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7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uCe-SAPO-34选择性催化丙烯还原柴油车尾气氮氧化物
1
作者 周皞 王旭瑞 +2 位作者 赵辉爽 温妮妮 苏亚欣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093-3099,共7页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Cu Ce-SAPO-44分子筛催化剂,用于选择性催化丙烯还原柴油车尾气氮氧化物(C3H_(6)-SCR)。采用X射线衍射(XRD)、N_(2)吸附-脱附、紫外可见光谱(UV-Vis)、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和NH3程序升温脱附(NH3-TPD)等...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Cu Ce-SAPO-44分子筛催化剂,用于选择性催化丙烯还原柴油车尾气氮氧化物(C3H_(6)-SCR)。采用X射线衍射(XRD)、N_(2)吸附-脱附、紫外可见光谱(UV-Vis)、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和NH3程序升温脱附(NH3-TPD)等方法对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表征。研究表明,引入的铈与铜物种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有利于生成更多的孤立Cu^(2+)物种,提高了分子筛催化剂的低温氧化还原性能,从而提高了Cu CeSAPO-34的低温脱硝活性。同时,双金属分子筛骨架上具有丰富的Lewis酸性位,有助于C3H_(6)和NO_(x)的吸附和活化。当Cu∶Ce=4∶2时,Cu Ce-SAPO-34催化剂具有最佳的脱硝性能,在含有10%O_(2)和5%H_(2)O的柴油车尾气氛围中,在250℃最高能实现90%以上的脱硝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筛催化 选择催化还原 氮氧化物 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氢铵选择性非催化还原烟气中的氮氧化物 被引量:22
2
作者 卢志民 周俊虎 +2 位作者 王智化 刘建忠 岑可法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11-514,共4页
总结了国外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技术的应用情况,在一台小型沉降炉上进行碳酸氢铵溶液喷射、还原模拟烟气中氮氧化物的实验研究.研究表明:碳酸氢铵溶液在合适的反应温度(750-950℃)下,氨氮比为1-2,即可取得50%-80%的NOx还原;氨氮比为2.3... 总结了国外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技术的应用情况,在一台小型沉降炉上进行碳酸氢铵溶液喷射、还原模拟烟气中氮氧化物的实验研究.研究表明:碳酸氢铵溶液在合适的反应温度(750-950℃)下,氨氮比为1-2,即可取得50%-80%的NOx还原;氨氮比为2.3时,NOx还原率高达87%.使用碳酸氢铵烟气脱硝技术,效果较好,二次污染物N2O的生成少,且经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 氮氧化物 碳酸氢铵 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基催化剂用于氨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3
作者 张洪亮 龙红明 +1 位作者 李家新 董林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53-768,共16页
氨选择性催化还原NO_x技术可以有效控制氮氧化物的排放。V_2O_5-WO_3(MoO_3)/TiO_2脱硝催化剂虽然已经工业化应用,但其工作温度偏高,不能满足低温宽工作温度窗口等工况的需要。因此,开发具有宽工作温度窗口的低温脱硝催化剂成为研究热... 氨选择性催化还原NO_x技术可以有效控制氮氧化物的排放。V_2O_5-WO_3(MoO_3)/TiO_2脱硝催化剂虽然已经工业化应用,但其工作温度偏高,不能满足低温宽工作温度窗口等工况的需要。因此,开发具有宽工作温度窗口的低温脱硝催化剂成为研究热点。其中,铁基催化剂因其具有良好的氧化还原性,以及储量丰富、价格低廉、无毒无害等特点,使其在低温氨选择性催化还原(NH_3-SCR)反应中得到了广泛研究。基于Fe_2O_3在NH_3-SCR催化体系中所起的作用不同,从Fe_2O_3作为载体、助剂、活性组分以及新型结构的铁基催化剂等方面系统地介绍了近年来铁基催化剂在NH_3-SCR反应中的最新研究进展。此外,还总结了铁基催化剂的NH_3-SCR反应机理以及抗水抗硫性,并对该领域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 氮氧化物 烟气脱硝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除氮氧化物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6
4
作者 沈伯雄 刘亭 韩永富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53-59,共7页
进行以NH3作为还原剂的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elective non-catalytic reduction,SNCR)转化氮氧化物(NOx)的试验研究。考察SNCR转化NOx的各影响因素:温度,初始NH3和初始NOx摩尔浓度的比值η,NOx体积浓度,O2体积浓度,停留时间等对NOx转化率... 进行以NH3作为还原剂的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elective non-catalytic reduction,SNCR)转化氮氧化物(NOx)的试验研究。考察SNCR转化NOx的各影响因素:温度,初始NH3和初始NOx摩尔浓度的比值η,NOx体积浓度,O2体积浓度,停留时间等对NOx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00~1050℃的温度范围内,SNCR可以得到较高的NOx转化率。并且在该温度范围内,η值由0.8变化到1.6时,NOx转化率显著增加。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数理分析,对SNCR转化NOx各因素的影响进行了定量研究,得出NOx转化速率与各因素的关系方程。同时考察了H2O2作为添加剂对SNCR的影响,发现H2O2作为添加剂能够降低SNCR对反应温度的要求,对NH3的逃逸有抑制作用,并从机理上给予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 氮氧化物转化率 影响因素 H2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氧化物选择性催化还原催化剂研究综述 被引量:5
5
作者 胡晓宏 刘艳华 董淑萍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07-110,共4页
选择性催化还原作为一种有效脱除氮氧化物的方法,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文章主要综述了氮氧化物选择性催化还原研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讨论了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
关键词 氮氧化物 选择性催化还原 存贮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过渡金属催化剂上低碳烃选择催化还原氮氧化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潘华 张燕婷 +1 位作者 李伟 施耀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6-41,共6页
氮氧化物(NOx)是形成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的主要物种和引发物,消除氮氧化物污染是环境保护中的重点和难点。目前负载过渡金属催化剂上低碳烃选择催化还原NOx研究是各国环境研究工作者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负载过渡金属催化剂上低... 氮氧化物(NOx)是形成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的主要物种和引发物,消除氮氧化物污染是环境保护中的重点和难点。目前负载过渡金属催化剂上低碳烃选择催化还原NOx研究是各国环境研究工作者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负载过渡金属催化剂上低碳烃选择催化还原氮氧化物的研究进展,着重分析了该反应体系中催化剂的研究状况。探讨了目前比较公认的低碳烃选择催化还原NOx的反应机理:1)NO首先被氧化为NO2;2)含氮有机中间体的生成;3)有机中间物种对NOx的捕捉和生成N2。总结了提高该体系中NOx转化率的方法:1)改进催化剂的制备方法;2)添加助剂;3)等离子体结合催化还原。最后指出了现在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开发新型催化剂、探索新催化剂制备技术以及引入新实验手段是低碳烃选择还原NOx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低碳烃 氮氧化物 选择催化还原 过渡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基分子筛型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于青 邢英 王忠卫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14-1124,共11页
氨气选择性催化还原(NH_3-SCR)消除氮氧化物(NO_x)以其高效、低成本的优势成为目前最具潜力和最广泛应用的固定源脱硝技术。传统的NH_3-SCR以V_2O_5/WO_x-TiO_2为催化剂,但该类催化剂水热稳定性差,易中毒且其本身就具有毒性,因此开发金... 氨气选择性催化还原(NH_3-SCR)消除氮氧化物(NO_x)以其高效、低成本的优势成为目前最具潜力和最广泛应用的固定源脱硝技术。传统的NH_3-SCR以V_2O_5/WO_x-TiO_2为催化剂,但该类催化剂水热稳定性差,易中毒且其本身就具有毒性,因此开发金属基分子筛催化剂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介绍了分子筛型NH_3-SCR催化剂的研究进展,总结了不同金属负载分子筛对选择性催化还原的影响及其反应机理,探讨了催化剂失活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气 分子筛 选择性催化还原 氮氧化物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Ag-Al_2O_3催化剂还原稀燃氮氧化物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罗永明 郝吉明 +2 位作者 候昭胤 赵宾 郑小明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29-332,共4页
系统地研究了培烧条件、氧气浓度、C/N摩尔比等因素对溶胶 \|凝胶 Ag( 5 ) -Al2 O3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氧气浓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表现为促进低温活性和抑制高温活性 ;催化剂的最佳焙烧条件为焙烧温度 60 0℃和升温速率 5... 系统地研究了培烧条件、氧气浓度、C/N摩尔比等因素对溶胶 \|凝胶 Ag( 5 ) -Al2 O3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氧气浓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表现为促进低温活性和抑制高温活性 ;催化剂的最佳焙烧条件为焙烧温度 60 0℃和升温速率 5℃ /min;催化剂的活性随着 C/N摩尔比的降低而降低。此外 ,还考察了空速对 Ag( 5 ) \|Al2 O3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活性 Al2O3 摩尔比 空速 低温活性 溶胶-凝胶 还原 C/N 氮氧化物 氧气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金属/分子筛催化剂上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9
作者 姜建清 潘华 +2 位作者 孙国金 邵振华 施耀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8-106,共9页
综述了近十年来过渡金属/分子筛催化剂上氨和碳氢化合物选择性催化还原NOx方面的研究进展。在NH3-SCR体系,着重介绍了铜基和铁基分子筛催化剂的研究状况,探讨了分子筛催化剂在该体系中的失活原因;在HC-SCR体系,总结了不同过渡金属、分... 综述了近十年来过渡金属/分子筛催化剂上氨和碳氢化合物选择性催化还原NOx方面的研究进展。在NH3-SCR体系,着重介绍了铜基和铁基分子筛催化剂的研究状况,探讨了分子筛催化剂在该体系中的失活原因;在HC-SCR体系,总结了不同过渡金属、分子筛类型、还原剂、H2O和SO2等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探讨了目前比较公认的碳氢化合物选择性催化还原NOx的反应机理。最后展望了分子筛催化剂在选择性催化还原NOx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氧化物 选择性催化还原 过渡金属 分子筛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钛矿催化剂用于氨选择性还原氮氧化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拓凯 张朋 +1 位作者 王利 黄宇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6-34,共9页
氨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NOx)技术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催化脱硝技术,钙钛矿材料因其独特的结构、良好的稳定性且环保无害的特点成为选择性催化还原NOx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钙钛矿NH3-SCR催化剂的研究进展,较... 氨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NOx)技术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催化脱硝技术,钙钛矿材料因其独特的结构、良好的稳定性且环保无害的特点成为选择性催化还原NOx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钙钛矿NH3-SCR催化剂的研究进展,较为全面地对钙钛矿催化剂的主要类型、脱硝活性、构效关系进行了论述,同时介绍了钙钛矿在光辅助SCR技术这一全新领域的研究进展,并总结了钙钛矿催化剂的NH3-SCR反应机制,对该领域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和研究目标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选择性催化还原 钙钛矿 催化 脱硝活性 氮氧化物(NOx) NH3-SCR反应机制 大气污染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b_(2)O_(5)催化剂的高温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性能 被引量:3
11
作者 薛薇 唐钰栋 +5 位作者 王飞 何虎 郑拓 薛友祥 杨杭生 王勇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67-373,395,共8页
本研究以Nb_(2)O_(5)为活性组分,分别以TiO_(2)、SO_(4)^(2-)/TiO_(2)、TiOSO_(4)为载体,采用机械球磨法制备了一系列铌钛体系催化剂,发现以TiOSO_(4)为载体的Nb_(1)TiS催化剂在300~500℃范围内具有最高的NO_(x)转化率和100%的N_(2)选择... 本研究以Nb_(2)O_(5)为活性组分,分别以TiO_(2)、SO_(4)^(2-)/TiO_(2)、TiOSO_(4)为载体,采用机械球磨法制备了一系列铌钛体系催化剂,发现以TiOSO_(4)为载体的Nb_(1)TiS催化剂在300~500℃范围内具有最高的NO_(x)转化率和100%的N_(2)选择性,T_(80)的温度窗口为375~500℃,425~500℃范围内的NO_(x)转化率接近100%。通过XRD、SEM、N_(2)吸脱附、XPS、NH_(3)-TPD、NH_(3)-TPO和NO_(x)-TPD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与性能表征发现,Nb_(1)TiS具有的高浓度表面强酸性位和合适的弱氧化性是其显示高温活性的关键。该催化剂表面的SCR反应路径为E-R路径,吸附态NH_(3)为活性中间产物,Nb_(2)O_(5)的弱氧化性抑制了NH_(3)的深度氧化,提高了高温NH_(3)-SCR反应的NO_(x)转化率和N_(2)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氧化物 高温选择性催化还原 表面酸性位 机械球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氧条件下氢气选择催化还原汽车尾气氮氧化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肖肖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62-1370,共9页
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NO_x)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严重危害了环境和人类健康。选择催化还原(SCR)消除技术是一种在富氧条件下能够高选择性消除NO_x的技术。氢气选择催化还原氮氧化物(H_2-SCR)由于其低温高活性的优势备受关注。目前H_2-... 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NO_x)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严重危害了环境和人类健康。选择催化还原(SCR)消除技术是一种在富氧条件下能够高选择性消除NO_x的技术。氢气选择催化还原氮氧化物(H_2-SCR)由于其低温高活性的优势备受关注。目前H_2-SCR研究中以Pt和Pd作活性组分催化剂使用较多,其中Pt基催化剂的研究最为广泛,本文介绍了催化剂载体类型、载体性质(如酸碱性、比表面积、孔道结构)、助剂和预处理方式等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及影响机制,综述了反应条件参数(如反应气中O_2和NO_2浓度,杂质气体H_2O和SO_2)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认为反应气组分的影响在于各组分在催化剂上的竞争吸附以及对催化剂活性位的影响,最后展望了面向实际应用H_2-SCR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 选择催化还原 氮氧化物 催化 活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O/Al_2O_3催化剂选择还原氮氧化物的研究
13
作者 许振冲 吴爽 周明东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2-66 74,74,共6页
对浸渍法和水热共沉淀法制备的AgO/Al2O3催化剂进行了选择还原氮氧化物的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制备方法对催化剂的催化效果起重要作用,水热共沉淀法制备的AgO/Al2O3催化剂要比浸渍法制备的更有活性;引入不同的还原剂表现出不同的还原性... 对浸渍法和水热共沉淀法制备的AgO/Al2O3催化剂进行了选择还原氮氧化物的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制备方法对催化剂的催化效果起重要作用,水热共沉淀法制备的AgO/Al2O3催化剂要比浸渍法制备的更有活性;引入不同的还原剂表现出不同的还原性能,水热共沉淀法制备的AgO/Al2O3催化剂具有更强的抗水抗硫性能。AgO与高比表面积Al2O3之间的强相互作用是水热共沉淀法制备的AgO/Al2O3催化剂具有高选择还原活性的原因所在。催化剂表面吸附的氧气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氮氧化物的选择性氧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O/Al2O3催化 浸渍 水热共沉淀 选择还原 氮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光催化选择性还原氮氧化物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桂梅 吕海钦 +2 位作者 曾玉彬 王传义 苑明哲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1-65,共5页
氮氧化物是空气污染物中的主要成分,目前通过以V_(2)O_(5)为主的催化剂进行选择性催化还原来控制烟气中氮氧化物的排放,该催化剂具有脱硝效率高、适用范围广的特点,但是低温活性低、运行能耗高。二氧化钛(TiO_(2))光催化选择性还原技术... 氮氧化物是空气污染物中的主要成分,目前通过以V_(2)O_(5)为主的催化剂进行选择性催化还原来控制烟气中氮氧化物的排放,该催化剂具有脱硝效率高、适用范围广的特点,但是低温活性低、运行能耗高。二氧化钛(TiO_(2))光催化选择性还原技术是一种可在中低温下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氮气的绿色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TiO_(2)光催化技术在还原氮氧化物领域的现状及发展动态,以及增强TiO_(2)光催化材料体系光催化效率的途径,并对目前光催化选择性还原氮氧化物技术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大气污染 催化选择性还原 氮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气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静 殷成阳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906-2911,2915,共7页
综述了H2-SCR的反应机理以及近年来国内外氢气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催化剂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Langmuir-Hinshelwood和双功能两种反应机理。机理不同,其中间产物也不相同。对不同负载金属(如Pt、Pd)对H2-SCR反应的影响进行了介绍... 综述了H2-SCR的反应机理以及近年来国内外氢气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催化剂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Langmuir-Hinshelwood和双功能两种反应机理。机理不同,其中间产物也不相同。对不同负载金属(如Pt、Pd)对H2-SCR反应的影响进行了介绍。之后对不同类型载体(传统氧化物、复合氧化物、钙钛矿型氧化物、分子筛、其它类型载体)对H2-SCR反应催化性能的影响进行了阐述。最后对氢气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气 选择催化还原 氮氧化物 催化 活性 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船舶烟气中氮氧化物的电催化还原脱除工艺研究
16
作者 魏宝震 李春虎 +1 位作者 尉帅 黄克磊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287-291,共5页
制作以改性DSA为阳极、钛网为阴极并在两极间填充活性炭纤维棉作为传导介质的电解催化装置;将装置放置在喷淋洗涤反应器内,研究模拟烟气中NO_(x)电催化还原脱除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着电流密度从150 mA/cm^(2)增大到350 mA/cm^(2),... 制作以改性DSA为阳极、钛网为阴极并在两极间填充活性炭纤维棉作为传导介质的电解催化装置;将装置放置在喷淋洗涤反应器内,研究模拟烟气中NO_(x)电催化还原脱除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着电流密度从150 mA/cm^(2)增大到350 mA/cm^(2),脱硝率逐渐升高,而阴极电流效率则是先增大后减小;随着烟气入口处NO浓度从600 mg/m^(3)增大到1400 mg/m^(3),脱硝率和阴极电流效率均逐渐增大;随着液气比从10 L/m^(3)减小到2.5 L/m^(3),脱硝率逐渐减小而阴极电流效率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烟气 氮氧化物 有效氯 催化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滑石衍生复合氧化物的CO催化还原NO的性能 被引量:13
17
作者 王学中 刘玉敏 吴越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0-56,共7页
研究了以含Co水滑石类化合物为前体、经焙烧制得的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对CO催化还原NO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这样制得的催化剂的活性远远高于由传统方法制备的具有尖晶石结构的催化剂,反应分步进行,NO先与CO反应生成N2O和CO2,随着反应... 研究了以含Co水滑石类化合物为前体、经焙烧制得的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对CO催化还原NO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这样制得的催化剂的活性远远高于由传统方法制备的具有尖晶石结构的催化剂,反应分步进行,NO先与CO反应生成N2O和CO2,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最终得到的是N2和CO2,在所考察的催化剂中,反应活性随催化剂中Co含量的增加而升高,随焙烧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催化剂中晶格缺陷对活性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氧化物 氧化 氧化 还原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晶粒尺寸HZSM-5载Pt催化剂上氢气选择催化还原氮氧化物的研究
18
作者 张肖肖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42-147,共6页
将微晶和纳晶HZSM-5分子筛作为催化剂载体应用于富氧条件下氢气选择催化还原氮氧化物(H2-SCR)反应。研究发现,微晶HZSM-5载Pt催化剂表现出较好的H2-SCR反应活性,100℃时NOx转化率高达90%,N2选择性也明显高于纳晶HZSM-5载Pt催化剂。利用... 将微晶和纳晶HZSM-5分子筛作为催化剂载体应用于富氧条件下氢气选择催化还原氮氧化物(H2-SCR)反应。研究发现,微晶HZSM-5载Pt催化剂表现出较好的H2-SCR反应活性,100℃时NOx转化率高达90%,N2选择性也明显高于纳晶HZSM-5载Pt催化剂。利用XRD、SEM、NH3-TPD、XPS和IR对纳晶和微晶HZSM-5及其载Pt催化剂晶型结构、表面形态、表面酸性以及原位反应表面物种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t在纳晶和微晶HZSM-5载体上均高度分散,微晶HZSM-5载体上的总酸量多、酸强度强,有利于催化剂上Pt保持活性金属位,使得催化剂上活性金属Pt位数目较多,进而促进了还原剂H2的活化及重要活性中间物种氨物种的生成和稳定,从而提高了NOx转化率和N2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催化还原 氮氧化物 氢气 晶粒尺寸 PT HZSM-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氧化物去除技术中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佟婧怡 袁兴中 曾光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4期17007-17010,17032,共5页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是燃煤电厂等工业领域中去除高浓度氮氧化物最有效的技术,而光催化(Photocatalytic)方法则为最具潜力的去除城市空气环境中低浓度氮氧化物的技术。概述了选择性催化还原中各种金属、非金属以及多孔材料的沸石催化...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是燃煤电厂等工业领域中去除高浓度氮氧化物最有效的技术,而光催化(Photocatalytic)方法则为最具潜力的去除城市空气环境中低浓度氮氧化物的技术。概述了选择性催化还原中各种金属、非金属以及多孔材料的沸石催化剂的发展及不足,介绍了光催化技术催化原理并就催化剂的选择、制备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和评价。最后,对SCR催化剂和光催化剂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氧化物 选择性催化还原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20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7,共1页
关键词 催化 选择性催化还原 氮氧化物 制备方法 低温活性 废气处理 材料制备 共沉淀法 主要组分 浸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