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烯酸接枝线形低密度聚乙烯的热学行为及结晶形态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文斐 姚占海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7-21,共5页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丙烯酸接枝线形低密度聚乙烯(PE-LLD-g-AA)的热学行为,结果表明,与纯线形低密度聚乙烯(PE-LLD)相比,PE-LLD-g-AA的熔融温度(T_m)略有增加,结晶温度(T_c)增加大约4℃,熔融焓(ΔH_m)随AA含量的增加而降低。还利...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丙烯酸接枝线形低密度聚乙烯(PE-LLD-g-AA)的热学行为,结果表明,与纯线形低密度聚乙烯(PE-LLD)相比,PE-LLD-g-AA的熔融温度(T_m)略有增加,结晶温度(T_c)增加大约4℃,熔融焓(ΔH_m)随AA含量的增加而降低。还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PE-LLD和PE-LLD-g-AA的等温结晶动力学,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PE-LLD-g-AA等温结晶形态。结果表明,PE-LLD-g-AA的结晶速率大于纯PE-LLD的,随着接枝率的增加,PE-LLD的球晶半径减小,接枝到PE-LLD分子链上的AA分子起到了成核剂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 线形低密度聚乙烯 等温结晶 热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形低密度聚乙烯粉料固相光接枝丙烯酸的研究
2
作者 李淼 华幼卿 +1 位作者 雷景新 蒋宁波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5-38,共4页
采用接枝率测定、红外光谱、光电子能谱、接触角、剥离强度等测试,研究了紫外线(UV)引发丙烯酸(AA)固相表面接枝线形低密度聚乙烯(PBLLD)粉料的影响因素(温度、单体浓度和反应时间),接枝PE—LLD表面结构、微观形态和性能。结... 采用接枝率测定、红外光谱、光电子能谱、接触角、剥离强度等测试,研究了紫外线(UV)引发丙烯酸(AA)固相表面接枝线形低密度聚乙烯(PBLLD)粉料的影响因素(温度、单体浓度和反应时间),接枝PE—LLD表面结构、微观形态和性能。结果表明:UV能高效地引发AA在PE-LLD材料表面接枝聚合,随辐照时间延长、温度升高和单体浓度增大,接枝率增大,在实验条件下达到满足实际应用所需接枝率(约0.5%质量含量)的反应时问可达分钟数量级。接枝改性后,PE-LLD与水的接触角下降,亲水性增强;对钢材和聚乙烯黏接强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形低密度聚乙烯 紫外线 固相 丙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溶液接枝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3
作者 王迪 韩义 +1 位作者 吴广峰 张会轩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5-38,共4页
用溶液接枝聚合的方法在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上接枝聚合极性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制备LLDPE-g-PMMA,研究了反应时间、单体用量和引发剂用量对接枝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引发剂和单体量的增加,聚合物的接枝率增加,当引发剂质... 用溶液接枝聚合的方法在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上接枝聚合极性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制备LLDPE-g-PMMA,研究了反应时间、单体用量和引发剂用量对接枝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引发剂和单体量的增加,聚合物的接枝率增加,当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48%,单体比率为150%时,接枝率将达到26.1%。利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碳波谱仪(13C-NMR)对其进行结构表征,证明PMMA分子链被接枝聚合到LLDPE上。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接枝聚合物的结晶性能进行了分析,发现接枝聚合没有改变晶型,但结晶焓由61.39 J/g降低到47.18 J/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聚合 结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聚乙烯与丙烯酸的熔融接枝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徐钰珍 方征平 +1 位作者 朱彦 许承威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6-30,共5页
用哈克流变仪、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丙烯酸 (AA)与高密度聚乙烯 (PE HD)在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引发下的熔融接枝反应 ,并将所得接枝物与纳米膨润土进行复合。结果表明 ,在PE HD中只加DCP时 ,由于发生交联反应而出现第二扭矩... 用哈克流变仪、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丙烯酸 (AA)与高密度聚乙烯 (PE HD)在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引发下的熔融接枝反应 ,并将所得接枝物与纳米膨润土进行复合。结果表明 ,在PE HD中只加DCP时 ,由于发生交联反应而出现第二扭矩峰 ,并使平衡扭矩明显增加 ,熔点和结晶度降低。加入AA后 ,AA与PE HD发生熔融接枝反应 ,并抑制了PE HD自身的交联 ,从而使扭矩下降 ,熔点和结晶度部分恢复。此外 ,液体AA的加入大幅度降低了塑化阶段的最大扭矩。在AA含量低于 10 %时 ,随AA含量的增加 ,接枝率相应增加 ,接枝效率保持在 80 %以上 ;AA含量太多时易产生自聚 ,使接枝效率明显下降。在与膨润土进行复合时发现膨润土在接枝后的聚乙烯中的分散要优于纯聚乙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聚乙烯 丙烯酸 熔融 共聚 膨润土 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酐和丙烯酸在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接枝改性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明善 蔡玉奇 《中国塑料》 CAS 1987年第2期-,共8页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是七十年代末开发出的第三代聚乙烯。它以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而广泛地应用于许多领域中。在LLDPE的大分子上没有极性基团,它与很多基材如金属、塑料、玻璃和低的粘结力很差。如何提高对这些基材的粘结能力成为...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是七十年代末开发出的第三代聚乙烯。它以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而广泛地应用于许多领域中。在LLDPE的大分子上没有极性基团,它与很多基材如金属、塑料、玻璃和低的粘结力很差。如何提高对这些基材的粘结能力成为非常关注的课题。 本文涉及采用马来酸酐(MA)和丙烯酸(AA)在PLE-330布拉本德塑度仪(西德产)上接枝改性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首先将单体、自由基引发剂和LLDPE树脂充分混合,再将混合料挤出成25毫米宽和0.5毫米厚的板,然后用0.5毫米厚的铝板和此板一起在压机上进行粘结。用熔体流动速度和粘结强度表示试样的特征。此外,还试验了加有碳酸钙的接枝LLDPE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 从试验中得出如下结论: 1.用丙烯酸和马来酸酐接枝的LLDPE大大提高了对铝的粘结力; 2.在接枝反应中,单体和引发剂的加入量必须在适当范围内(以所用的LLDPE树脂为基); 3.接枝后的LLDPE的流动性较差; 4.在加填中,接枝LLDPE具有偶联作用,增加填料的含量,可降低产品的价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剥离强度 引发剂 LLDPE 马来酸酐 丙烯酸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聚乙烯与丙烯酸乙酯辐射接枝共聚 被引量:5
6
作者 张万喜 石洪臬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11-15,共5页
研究了HDPE经预辐照法与丙烯醚乙酯接枝共聚。接枝度随辐照剂量和接枝时间而增加:G=(1.50t+2.12)D+32.53。单体浓度50(质量)%、接枝温度35℃为最佳接枝条件,在55℃以下接枝表观活化能为29.03... 研究了HDPE经预辐照法与丙烯醚乙酯接枝共聚。接枝度随辐照剂量和接枝时间而增加:G=(1.50t+2.12)D+32.53。单体浓度50(质量)%、接枝温度35℃为最佳接枝条件,在55℃以下接枝表观活化能为29.03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聚乙烯 丙烯酸乙酯 辐射法 共聚
全文增补中
聚乙烯蜡的丙烯酸接枝改性及乳化工艺 被引量:4
7
作者 张辉 崔燕朋 +2 位作者 强西怀 王艳娇 李第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9-122,共4页
以丙烯酸为单体,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为引发剂,二甲苯为溶剂,对聚乙烯蜡进行接枝改性。结果表明,当m(引发剂)∶m(聚乙烯蜡)=0.5∶100,m(丙烯酸)∶m(聚乙烯蜡)=15∶100,m(二甲苯)∶m(聚乙烯蜡)=300∶100,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6 h的... 以丙烯酸为单体,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为引发剂,二甲苯为溶剂,对聚乙烯蜡进行接枝改性。结果表明,当m(引发剂)∶m(聚乙烯蜡)=0.5∶100,m(丙烯酸)∶m(聚乙烯蜡)=15∶100,m(二甲苯)∶m(聚乙烯蜡)=300∶100,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6 h的条件下,可制得酸值为14 mg KOH/g蜡的接枝改性蜡。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在聚乙烯蜡分子中引入了羧基。对接枝蜡用复合乳化剂、相转化法进行剪切乳化,结果表明,改性后的聚乙烯蜡易乳化分散,m(OS15)∶m(改性蜡)=10∶100,乳化温度为90℃~95℃,连续剪切分散30 min^40min,可制得均一、稳定的接枝改性蜡乳液,乳液平均粒径为5.8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改性 丙烯酸 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丙烯酸辐射接枝物形态结构及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唐黎明 赵津 龙复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1-24,共4页
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X光衍射和差热技术研究了聚乙烯-丙烯酸辐射接枝物的形态结构,并测定其性能,结果表明,接枝反应是由聚乙烯表面向内部进行并达到整体接枝,两种聚合物间存在相结合。随着接枝率的提高,材料的凝胶含量,亲... 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X光衍射和差热技术研究了聚乙烯-丙烯酸辐射接枝物的形态结构,并测定其性能,结果表明,接枝反应是由聚乙烯表面向内部进行并达到整体接枝,两种聚合物间存在相结合。随着接枝率的提高,材料的凝胶含量,亲水性,电性能和机械性能相应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丙烯酸 结构 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等离子体诱导聚乙烯表面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 被引量:5
9
作者 邱晔 王真 +2 位作者 洪品杰 戴树珊 张承聪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89-491,共3页
聚乙烯(PE)通常作为性能优良的薄膜材料被广泛使用,但由于其表面能低,导致表面亲水性差,粘结性弱,染色性能、印刷性能等很不理想[1,2].在高分子材料的各种表面改性方法中,接枝共聚是一种很有效的途径[3~5].本文探... 聚乙烯(PE)通常作为性能优良的薄膜材料被广泛使用,但由于其表面能低,导致表面亲水性差,粘结性弱,染色性能、印刷性能等很不理想[1,2].在高分子材料的各种表面改性方法中,接枝共聚是一种很有效的途径[3~5].本文探讨了用微波冷等离子体激活聚乙烯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等离子体 聚乙烯 表面 甲基丙烯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与丙烯酸的溶液接枝聚合 被引量:12
10
作者 程为庄 彭蓉 杜强国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1期67-71,共5页
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二甲苯为溶剂,进行了丙烯酸与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溶液接枝聚合。研究了BPO用量、溶液浓度以及丙烯酸用量对接枝率的影响。聚乙烯接枝了丙烯酸后与铝的粘结强度显著增大,当接枝率为7.... 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二甲苯为溶剂,进行了丙烯酸与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溶液接枝聚合。研究了BPO用量、溶液浓度以及丙烯酸用量对接枝率的影响。聚乙烯接枝了丙烯酸后与铝的粘结强度显著增大,当接枝率为7.2%时,剥离强度由未接枝时的193N/m提高到984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 丙烯酸 聚乙烯 粘结 EA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薄膜等离子体接枝甲基丙烯酸及阻燃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施来顺 王建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89-493,共5页
以聚乙烯为基础 ,通过等离子体接枝方法接枝甲基丙烯酸 .研究了接枝反应条件对接枝率的影响 ,并对接枝样品的阻燃性能进行了表征 .接枝后样品的点燃时间明显延长 ,极限氧指数明显提高 ,成炭量明显增加 ,说明接枝后的侧基 (—COOH,— COO... 以聚乙烯为基础 ,通过等离子体接枝方法接枝甲基丙烯酸 .研究了接枝反应条件对接枝率的影响 ,并对接枝样品的阻燃性能进行了表征 .接枝后样品的点燃时间明显延长 ,极限氧指数明显提高 ,成炭量明显增加 ,说明接枝后的侧基 (—COOH,— COO-Na+和— COO-K+ )在热降解过程中不仅自身参与成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性 冷等离子体 聚乙烯 表面 改性 甲基丙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接枝聚乙烯增容LLDPE/淀粉共混体系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晓 袁惠根 +1 位作者 唐舜英 周其云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54-57,共4页
就丙烯酸接枝LLDPE对LLDPE/淀粉可生物降解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对其与接枝改性淀粉的配合增容作用作了进一步探索。结果表明丙烯酸接枝LLDPE可以明显提高LLDPE和淀粉的相容性,共混体系拉伸强度可达10.35MPa,伸长率... 就丙烯酸接枝LLDPE对LLDPE/淀粉可生物降解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对其与接枝改性淀粉的配合增容作用作了进一步探索。结果表明丙烯酸接枝LLDPE可以明显提高LLDPE和淀粉的相容性,共混体系拉伸强度可达10.35MPa,伸长率达100%。此外,研究表明豚对提高体系拉伸强度有所帮助,但导致伸长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 共聚 淀粉 生物降解 聚乙烯 共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辐照聚乙烯醇纤维与N,N’-亚甲基双丙烯酸酰胺的接枝、交联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万喜 张长春 +3 位作者 孙国恩 董文飞 于黎 石洪皋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1-65,共5页
在缓冲溶液和亚铁离子存在下 ,辐照后的聚乙烯醇 ( PVA)纤维和 N ,N -亚甲基双丙烯酸酰胺 ( N ,N -MBAA)发生接枝、交联反应 .研究了单体浓度、单体和聚合物质量比、亚铁离子浓度、p H值、温度、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适... 在缓冲溶液和亚铁离子存在下 ,辐照后的聚乙烯醇 ( PVA)纤维和 N ,N -亚甲基双丙烯酸酰胺 ( N ,N -MBAA)发生接枝、交联反应 .研究了单体浓度、单体和聚合物质量比、亚铁离子浓度、p H值、温度、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适合于提高 PVA纤维的耐热软化点的接枝率为 1 5 %~ 2 0 % ,较佳的工艺条件为 :亚铁离子浓度为 0 .0 0 1 mol/L ,单体浓度大于 2 .5 g/d L,单体和聚合物的质量比 ( m ( N ,N -MBAA) /m( PVA) )大于 0 .4 ,p H值 3.4 ,接枝温度 80℃ ,接枝反应时间 1 5~ 3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纤维 N N′-亚甲基双丙烯酸酰胺 共聚 交联 辐照 钴60 PVA纤维 改性 耐热水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接枝改性阳离子丙烯酸树脂的力学性能和耐水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培枝 李小瑞 沈一丁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6-290,共5页
在引发剂过硫酸钾和少量助溶剂异丙醇的作用下,以聚乙烯醇(PVA)为分散剂,乙二醛为交联剂,苯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主要单体,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了出PVA接枝改性阳离子丙烯酸树脂,并用该树... 在引发剂过硫酸钾和少量助溶剂异丙醇的作用下,以聚乙烯醇(PVA)为分散剂,乙二醛为交联剂,苯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主要单体,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了出PVA接枝改性阳离子丙烯酸树脂,并用该树脂制备了一系列乳胶膜。考察了分散剂、交联剂和助溶剂的用量对乳胶膜力学性能和耐水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w(PVA)=8.0%、w(乙二醛)=3.5%、w(异丙醇)=0.5%时,乳胶膜的拉伸强度为8.520MPa,断裂伸长率超过40%,水接触角为92.5°。示差扫描量热测定结果显示,乳胶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90.3℃;热重分析结果表明,乳胶膜的起始分解温度在1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丙烯酸 改性 无皂乳液聚合法 力学性能 触角 耐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制备极性聚乙烯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国华 颜文礼 糜庆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9-52,共4页
在水 甲苯介质中制备了聚乙烯 g 甲基丙烯酸甲酯 (PE g PMMA)。用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了引发剂 (BPO)、单体用量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接枝反应的影响。用裂解色谱、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等对接枝物进行表征。接枝聚乙烯对极性材料如尼龙、铝... 在水 甲苯介质中制备了聚乙烯 g 甲基丙烯酸甲酯 (PE g PMMA)。用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了引发剂 (BPO)、单体用量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接枝反应的影响。用裂解色谱、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等对接枝物进行表征。接枝聚乙烯对极性材料如尼龙、铝箔、玻璃纤维等的界面亲和力有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共聚 甲基丙烯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预辐射接枝丙烯酸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龙复 唐黎明 +1 位作者 赵津 高振镛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3年第3期73-77,共5页
采用预辐射法研究了丙烯酸对聚乙烯膜的接枝反应。结果表明,在真空环境下添加阻聚刑铁盐可使接枝反应顺利进行,加入无机酸可促进接枝反应。还研究了单体浓度、辐照剂量和贮存时间的影响,测定了接枝膜的吸水率、吸碱率和机械性能。
关键词 聚乙烯 预辐射 丙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熔融挤出接枝α-甲基丙烯酸 被引量:3
17
作者 郁锋 李树材 +1 位作者 崔永岩 郭伟凯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27-29,共3页
通过聚乙烯熔融挤出接枝甲基丙烯酸 (MAA) ,研究了各种因素对LDPE接枝率及熔体流动速率的影响。研究表明 ,MAA用量对接枝率影响较大 ,而引发剂用量对接枝率影响不大 ;丙烯酸 (AA)的加入提高了接枝率和熔体流动速率 ,而加入马来酸酐 (MAH... 通过聚乙烯熔融挤出接枝甲基丙烯酸 (MAA) ,研究了各种因素对LDPE接枝率及熔体流动速率的影响。研究表明 ,MAA用量对接枝率影响较大 ,而引发剂用量对接枝率影响不大 ;丙烯酸 (AA)的加入提高了接枝率和熔体流动速率 ,而加入马来酸酐 (MAH)接枝率则反而下降 ;DCP BPO为 4 1时接枝率最高 ;阻交联剂的加入提高了熔体流动速率 ,但降低了接枝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Α-甲基丙烯酸 熔融挤出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交联聚乙烯醇微球表面接枝聚合甲基丙烯酸及接枝微球对含氮代谢及药物分子吸附特性的初探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正国 高保娇 +1 位作者 雷青娟 陈志萍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64-1568,共5页
交联聚乙烯醇(CPVA)微球是一种生物相容性聚合物微球,利用其表面大量的羟基,与铈盐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实现了甲基丙烯酸(MAA)的表面引发接枝聚合,制备了接枝微球CPVA-g-PMAA。采用红外光谱(FT-IR)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zeta电位... 交联聚乙烯醇(CPVA)微球是一种生物相容性聚合物微球,利用其表面大量的羟基,与铈盐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实现了甲基丙烯酸(MAA)的表面引发接枝聚合,制备了接枝微球CPVA-g-PMAA。采用红外光谱(FT-IR)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zeta电位测定等法,对接枝微球的化学结构及物理化学特性进行了表征。初步考察了接枝微球CPVA-g-PMAA对代谢分子肌酐(Cr)及药物分子5-氟尿嘧啶(5-FU)的吸附性能,分析了吸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较大的pH值范围内,接枝微球CPVA-g-PMAA的zeta电位为绝对值较大的负值,即其表面携带高密度的负电荷。受静电相互作用的驱动,接枝微球CP-VA-g-PMAA对含N的Cr及5-FU分子表现出很强的吸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微球 甲基丙烯酸 聚合 肌酐 5-氟尿嘧啶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接枝阳离子聚丙烯酸酯的无皂乳液聚合及表征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培枝 李小瑞 徐旋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9-22,共4页
以聚乙烯醇(PVA)为分散剂,丙烯酸丁酯(BA)、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甲基丙烯酸(MAA)、丙烯酸十八酯(ODA)为原料,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聚乙烯醇接枝阳离子聚丙烯酸酯多元无皂乳液。对聚合物的结构、组成... 以聚乙烯醇(PVA)为分散剂,丙烯酸丁酯(BA)、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甲基丙烯酸(MAA)、丙烯酸十八酯(ODA)为原料,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聚乙烯醇接枝阳离子聚丙烯酸酯多元无皂乳液。对聚合物的结构、组成及性质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共聚物乳液的粒径及分布、黏度、流变性和涂膜力学性质。结果表明,聚乙烯醇接枝阳离子聚丙烯酸酯无皂乳液平均粒径为140.9 nm,粒径分布在120 nm^160 nm,黏度为10.2 mPa.s左右,涂膜拉伸强度可达5.3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 聚乙烯 无皂乳液聚合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接枝丙烯酸的制备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文斐 孟庆新 +1 位作者 王元瑞 姚占海 《合成树脂及塑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12,共4页
以丙烯酸为单体,采用γ射线辐照引发技术制备了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接枝丙烯酸(UHMWPE- g-AA);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差示扫描量热法表征了接枝物的结构和热性能;用化学滴定法测定了接枝物的接枝率;研究了UHMWPE-g-AA对聚酰胺(... 以丙烯酸为单体,采用γ射线辐照引发技术制备了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接枝丙烯酸(UHMWPE- g-AA);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差示扫描量热法表征了接枝物的结构和热性能;用化学滴定法测定了接枝物的接枝率;研究了UHMWPE-g-AA对聚酰胺(PA)1010/UHMWPE-g-AA/UHMWPE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接枝物在1716cm^(-1)处有明显的羰基特征吸收峰,说明AA分子确实被接枝到UHMWPE分子链上;接枝率随单体浓度、辐照剂量及辐照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加入UHMWPE-g-AA后,UHMWPE与PA1010的相容性得到了改善,PA1010/UHMWPE-g-AA/UHMWPE共混物的缺口冲击强度是PA1010/UHMWPE共混物的1.5倍,达到72J/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 丙烯酸 聚酰胺1010 辐照 共混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