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聚羧酸型丙烯酸酯生胶制备及凝胶含量控制
1
作者 姜云峰 侯世杰 +4 位作者 夏宇正 陈晓农 曹巍 陈轩 石淑先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共8页
文中以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为主单体,以丙烯酸甲氧基乙酯为功能单体,以衣康酸单丁酯为硫化点单体,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工艺,制备了低凝胶含量且数均分子量约为3.00×10^(5)的乳聚羧酸型丙烯酸酯生胶。为了降低因自由基对共聚物主... 文中以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为主单体,以丙烯酸甲氧基乙酯为功能单体,以衣康酸单丁酯为硫化点单体,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工艺,制备了低凝胶含量且数均分子量约为3.00×10^(5)的乳聚羧酸型丙烯酸酯生胶。为了降低因自由基对共聚物主链上α-H的攻击及亲水性单体在水相中成核而生成凝胶,探索了聚合工艺条件、配方中各组分用量及后处理工艺对生胶凝胶含量及其数均分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调控聚合温度55℃和垫底单体比例25%时,可将生胶中凝胶含量从13.20%降低至3.57%;通过优化配方中链转移剂正十二烷基硫醇质量分数0.025%、缓冲剂碳酸钾质量分数0.40%和溶剂正庚烷质量分数5.0%,可将生胶凝胶含量降低至0.10%;通过添加少量聚合终止剂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消除残余引发剂,采用氯化钠溶液絮凝乳液防止多价金属盐与羧基的螯合,以及生胶在低于80℃干燥,可控制生胶在后处理过程中生成凝胶。所得生胶凝胶含量低于国内外同类产品,有望制得综合性能更优的橡胶制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酸型丙烯酸酯橡胶 乳液聚合 凝胶含量 数均分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酯橡胶对CL-20的包覆降感及改性 被引量:12
2
作者 邢江涛 徐文峥 +1 位作者 王晶禹 申锦涛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4-39,共6页
以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为主体炸药、分别以3种类型丙烯酸酯橡胶(ACM)(AR-71、AR-12、AR-14)和Estane 5703为黏结剂、以己二酸二辛酯(DOA)为增塑剂,进行分子动力学(MD)模拟。采用溶液-水悬浮法制备了6种CL-20基PBX,采用FE-SEM、... 以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为主体炸药、分别以3种类型丙烯酸酯橡胶(ACM)(AR-71、AR-12、AR-14)和Estane 5703为黏结剂、以己二酸二辛酯(DOA)为增塑剂,进行分子动力学(MD)模拟。采用溶液-水悬浮法制备了6种CL-20基PBX,采用FE-SEM、XRD、DSC对其进行表征,并测试了其撞击感度。结果表明,ACM和增塑剂包覆在CL-20晶体表面,颗粒呈球形或椭球形,包覆后CL-20晶型仍为ε型。AR-71包覆的CL-20热安定性最好,热爆炸临界温度比Estane5703包覆的CL-20高2.07℃,同时在3种ACM包覆CL-20体系中,CL-20/AR-71体系的热安定性优于CL-20/AR-12和CL-20/AR-14。AR-71对CL-20降感起到很好的作用。增塑剂的引入有效改善了CL-20/AR-71和CL-20/Estane 5703复合粒子的热稳定性。其中CL-20/AR-71/DOA体系的热稳定性和热安全性最好,同时增塑剂也使CL-20/AR-71和CL-20/Estane5703复合粒子的机械感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橡胶:acm CL-20 PBX 包覆 降感 热分析 己二酸二辛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酯橡胶阻尼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李明俊 程燕 +1 位作者 徐泳文 武化民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0-32,35,共4页
分析了高聚物材料的阻尼机理,简要介绍了阻尼性能的评价方法,重点阐述了丙烯酸酯橡胶的共混、共聚、IPN、添加小分子及填充改性制备高性能阻尼材料的研究进展,指出对丙烯酸酯橡胶阻尼材料应用于耐高温环境的阻尼性能缺乏研究,还有待深入... 分析了高聚物材料的阻尼机理,简要介绍了阻尼性能的评价方法,重点阐述了丙烯酸酯橡胶的共混、共聚、IPN、添加小分子及填充改性制备高性能阻尼材料的研究进展,指出对丙烯酸酯橡胶阻尼材料应用于耐高温环境的阻尼性能缺乏研究,还有待深入,研制集绿色和多功能为一体的新型阻尼材料将是未来高聚物阻尼材料又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橡胶 阻尼材料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环氧基团丙烯酸酯液体橡胶增韧环氧树脂的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孔杰 宁荣昌 +1 位作者 唐玉生 白真权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8-51,共4页
研究了含环氧基团丙烯酸酯液体橡胶对环氧树脂三乙醇胺固化体系的增韧作用。结果表明,增韧环氧树脂体系是以橡胶粒子为分散相的两相结构,丙烯酸酯液体橡胶能显著地提高环氧树脂的冲击强度和断裂韧性GIC,幅度分别达63.0%和350%,而拉伸性... 研究了含环氧基团丙烯酸酯液体橡胶对环氧树脂三乙醇胺固化体系的增韧作用。结果表明,增韧环氧树脂体系是以橡胶粒子为分散相的两相结构,丙烯酸酯液体橡胶能显著地提高环氧树脂的冲击强度和断裂韧性GIC,幅度分别达63.0%和350%,而拉伸性能、弯曲性能和玻璃化温度的降低幅度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基团丙烯酸酯液体橡胶 增韧作用 环氧树脂 断裂韧性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化丁腈橡胶/聚甲基丙烯酸酯互穿聚合物网络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王珍 陈祥宝 +3 位作者 王景鹤 栗付平 王力 郭湘瑶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16,共5页
采用序列法制备氢化丁腈橡胶(HNBR)/聚甲基丙烯酸酯互穿聚合物网络(IPN)阻尼材料。IPN体系的红外曲线在1750-1700cm^-1及1190-1150cm^-1范围内出现了较强的特征峰,可以证明聚甲基丙烯酸酯的存在。物理机械性能表明,随着甲基丙烯酸... 采用序列法制备氢化丁腈橡胶(HNBR)/聚甲基丙烯酸酯互穿聚合物网络(IPN)阻尼材料。IPN体系的红外曲线在1750-1700cm^-1及1190-1150cm^-1范围内出现了较强的特征峰,可以证明聚甲基丙烯酸酯的存在。物理机械性能表明,随着甲基丙烯酸酯的酯基体积增大,IPN的硬度、拉伸强度及100%定伸强度减小。动态性能表明HNBR与聚甲基丙烯酸酯形成的IPN体系能够拓宽HNBR的阻尼温度范围。HNBR/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IPN的阻尼因子较高,适用于约束阻尼系统,而HNBR/聚甲基丙烯酸甲酯IPN具有较高的损耗模量和适宜的阻尼因子,适于自由阻尼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丁腈橡胶 聚甲基丙烯酸酯 互穿聚合物网络 阻尼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酯橡胶的生产、改性与应用 被引量:20
6
作者 梁诚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4年第4期18-20,50,共4页
评述了丙烯酸酯橡胶生产 ,市场需求和应用 ,重点介绍丙烯酸酯橡胶的共混改性和加工技术 。
关键词 丙烯酸酯橡胶 改性 生产方法 acm 饱和碳链 溶聚法 氯醚橡胶 EC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容剂对丙烯酸酯橡胶/PP/TPV性能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杰 韩吉彬 +2 位作者 吴卫东 李晖 李军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1-55,71,共6页
以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MP)作为相容剂,研究丙烯酸酯橡胶(ACM)/聚丙烯(PP)/热塑性硫化橡胶(TPV)的微观结构、结晶行为、动态流变行为以及物理性能。结果表明,添加相容剂,有利于形成分散性较好且更加均匀的精细TPV相态结构。虽然,添加MP... 以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MP)作为相容剂,研究丙烯酸酯橡胶(ACM)/聚丙烯(PP)/热塑性硫化橡胶(TPV)的微观结构、结晶行为、动态流变行为以及物理性能。结果表明,添加相容剂,有利于形成分散性较好且更加均匀的精细TPV相态结构。虽然,添加MP能提高TPV的结晶成核速率,但是,形成晶体的完整程度显著下降,导致其相对结晶度下降。当MP含量为5份时,TPV的半结晶时间为51 s、结晶温度为163.9℃、相对结晶度为37.4%。动态力学分析结果表明,MP能增大TPV的储能模量和黏度,使其加工变得困难;当增大MP的含量时,TPV的力学性能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当MP含量为5份时,TPV的拉伸强度为6.3 MPa、撕裂强度为8.4 kN/m、压缩永久变形为38%,力学性能达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容剂 丙烯酸酯橡胶 分散性 界面作用 物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酯对丁腈橡胶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海宝 王家序 +1 位作者 彭晋民 吴光杰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4-65,共2页
利用丙烯酸酯 (ACR)对丁腈橡胶 (NBR)进行改性 ,结果表明 :丙烯酸酯对丁腈橡胶的力学性能具有很好的增强作用 ,质量分数为 1 5~ 2 0 %的丙烯酸酯可使丁腈橡胶的定伸应力、拉伸强度以及扯断伸长率等增加 10 %以上。
关键词 丙烯酸酯 丁腈橡胶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酯接枝改性天然橡胶增韧聚乳酸 被引量:6
9
作者 张春梅 翟天亮 罗勇悦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9-23,39,共6页
通过在天然橡胶(NR)分子链上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丁酯(BA),制备了三种丙烯酸酯接枝改性NR:NR-g-PMMA,NR-g-PBA和NR-g-(PMMA,PBA)。采用核磁共振氢谱对三种接枝物进行了化学结构鉴定。将接枝改性后的NR和未改性的NR与PLA采... 通过在天然橡胶(NR)分子链上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丁酯(BA),制备了三种丙烯酸酯接枝改性NR:NR-g-PMMA,NR-g-PBA和NR-g-(PMMA,PBA)。采用核磁共振氢谱对三种接枝物进行了化学结构鉴定。将接枝改性后的NR和未改性的NR与PLA采用哈克密炼机熔融共混,分别制备了PLA/NR,PLA/NR-gPMMA,PLA/NR-g-PBA和PLA/NR-g-(PMMA,PBA)共混物,研究了接枝改性NR和未改性NR含量对共混物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的影响。各共混物的拉伸弹性模量和拉伸强度均随接枝改性NR和未改性NR含量的增加而降低,断裂伸长率和缺口冲击强度随接枝改性NR和未改性NR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其中,PLA/NR-g-PBA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和缺口冲击强度比其它共混物提高的幅度大,当NR-g-PBA的质量分数为5%时,PLA/NR-g-PBA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达到78%,缺口冲击强度为5.2 k J/m2,而纯PLA的断裂伸长率仅为7.7%,缺口冲击强度为2.5 k J/m2,说明NR接枝分子柔顺性较高的BA更有利于促进其与PLA共混物的韧性提高。热分析结果表明,PLA/NR-gPBA共混物的热稳定性相比于纯PLA也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天然橡胶 接枝改性 丙烯酸酯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酯橡胶在复合材料成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利英 靳武刚 高建军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2003年第5期35-36,共2页
讨论了丙烯酸酯橡胶做均压板的性能、成型工艺及其在碳纤维复合材料热压罐成型过程中的应用。试验表明 ,该材料可有效地克服复杂结构制件成型中出现的内外圆角、拐角、尖点处的孔隙现象和制件表面的皱折现象 。
关键词 丙烯酸酯橡胶 复合材料 成型工艺 热压罐成型 均压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丙烯酸酯橡胶的性能比较 被引量:14
11
作者 曾飞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6-78,共3页
丙烯酸酯橡胶(ACM)是一种饱和主链结构的特种合成橡胶,由于结构中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等结构单元组成差异,导致不同型号的橡胶性能有所不同。本文对4种丙烯酸酯橡胶的物理性能进行了比较,为丙烯酸酯橡胶的合理选用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丙烯酸酯橡胶 物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型丙烯酸酯橡胶的制备与硫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济中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1期20-23,共4页
本文介绍了由丙烯酸丁酯与丙烯腈共聚型丙烯酸酯橡胶的制备方法,硫化及硫化胶的性能。
关键词 丙烯酸酯橡胶 硫化 性能 橡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丁橡胶/丙烯酸酯橡胶/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共混材料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13
作者 武卫莉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21-625,共5页
用顺丁橡胶(BR)、丙烯酸酯橡胶(ACM)和甲基乙烯基硅橡胶(MVQ)共混的方法,研制具有优异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的共混材料.通过样品力学性能及热老化性能的测定,确定共混的最佳配比和制备工艺;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和差示扫描... 用顺丁橡胶(BR)、丙烯酸酯橡胶(ACM)和甲基乙烯基硅橡胶(MVQ)共混的方法,研制具有优异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的共混材料.通过样品力学性能及热老化性能的测定,确定共混的最佳配比和制备工艺;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分析(DSC)测试手段,研究了并用胶的表面形貌和化学组成.结果表明:BR/ACM/MVQ并用胶的相容性好于ACM/MVQ的相容性,BR能够与ACM和MVQ形成交联网络.BR的加入改善了ACM/MVQ的相容性,增大的相界面积和分子链段的运动,降低了BR/ACM/MVQ的玻璃化温度(tg),同时,力学性能及耐热性能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丁橡胶 丙烯酸酯橡胶 甲基乙烯基硅橡胶 共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酯橡胶生产废水处理技术 被引量:2
14
作者 高明华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1-84,共4页
对丙烯酸酯橡胶生产废水采用沉淀—完全混合式活性污泥法处理 ,在沉降时间 0 .5~1.5h、过流率 0 .13~ 0 .5 5mm/h、COD污泥负荷 0 .4kg/ (d·kg)条件下 ,废水中的悬浮物去除率为 77.4 %~ 88.7% ,COD去除率 89%~ 97%。处理后的... 对丙烯酸酯橡胶生产废水采用沉淀—完全混合式活性污泥法处理 ,在沉降时间 0 .5~1.5h、过流率 0 .13~ 0 .5 5mm/h、COD污泥负荷 0 .4kg/ (d·kg)条件下 ,废水中的悬浮物去除率为 77.4 %~ 88.7% ,COD去除率 89%~ 97%。处理后的排水水质达到GB89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橡胶废水 活性污泥法 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高伸长率丙烯酸酯橡胶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奇 徐炳强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12-114,共3页
以丙烯酸乙酯(EA)、丙烯酸甲酯(MA)、丙烯腈(ACN)为单体,通过乳液聚合,制备高强度高伸长率综合性能优良的丙烯酸酯橡胶(ACM)。研究了单体的配方及聚合方法。结果表明:当EA∶MA∶ACN配比为90∶8∶2时,采用本研究所描述的聚合方法可得到... 以丙烯酸乙酯(EA)、丙烯酸甲酯(MA)、丙烯腈(ACN)为单体,通过乳液聚合,制备高强度高伸长率综合性能优良的丙烯酸酯橡胶(ACM)。研究了单体的配方及聚合方法。结果表明:当EA∶MA∶ACN配比为90∶8∶2时,采用本研究所描述的聚合方法可得到物理及机械性能优良的丙烯酸酯橡胶,扯断强度由原来的12 MPa提高到15 MPa以上,伸长率由原来的220%提高到2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聚合 丙烯酸酯橡胶 高强度 高伸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酯对氯丁橡胶的接枝改性
16
作者 戴李宗 潘容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1993年第4期65-68,共4页
介绍了甲基丙烯酸酯等单体对氟丁橡胶的接枝共聚及胶粘剂的制备,给出了多种具有适用性的配方;从结构与性能的角度,阐述了不同接枝单体在胶粘剂中所起的作用,并介绍了溶剂选择原则和增粘剂的改性。结果表明:接枝氯丁胶粘剂基本解决了目... 介绍了甲基丙烯酸酯等单体对氟丁橡胶的接枝共聚及胶粘剂的制备,给出了多种具有适用性的配方;从结构与性能的角度,阐述了不同接枝单体在胶粘剂中所起的作用,并介绍了溶剂选择原则和增粘剂的改性。结果表明:接枝氯丁胶粘剂基本解决了目前一些难粘材料的粘接问题,接枝共聚是氯丁橡胶改性的一个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酯 氯丁橡胶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6/丙烯酸酯橡胶共混物热性能和结晶行为研究
17
作者 任秀艳 刘丽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9-44,共6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酰胺6/环氧型丙烯酸酯橡胶(PA6/ACM)共混物,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X射线衍射仪(XRD)和偏光显微镜(PLM)对PA6/ACM共混物的热性能和结晶行为及晶体形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ACM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融熔...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酰胺6/环氧型丙烯酸酯橡胶(PA6/ACM)共混物,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X射线衍射仪(XRD)和偏光显微镜(PLM)对PA6/ACM共混物的热性能和结晶行为及晶体形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ACM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融熔温度(T_m)和结晶温度(T_c)均略有下降;由于环氧型ACM的加入,PA6的晶型也由γ晶型转化为α晶型,且随着橡胶加入量的增加,结晶度逐渐降低,晶粒逐渐变小,结晶也越来越不完善;共混物的缺口冲击强度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6 环氧型丙烯酸酯橡胶 热性能 结晶行为 晶体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型丙烯酸酯橡胶增韧聚乳酸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6
18
作者 何亮 孙树林 +1 位作者 张明耀 张会轩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82-85,共4页
采用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与丙烯酸酯类单体共聚的环氧型丙烯酸酯橡胶(ACM)增韧聚乳酸(PLA)。冲击测试结果发现,随着ACM含量的增加,共混物冲击强度先增加后降低,增韧剂最佳的质量分数为25%,冲击强度可达到670J/m;拉伸性能测试表明,随着AC... 采用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与丙烯酸酯类单体共聚的环氧型丙烯酸酯橡胶(ACM)增韧聚乳酸(PLA)。冲击测试结果发现,随着ACM含量的增加,共混物冲击强度先增加后降低,增韧剂最佳的质量分数为25%,冲击强度可达到670J/m;拉伸性能测试表明,随着ACM含量增加,共混物的杨氏模量和屈服应力逐渐降低;ACM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随着橡胶组分的增加逐渐上升,PLA相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变化不明显;差示扫描量热(DSC)测得加入ACM后,PLA冷结晶温度降低;扫描电镜(SEM)发现橡胶粒子质量分数为10%时能均匀分散在PLA中,ACM含量增加,相区尺寸变大;形变区观察发现,ACM橡胶粒子发生空洞化,基体发生剪切屈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丙烯酸酯橡胶 增韧 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封端和丙烯酸酯封端聚硫橡胶的合成 被引量:2
19
作者 冯青 陈庆民 余学海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39-43,共5页
成功地合成了分子量为1250、3800两种环氧封端的聚硫橡胶(EP-LP-3、EP-LP-2),并提出高分子量环氧封端聚硫(EP-LP-2)合成机理。以EP-LP为原料,与丙烯酸加成反应,制备相应分子量丙烯酸酯封端的... 成功地合成了分子量为1250、3800两种环氧封端的聚硫橡胶(EP-LP-3、EP-LP-2),并提出高分子量环氧封端聚硫(EP-LP-2)合成机理。以EP-LP为原料,与丙烯酸加成反应,制备相应分子量丙烯酸酯封端的聚硫橡胶(Acry-LP-3、Acry-LP-2)。用NMR、IR、端基分析等手段对它们进行结构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硫橡胶 环氧封端 丙烯酸酯封端 齐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小分子AO300对丙烯酸酯橡胶阻尼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史晓莹 史高鹏 吴国章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274-2282,共9页
通过添加有机小分子4,4'-硫代双(6-叔丁基-3-甲基苯酚)(AO300)对丙烯酸酯橡胶AR51进行阻尼改性,讨论了AO300对于硫化胶结构及阻尼增效的影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果表明,在AR51基体中添加AO300后,羰基与小分子酚羟基可以形成氢键... 通过添加有机小分子4,4'-硫代双(6-叔丁基-3-甲基苯酚)(AO300)对丙烯酸酯橡胶AR51进行阻尼改性,讨论了AO300对于硫化胶结构及阻尼增效的影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果表明,在AR51基体中添加AO300后,羰基与小分子酚羟基可以形成氢键结构,且随着AO300用量的增加,氢键数量增加。阻尼性能研究表明,杂化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随着AO300用量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同时损耗峰峰值tanδmax及损耗峰面积TA逐渐增加,但高弹态模量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橡胶 有机小分子 氢键作用 阻尼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