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烯酸酯类聚氨酯/SiO_2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高丽君 周立明 +2 位作者 孙光辉 方少明 魏新芳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7-20,共4页
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丙烯酸酯类聚氨酯/SiO2纳米复合材料,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纳米SiO2在基体中的分散情况,并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光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SiO2在基体中分散很好;当纳米SiO2的质量分数为1.5%时,复合材料的综... 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丙烯酸酯类聚氨酯/SiO2纳米复合材料,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纳米SiO2在基体中的分散情况,并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光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SiO2在基体中分散很好;当纳米SiO2的质量分数为1.5%时,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其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分别为34.20MPa、56.15%和81.52kJ/m2,与纯丙烯酸酯类聚氨酯相比分别提高了52.75%、81.19%和149%;且该复合材料的透光率在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丙烯酸酯类聚氨酯 原位复合 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酯类聚氨酯/蛭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高丽君 周立明 +6 位作者 方少明 杨立芹 孙彦钊 户敏 孙光辉 郭良起 刘春森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16,共4页
分别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CTAB与聚乙二醇400(PEG400)的复合体系对蛭石进行有机化处理,然后用有机改性的蛭石、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PEG400进行复合插层反应,制得丙烯酸酯类聚氨酯/蛭石纳米复合材料... 分别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CTAB与聚乙二醇400(PEG400)的复合体系对蛭石进行有机化处理,然后用有机改性的蛭石、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PEG400进行复合插层反应,制得丙烯酸酯类聚氨酯/蛭石纳米复合材料,并对有机处理前后的蛭石结构和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经有机处理后,蛭石层间距明显增大,用CTAB/PEG400复合体系做插层剂时,蛭石的层间距较大;当有机蛭石质量分数为1.00%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较佳,拉伸强度为25.09MPa,拉伸断裂伸长率为30.02%,冲击强度为40.48kJ/m2,玻璃化转变温度为85.51℃,分别较纯丙烯酸酯类聚氨酯提高了12.5%、36.9%、446.3%、6.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类聚氨酯 蛭石 复合材料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温丙烯酸酯类聚氨酯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周立明 杨彩霞 +2 位作者 高丽君 方少明 商爱莲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1-24,共4页
以不同物质的量之比的1,3-丁二醇和邻苯二甲酸酐(PA)合成了苯酐聚酯二元醇,然后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对自制的苯酐聚酯二元醇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1,3-丁二醇和PA反应完全,两者合成的产物与预期结构相符。... 以不同物质的量之比的1,3-丁二醇和邻苯二甲酸酐(PA)合成了苯酐聚酯二元醇,然后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对自制的苯酐聚酯二元醇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1,3-丁二醇和PA反应完全,两者合成的产物与预期结构相符。用自制的苯酐聚酯二元醇、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制备了耐高温丙烯酸酯类聚氨酯(PUR)材料。用热重(TG)、动态热机械分析(DMA)等方法对制备的丙烯酸酯类PUR材料热稳定性和耐热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丙烯酸酯类PUR材料的热分解温度均在230℃以上,其储能模量、损耗模量、玻璃化转变温度(Tg)均比由聚丙二元醇400(PPG 400)制得的丙烯酸酯类PUR高;随着苯酐聚酯二元醇中PA含量的增加,合成的丙烯酸酯类PUR的Tg有所降低。当1,3-丁二醇与PA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制备的耐高温丙烯酸酯类PUR的Tg比由PPG 400制备的PUR高3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二元醇 丙烯酸酯类聚氨酯 耐高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的种类对丙烯酸酯类聚氨酯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方少明 高丽君 +4 位作者 周立明 张留成 刘东亮 许锦鹏 李涛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6-50,共5页
由聚醚与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反应得到端异氰酸酯基聚醚,在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TL)催化剂作用下与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反应制备了聚氨酯丙烯酸酯大分子单体,并将其交联固化得到透明的新型高分子材料;讨论了反应温度、反应时... 由聚醚与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反应得到端异氰酸酯基聚醚,在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TL)催化剂作用下与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反应制备了聚氨酯丙烯酸酯大分子单体,并将其交联固化得到透明的新型高分子材料;讨论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等反应条件对大单体合成和聚合物制备的影响。研究采用不同聚醚(PEG400、PEG600、PEG1000、PTMG1000)合成透明聚氨酯,详细讨论了聚醚的种类、分子量、含量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聚醚分子量的增加,聚合物的硬度、拉伸强度等性能降低,冲击强度提高;而对光学性能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 丙烯酸酯类聚氨酯 大分子单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酯类聚氨酯/衣康酸铕光致发光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5
作者 魏菁华 高丽君 +4 位作者 刘欢 周立明 方少明 张万飞 李炳辉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16,共5页
以衣康酸为配体,稀土铕离子(Eu^(3+))为中心离子,合成出衣康酸铕配合物,将此配合物与丙烯酸酯类聚氨酯大分子单体反应,制备出丙烯酸酯类聚氨酯/稀土铕光致发光材料(Eu-PUA)。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荧光光谱、热重分析和动态热力学分... 以衣康酸为配体,稀土铕离子(Eu^(3+))为中心离子,合成出衣康酸铕配合物,将此配合物与丙烯酸酯类聚氨酯大分子单体反应,制备出丙烯酸酯类聚氨酯/稀土铕光致发光材料(Eu-PUA)。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荧光光谱、热重分析和动态热力学分析表征了中间体衣康酸铕配合物以及所合成的Eu-PUA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衣康酸铕配合物含有活性官能团双键(C=C),可与丙烯酸酯类聚氨酯大单体中的双键(C=C)反应,该配合物具有较好的荧光性能和热稳定性。衣康酸铕对Eu-PUA热稳定性能的影响很小,Eu-PUA在250℃之前几乎没有失重。随着衣康酸铕含量的增加,Eu-PUA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有所提升,荧光强度先增加后减小,透明性逐渐变差。当衣康酸铕质量分数为2%时,材料的荧光强度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衣康酸铕 配合物 丙烯酸酯类聚氨酯 荧光性能 热稳定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酯类聚氨酯材料耐候性的研究
6
作者 李敏 周立明 +2 位作者 高丽君 王刚强 方少明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6期43-47,共5页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四氢呋喃1000(PTMEG-1000)、聚乙二醇400(PEG-400)、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为基本原料,合成了一类丙烯酸酯类聚氨酯大单体,然后用偶氮二异丁腈(AIBN)引发大单体聚合制备了一种高透明性的耐候性聚氨...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四氢呋喃1000(PTMEG-1000)、聚乙二醇400(PEG-400)、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为基本原料,合成了一类丙烯酸酯类聚氨酯大单体,然后用偶氮二异丁腈(AIBN)引发大单体聚合制备了一种高透明性的耐候性聚氨酯(PU)材料.利用FT-IR,XRD对所制备的PU材料进行表征和分析;通过冷冻和紫外光老化处理实验,研究了PU材料的耐候性.结果表明,PTMEG-1000含量的增加能显著提高PU材料的光学性能和热稳定性,PU材料在冷冻和紫外光照射条件下,综合性能与常温下相差不大,表明其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其中PU-3材料的综合性能较佳,其常温下透光率为92.1%,拉伸强度为13.1 MPa;在-26℃下透光率为84.7%,拉伸强度为15.7 MPa;经紫外光辐射后其透光率为74.3%,拉伸强度为11.5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类聚氨酯 耐候性 透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燃型聚氨酯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1
7
作者 高丽君 李留洋 +3 位作者 郝丽丽 周立明 崔静 方少明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6-109,共4页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聚乙二醇400、阻燃剂四溴双酚A双(2-羟乙基)醚和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为基本原料,以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为催化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制备一系列不同配比的透明丙烯酸酯类聚氨酯。用热重分析、动态黏弹谱、透光率...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聚乙二醇400、阻燃剂四溴双酚A双(2-羟乙基)醚和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为基本原料,以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为催化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制备一系列不同配比的透明丙烯酸酯类聚氨酯。用热重分析、动态黏弹谱、透光率测试仪、X射线衍射仪和极限氧指数(LOI)测定仪对材料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丙烯酸酯类聚氨酯材料的透光率在91%以上,热分解温度在250℃以上,并且材料的LOI随着阻燃剂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光率 阻燃 丙烯酸酯类聚氨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UA/MMT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研究
8
作者 高丽君 户敏 +7 位作者 周立明 方少明 郭良起 白国营 马松涛 刘春森 王锐 张强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3-17,共5页
采用硝酸锌、烯丙基三苯基溴化磷(APB)为插层剂对蒙脱土(MMT)进行无机-有机复合改性,实现对MMT的改性。利用改性后的MMT制备了丙烯酸酯类聚氨酯(PUA)/MMT复合材料。研究了PUA/MMT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改性MMT加入后,PUA/MMT... 采用硝酸锌、烯丙基三苯基溴化磷(APB)为插层剂对蒙脱土(MMT)进行无机-有机复合改性,实现对MMT的改性。利用改性后的MMT制备了丙烯酸酯类聚氨酯(PUA)/MMT复合材料。研究了PUA/MMT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改性MMT加入后,PUA/MMT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得到提高,但拉伸强度随着改性MMT含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研究对象对改性MMT和PUA/MMT复合材料进行抗菌定性测试,结果表明,PUA/MMT复合材料的抗菌性能不明显,但改性MMT具有较好的抗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土 硝酸锌 烯丙基三苯基溴化磷 丙烯酸酯类聚氨酯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