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烯酸酯类增韧剂对聚氯乙烯抗冲和加工塑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张宁 任济民 +1 位作者 包永忠 黄志明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5-77,89,共4页
以聚丙烯酸丁酯(PBA)为核,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壳,通过种子乳液聚合制备了具有不同核/壳比的丙烯酸酯类抗冲改性剂(AIM)。透射电镜观察发现,AIM乳胶粒子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考察了不同核壳比AIM共混改性聚氯乙烯(PVC)的相态结... 以聚丙烯酸丁酯(PBA)为核,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壳,通过种子乳液聚合制备了具有不同核/壳比的丙烯酸酯类抗冲改性剂(AIM)。透射电镜观察发现,AIM乳胶粒子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考察了不同核壳比AIM共混改性聚氯乙烯(PVC)的相态结构和抗冲性能,发现AIM核壳比为60/40~80/20时,增加核壳比对提高AIM对PVC的增韧效果有利。随着AIM加入量增大,PVC树脂加工塑化时间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丙烯酸酯抗冲改性剂 乳液聚合 核-壳结构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PVC为外壳层的ACR抗冲改性剂的合成及其对PVC的增韧作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任济民 张宁 +1 位作者 包永忠 黄志明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0-93,共4页
以聚丙烯酸丁酯(PBA)为内核,通过种子乳液聚合制备了分别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氯乙烯(PVC)、PMMA/PVC为壳层的纯丙烯酸酯(ACR)和PVC改性ACR乳液。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纯ACR乳胶粒子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进一步包覆PVC后形成疏松... 以聚丙烯酸丁酯(PBA)为内核,通过种子乳液聚合制备了分别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氯乙烯(PVC)、PMMA/PVC为壳层的纯丙烯酸酯(ACR)和PVC改性ACR乳液。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纯ACR乳胶粒子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进一步包覆PVC后形成疏松外层。考察了不同结构ACR与PVC共混物的相态结构、抗冲性能和断面形貌,发现用PVC部分或完全替代PMMA壳层的改性ACR在PVC基体分散良好,具有与纯ACR相当的增韧PVC作用,冲击断面呈现典型的韧性断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聚合 丙烯酸酯抗冲改性剂 聚氯乙烯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R-g-VC/纳米水滑石复合材料的形态及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任济民 包永忠 黄志明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7-40,共4页
采用原位悬浮聚合制备了丙烯酸酯共聚物(ACR)接枝氯乙烯(VC)(ACR-g-VC)树脂和ACR-g-VC/纳米水滑石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形态、加工塑化性能、力学和热性能。采用原位聚合/熔融加工得到的ACR-g-VC/纳米水滑石复合材料中,纳米水滑... 采用原位悬浮聚合制备了丙烯酸酯共聚物(ACR)接枝氯乙烯(VC)(ACR-g-VC)树脂和ACR-g-VC/纳米水滑石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形态、加工塑化性能、力学和热性能。采用原位聚合/熔融加工得到的ACR-g-VC/纳米水滑石复合材料中,纳米水滑石基本以初级粒子形式存在,分散性明显优于由ACR-g-VC与纳米水滑石直接熔融共混制备的复合材料。水滑石含量对原位聚合/熔融加工得到的ACR-g-VC/纳米水滑石复合材料的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和储能模量影响较小,而ACR-g-VC的热稳定和加工塑化性能随纳米水滑石的引入而提高。水滑石质量分数为2%的复合材料质量损失10%的温度比聚氯乙烯提高近20℃,而塑化时间缩短至22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丙烯酸酯抗冲改性剂 水滑石 形态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层结构对PVC/AIM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吴广峰 杨文峰 张会轩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5-68,共4页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具有不同过渡层结构的核壳丙烯酸酯类抗冲击改性剂(AIM),用于聚氯乙烯(PVC)树脂的增韧改性。使用动态激光粒度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和动态黏弹谱仪等测试了AIM的粒子结构、尺寸和玻璃化转变温度,研究了PVC/AI...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具有不同过渡层结构的核壳丙烯酸酯类抗冲击改性剂(AIM),用于聚氯乙烯(PVC)树脂的增韧改性。使用动态激光粒度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和动态黏弹谱仪等测试了AIM的粒子结构、尺寸和玻璃化转变温度,研究了PVC/AIM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AIM的结构及用量的关系。AIM的过渡层结构对PVC/AIM复合体系的力学性能影响显著。以"递变进料"方式合成过渡层的AIM增韧效率最高,在m(PVC)/m(AIM)为100:7时,复合材料可实现韧性断裂,缺口冲击强度达1.121 kJ/m,是纯PVC的26倍;拉伸强度为49.9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丙烯酸酯抗冲改性剂 乳液聚合 递变进料 过渡层 增韧 脆韧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剂对PVC/AIM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杨国娟 吴广峰 张会轩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0-82,共3页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合成核壳结构丙烯酸酯类抗冲击改性剂(AIM),用于聚氯乙烯(PVC)树脂的增韧改性。使用Soxhlet抽提器、动态黏弹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测试AIM的交联度、接枝率、玻璃化转变温度及其在PVC中的分散情况。改变核橡胶相...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合成核壳结构丙烯酸酯类抗冲击改性剂(AIM),用于聚氯乙烯(PVC)树脂的增韧改性。使用Soxhlet抽提器、动态黏弹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测试AIM的交联度、接枝率、玻璃化转变温度及其在PVC中的分散情况。改变核橡胶相中交联剂的含量,研究PVC/AIM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交联剂含量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核橡胶相中交联剂含量增加,橡胶的交联度增大,AIM的接枝率和接枝效率提高,玻璃化转变温度升高,共混物的韧性也随之变化。在w(PVC)/w(AIM)为100∶7、交联剂含量为0.75%时,共混物发生脆韧转变,冲击强度为1075J/m,为韧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抗冲改性剂 乳液聚合 交联剂 增韧 脆韧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CR对PVC/木粉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海龙 张振 +1 位作者 吴广峰 张会轩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5-38,83,共5页
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反应性核壳结构丙烯酸酯类抗冲击改性剂(m-ACR),使用双辊开炼机制备了聚氯乙烯(PVC)/椴木粉(WF)/m-ACR复合材料。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和扫描电镜分析表明,m-ACR复合材料体系的力学性能得到提高,木粉与PVC界面结合... 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反应性核壳结构丙烯酸酯类抗冲击改性剂(m-ACR),使用双辊开炼机制备了聚氯乙烯(PVC)/椴木粉(WF)/m-ACR复合材料。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和扫描电镜分析表明,m-ACR复合材料体系的力学性能得到提高,木粉与PVC界面结合性能得到改善,m-ACR的添加量为9 phr时,m-ACR体系的拉伸强度较未改性ACR体系的拉伸强度提高了8.74%;与ACR相比m-ACR增韧PVC效率略有降低,添加量为10 phr时冲击强度较PVC/WF体系提高了208%;动态力学分析表明,m-ACR加入后,复合材料体系的黏度增大,玻璃化温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木塑复合材料 木粉 丙烯酸酯抗冲改性剂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