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烯酸甲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基高吸水树脂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文林 邵拥军 +1 位作者 李佐邦 王志英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726-730,共5页
由丙烯酸甲酯 (MA)和乙酸乙烯酯 (VAc)在适量交联剂存在下制得共聚物P(MA -co -VAc)。该共聚物经水解处理 ,制得一种具有高吸水功能的树脂HP(MA -co -VAc) ,对它的性能 ,诸如吸水能力、吸液速度、保水性和稳定性等 。
关键词 丙烯酸甲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基 高吸水树脂 合成 性能 交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聚(酰胺-酯)对聚丙烯/聚氯乙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接枝聚丙烯共混体系的增容作用 被引量:6
2
作者 刁建志 巴信武 +1 位作者 王素娟 丁海涛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4-17,共4页
研究了超支化聚 (酰胺 -酯 ) (HBP)对聚丙烯 /聚氯乙烯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接枝聚丙烯共混体系 [PP/PVC/PP g (St co MMA) ]的增容作用。讨论了HBP的用量对PP/PVC( 80 / 2 0 )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研究了剪切应力、剪切速... 研究了超支化聚 (酰胺 -酯 ) (HBP)对聚丙烯 /聚氯乙烯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接枝聚丙烯共混体系 [PP/PVC/PP g (St co MMA) ]的增容作用。讨论了HBP的用量对PP/PVC( 80 / 2 0 )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研究了剪切应力、剪切速率和温度对PP/PVC( 80 / 2 0 )共混物熔体黏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PP/PVC/PP g (St co MMA) ( 80 / 2 0 / 6)共混物中加入 1份HBP时 ,就可以很好改善共混体系的相容性 ,使共混物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 ,同时使熔体表观黏度达到较小值。该共混物熔体属于假塑性流体。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研究结果证明了HBP增强了PP/PVC/PP g (St co MMA)的界面粘结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聚(酰胺-) 丙烯/聚氯乙烯/苯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接枝聚丙烯共混体系 增容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聚己二酸二甘醇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生物降解薄膜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3
作者 赵吉丽 张会良 +1 位作者 高歌 董丽松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2-58,共7页
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S)对聚乳酸(PLA)进行增韧改性,增韧后的PLA再与增塑剂聚己二酸二甘醇酯(PDEGA)熔融共混挤出并吹膜。将PDEGA的质量分数固定为8%,改变PLA和MBS的比例,探讨了不同含量的MBS对PLA/PDEGA/MBS薄膜... 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S)对聚乳酸(PLA)进行增韧改性,增韧后的PLA再与增塑剂聚己二酸二甘醇酯(PDEGA)熔融共混挤出并吹膜。将PDEGA的质量分数固定为8%,改变PLA和MBS的比例,探讨了不同含量的MBS对PLA/PDEGA/MBS薄膜力学性能、光学性能、流变性能以及结晶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镜观察薄膜撕裂断面形态,用偏光显微镜观察PLA的结晶形貌。结果表明,加入PDEGA后,薄膜的Tg下降了近8℃,Tcc下降了约17℃;随着MBS的不断加入,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分别在25MPa和120kN/m以上,PLA薄膜的断裂伸长率由PLA的3.5%提高到薄膜的40%以上,薄膜的模量、黏度都有所增加;随着MBS含量的增加,PLA球晶的边界逐渐变得模糊,球晶数量增加,球晶尺寸明显变小,但PLA的结晶类型没有改变;薄膜保持了良好的透明性和降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丙烯酸甲酯-丁二烯-乙烯共聚物 聚己二酸二甘醇 吹塑薄膜 增韧 生物可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RP法制备聚甲基丙烯酸2,2,2-三氟乙酯-b-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夏攀登 路翠苹 +1 位作者 王兴东 张书香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6-19,共4页
用α-溴代丙酸乙酯(EPN-B)/氯化亚铜(CuCl)/联二吡啶(bpy)作为ATRP催化引发体系,环己酮为溶剂,进行甲基丙烯酸2,2,2-三氟乙酯(TFEMA)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得到单分散PTFEMA-X预聚体。并以此预聚体为大分子引发剂引发苯乙烯聚合,... 用α-溴代丙酸乙酯(EPN-B)/氯化亚铜(CuCl)/联二吡啶(bpy)作为ATRP催化引发体系,环己酮为溶剂,进行甲基丙烯酸2,2,2-三氟乙酯(TFEMA)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得到单分散PTFEMA-X预聚体。并以此预聚体为大分子引发剂引发苯乙烯聚合,得到分子质量可控、分子质量分布窄的聚甲基丙烯酸2,2,2-三氟乙酯-b-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考察了大分子引发剂的分子质量、配位剂等对聚合过程的影响。并用1H-NMR、FTIR、GPC、DSC等对产物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转移自由聚合 丙烯酸2 2 2-三氟乙 乙烯 嵌段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三元共聚物对PC/PBT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朱亚峰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2期51-53,共3页
采用DSC方法测试了PC/PBT(70/30,质量份)共混体系及在体系中加入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AX8900)共混物的玻璃化温度,研究了AX8900对PC/PBT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X8900改善了PC/PBT共混体系两相间的相容性... 采用DSC方法测试了PC/PBT(70/30,质量份)共混体系及在体系中加入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AX8900)共混物的玻璃化温度,研究了AX8900对PC/PBT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X8900改善了PC/PBT共混体系两相间的相容性,而且极大地提高了PC/PBT共混体系的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AX8900用量为1phr时,共混体系的综合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 乙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缩水甘油 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塑料儿童用品中甲酰胺含量 被引量:16
6
作者 孙多志 禄春强 +1 位作者 左莹 秦紫明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9-201,共3页
应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儿童用品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塑料中甲酰胺的含量。选择顶空平衡温度和时间分别为160℃和40min,用DB-Wax色谱柱(0.53mm×30m,1μm)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内标物。甲酰胺的... 应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儿童用品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塑料中甲酰胺的含量。选择顶空平衡温度和时间分别为160℃和40min,用DB-Wax色谱柱(0.53mm×30m,1μm)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内标物。甲酰胺的线性范围为1~646μg。方法用于此类共聚物塑料地垫样品的分析,加标回收率在80.9%~82.8%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4.1%~4.5%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气相色谱法 甲酰胺 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 塑料 儿童用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阻燃研究现状及趋势--基于文献计量分析(1990-2020年) 被引量:1
7
作者 宋恪淳 程博 +5 位作者 沈清 刘雄军 李虹昆 李定华 王银杰 杨荣杰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1-77,共7页
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中国知网、SCI和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库为基础,通过对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阻燃领域1990-2020年国内外公开出版的学术论文和专利技术进行检索,分析EVA阻燃技术的发展现状,揭示其文献增长、研究主题等特征,并... 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中国知网、SCI和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库为基础,通过对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阻燃领域1990-2020年国内外公开出版的学术论文和专利技术进行检索,分析EVA阻燃技术的发展现状,揭示其文献增长、研究主题等特征,并尝试通过热点关键词分析不同共混体系和阻燃体系的论文数据,对研究热点进行总结。结果表明:2004年以前,国内外对EVA阻燃方向的研究关注有限;2004年以后,国内相关学术论文及专利申请的数量明显上升,与国外EVA阻燃方向的研究开发具有相同趋势。总体来看,目前,EVA阻燃体系仍然以无机填充型阻燃剂为主,而高效的阻燃协效体系设计、纳米阻燃剂应用技术的开发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 阻燃 论文 专利 文献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卤阻燃型交联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的剖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华正江 林振兴 +1 位作者 俞雄飞 郭永华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227-1228,1230,共3页
关键词 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 无卤阻燃 交联型 阻燃型 热重-红外 定性定量分析 测试方法 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改性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的形状记忆性能研究(Ⅱ)——结晶对化学交联EVA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韦复海 金和 +1 位作者 顾有伟 王彦荣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2-276,共5页
通过形状记忆性能测试、DSC和DMTA等热分析技术重点 ,探讨了结晶对EVA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以及形状记忆性能的工艺性和使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结晶度的增加 ,形状回复率变化不大 ,而形状固定率增加 ;热固性SMP的形状回复性由交... 通过形状记忆性能测试、DSC和DMTA等热分析技术重点 ,探讨了结晶对EVA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以及形状记忆性能的工艺性和使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结晶度的增加 ,形状回复率变化不大 ,而形状固定率增加 ;热固性SMP的形状回复性由交联网络的完善程度决定 ,结晶度对其影响不大 ;结晶对形状记忆材料的响应温度和模量有较大影响 ,结晶度高响应温度高 ,常温模量高。形状固定率由聚合物的力学松弛特别是蠕变决定 ,结晶度只是其影响因素之一 ,不是决定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 化学改性 EVA 结晶度 力学 记忆性能 化学交联 结晶度 记忆高分子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聚甲醛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的制备 被引量:2
10
作者 沈晓洁 李长皓 +1 位作者 朱静 邱桂学 《中国塑料》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6-42,共7页
以1,1-二叔丁基过氧基-3,3,5-三甲基环己烷(Luperox231)/N,N’-间苯撑双马来酰亚胺(HVA-2)为硫化体系,采用反应挤出动态硫化法制备了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聚甲醛(POM)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结果表明,EVA/POM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 以1,1-二叔丁基过氧基-3,3,5-三甲基环己烷(Luperox231)/N,N’-间苯撑双马来酰亚胺(HVA-2)为硫化体系,采用反应挤出动态硫化法制备了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聚甲醛(POM)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结果表明,EVA/POM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的综合力学性能明显改善,拉伸强度可达到12 MPa左右,但断裂伸长率较低;螺杆转速和挤出机加工温度对EVA/POM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的力学性能有影响,为制备性能良好的EVA/POM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螺杆转速设定为250r/min,挤出机加工温度为145~175℃;Luperox231用量的增加使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永久变形以及肖D硬度均下降,而HVA-2用量的增加使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的拉伸强度和永久变形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醛 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 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 反应挤出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接枝聚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应用新进展 被引量:13
11
作者 金世龙 郑斌茹 +3 位作者 历娜 毛国梁 吴韦 崔崑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757-3764,共8页
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以其优异的耐低温性、耐氧化性、耐环境应力开裂性和耐腐蚀性等性能,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为了赋予其新的性能和功能,拓展其应用领域,对EVA的接枝改性及其应用研究受到广泛关注。文章首先介绍... 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以其优异的耐低温性、耐氧化性、耐环境应力开裂性和耐腐蚀性等性能,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为了赋予其新的性能和功能,拓展其应用领域,对EVA的接枝改性及其应用研究受到广泛关注。文章首先介绍了利用熔融接枝法、溶液接枝法以及乳液接枝法合成EVA接枝聚合物的研究新进展,接着以EVA接枝马来酸酐聚合物为例分析了接枝反应机理,然后对EVA接枝聚合物的表征方法包括仪器法和化学滴定法及应用进行总结和评述。最后对EVA接枝聚合物的合成方法的优缺点、表征方法及其应用的发展前景进行了阐述,指出溶液接枝法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共混相容剂、膜材料和原油降凝材料是其未来比较广泛的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 接枝改性 接枝机理 聚合物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倍半硅氧烷/改性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复配降凝剂对蜡油倾点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圳锟 吴仲岿 +3 位作者 缪林辉 徐兵 朱哲 代思雨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72-777,共6页
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是原油常用的降凝剂(PPDs),但其分子结构相对比较单一,对部分油品降凝效果不佳。为了提高EVA的降凝效果,使用硬脂酰氯与羟基化的EVA直接反应的方法制备烷基长链接枝改性EVA,并与带有烷基长链的倍半硅氧烷(SS... 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是原油常用的降凝剂(PPDs),但其分子结构相对比较单一,对部分油品降凝效果不佳。为了提高EVA的降凝效果,使用硬脂酰氯与羟基化的EVA直接反应的方法制备烷基长链接枝改性EVA,并与带有烷基长链的倍半硅氧烷(SS)纳米粒子进行复配。研究了改性EVA和SS复配降凝剂对蜡油的降凝效果和降凝机理。结果表明:复配降凝剂为蜡提供晶核,使蜡晶变小并降低蜡的沉淀量,导致蜡油中形成的蜡晶难以搭接在一起,形成了松散的结构,当复配质量比m(EVA-g)∶m(SS-L)=1∶2时,在蜡油中的质量分数为0.1%时,蜡油倾点降低了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 硬脂酰氯 倍半硅氧烷 降凝剂 蜡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柔嵌段共聚物聚苯基喹啉-b-聚苯乙烯的合成及荧光性质 被引量:1
13
作者 龙永福 谢凯 +2 位作者 张学骜 许静 肖加余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8-21,共4页
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合成了端羧基聚苯乙烯,然后与4氨基苯乙酮反应,生成末端为乙酰基的聚合物,以P2O5为催化剂,将功能化的聚合物与5乙酰基2氨基二苯甲酮共聚,合成出刚柔嵌段共聚物聚苯基喹啉b聚苯乙烯(PPQ-b-PS)。用IR、1HNMR对其结... 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合成了端羧基聚苯乙烯,然后与4氨基苯乙酮反应,生成末端为乙酰基的聚合物,以P2O5为催化剂,将功能化的聚合物与5乙酰基2氨基二苯甲酮共聚,合成出刚柔嵌段共聚物聚苯基喹啉b聚苯乙烯(PPQ-b-PS)。用IR、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PPQ-b-PS在三氟乙酸/二氯甲烷稀溶液中的荧光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mg·ml-1的PPQ-b-PS(1∶1氟乙酸/二氯甲烷,v/v)在459nm作监控波长下测量的激发光谱,430nm处有最大发射波长,相对强度为509,PPQbPS可实现可见光的激发。最大发射波长随着溶液浓度的升高而变大,即发生了红移,与混合溶剂的配比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段共聚物 聚苯乙烯 荧光性质 聚苯 5-乙酰-2-二苯甲酮 喹啉 原子转移自由 4-苯乙酮 二氯甲烷 发射波长 1HNMR 聚合合成 P2O5 三氟乙酸 激发光谱 相对强度 溶液浓度 混合溶剂 聚合物 端羧 催化剂 功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nxess公司在德国扩大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产能
14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64-364,共1页
德国Lanxess公司宣布计划将其位于德国Dormagen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生产基地的产能扩大30%,达到15kt/a。该产品以Levapren和Levamelt品牌销售。预计新增生产能力将于2012年下半年投产。
关键词 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 ess公司 生产能力 德国 生产 品牌销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能优异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薄膜
15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8-68,共1页
以叔丁醇等为反应介质,以过氧化物或偶氮化合物为引发剂,在压力为30.4-40.5MPa、温度150-250℃条件下,使乙烯和乙酸乙烯酯共聚,可以得到乙烯-乙酸乙烯酯塑料(EVAC)。EVAC可以用吹塑法或T型机头挤出成膜,主要用于生产收缩薄膜。... 以叔丁醇等为反应介质,以过氧化物或偶氮化合物为引发剂,在压力为30.4-40.5MPa、温度150-250℃条件下,使乙烯和乙酸乙烯酯共聚,可以得到乙烯-乙酸乙烯酯塑料(EVAC)。EVAC可以用吹塑法或T型机头挤出成膜,主要用于生产收缩薄膜。EVAC的性能与乙酸乙烯酯含量和熔体流动速率(MFR)关系很大。当MFR一定时,乙酸乙烯酯含量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乙酸乙烯 共聚物薄膜 性能优异 熔体流动速率 EVAC 偶氮化合物 反应介质 过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VAC-g-MAH增容和乙酰柠檬酸三丁酯增塑PLA/PBAT共混体系
16
作者 王小君 曾安然 +2 位作者 张青海 汪扬涛 陈婷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2-49,共8页
聚乳酸(PLA)与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共混是改善PLA脆性和加工性的有效途径,但二者相容性差导致力学性能不足。以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EVAC-g-MAH)为相容剂,乙酰柠檬酸三丁酯(ATBC)作为增塑剂,通过熔融挤出制备PL... 聚乳酸(PLA)与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共混是改善PLA脆性和加工性的有效途径,但二者相容性差导致力学性能不足。以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EVAC-g-MAH)为相容剂,乙酰柠檬酸三丁酯(ATBC)作为增塑剂,通过熔融挤出制备PLA/PBAT/EVAC-g-MAH/ATBC共混体系,考察了EVAC-g-MAH和ATBC的用量对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流动性能、热稳定性、结晶性能、流变性能和形貌结构的影响,为高性能可降解材料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实验结果表明,随着EVAC-g-MAH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界面相容性增加,EVAC-g-MAH的MAH基团与PLA/PBAT的极性基团反应,有利于PLA/PBAT共混体系热稳定、结晶能力和界面相容性提高,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和复数黏度提高。ATBC的加入,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韧性、加工流动性和界面相容性,但使共混体系的结晶温度、熔融温度、相对结晶度及热稳定性明显下降。当EVAC-g-MAH为10份,ATBC为15份时,PLA/PBAT(80/20)共混体系的缺口冲击强度从4.3 kJ/m2达到50.4 kJ/m2,熔体流动速率从15.1 g/10 min提高到52.9 g/1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 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 乙酰柠檬酸三丁 增容 增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氯乙烯共聚物的单电子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莉 冯献 +1 位作者 王稚阳 程金科 《塑料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4-27,47,共5页
以碘仿为引发剂,偏氯乙烯和丙烯酸甲酯为单体,连二亚硫酸钠/碳酸氢钠为催化剂体系,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甲基纤维素为分散剂,在水相体系中制备偏氯乙烯共聚物。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以及引发剂用量对单体转化率、产物摩尔质量及分布... 以碘仿为引发剂,偏氯乙烯和丙烯酸甲酯为单体,连二亚硫酸钠/碳酸氢钠为催化剂体系,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甲基纤维素为分散剂,在水相体系中制备偏氯乙烯共聚物。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以及引发剂用量对单体转化率、产物摩尔质量及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和反应温度的提高,转化率和摩尔质量增加,摩尔质量分布变窄,反应具有活性聚合的特征。使用红外光谱仪(IR)和核磁共振(~1H NMR)对共聚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并探讨了聚合反应的机理,说明该聚合方法符合单电子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氯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 单电子转移活性自由 聚合机理 聚合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嵌段共聚物PMMA-b-PHEMA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3
18
作者 苏永锋 易国斌 +2 位作者 林文静 胡伟涛 陈超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16,共4页
采用分步法合成了两嵌段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b-聚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首先以AIBN为引发剂,FeCl3/PPh3为催化体系,通过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反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得到端基含Cl的聚合物PMMA-Cl,其分子量分布为1.36;然后以此为... 采用分步法合成了两嵌段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b-聚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首先以AIBN为引发剂,FeCl3/PPh3为催化体系,通过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反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得到端基含Cl的聚合物PMMA-Cl,其分子量分布为1.36;然后以此为大分子引发剂,FeCl2/PPh3为催化体系,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引发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HEMA)聚合,用凝胶渗透色谱(GPC)、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NMR)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得到的产物分子量可控,分子量分布可低至1.33,所得产物为嵌段共聚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转移自由聚合 嵌段共聚物 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2-羟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MA-b-PHEA嵌段共聚物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2
19
作者 林文静 易国斌 +3 位作者 王倩 苏永锋 胡伟涛 陈超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2期268-271,共4页
采用分步法合成了两嵌段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b-聚丙烯酸-2-羟乙酯(PMMA-b-PHEA):首先采用AIBN作为引发剂,FeCl3/PPh3作为催化体系,通过MMA的反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RA-TRP),得到含端基Cl的M-n为17128聚合物PMMA-Cl;然后以PMMA-Cl... 采用分步法合成了两嵌段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b-聚丙烯酸-2-羟乙酯(PMMA-b-PHEA):首先采用AIBN作为引发剂,FeCl3/PPh3作为催化体系,通过MMA的反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RA-TRP),得到含端基Cl的M-n为17128聚合物PMMA-Cl;然后以PMMA-Cl为大分子引发剂,FeCl2/PPh3为催化体系,引发丙烯酸-2-羟乙酯(HEA)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得到的产物PMMA-b-PHEA分子量分布达到1.32,凝胶渗透色谱(GPC)、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NM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热重分析仪(TGA)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证实了嵌段共聚物PMMA-b-PHEA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2-羟乙 原子转移自由聚合 嵌段共聚物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官能团大分子引发剂引发制备三嵌段共聚物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建峰 黄志斌 张可达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7-80,共4页
合成了以聚乙二醇400和聚氨酯预聚物为主体,两端各带有2-溴丙酰氧基的两种大分子引发剂,并以此分别对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进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得到了PS-PEG-PS,PS-PU-PS,PMMA-PEG-PMMA,PMMA-PU-PMMA四种"大-小-大&qu... 合成了以聚乙二醇400和聚氨酯预聚物为主体,两端各带有2-溴丙酰氧基的两种大分子引发剂,并以此分别对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进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得到了PS-PEG-PS,PS-PU-PS,PMMA-PEG-PMMA,PMMA-PU-PMMA四种"大-小-大"三嵌段共聚物,用1H-NMR、GPC、DSC、TGA分别对其进行了表征和检测。结果表明,两种大分子引发剂均能引发合成分子量可控、分子量分布较窄的嵌段共聚物,两种大分子引发剂对MMA的聚合速度明显高于St。热分析表明,三嵌段中的小嵌段,无论是较软的PEG-400或较硬的PU,均可使PS及PMMA的Tg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醉400 聚氨预聚物 2-溴丙酰氧 嵌段共聚物 大分子引发剂 原子转移自由聚合 乙烯 丙烯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