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苯乙烯-马来酸酐-丙烯酸丁酯三元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
1
作者 段亚冲 王景棚 +2 位作者 陈苏 陈杰 袁才登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8-102,共5页
以苯乙烯(St)、马来酸酐(MAh)及丙烯酸丁酯(BA)为原料合成了苯乙烯-马来酸酐-丙烯酸丁酯三元共聚物(SMB)并作为环氧树脂(E-51)韧性固化剂。测定了SMB的酸酐值;采用红外光谱对SMB及SMB/E-51固化物进行表征;通过热重分析考察了该SMB/E-51... 以苯乙烯(St)、马来酸酐(MAh)及丙烯酸丁酯(BA)为原料合成了苯乙烯-马来酸酐-丙烯酸丁酯三元共聚物(SMB)并作为环氧树脂(E-51)韧性固化剂。测定了SMB的酸酐值;采用红外光谱对SMB及SMB/E-51固化物进行表征;通过热重分析考察了该SMB/E-51固化体系的热性能;比较了不同配比的SMB/E-51固化产物在150℃经过不同时间后的剪切强度;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比了SMB与马来酸酐/苯乙烯共聚物(SMA)分别作为环氧树脂固化剂时所得的固化产物的冲击断面形貌。结果表明,该固化剂的酸酐值为0.356 mol/100 g。E-51/SMB固化产物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最大失重速率温度(Tmax)达430℃;当E-51/SMB的质量比为1/1.2时,固化产物表现出较佳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在150℃下保温36 h后,对不锈钢的搭接剪切强度达到15.40 MPa,高于在相同条件和最佳配比下的E-51/SMA固化产物;且E-51/SMB固化体系的韧性也优于E-51/SMA固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马来酸酐-丙烯酸三元共聚物 环氧树脂 固化剂 热性能 剪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单酯-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三元共聚物复鞣加脂剂的制备及其性能
2
作者 邹祥龙 吴骅钧 叶其巧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27-1330,共4页
以长链脂肪醇马来酸单酯(FME)和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MAO)为亲油单体、甲基丙烯酸(MAA)为亲水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活泼单体滴加法制备了FME-MAO-MAA三元两亲结构共聚物——PMMF复鞣加脂剂。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PMMF的结构... 以长链脂肪醇马来酸单酯(FME)和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MAO)为亲油单体、甲基丙烯酸(MAA)为亲水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活泼单体滴加法制备了FME-MAO-MAA三元两亲结构共聚物——PMMF复鞣加脂剂。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PMMF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单因素实验对影响PMMF制备的各因素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在较佳条件(n(FME):n(MAO)=3:2、n(亲油单体):n(MAA)=1:1.5、w(过硫酸钱)=5%(基于单体总质量)、n(十二醇):n(十六醇)=1:1、反应温度85℃、活泼单体滴加时间1 5 h)下合成的PMMF复鞣加脂剂具有较好的加脂性能和防水性能。在较佳条件下合成的PMMF的质量分数为1%的水乳液在400 nm处(25℃)的透光率为54.4%,用PMMF复鞣加脂剂处理绵羊兰湿革(削匀厚度1.0 mm)动态防水的次数为1 960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鞣加脂剂 马来酸单 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 甲基丙烯酸 马来酸单-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三元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与甲基丙烯酸十二酯无皂乳液聚合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宋建华 吕澍 许家友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49-52,共4页
以氯仿-甲苯为溶剂,用溶液聚合法合成苯乙烯-马来酸酐(SMA)共聚物,经过氨水溶解得到SMA水溶性分散剂。该分散剂与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十二酯(LMA)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SMA的无皂乳液。探究了单体配比、LMA、SMA等因素对无皂乳液性... 以氯仿-甲苯为溶剂,用溶液聚合法合成苯乙烯-马来酸酐(SMA)共聚物,经过氨水溶解得到SMA水溶性分散剂。该分散剂与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十二酯(LMA)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SMA的无皂乳液。探究了单体配比、LMA、SMA等因素对无皂乳液性能的影响,得出反应合成的最佳条件是:m(St)∶m(LMA)=2.67∶1.00,LMA的用量(相对于混合溶液)为5%,SMA的用量(相对于混合溶液)为8%。用红外、热分析等分析手段对共聚物进行结构表征与性能分析。实验结果表明,SMA无皂乳液涂膜有良好的耐水性能和耐有机溶剂性能,且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能,在328.58℃开始失重,玻璃化温度在16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十二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 无皂乳液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DA/SM/MAH三元共聚物降黏剂的制备和性能 被引量:3
4
作者 周天澍 裴建中 +1 位作者 李蕊 刘勇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315-4319,共5页
运用稠油降黏技术引入石油沥青降黏,将实验室自制的丙烯酸十八酯/苯乙烯/马来酸酐(ODA/SM/MAH)三元共聚物添加到基质沥青中,得到了不同温度及不同掺量下三元共聚物改性沥青的降黏效果,采用离析试验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对三元共聚物的稳... 运用稠油降黏技术引入石油沥青降黏,将实验室自制的丙烯酸十八酯/苯乙烯/马来酸酐(ODA/SM/MAH)三元共聚物添加到基质沥青中,得到了不同温度及不同掺量下三元共聚物改性沥青的降黏效果,采用离析试验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对三元共聚物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三元共聚物能够有效地降低沥青的黏度,降黏效果在不同温度下和不同掺量下有所不同。三元共聚物改性沥青储存稳定性均合格,并且在不同贮存时间及不同贮存温度下储存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反应 聚合物 丙烯酸十八-苯乙烯-马来酸酐三元共聚物 黏度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A含量对PMMA/ASA/SMA三元合金材料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林明华 郑斌 +1 位作者 郭建兵 王华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9-153,共5页
为了提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综合性能并拓宽其在抗冲击和高温环境下的应用范围,采用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和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三元共聚物(ASA)作为改性剂,通过熔融共混技术,制备了PMMA/ASA/SMA三元合金材料。在SMA和AS... 为了提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综合性能并拓宽其在抗冲击和高温环境下的应用范围,采用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和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三元共聚物(ASA)作为改性剂,通过熔融共混技术,制备了PMMA/ASA/SMA三元合金材料。在SMA和ASA总质量分数固定为30%的情况下,研究了SMA含量变化对合金材料力学性能、耐热性能以及组分相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SMA和ASA可显著提升PMMA的断裂伸长率和缺口冲击强度,随着SMA含量的增加,合金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逐渐提升,断裂伸长率先升高后降低,当SMA质量分数为5%时达到最高,较未添加SMA的材料提高32.1%,缺口冲击强度下降,但仍远高于纯PMMA。此外,合金材料的热变形温度与SMA含量成正相关关系,每增加质量分数1%的SMA,热变形温度约提高0.36℃,在SMA质量分数为20%时,热变形温度可提升至103.9℃。SMA的加入有效提高了合金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与未添加SMA的材料相比,添加质量分数20%SMA的合金材料的Tg从122.50℃提升至133.01℃,增幅达10.51℃。此外,合金材料的损耗因子呈现出单一峰值,表明PMMA/ASA/SMA体系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 聚甲基丙烯酸 丙烯-苯乙烯-丙烯酸三元共聚物 合金材料 耐热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降凝剂的合成与改性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景昌 赵建涛 +2 位作者 杜中华 刘春明 董旭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1-184,共4页
在氮气保护下,以摩尔比为9∶5∶1的丙烯酸十八酯、马来酸酐、苯乙烯为单体,甲苯为溶剂,过氧化二苯甲酰为引发剂,在80℃下合成了丙烯酸十八酯-马来酸酐-苯乙烯三元共聚物(降凝剂A);在甲苯溶剂中,120℃下分别用脂肪醇/脂肪胺对降凝剂A进... 在氮气保护下,以摩尔比为9∶5∶1的丙烯酸十八酯、马来酸酐、苯乙烯为单体,甲苯为溶剂,过氧化二苯甲酰为引发剂,在80℃下合成了丙烯酸十八酯-马来酸酐-苯乙烯三元共聚物(降凝剂A);在甲苯溶剂中,120℃下分别用脂肪醇/脂肪胺对降凝剂A进行醇解/胺解,合成了降凝剂B/降凝剂C。考察了降凝剂A用于大庆原油降凝时所需的最佳引发剂用量;在大庆原油中分别加入0.5%(w)的降凝剂A,B,C,考察了不同降凝剂对大庆原油的降凝和降黏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合成降凝剂A的最佳引发剂用量为1.0%(基于总单体质量);降凝剂C在降凝和降黏方面都优于降凝剂A和降凝剂B,使用降凝剂C时大庆原油倾点降幅最高达14℃、黏度最大降幅为56.78%;脂肪醇/脂肪胺的碳数影响降凝剂对原油的降凝和降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十八酯-马来酸酐-苯乙烯三元共聚物 原油 降凝剂 醇解 胺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油生物柴油降凝剂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燕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5-329,共5页
以棕榈油为原料通过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PME),采用GC-MS表征PME的化学组成,用α-甲基丙烯酸混合酯(AE)、马来酸酐(MA)和苯乙烯(ST)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法得到三元共聚物降凝剂AMS,对AE和AMS降凝剂进行了FTIR表征。考察了影响AMS降凝效果... 以棕榈油为原料通过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PME),采用GC-MS表征PME的化学组成,用α-甲基丙烯酸混合酯(AE)、马来酸酐(MA)和苯乙烯(ST)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法得到三元共聚物降凝剂AMS,对AE和AMS降凝剂进行了FTIR表征。考察了影响AMS降凝效果的主要因素。表征结果显示,PME中棕榈酸甲酯的相对含量最高(为34.75%(w)),硬脂酸甲酯的相对含量为10.78%(w),饱和脂肪酸甲酯总含量为45.53%(w)。实验结果表明,单体比n(AE)∶n(MA)∶n(ST)=3∶1∶1、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5 h、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用量为1.2%(w)、降凝剂添加量为0.10%(w)时,可将PME的凝点降低到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油生物柴油 降凝剂 苯乙烯 马来酸酐 Α-甲基丙烯酸 三元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