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6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透明高流平粉末涂料用丙烯酸改性聚酯树脂的合成
1
作者 曹惠 陆均杰 +6 位作者 马志平 谢静 许振阳 罗逸 万貂 柯远航 王伟跃 《涂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75,共7页
聚酯粉末涂料的折光系数高、流动性较差,导致其透明度和流平性不足,因此在聚酯树脂合成时引入自由基溶液聚合制备的丙烯酸预聚体,并采用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表征其化学结构及组成,研究丙烯酸预聚体用量、酸值、黏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 聚酯粉末涂料的折光系数高、流动性较差,导致其透明度和流平性不足,因此在聚酯树脂合成时引入自由基溶液聚合制备的丙烯酸预聚体,并采用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表征其化学结构及组成,研究丙烯酸预聚体用量、酸值、黏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_(g))对丙烯酸改性聚酯树脂及其粉末涂料的外观、透明度、力学性能、贮存稳定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丙烯酸改性聚酯树脂;合成中添加10%酸值为30 mgKOH/g、黏度约1720 mPa·s、T_(g)约为45.6℃的丙烯酸预聚体,所得丙烯酸改性聚酯树脂涂层相比于常规的聚酯树脂涂层,具有更高的透明度和倾斜流动性,更佳的耐水性和耐候性,同时兼顾力学性能和贮存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透明度 高流平性 丙烯酸树脂 改性聚酯树脂 粉末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固化环氧大豆油基聚氨酯丙烯酸酯涂料的制备及性能
2
作者 李明阳 韦代东 +1 位作者 葛星云 李惠枝 《涂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6-51,58,共7页
【目的】利用可再生资源开发高性能UV固化涂料。【方法】以环氧大豆油(ESO)与蓖麻油酸(RA)无溶剂开环制备大豆油基多元醇(ESOR)。利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丙烯酸羟乙酯的半加成产物对ESOR的末端改性,合成了一系列环氧大豆油基聚氨酯丙... 【目的】利用可再生资源开发高性能UV固化涂料。【方法】以环氧大豆油(ESO)与蓖麻油酸(RA)无溶剂开环制备大豆油基多元醇(ESOR)。利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丙烯酸羟乙酯的半加成产物对ESOR的末端改性,合成了一系列环氧大豆油基聚氨酯丙烯酸酯光敏树脂(ER-IH5、ER-IH7及ER-IH9)。以其为成膜物制备UV固化涂料,系统考察了末端双键含量对涂料性能的影响。【结果】随着光敏树脂双键含量的增加,UV固化涂料的拉伸强度、铅笔硬度、凝胶含量及耐化学介质性显著增强。其中ER-IH9涂料性能最优,透光率>95%、雾度<1%、拉伸强度26.1 MPa、铅笔硬度为6H、附着力0级、凝胶含量96.5%,吸水率仅0.87%,且在酸、碱介质中浸泡后质量损失最低。【结论】该UV固化涂料在高硬度及高透明要求的领域展现出良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大豆油 蓖麻油酸 聚氨酯丙烯酸 UV固化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工程用环氧树脂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性能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贵勋 李硕硕 +2 位作者 孔令辉 刘书潭 张雷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4-88,116,共6页
水利工程金属结构和水工建筑物常遭受腐蚀、高速含沙水流磨蚀破坏,需对其进行便捷有效的防护。利用环氧树脂对聚氨酯丙烯酸酯(PUA)进行改性提高PUA与基体黏结性能,采用紫外光(UV)固化技术制备PUA涂层。研究了环氧树脂改性PUA的化学结构... 水利工程金属结构和水工建筑物常遭受腐蚀、高速含沙水流磨蚀破坏,需对其进行便捷有效的防护。利用环氧树脂对聚氨酯丙烯酸酯(PUA)进行改性提高PUA与基体黏结性能,采用紫外光(UV)固化技术制备PUA涂层。研究了环氧树脂改性PUA的化学结构及环氧树脂用量对PUA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能、耐溶剂性能和抗冲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环氧树脂改性PUA的拉伸强度随着环氧树脂用量增加,呈下降趋势,当加入5%时,PUA拉伸强度为103.0 MPa,材料呈强而脆的特性。环氧树脂加入提升了PUA的拉伸剪切强度,由0.25 MPa增至1.60 MPa。同时,环氧树脂改性PUA具有良好的耐水性能、耐溶剂性能、抗冲磨性能,5%环氧树脂改性PUA抗冲磨强度为800 h/(kg·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丙烯酸 环氧树脂 涂层 黏结 抗冲磨 紫外光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醇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制备及其涂层的疏水耐磨性
4
作者 李金学 马跃 +3 位作者 曲美洁 贺佑康 安振东 宾月珍 《涂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8-35,共8页
【目的】提高聚氨酯丙烯酸酯基体的疏水耐磨性能,拓展其在高端电子领域的应用。【方法】采用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己内酯二醇(PCL)、八氟戊醇(OFP)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合成了一系列含氟聚氨酯丙烯酸酯(FPUA)树脂,并将树脂与多... 【目的】提高聚氨酯丙烯酸酯基体的疏水耐磨性能,拓展其在高端电子领域的应用。【方法】采用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己内酯二醇(PCL)、八氟戊醇(OFP)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合成了一系列含氟聚氨酯丙烯酸酯(FPUA)树脂,并将树脂与多官能活性稀释剂、光引发剂混合搭配成UV固化涂料。对不同氟醇用量的树脂及固化后的涂层进行了测试。【结果】一元氟醇OFP的加入降低了FPUA涂层的表面张力,使涂层具有优良的疏水性,当OFP含量为20%时,水接触角可以达到99°。OFP的引入使涂层在不同摩擦次数下均具有较好的疏水性,同时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附着力0级,硬度2H,耐冲击性50 cm。【结论】OFP的引入提高了聚氨酯丙烯酸酯的疏水耐磨性,为其在低表面能领域的应用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丙烯酸 氟醇 疏水性 耐磨性 UV固化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燃丙烯酸树脂涂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晨曦 谢明 +2 位作者 刘丝梦 陈龙 孙俊芬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52,共8页
为解决丙烯酸树脂在使用过程中存在阻燃性能低的问题,通过超声和机械搅拌相结合的方法在丙烯酸树脂乳液中加入由聚磷酸铵(APP)、季戊四醇(PER)和三聚氰胺(MEL)以不同配比复合而成的膨胀型阻燃剂(IFR),制得阻燃丙烯酸树脂涂料(PA-IFR)。... 为解决丙烯酸树脂在使用过程中存在阻燃性能低的问题,通过超声和机械搅拌相结合的方法在丙烯酸树脂乳液中加入由聚磷酸铵(APP)、季戊四醇(PER)和三聚氰胺(MEL)以不同配比复合而成的膨胀型阻燃剂(IFR),制得阻燃丙烯酸树脂涂料(PA-IFR)。利用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铅笔硬度计和极限氧指数仪对PA-IFR的化学结构、透光率、硬度以及阻燃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当膨胀型阻燃剂的质量分数为30%,APP/PER/MEL的配方比为2∶1∶1时,PA-IFR的硬度达到5H,极限氧指数LOI值达32.6%,属于难燃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树脂 膨胀型阻燃剂 极限氧指数 阻燃涂料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路面水性聚氨酯丙烯酸热反射涂料制备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宁利 王瑞 +1 位作者 常紫攀 栗培龙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7,共7页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丙二醇(PPG)等原料制备水性聚氨酯(WPU),通过丙烯酸单体和交联剂改性WPU制得水性聚氨酯丙烯酸(WPUA)乳液。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WPUA的官能团,利用铅笔硬度和百格划线法对WPUA膜的硬度、附...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丙二醇(PPG)等原料制备水性聚氨酯(WPU),通过丙烯酸单体和交联剂改性WPU制得水性聚氨酯丙烯酸(WPUA)乳液。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WPUA的官能团,利用铅笔硬度和百格划线法对WPUA膜的硬度、附着力进行测定,利用水接触角试验对WPUA膜的疏水性能进行测试;以降温值、黏度值、光泽度作为评价指标,借助正交试验设计确定WPUA热反射涂料的最佳配方;通过室内太阳辐射模拟装置以及室外太阳照射试验对WPUA热反射涂料的降温效果进行测试。结果表明,WPUA膜的附着力和硬度均得到提高,具有较好的疏水性;WPUA热反射涂料的最佳制备配方为固含量30%的WPUA乳液、16%的金红石型钛白粉、2%的石英砂和4%的中空玻璃微珠。WPUA热反射涂料室内外降温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水性聚氨酯丙烯酸热反射涂料 红外光谱 正交试验 降温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环氧大豆油基丙烯酸-聚氨酯树脂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3
7
作者 黄英姿 黄潼欣 +4 位作者 周梦璇 叶庆忠 肖亚亮 胡洋 杨卓鸿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28,共11页
新型可再生生物基树脂的开发是实现石油基相关产品的替代及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文中利用马来酸酐(MA)、甲基四氢苯酐(MTHPA)、丙烯酸羟乙酯(HEA)和环氧大豆油(ESO)为原料,一锅法获得环氧大豆油基丙烯酸树脂(AESO)。在所得树脂中... 新型可再生生物基树脂的开发是实现石油基相关产品的替代及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文中利用马来酸酐(MA)、甲基四氢苯酐(MTHPA)、丙烯酸羟乙酯(HEA)和环氧大豆油(ESO)为原料,一锅法获得环氧大豆油基丙烯酸树脂(AESO)。在所得树脂中添加一定量的异氰酸酯或HEA半封端的异氰酸酯,得到生物基含量30%以上的环氧大豆油基丙烯酸-聚氨酯树脂。探究了不同异氰酸酯种类及添加量对树脂光固化活性、热稳定性、拉伸性能等的影响。通过动态力学热分析、力学性能及流变黏度等测试分析结果表明,HEA结构的引入可以使聚氨酯光固化膜玻璃化转变温度升至65.3℃,储能模量升至1417.9MPa,拉伸强度最高可达27.4MPa,断裂伸长率可达67.2%,黏度降低至43.4Pa·s。同时发现,上述2种树脂凝胶率达86%以上,均具有碱溶性、优异的耐溶剂性及高光泽度。该方法为环氧大豆油基丙烯酸-聚氨酯树脂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有助于拓宽其在生物基光固化涂料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油 光固化 一锅法 生物基 丙烯酸-聚氨酯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湿碰湿”水性羟基丙烯酸分散体的性能及其应用研究
8
作者 王元有 吴涛 周磊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28-1432,共5页
本研究主要对比了自制分散体与市售分散体在相同测试环境下对双组分聚氨酯涂膜基本物理性能以及耐水、耐酸碱等其他化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分析,发现两种分散体制备的聚氨酯涂膜在物理性能上差异不大,但在耐水、耐酸碱等化学性能上存... 本研究主要对比了自制分散体与市售分散体在相同测试环境下对双组分聚氨酯涂膜基本物理性能以及耐水、耐酸碱等其他化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分析,发现两种分散体制备的聚氨酯涂膜在物理性能上差异不大,但在耐水、耐酸碱等化学性能上存在一定差异。此外,还研究了在相同施工条件下,不同分散体聚氨酯涂料配制后的施工性能,如表干时间等。实验结果表明,自制分散体在“湿碰湿”聚氨酯涂料中的应用具有较好的性能表现,为羟基丙烯酸分散体在涂料行业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本研究的发现对于优化聚氨酯涂料配方、提高涂料性能以及降低生产成本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体 羟基丙烯酸 聚氨酯涂料 “湿碰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丙烯酸树脂的合成与光固化涂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徐自力 王莲芝 石高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7-30,共4页
采取两步法合成聚氨酯丙烯酸树脂(PUA)。通过改变反应条件,研究和分析了温 度、反应时间、催化剂浓度对PUA合成的影响,得出适宜的合成条件:反应温度为70℃(一步)/ 80℃(二步),催化剂量为1.2%左右,反应时间为... 采取两步法合成聚氨酯丙烯酸树脂(PUA)。通过改变反应条件,研究和分析了温 度、反应时间、催化剂浓度对PUA合成的影响,得出适宜的合成条件:反应温度为70℃(一步)/ 80℃(二步),催化剂量为1.2%左右,反应时间为8~9h;考察了PUA紫外光固体涂料的稳定性、硬 度、附着力等基本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丙烯酸树脂 合成 紫外光固化 光固化涂料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呋喃树脂-丙烯酸酯聚氨酯互穿网络防腐涂料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国建 《涂料工业》 EI CAS CSCD 1998年第3期8-10,共3页
呋喃树脂涂料具有优良的防腐蚀性能,但质地较脆,附着性较差。用丙烯酸酯聚氨酯对其改性,形成互穿网络(IPN)结构,可提高涂层的柔韧性和附着性,同时保持其优良的防腐蚀性能。文中讨论了IPN形成过程中两种交联反应时间的匹配... 呋喃树脂涂料具有优良的防腐蚀性能,但质地较脆,附着性较差。用丙烯酸酯聚氨酯对其改性,形成互穿网络(IPN)结构,可提高涂层的柔韧性和附着性,同时保持其优良的防腐蚀性能。文中讨论了IPN形成过程中两种交联反应时间的匹配方法和丙烯酸酯聚氨酯用量对涂料性能的影响,并比较了改性前后的涂料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呋喃树脂 丙烯酸聚氨酯 互穿网络 防腐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性能研究——丙烯酸树脂分散体对涂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发爱 余彩莉 王云普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5年第6期1-5,62,共6页
丙烯酸树脂分散体作为羟基组分与亲水改性多异氰酸酯配漆,制备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研究了丙烯酸树脂分散体的羟值、酸值、玻璃化转变温度等对涂膜性能的影响;用红外光谱仪表征了固化膜的结构,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固化膜的表面形态。结果... 丙烯酸树脂分散体作为羟基组分与亲水改性多异氰酸酯配漆,制备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研究了丙烯酸树脂分散体的羟值、酸值、玻璃化转变温度等对涂膜性能的影响;用红外光谱仪表征了固化膜的结构,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固化膜的表面形态。结果表明:涂膜的机械性能较好,但耐化学品性和耐水性较差;羟值在100mgKOH/g时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分散体 涂膜性能 丙烯酸 双组分 性能研究 涂料 玻璃化转变温度 扫描电镜观察 多异氰酸酯 红外光谱仪 耐化学品性 亲水改性 羟基组分 表面形态 机械性能 固化膜 聚氯酯 耐水性 羟值 配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纳米SiO_2对高固体分丙烯酸酯聚氨酯涂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周树学 武利民 +1 位作者 顾广新 游波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1-43,54,共4页
通过共混法和原位聚合法制得了KH570改性纳米SiO2/高固体分丙烯酸复合树脂及其聚氨酯涂膜,考察了纳米粒子的分散性及涂膜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原位聚合法纳米粒子的分散性稍优于共混法。采用共混法制得的涂膜的摆杆硬度、显微硬度、杨... 通过共混法和原位聚合法制得了KH570改性纳米SiO2/高固体分丙烯酸复合树脂及其聚氨酯涂膜,考察了纳米粒子的分散性及涂膜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原位聚合法纳米粒子的分散性稍优于共混法。采用共混法制得的涂膜的摆杆硬度、显微硬度、杨氏模量和耐磨性均随着SiO2用量的增加而增大,耐刮伤性在3%纳米SiO2用量时达到最大;而原位聚合法制备的涂膜仅有微硬度和杨氏模量增加,耐磨性基本保持不变,耐刮伤性在1%纳米SiO2用量时达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涂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硅烷酯柔性自抛光防污涂料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13
作者 于雪艳 王效军 +6 位作者 陈正涛 康思波 张华庆 刘术辉 丛巍巍 张凯 桂泰江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30-1035,共6页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甲氧基乙酯、丙烯酸三异丙基硅酯为单体,制备了丙烯酸硅烷酯基体树脂,将其与韧性树脂(液态聚丁二烯)共同作为成膜共混树脂,并以Cu_(2)O作为主要防污剂组分、吡啶硫酮铜(CuPT)和代森...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甲氧基乙酯、丙烯酸三异丙基硅酯为单体,制备了丙烯酸硅烷酯基体树脂,将其与韧性树脂(液态聚丁二烯)共同作为成膜共混树脂,并以Cu_(2)O作为主要防污剂组分、吡啶硫酮铜(CuPT)和代森锌(Zineb)为辅助有机防污剂组分,配制了柔性自抛光防污涂料。对丙烯酸硅烷酯基体树脂进行了FTIR表征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g)测定,对成膜共混树脂进行了SEM测试,对柔性自抛光防污涂料进行了柔韧性、附着力、吸水率和防污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丙烯酸硅烷酯基体树脂的Tg=–20.54℃时,具有较好的物理机械性能;韧性树脂可以作为外增塑手段增加丙烯酸硅烷酯基体树脂的柔韧性,当m(丙烯酸硅烷酯基体树脂)∶m(韧性树脂)=7∶3时,成膜共混树脂的相容性最好;柔性自抛光防污涂料柔韧性为1级,在弹性体基材表面附着力达到4.0 MPa;经过60 d测试,吸水率为1.1%~1.2%;浅海浸泡挂板36个月显示出明显的防污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硅烷酯树脂 柔性防污涂料 增塑剂 韧性树脂 海洋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丙烯酸交通标线涂料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2
14
作者 郑直 郭乃胜 +3 位作者 金鑫 房辰泽 尤占平 谭忆秋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80-291,共12页
交通标线作为重要的交通安全设施,在控制道路交通、提高道路行车安全系数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传统的溶剂型与热熔型交通标线涂料存在成本高、逆反射性能差、老化现象严重等缺陷,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会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因此... 交通标线作为重要的交通安全设施,在控制道路交通、提高道路行车安全系数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传统的溶剂型与热熔型交通标线涂料存在成本高、逆反射性能差、老化现象严重等缺陷,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会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因此,亟须寻求一种能有效弥补上述缺陷的新型交通标线涂料。水性丙烯酸交通标线涂料凭借着优良的耐久性能与环保性能以及高效的施工性,被视为全寿命周期评价中综合性能最佳的交通标线涂料,是未来交通标线涂料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近年来,学者们通过对水性丙烯酸交通标线涂料进行物理改性、化学改性以及配合比优化,使其使用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纳米材料与稀土类发光材料的快速发展也为水性丙烯酸交通标线涂料提供了无限的可能。但目前水性丙烯酸交通标线涂料在我国的使用率仍然相对较低,其综合性能也有待进一步提升。并且当前研究主要停留在宏观尺度域,未对水性丙烯酸交通标线涂料的细微观特性进行充分研究,也未能建立起宏观性能与细微观结构属性之间的联系。与此同时,现有的水性丙烯酸交通标线涂料评价方法无法满足其在全寿命周期内的功能性与耐久性需求,尚缺乏一套全面、系统的水性丙烯酸交通标线涂料评价体系。尽管部分学者对水性丙烯酸交通标线涂料服役期内的性能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但多针对逆反射性能,性能预测模型仍不够全面。此外,鲜见针对水性丙烯酸交通标线涂料与路面的黏结界面性能及内在机理的研究。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水性丙烯酸交通标线涂料的重要研究进展。从概述水性丙烯酸乳液的化学结构与特性出发,之后从改性方法、配合比优化、性能研究等方面重点介绍了水性丙烯酸交通标线涂料的发展现状。文章最后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水性丙烯酸交通标线涂料 水性丙烯酸树脂 配合比设计 微观特性 耐久性 逆反射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双组份丙烯酸聚氨酯涂料的研制 被引量:8
15
作者 黎永津 夏正斌 +2 位作者 涂伟萍 杨卓如 陈焕钦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116-120,共5页
本文研究了低成本、 高性能羟基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并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及凝胶渗透色谱(GPC)分析了丙烯酸树脂的结构和分子量分布. 以此树脂为基础, 采用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缩二脲为固化剂,制得了高性能的双组... 本文研究了低成本、 高性能羟基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并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及凝胶渗透色谱(GPC)分析了丙烯酸树脂的结构和分子量分布. 以此树脂为基础, 采用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缩二脲为固化剂,制得了高性能的双组份丙烯酸聚氨酯涂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树脂 聚氨酯 涂料 FTIR GP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与丙烯酸酯复合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53
16
作者 黄洪 傅和青 +1 位作者 邓艳文 陈焕钦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83-587,共5页
用环氧树脂E-44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复合改性水性聚氨B(WPU),丙烯酸羟乙酯(HEA)与MMA发生共聚反应.制得以丙烯酸酯为核,聚氨酯为壳,HEA为核壳之间桥连的核壳交联型PUA复合乳液。这种复合乳液集中了聚氨酯的耐低温、柔软性... 用环氧树脂E-44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复合改性水性聚氨B(WPU),丙烯酸羟乙酯(HEA)与MMA发生共聚反应.制得以丙烯酸酯为核,聚氨酯为壳,HEA为核壳之间桥连的核壳交联型PUA复合乳液。这种复合乳液集中了聚氨酯的耐低温、柔软性好、附着力强,丙烯酸酯的耐水和耐候性好,环氧树脂的高模量、高强度、耐化学性好等许多优点。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环氧树脂E-44和MMA添加量增大,胶膜硬度、拉伸强度和耐水性逐渐提高,胶膜断裂伸长率和乳液的稳定性则随着降低。当环氧E-44含量为4%,MMA含量为20%-30%时综合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环氧树脂改性 丙烯酸酯改性 核壳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官能化丙烯酸酯类涂料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郐羽 牟洋 +1 位作者 孙赫 张会轩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2-35,40,共5页
通过溶液聚合方法合成了不同共聚物组成的羟基丙烯酸树脂,采用乌氏黏度计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合成树脂的黏度及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所合成的丙烯酸树脂与多异氰酸酯制备涂膜,研究了涂膜在不同温度及不同时间下的固化行为,并对涂膜... 通过溶液聚合方法合成了不同共聚物组成的羟基丙烯酸树脂,采用乌氏黏度计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合成树脂的黏度及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所合成的丙烯酸树脂与多异氰酸酯制备涂膜,研究了涂膜在不同温度及不同时间下的固化行为,并对涂膜的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实验合成的羟基丙烯酸树脂与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所制备的涂料性能优异,涂膜附着力均可达1级或更好,硬度高达4H,耐化学试剂性能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丙烯酸树脂 聚氨酯 涂料 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组分高固体丙烯酸聚氨酯涂料的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方冉 耿志远 +3 位作者 张兴辉 高敬民 陈延辉 梁义芳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5年第1期7-11,共5页
介绍了改性高固体分羟基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工艺,通过对引发剂、链转移剂、反应温度及叔碳酸缩水甘油酯等因素的讨论,合成了新型的羟基丙烯酸树脂。以其为基料配制了丙烯酸聚氨酯涂料,并讨论了该磁漆的配方设计和各项性能。
关键词 丙烯酸聚氨酯涂料 羟基丙烯酸树脂 高固体分 双组分 叔碳酸 链转移剂 引发剂 缩水 配方设计 基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酮肼交联型丙烯酸酯-聚氨酯涂料印花黏合剂 被引量:17
19
作者 杨建军 张建安 +5 位作者 吴庆云 吴明元 瞿贤超 崔国庭 王小君 唐礼道 《纺织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8-72,共5页
针对目前所用涂料印花黏合剂存在的色牢度低和甲醛含量高的缺陷,采用钴60-γ辐射法聚合工艺,利用丙烯酸酯单体、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合成出含活性酮羰基的丙烯酸酯乳液;然后同含端酰肼基聚氨酯乳液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制备出酮肼交联... 针对目前所用涂料印花黏合剂存在的色牢度低和甲醛含量高的缺陷,采用钴60-γ辐射法聚合工艺,利用丙烯酸酯单体、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合成出含活性酮羰基的丙烯酸酯乳液;然后同含端酰肼基聚氨酯乳液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制备出酮肼交联型丙烯酸酯聚氨酯(PUA)复合乳液。通过红外光谱、力学性能和耐水性能检测对该复合乳液进行了分析和表征,并对涂料印花黏合剂的色牢度和环保性能进行检测。结果表明:DAAM的质量分数为1.30%-1.40%时,PUA复合乳液的性能较好,基于该乳液制备的黏合剂为无醛、无APEO的环保型产品;用于织物的涂料印花,其耐刷洗色牢度和耐摩擦色牢度提高,甲醛含量满足婴幼儿服装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聚合 乳液 聚氨酯 丙烯酸 酮肼交联 涂料印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UV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涂料的制备及其合成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3
20
作者 李红强 葛会勤 +2 位作者 赵建设 王经武 曾幸荣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7年第7期1-4,共4页
采用分步加料法,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 I)、聚乙二醇(PEG)、二羟甲基丙酸(DMPA)以及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为原料合成了光固化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PUA)预聚体。产物经三乙胺中和后自乳化分散于水中,体系固含量达到36%。比较了一步加... 采用分步加料法,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 I)、聚乙二醇(PEG)、二羟甲基丙酸(DMPA)以及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为原料合成了光固化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PUA)预聚体。产物经三乙胺中和后自乳化分散于水中,体系固含量达到36%。比较了一步加料法和分步加料法对体系稳定性及涂膜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PEG与DMPA物质的量的比对涂膜性能及固化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步加料法制得的体系的稳定性要优于一步加料法;随着n(PEG)∶n(DMPA)的减小,涂膜的吸水率先减小后增大,而光泽和固化速度有所降低。另外,在同一预聚体的体系中,光引发剂的含量对涂膜固化时间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固化 水性涂料 分步加料法 聚氨酯丙烯酸 合成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