5ACmRNA表达量比较,大、中剂量组在干预4周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甲基丁香酚可以显著抑制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中黏蛋白MUC5AC的表达,进而对变应性鼻炎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为临床应用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酚/药理学 丁香酚/投药和剂量 鼻炎/药物疗法 氯雷他定/治疗 应用 蛋白类/药物作用 鼻黏膜/药物作用 大鼠 Wist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体外循环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合适用量的探讨
4
作者 黄胜 陈京南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447-449,共3页
目的为小儿体外循环患者寻找安全有效的鱼精蛋白应用剂量。方法将150例年龄在10岁以下、体重在25公斤内的先心病行心内直视手术的患儿随机分成三组,分别按0.8mg:1mg,1mg:1mg,1.2mg:1mg的比例,中和肝素,进行激活全血凝固时间测定(ACT)。... 目的为小儿体外循环患者寻找安全有效的鱼精蛋白应用剂量。方法将150例年龄在10岁以下、体重在25公斤内的先心病行心内直视手术的患儿随机分成三组,分别按0.8mg:1mg,1mg:1mg,1.2mg:1mg的比例,中和肝素,进行激活全血凝固时间测定(ACT)。结果鱼精蛋白与肝素按三种不同比值拮抗后,三组ACT值无明显差异。结论0.8:1即小剂量就可达到中和肝素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鱼精蛋白/投药和剂量 肝素/投药和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多糖和黄芪总甙调控LX-2细胞因子分泌 被引量:21
5
作者 李淑萍 许晓燕 +5 位作者 孙箴 周林福 羊正纲 陈峰 朱海红 陈智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6期543-548,共6页
目的:用黄芪多糖和黄芪总甙对LX-2细胞分泌的与纤维化相关的主要细胞因子进行研究,以探讨黄芪抗纤维化的确切分子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黄芪多糖和黄芪甙作用于LX-2细胞,以Real Time Cell Electronics Sensing技术实时检测细胞增殖状态... 目的:用黄芪多糖和黄芪总甙对LX-2细胞分泌的与纤维化相关的主要细胞因子进行研究,以探讨黄芪抗纤维化的确切分子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黄芪多糖和黄芪甙作用于LX-2细胞,以Real Time Cell Electronics Sensing技术实时检测细胞增殖状态;分别再以25μg/ml和300μg/ml的黄芪多糖和黄芪总甙作用LX-2细胞24 h,提取细胞mRNA,以荧光定量PCR测定转化生长因子1(TGF-β1)、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mRNA的变化。结果:300μg/ml的黄芪多糖可抑制LX-2的增殖(P<0.05,94.7 h),但不同浓度的黄芪总甙对LX-2细胞均有促进增殖的作用(P<0.05);25μg/ml的黄芪多糖和黄芪总甙在TGF-β1促进分泌的同时,也上调其它抗纤维化因子,其中黄芪多糖对MMP2的上调(104.9倍)、黄芪总甙对IL-10的上调(550.65倍)最为显著;300μg/ml的黄芪多糖可抑制TGF-β1及HGF、MMP9、IL-10的表达,但仍然上调MMP2的表达,300μg/ml的黄芪总甙也可抑制TGF-β1的表达,但对抗纤维化因子MMP2、MMP9及IL-10仍有明显的上调作用。结论:低浓度(25μg/ml)和高浓度(300μg/ml)的黄芪多糖和黄芪总甙可通过不同的分子机制调控肝星状细胞因子的分泌而发挥抗纤维化作用;黄芪多糖主要以促进MMP2分泌为主,而黄芪总甙则主要通过上调MMP2、MMP9及IL-10的分泌而发挥作用。高剂量的黄芪多糖和总甙抗纤维化效果优于低剂量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投药和剂量 黄芪甙/投药和剂量 细胞因子 LX-2细胞 细胞因子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靶控输注技术用于支撑喉镜手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严敏 王屹 +2 位作者 胡训诗 程玮 柳子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5年第6期557-561,565,共6页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异丙酚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用于支撑喉镜下手术的临床可行性,并比较瑞芬太尼异丙酚靶控输注静脉麻醉和枸橼酸芬太尼异氟烷静吸复合麻醉的应用.方法:ASAⅠ~Ⅱ级耳鼻喉科支撑喉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TCI组麻醉诱导...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异丙酚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用于支撑喉镜下手术的临床可行性,并比较瑞芬太尼异丙酚靶控输注静脉麻醉和枸橼酸芬太尼异氟烷静吸复合麻醉的应用.方法:ASAⅠ~Ⅱ级耳鼻喉科支撑喉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TCI组麻醉诱导时设定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6 μg/L、异丙酚血浆靶浓度3 mg/L,术中靶浓度维持不变,术毕停药;对照组麻醉诱导以异丙酚1~2 mg/kg、枸橼酸芬太尼2.5 μg/kg静注,术中吸入1%异氟烷和静注芬太尼0.03 μg.kg-1.min-1维持麻醉,术毕停止.记录2组各时段生命指征(血压、心率、氧饱和度),麻醉恢复情况(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离开恢复室时间),术中不良事件的发生和药物使用情况,观察患者拔管后即刻、离开恢复室(PACU)、拔管后30 min、1 h和3 h的意识状态(OAAS)、术后并发症和满意度.结果:①术中TCI组瑞芬太尼血药浓度维持在6 μg/L、异丙酚血药浓度维持在3 mg/L的给药速度,血流动力学稳定;②在行气管插管、支撑喉镜置入、拔管前对照组的平均动脉压(MAP)明显高于TCI组,有统计学差异;③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离开PAC时间TCI组早于对照组;④TCI组在拔管后即刻、离开PACU、拔管后30 min、1 h OAAS评分高于对照组;⑤2组患者一般情况、术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和术后并发症、患者满意度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与常规静吸复合麻醉下行支撑喉镜手术相比,瑞芬太尼异丙酚靶控输注静脉麻醉更平稳,苏醒更快,更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静脉内 二异丙酚/投药和剂量 芬太尼/投药和剂量 哌啶 药物投与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771726在大鼠体内肝肠循环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程娟 李俊 +3 位作者 宋珏 郑世瑞 李浩 孔一帆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8-341,共4页
目的研究A771726在大鼠体内肝肠循环情况。方法运用配对大鼠肝肠循环模型研究A771726在大鼠体内从胆汁重吸收的药动学过程,采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A771726浓度,药动学参数用DAS软件统计矩法计算。结果配对大鼠肝肠循环模型表明,胆汁供体... 目的研究A771726在大鼠体内肝肠循环情况。方法运用配对大鼠肝肠循环模型研究A771726在大鼠体内从胆汁重吸收的药动学过程,采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A771726浓度,药动学参数用DAS软件统计矩法计算。结果配对大鼠肝肠循环模型表明,胆汁供体大鼠和胆汁受体大鼠的AUC分别为(1352.85±184.51)mg/(L.h)、(314.94±21.15)mg/(L.h)。结论 A771726静脉注射后存在肝肠循环现象,约有静脉注射给药量的23.8%进入肝肠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谱法 高压液相 异恶唑类/药物代谢动力学 异恶唑/投药和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参脑苷脂对脂肪肝大鼠脂肪代谢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张蓓 薛长湖 +4 位作者 冯婷玉 胡晓倩 任兵兴 徐杰 王玉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93-498,共6页
目的:研究海参脑苷脂(SCC)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的改善作用。方法:通过在饲料中添加乳清酸复制NAFLD大鼠模型,将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海参脑苷脂低剂量组和海参脑苷脂高剂量组,喂食10 d后观察其血清、肝脏脂质和... 目的:研究海参脑苷脂(SCC)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的改善作用。方法:通过在饲料中添加乳清酸复制NAFLD大鼠模型,将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海参脑苷脂低剂量组和海参脑苷脂高剂量组,喂食10 d后观察其血清、肝脏脂质和转氨酶活性的变化,以及肝脏脂肪酸组成变化。结果:相比对照组,模型组血清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含量降低(P<0.05),海参脑苷脂可增加血清脂质含量(P<0.05);模型组肝脏TC和TG含量升高显著(P<0.05,P<0.01),不同剂量的海参脑苷脂均可降低肝脏脂质积累(P<0.05,P<0.01);模型组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升高(P<0.05,P<0.01),不同剂量的海参脑苷脂可改善肝脏损伤水平(P<0.05,P<0.01);另外,模型组肝脏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活性显著升高(P<0.05),海参脑苷脂明显降低该酶活性(P<0.05)。结论:海参脑苷脂可显著改善乳清酸诱导的大鼠脂肪肝,并且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参 脑苷脂类/药理学 脑苷脂/投药和剂量 脂肪肝 乳清酸 脂肪酸类/分析 硬脂酰CoA去饱和酶/生物合成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拉法辛对卒中后抑郁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代沐华 李德强 韩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27-534,共8页
目的:观察盐酸文拉法辛对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探讨盐酸文拉法辛对认知的改善与海马CA3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变化的关系。方法:50只成年雄... 目的:观察盐酸文拉法辛对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探讨盐酸文拉法辛对认知的改善与海马CA3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变化的关系。方法:5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3个文拉法辛治疗剂量组(5、10、20 mg.kg-1),每组10只。采用选择性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后给予连续3周的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方法建立卒中后抑郁大鼠模型,在慢性应激处理的同时,不同剂量的文拉法辛每日1次在固定的时间段注射入PSD大鼠腹腔。用Morris水迷宫试验评价大鼠空间学习与记忆功能,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海马CA3区BDNF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学习能力显著下降(P<0.05),反映记忆功能的空间探索时间和跨平台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4.2±4.8)s vs(45.9±4.5)s及(1.3±0.3)次vs(8.3±1.1)次;而且BDNF阳性细胞数也较对照组下降(9.8±3.2 vs 18.5±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SD大鼠经文拉法辛5、10及20 mg.kg-1.d-1治疗后,认知功能和BDNF表达均显著提高。结论:文拉法辛能改善卒中后抑郁大鼠学习记忆障碍;这可能与增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环己醇/投药和剂量 卒中/治疗 抑郁症/治疗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记忆障碍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加胶原酶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武春银 陈家骅 王松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52-455,共4页
目的观察CT引导下臭氧加胶原酶联合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Ⅰ组(76例)经皮穿刺在CT引导下椎间盘内和突出物内注射臭氧加胶原酶,Ⅱ组(74例)在椎间盘内和突出物内注射... 目的观察CT引导下臭氧加胶原酶联合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Ⅰ组(76例)经皮穿刺在CT引导下椎间盘内和突出物内注射臭氧加胶原酶,Ⅱ组(74例)在椎间盘内和突出物内注射胶原酶。术后7、30d比较两组疗效。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分为三级:显效、有效及无效。结果治疗后7dⅠ、Ⅱ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5.5%(65/76)、67.6%(50/74),30d的有效率分别为93.4%(71/76)、91.9%(68/74)。两组治疗后7d时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30d时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注射臭氧加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注射胶原酶,远期疗效差异无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治疗 胶原酶/投药和剂量 臭氧/投药和剂量 腰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表达Keap1的H460-N5细胞株的建立及增敏抗肿瘤药物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曲丽艳 高鹏 +2 位作者 王洪燕 王秀君 唐修文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建立野生型Keap1过表达的H460细胞株降表达Nrf2,检测Nrf2-ARE信号通路对肿瘤细胞耐药性的影响。方法:H460细胞转染mKeap1-pEGFP后经过长期筛选得到稳定表达Keap1蛋白质的细胞株,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荧光定量PCR的方法进行检测;... 目的:建立野生型Keap1过表达的H460细胞株降表达Nrf2,检测Nrf2-ARE信号通路对肿瘤细胞耐药性的影响。方法:H460细胞转染mKeap1-pEGFP后经过长期筛选得到稳定表达Keap1蛋白质的细胞株,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荧光定量PCR的方法进行检测;并通过多次继代培养,细胞株H460-N5稳定表达mKeap1,Nrf2及其调控基因均显著降表达;用MTS法检测抗癌药物奥沙利铂、阿霉素和依托泊苷对细胞增殖抑制率。结果:H460细胞转染mKeap1-pEGFP后筛选建立Nrf2降表达的稳定细胞株H460-N5。MTS数据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抗癌药物奥沙利铂、阿霉素和依托泊苷对H460-N5细胞的抗增殖作用更显著。当奥沙利铂和依托泊苷分别在93μmol/L和100μmol/L浓度作用于对照组细胞株H460-N0时,药物作用接近半数抑制率(IC50);而在H460-N5细胞株中,两种抗癌药物的IC50分别为42μmol/L和30μmol/L。阿霉素对H460-N0细胞的IC50>3 mg/L,而对H460-N5细胞的IC50约为2 mg/L。结论:Keap1过表达的H460-N5细胞Nrf2及调控基因显著降低并增敏抗癌药物奥沙利铂、阿霉素和依托泊苷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胞浆转运蛋白 氧化性应激 基因表达 反应元件 博来霉素/投药和剂量 抗药性 肿瘤 肺肿瘤 衔接蛋白 膜泡运输 有机铂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丁丙诺啡凝胶体外透皮渗透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波 古妙宁 +2 位作者 李国锋 林春水 郭丹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895-897,共3页
目的观察透皮促渗剂对盐酸丁丙诺啡凝胶体外透皮特性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无促渗剂组和促渗剂组,其中无促渗剂组又分为含0.5%、1%、2%盐酸丁丙诺啡3组;促渗剂组根据含促渗剂不同又分为氮酮、油酸和混合组,氮酮组再分含1%、2%、4%氮酮3组... 目的观察透皮促渗剂对盐酸丁丙诺啡凝胶体外透皮特性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无促渗剂组和促渗剂组,其中无促渗剂组又分为含0.5%、1%、2%盐酸丁丙诺啡3组;促渗剂组根据含促渗剂不同又分为氮酮、油酸和混合组,氮酮组再分含1%、2%、4%氮酮3组,油酸组再分含2%、4%、6%油酸3组,混合组含4%油酸+4%氮酮。以无毛小鼠皮肤为渗透屏障,进行体外渗透试验,分析该凝胶稳态透皮速率(Js)和Js提高率。结果无促渗剂3组Js分别为(0.69±0.11)、(0.90±0.14)和(1.18±0.10)μg/cm2·h,Js提高率分别为0.76、1.00和1.31,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混合组促渗效果最明显,Js为(13.22±1.27)μg/cm2·h,与4%油酸组和4%氮酮组比较,Js提高率为1.8和1.3(P<0.05),与对照组比较,Js提高率为14.6(P<0.01)。结论盐酸丁丙诺啡凝胶具有良好的透皮特性,适当加入促渗剂油酸或氮酮可以显著提高其Js,使其释放近似零级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丙诺啡 投药 剂量 皮肤吸收 油酸 吖庚因 色谱法 高效液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771726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骅 金涌 +2 位作者 朱熙 宋珏 李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2-194,共3页
目的研究A771726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方法单剂量口服给药3个剂量的A771726,根据大鼠体内血药浓度经时过程,计算相应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A771726(3、6、12mg/kg)的血药经时过程均符合一级吸收的一房室模型,其主要药动... 目的研究A771726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方法单剂量口服给药3个剂量的A771726,根据大鼠体内血药浓度经时过程,计算相应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A771726(3、6、12mg/kg)的血药经时过程均符合一级吸收的一房室模型,其主要药动学参数T1/2Ka(h):3.91±3.43、5.63±2.07、6.73±1.67;T1/2Ka(h):17.45±10.79、9.68±4.65、7.63±1.39;AUCm。)(mg/L·h^-1):163.83±17.88、447.88±148.60、843.72±175.41;Cmax(mg/L):7.05±1.17、24.00±1.87、39.93±3.90;Tmax(h):8.00±0.00、6.67±2.06、8.00±0.00;MRT(0-m)(h):19.87±4.25、19.54±1.11、19.29±2.47。结论单剂量口服A7717263个剂量组的药物代谢均成线性关系,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一级吸收的一房室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谱法 高压液相 异恶唑类/药代动力学 异恶唑/投药和剂量 A7717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甘酸钠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肥大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丽波 林开清 +1 位作者 张信美 林俊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8-284,共7页
目的:探讨色甘酸钠干预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肥大细胞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取健康雌性未孕SD大鼠36只,采用自体子宫内膜移植法建立大鼠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2周后根据每天腹腔注射不同剂量色甘酸钠将大鼠分为4组:大剂量组(... 目的:探讨色甘酸钠干预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肥大细胞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取健康雌性未孕SD大鼠36只,采用自体子宫内膜移植法建立大鼠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2周后根据每天腹腔注射不同剂量色甘酸钠将大鼠分为4组:大剂量组(色甘酸钠20 mg/kg )、小剂量组(色甘酸钠10 mg/kg )、阴性对照组(仅注射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模型不作任何处理)。两周后处死大鼠,并收集血液和病灶组织标本,测量各组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的大小,并对病灶组织进行苏木素—伊红( 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及角蛋白和波形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鉴定造模是否成功。用甲苯胺蓝染色法检测各组病灶肥大细胞总数及其脱颗粒肥大细胞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酶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雌二醇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肥大细胞中类胰蛋白酶、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大剂量组活化的肥大细胞数少于阴性对照组( P<0.05),脱颗粒肥大细胞数/肥大细胞总数比值大剂量组小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均P<0.05)。同时,该组血清TNF-α水平、病灶类胰蛋白酶表达均小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均P<0.05);但经色甘酸钠治疗后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神经生长因子表达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色甘酸钠可能通过稳定肥大细胞抑制其脱颗粒,减少TNF-α、类胰蛋白酶的释放,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理学 肥大细胞/药物作用 色甘酸钠/药理学 色甘酸钠 /投药和剂量 细胞脱颗粒 肿瘤坏死因子α 蛋白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氟醚和七氟醚及地氟醚对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ICAM-1和VCAM-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罗行 缪长虹 +1 位作者 戈宝学 蒋豪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64-469,共6页
目的:观察异氟醚、七氟醚和地氟醚对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RLMVECs)ICAM-1和V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吸入性麻醉药物保护肺泡毛细血管屏障功能的可能机制。方法:0.7MAC、1.0 MAC、2.0 MAC的异氟醚、七氟醚和地氟醚处理经LPS(100 ng/ml)诱... 目的:观察异氟醚、七氟醚和地氟醚对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RLMVECs)ICAM-1和V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吸入性麻醉药物保护肺泡毛细血管屏障功能的可能机制。方法:0.7MAC、1.0 MAC、2.0 MAC的异氟醚、七氟醚和地氟醚处理经LPS(100 ng/ml)诱导6 h的RLMVECs,采用Western blot检测ICAM-1和VCAM-1的蛋白表达量,RT-PCR半定量法检测ICAM-1水平。结果:1.0 MAC的异氟醚对LPS诱导的RLMVECs ICAM-1的表达有上调作用(P<0.05);1.0 MAC的七氟醚、地氟醚对LPS诱导的RLMVECs ICAM-1的表达有下调作用(P<0.05);2.0 MAC的地氟醚对RLMVECs ICAM-1的表达有上调作用(P<0.05)。不同吸入麻醉药物对LPS诱导的RLMVECs VCAM-1的表达作用随浓度上升而下调,呈剂量依赖性。结论:1.0 MAC的七氟醚和地氟醚对LPS诱导的RLMVECs ICAM-1的表达有下调作用,这可能是其在急性肺损伤时减少中性粒细胞募集、保护肺泡毛细血管屏障功能的分子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毛细血管 内皮 血管/细胞学 麻醉药 吸入/药理学 异氟醚/投药和剂量 /投药和剂量 胞间粘附分子-1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771726在大鼠尿中的代谢产物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淑娟 李俊 +2 位作者 金涌 孙玲 程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9-232,共4页
目的研究A771726在大鼠尿液中的代谢产物。方法大鼠灌胃给药A771726(30mg/kg),分别采集给药前及给药后0~48h尿液,用电喷雾离子阱多级质谱法(LC/MSn)对A771726及其在大鼠尿中的代谢产物进行分析。结果大鼠灌胃给药A771726后,在尿液中可... 目的研究A771726在大鼠尿液中的代谢产物。方法大鼠灌胃给药A771726(30mg/kg),分别采集给药前及给药后0~48h尿液,用电喷雾离子阱多级质谱法(LC/MSn)对A771726及其在大鼠尿中的代谢产物进行分析。结果大鼠灌胃给药A771726后,在尿液中可测到3种代谢产物,分别是甲基化、羟甲基化、亚甲基醇半缩甲醛化A771726。结论A771726在大鼠尿中代谢产物以Ⅰ相代谢为主,未发现Ⅱ相代谢产物。其代谢物的结构有待于进一步分析后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谱法 高压液相 异噁唑类/药代动力学 异噁唑/投药和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烷X受体介导佐米曲坦对大鼠肝细胞色素P450 CYP 3A的诱导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邢峰 余露山 曾苏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49-254,共6页
目的:考察佐米曲坦对大鼠肝细胞色素P450 CYP3A1/2的诱导是否由孕烷X受体(PXR)介导。方法:在构建的基于PXR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上,观察不同浓度佐米曲坦(10、50、100μmol.L-1)对大鼠肝细胞色素P450 CYP3A1/2的诱导作用。以经典的诱导剂1... 目的:考察佐米曲坦对大鼠肝细胞色素P450 CYP3A1/2的诱导是否由孕烷X受体(PXR)介导。方法:在构建的基于PXR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上,观察不同浓度佐米曲坦(10、50、100μmol.L-1)对大鼠肝细胞色素P450 CYP3A1/2的诱导作用。以经典的诱导剂16α-氰基孕烯醇酮(PCN)作为阳性对照,空白溶剂(DMSO)作为阴性对照。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阳性对照组、佐米曲坦在100μmol.L-1浓度时,对CYP3A1有明显的诱导作用,活性分别增加了1.93、1.96倍(P<0.05);阳性对照组、佐米曲坦10μmol.L-1、50μmol.L-1浓度组对CYP3A2也有明显的诱导作用,其活性分别增加了2.51、2.10、1.63倍(P<0.01、<0.05)。结论:PXR通路是佐米曲坦诱导大鼠CYP3A1/2的一个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遗传学 恶唑烷酮/投药和剂量 恶唑烷酮类/分析 受体 胞质和核/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