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烯酸十八酯-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的合成及其降凝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李聚源 戚朝荣 +2 位作者 张耀君 刘春地 梁利平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5期65-67,共3页
用直接酯化法合成了丙烯酸十八酯 ,采用正交实验和极差分析确定了最优酯化条件 .用合成的丙烯酸十八酯与顺丁烯二酸酐共聚 ,得到二元共聚物型原油降凝剂 .实验表明 ,在中原油田生产的高含蜡原油中加入 0 .1 %的该共聚物可使其凝固点下降... 用直接酯化法合成了丙烯酸十八酯 ,采用正交实验和极差分析确定了最优酯化条件 .用合成的丙烯酸十八酯与顺丁烯二酸酐共聚 ,得到二元共聚物型原油降凝剂 .实验表明 ,在中原油田生产的高含蜡原油中加入 0 .1 %的该共聚物可使其凝固点下降 1 3℃ ;当单体物质的量之比为 4∶ 1 ,BPO的用量为 0 .9% ,在 85℃反应 1 0 h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十八酯-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 合成 降凝性能 降凝剂 二元共聚物 含蜡原油 油田化学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甲酯-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SiO_2杂化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7
2
作者 钱军民 金志浩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62-165,共4页
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APTEOS)为交联剂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顺丁烯二酸酐(MAH)和四乙氧基硅 (TEOS)为原料 ,通过自由基溶液聚合和溶胶 -凝胶过程制得了两相间以共价键结合的透明 MMA- MAH共聚物 / Si O2 有机 -无机杂化材料... 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APTEOS)为交联剂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顺丁烯二酸酐(MAH)和四乙氧基硅 (TEOS)为原料 ,通过自由基溶液聚合和溶胶 -凝胶过程制得了两相间以共价键结合的透明 MMA- MAH共聚物 / Si O2 有机 -无机杂化材料。通过 FT- IR分析证实了材料有机相与无机相之间是以共价键结合的。随着无机相含量的增加 ,材料热性能呈明显上升趋势。复合材料可见光透过率在 75 %左右 ,当 Si O2 含量超过一定值后 ,可见光透过率逐渐降低。研究结果初步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 SIO2 杂化材料 制备 性能 交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十八酯-顺丁烯二酸酐-醋酸乙烯酯-苯乙烯降凝剂对原油蜡晶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张金俊 王兰芳 +2 位作者 张鑫 关建宁 姚成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02-307,共6页
用偏光显微镜(PLM)观察甲基丙烯酸十八酯-顺丁烯二酸酐-醋酸乙烯酯-苯乙烯(OMVS)降凝剂添加量对原油蜡晶形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OMVS降凝剂添加量的增加,蜡晶由不规则的棒状和片状逐渐变为粒径小、分散均匀的近似球状的蜡晶;PLM表... 用偏光显微镜(PLM)观察甲基丙烯酸十八酯-顺丁烯二酸酐-醋酸乙烯酯-苯乙烯(OMVS)降凝剂添加量对原油蜡晶形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OMVS降凝剂添加量的增加,蜡晶由不规则的棒状和片状逐渐变为粒径小、分散均匀的近似球状的蜡晶;PLM表征结果显示,加入OMVS降凝剂的非洲原油和国产原油的蜡晶颗粒数均由不到100个增至大于1300个和1700个,原先占主导地位的表面积较大(非洲原油150~250μm2和国产原油100~200μm2)的蜡晶个数由超过60%降至1%以内,表面积较小(5~50μm2)的蜡晶个数由不到10%增至90%以上。通过指数回归可确定OMVS降凝剂添加量-蜡晶平均表面积-降凝幅度的内在关系,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十八 顺丁烯二酸酐 醋酸乙烯 苯乙烯 降凝剂 原油蜡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苯乙烯-顺丁烯二酸酐三元共聚物固定葡萄糖淀粉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书香 王振华 +1 位作者 康海彦 张贺迎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4期356-359,共4页
利用自由基沉淀聚合反应合成了不同组成的、具有可逆溶解 -沉淀性能的甲基丙烯酸 -苯乙烯 -顺丁烯二酸酐三元共聚物载体 ,并测定了其临界 pH值 (2 .4 7~ 3.5 1) .利用载体上的酸酐基团固定葡萄糖淀粉酶 ,得到了具有液相酶和固相酶两者... 利用自由基沉淀聚合反应合成了不同组成的、具有可逆溶解 -沉淀性能的甲基丙烯酸 -苯乙烯 -顺丁烯二酸酐三元共聚物载体 ,并测定了其临界 pH值 (2 .4 7~ 3.5 1) .利用载体上的酸酐基团固定葡萄糖淀粉酶 ,得到了具有液相酶和固相酶两者优点的固定化酶 .考察了单体组成、固定化反应时间对固定化酶酶活的影响和可回收利用性 .固定化酶 (湿 )酶活可达 2 347u/ g ,经溶解 -沉淀循环 3次回收后的固定化酶酶活可保留 7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 苯乙烯 顺丁烯二酸酐 三元共聚物 固定化酶 葡萄糖淀粉酶 可逆沉淀-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代丙烯酸酯的嵌段共聚物的结晶、氟元素分布和表面特性
5
作者 罗子淇 陈江 +3 位作者 杨小波 宋金星 王小君 包永忠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2-530,共9页
研究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的结晶、氟元素分布和表面特性可为高疏水疏油涂层的开发提供基础。采用碘转移细乳液聚合制备了由聚(氟代丙烯酸酯-co-丙烯酸十八酯)和非氟代聚合物链段构成的嵌段共聚物,并研究嵌段共聚物组成和热处理条件对其... 研究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的结晶、氟元素分布和表面特性可为高疏水疏油涂层的开发提供基础。采用碘转移细乳液聚合制备了由聚(氟代丙烯酸酯-co-丙烯酸十八酯)和非氟代聚合物链段构成的嵌段共聚物,并研究嵌段共聚物组成和热处理条件对其结晶、表面氟元素富集和疏水疏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含以C8氟代烷基为主的氟代丙烯酸酯-丙烯酸十八酯无规共聚物或丙烯酸全氟己基乙基丙烯酸酯-丙烯酸十八酯无规共聚物链段的嵌段共聚物均具有结晶和表面氟元素富集特性,并在表面形成“峰谷状”粗糙结构。随着共聚物分子链运动能力和热处理温度的提升,氟元素表面富集程度增大。非氟代链段含量的增加会降低嵌段共聚物的结晶性,同时强化微相分离,因此,合成嵌段比适中的嵌段共聚物能够获得比聚(氟代丙烯酸酯-co-丙烯酸十八酯)无规共聚物更优的综合疏水疏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氟代丙烯酸-co-丙烯酸十八) 嵌段共聚物 微相分离 结晶 疏水疏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亚胺改性Ti_(3)C_(2)T_(x) MXene交联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共聚物薄膜的制备及其电磁屏蔽和抗静电性能研究
6
作者 夏碧华 李家豪 +5 位作者 张枭楠 侯茗萱 瞿润怡 黄杨宇 李婷 东为富 《塑料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5-183,共9页
随着网络通信的发展和电子设备使用频率的增加,电磁波辐射和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因此亟需研究具有高电磁屏蔽性能的材料。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以具有高电磁屏蔽性能的二维片层材料Ti_(3)C_(2)T_(x) MXene为研究对象,以含有大量氨基的高分... 随着网络通信的发展和电子设备使用频率的增加,电磁波辐射和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因此亟需研究具有高电磁屏蔽性能的材料。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以具有高电磁屏蔽性能的二维片层材料Ti_(3)C_(2)T_(x) MXene为研究对象,以含有大量氨基的高分子聚合物聚乙烯亚胺为改性剂,基于Ti_(3)C_(2)T_(x) MXene和聚乙烯亚胺之间的氢键作用使聚乙烯亚胺分子接枝在Ti_(3)C_(2)T_(x) MXene表面,制得改性Ti_(3)C_(2)T_(x) MXene。通过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之间的加成反应制备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共聚物,并以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共聚物作为聚合物基体,以改性Ti_(3)C_(2)T_(x) MXene作为交联剂,通过溶液聚合和浇铸成膜的方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聚乙烯亚胺接枝Ti_(3)C_(2)T_(x) MXene交联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共聚物薄膜。对制备的聚乙烯亚胺接枝Ti_(3)C_(2)T_(x) MXene交联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共聚物薄膜的结构进行透射电镜、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拉曼光谱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进一步对该复合薄膜的热稳定性、电磁屏蔽性能、拉伸性能和抗静电性能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该复合薄膜表现出45 dB的高电磁屏蔽效率,12 MPa的高拉伸强度以及5×10^(7)Ω的高表面电阻,均高于不含Ti_(3)C_(2)T_(x) MXene的聚乙烯亚胺交联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薄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片层材料MXene 聚乙烯亚胺 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乙共聚物 电磁屏蔽性能 抗静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十八酯/醋酸乙烯酯二元共聚物的制备及其对含蜡原油的降凝效果 被引量:6
7
作者 杨飞 李传宪 +2 位作者 林名桢 李志岩 于涛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2-105,97,共5页
以甲苯为溶剂,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丙烯酸十八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POA-VA,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了POA-VA的结晶开始温度、结晶高峰温度及结晶潜热。上述结晶参数值受合成时聚合溶液中单体质量分数(20%-50%)的影响较小,不受聚合温度(... 以甲苯为溶剂,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丙烯酸十八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POA-VA,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了POA-VA的结晶开始温度、结晶高峰温度及结晶潜热。上述结晶参数值受合成时聚合溶液中单体质量分数(20%-50%)的影响较小,不受聚合温度(60-90℃)的影响,随OA、VA摩尔比的增大(1∶1-10∶1)和聚合时间的延长(1-8 h)而增大。用单体摩尔比不同的POA-VA以200 mg/L的剂量处理不同产地的含蜡原油时,凝点33℃的大庆原油降凝幅度仅为1-3℃,最大降幅出现在单体摩尔比为2∶1时;凝点17℃的长庆原油降凝幅度为3-14℃,随单体摩尔比增大而增大;凝点25℃的胜利原油降凝幅度为4-10℃,最大降幅出现在单体摩尔比为8∶1时。从降凝剂分子的极性、相对分子质量、原油组成等讨论了POA-VA的降凝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十八/醋酸乙烯共聚物 降凝剂 合成反应条件 结晶温度 结晶热 降凝效果 含蜡原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腈-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共聚物的裂解机理 被引量:2
8
作者 胡定煜 罗爱芹 +1 位作者 吴文辉 傅若农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2000年第4期513-516,共4页
利用裂解气相色谱 /质谱法研究丙烯腈 -甲基丙烯酸 - 2 -羟乙酯共聚物的热稳定性和热裂解机理 .结果表明 :聚合物在 4 0 0℃以下的热稳定性随甲基丙烯酸 - 2 -羟乙酯(HEMA)投料比的增加逐渐下降 ,其完全裂解温度在 4 0 0~ 50 0℃ ,完... 利用裂解气相色谱 /质谱法研究丙烯腈 -甲基丙烯酸 - 2 -羟乙酯共聚物的热稳定性和热裂解机理 .结果表明 :聚合物在 4 0 0℃以下的热稳定性随甲基丙烯酸 - 2 -羟乙酯(HEMA)投料比的增加逐渐下降 ,其完全裂解温度在 4 0 0~ 50 0℃ ,完全裂解温度不受聚合时单体配料比的影响 .在高温下的裂解表现为两个均聚体裂解行为的加和 .研究结果对该聚合物的实际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 甲基丙烯酸2-羟乙 共聚物 HEMA 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聚(酰胺-酯)对聚丙烯/聚氯乙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接枝聚丙烯共混体系的增容作用 被引量:6
9
作者 刁建志 巴信武 +1 位作者 王素娟 丁海涛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4-17,共4页
研究了超支化聚 (酰胺 -酯 ) (HBP)对聚丙烯 /聚氯乙烯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接枝聚丙烯共混体系 [PP/PVC/PP g (St co MMA) ]的增容作用。讨论了HBP的用量对PP/PVC( 80 / 2 0 )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研究了剪切应力、剪切速... 研究了超支化聚 (酰胺 -酯 ) (HBP)对聚丙烯 /聚氯乙烯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接枝聚丙烯共混体系 [PP/PVC/PP g (St co MMA) ]的增容作用。讨论了HBP的用量对PP/PVC( 80 / 2 0 )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研究了剪切应力、剪切速率和温度对PP/PVC( 80 / 2 0 )共混物熔体黏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PP/PVC/PP g (St co MMA) ( 80 / 2 0 / 6)共混物中加入 1份HBP时 ,就可以很好改善共混体系的相容性 ,使共混物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 ,同时使熔体表观黏度达到较小值。该共混物熔体属于假塑性流体。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研究结果证明了HBP增强了PP/PVC/PP g (St co MMA)的界面粘结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聚(酰胺-) 丙烯/聚氯乙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接枝聚丙烯共混体系 增容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甲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基高吸水树脂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文林 邵拥军 +1 位作者 李佐邦 王志英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726-730,共5页
由丙烯酸甲酯 (MA)和乙酸乙烯酯 (VAc)在适量交联剂存在下制得共聚物P(MA -co -VAc)。该共聚物经水解处理 ,制得一种具有高吸水功能的树脂HP(MA -co -VAc) ,对它的性能 ,诸如吸水能力、吸液速度、保水性和稳定性等 。
关键词 丙烯酸-乙酸乙烯共聚物 高吸水树脂 合成 性能 交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RP法制备聚甲基丙烯酸2,2,2-三氟乙酯-b-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夏攀登 路翠苹 +1 位作者 王兴东 张书香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6-19,共4页
用α-溴代丙酸乙酯(EPN-B)/氯化亚铜(CuCl)/联二吡啶(bpy)作为ATRP催化引发体系,环己酮为溶剂,进行甲基丙烯酸2,2,2-三氟乙酯(TFEMA)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得到单分散PTFEMA-X预聚体。并以此预聚体为大分子引发剂引发苯乙烯聚合,... 用α-溴代丙酸乙酯(EPN-B)/氯化亚铜(CuCl)/联二吡啶(bpy)作为ATRP催化引发体系,环己酮为溶剂,进行甲基丙烯酸2,2,2-三氟乙酯(TFEMA)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得到单分散PTFEMA-X预聚体。并以此预聚体为大分子引发剂引发苯乙烯聚合,得到分子质量可控、分子质量分布窄的聚甲基丙烯酸2,2,2-三氟乙酯-b-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考察了大分子引发剂的分子质量、配位剂等对聚合过程的影响。并用1H-NMR、FTIR、GPC、DSC等对产物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甲基丙烯酸2 2 2-三氟乙 苯乙烯 嵌段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单酯-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三元共聚物复鞣加脂剂的制备及其性能
12
作者 邹祥龙 吴骅钧 叶其巧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27-1330,共4页
以长链脂肪醇马来酸单酯(FME)和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MAO)为亲油单体、甲基丙烯酸(MAA)为亲水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活泼单体滴加法制备了FME-MAO-MAA三元两亲结构共聚物——PMMF复鞣加脂剂。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PMMF的结构... 以长链脂肪醇马来酸单酯(FME)和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MAO)为亲油单体、甲基丙烯酸(MAA)为亲水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活泼单体滴加法制备了FME-MAO-MAA三元两亲结构共聚物——PMMF复鞣加脂剂。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PMMF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单因素实验对影响PMMF制备的各因素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在较佳条件(n(FME):n(MAO)=3:2、n(亲油单体):n(MAA)=1:1.5、w(过硫酸钱)=5%(基于单体总质量)、n(十二醇):n(十六醇)=1:1、反应温度85℃、活泼单体滴加时间1 5 h)下合成的PMMF复鞣加脂剂具有较好的加脂性能和防水性能。在较佳条件下合成的PMMF的质量分数为1%的水乳液在400 nm处(25℃)的透光率为54.4%,用PMMF复鞣加脂剂处理绵羊兰湿革(削匀厚度1.0 mm)动态防水的次数为1 960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鞣加脂剂 马来酸单 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 甲基丙烯酸 马来酸单-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三元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接枝共聚物的ATRP均相合成,结构和性能研究(英文)
13
作者 俞娟 王春鹏 +1 位作者 王基夫 储富祥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7-43,共7页
在氯化锂/N,N-二甲基乙酰胺(LiCl/DMAc)体系中,利用2-溴代异丁酰溴与纤维素的直接酯化反应首先合成了具有不同引发点数量的ATRP大分子引发剂(cell-Br);然后以CuBr/PMDETA为催化体系,cell-Br为引发剂,将2-甲基丙烯酸羟乙酯通过原子转移... 在氯化锂/N,N-二甲基乙酰胺(LiCl/DMAc)体系中,利用2-溴代异丁酰溴与纤维素的直接酯化反应首先合成了具有不同引发点数量的ATRP大分子引发剂(cell-Br);然后以CuBr/PMDETA为催化体系,cell-Br为引发剂,将2-甲基丙烯酸羟乙酯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接枝到纤维素的大分子骨架上合成纤维素-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接枝共聚物(cellulose-g-PHEMA)。通过FT-IR,1H NMR,GPC和TGA对cell-Br和cellulose-g-PHEMA的结构和性能进行分析,并利用动态光散射(DLS),原子力显微镜(AFM),透射电镜(TEM)观察了cellulose-g-PHEMA的微观形貌,结果表明cellulose-g-PHEMA易于组装成直径约180 nm的球形胶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ATRP) 接枝共聚物 2-甲基丙烯酸羟乙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单酰胺-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共聚物复鞣加脂剂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2
14
作者 汪际焱 兰云军 邹祥龙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89-892,共4页
以N-单马来酸十八烷基酰胺(NSA-18)和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MAO)为亲油单体、丙烯酸(AA)为亲水单体、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采用活泼单体滴加法制备了两亲结构共聚物(PNMA)复鞣加脂剂。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示差扫描量热分析... 以N-单马来酸十八烷基酰胺(NSA-18)和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MAO)为亲油单体、丙烯酸(AA)为亲水单体、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采用活泼单体滴加法制备了两亲结构共聚物(PNMA)复鞣加脂剂。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对PNMA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影响PNMA制备的各项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当n(NSA-18)∶n(MAO)=3∶2、n(亲油单体)∶n(亲水单体)=1∶3.5、w(APS)=4.5%(基于单体总质量)、反应温度为88℃、活泼单体滴加时间为2 h时,合成的PNMA复鞣加脂剂具有较好的填充性能和一定的柔软、防水性能,质量分数为1%的水乳液的透光率为42.7%(400 nm,25℃),复鞣加脂后革样增厚率为29.6%,静态吸水率为4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鞣加脂剂 单马来酸十八烷基酰胺 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 丙烯酸 两亲结构共聚物 皮革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共混合金的加工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2
15
作者 白玉清 闰明涛 +1 位作者 刘迎宾 钟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44-48,共5页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PTT/ASA)共混合金的力学性能与加工条件密切相关。采用注塑成型的方法,通过改变模具温度和保压时间,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万能材料试验机和冲击试验机研究了PTT/ASA共混合金材料的...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PTT/ASA)共混合金的力学性能与加工条件密切相关。采用注塑成型的方法,通过改变模具温度和保压时间,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万能材料试验机和冲击试验机研究了PTT/ASA共混合金材料的结晶性能和力学性能,讨论了注塑参数的变化对共混合金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升高模具温度可以提高共混合金的结晶度,并且较高的模具温度有利于提高共混合金的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保压时间延长,结晶度增大,拉伸强度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 丙烯-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 模具温度 保压时间 冲击强度 拉伸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聚己二酸二甘醇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生物降解薄膜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吉丽 张会良 +1 位作者 高歌 董丽松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2-58,共7页
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S)对聚乳酸(PLA)进行增韧改性,增韧后的PLA再与增塑剂聚己二酸二甘醇酯(PDEGA)熔融共混挤出并吹膜。将PDEGA的质量分数固定为8%,改变PLA和MBS的比例,探讨了不同含量的MBS对PLA/PDEGA/MBS薄膜... 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S)对聚乳酸(PLA)进行增韧改性,增韧后的PLA再与增塑剂聚己二酸二甘醇酯(PDEGA)熔融共混挤出并吹膜。将PDEGA的质量分数固定为8%,改变PLA和MBS的比例,探讨了不同含量的MBS对PLA/PDEGA/MBS薄膜力学性能、光学性能、流变性能以及结晶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镜观察薄膜撕裂断面形态,用偏光显微镜观察PLA的结晶形貌。结果表明,加入PDEGA后,薄膜的Tg下降了近8℃,Tcc下降了约17℃;随着MBS的不断加入,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分别在25MPa和120kN/m以上,PLA薄膜的断裂伸长率由PLA的3.5%提高到薄膜的40%以上,薄膜的模量、黏度都有所增加;随着MBS含量的增加,PLA球晶的边界逐渐变得模糊,球晶数量增加,球晶尺寸明显变小,但PLA的结晶类型没有改变;薄膜保持了良好的透明性和降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甲基丙烯酸-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聚己二酸二甘醇 吹塑薄膜 增韧 生物可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型交联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15
17
作者 潘明旺 万林战 +2 位作者 张健 李佐邦 张留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1-64,共4页
采用种子乳液共聚方法合成了以BA、2-EHA为核层共聚单体,St、MMA为壳层共聚单体,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为核壳层交联剂的共聚物(ACR)。借助动态光散射粒径分析仪、DSC、TEM分别考察了乳胶粒的粒径及其分布、共聚物玻璃化转变温度以及乳... 采用种子乳液共聚方法合成了以BA、2-EHA为核层共聚单体,St、MMA为壳层共聚单体,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为核壳层交联剂的共聚物(ACR)。借助动态光散射粒径分析仪、DSC、TEM分别考察了乳胶粒的粒径及其分布、共聚物玻璃化转变温度以及乳胶粒的微观形态结构。实验结果表明,共聚物具有明显的三个玻璃化转变温度(Tg),分别对应ACR的核层、接枝过渡层、壳层的Tg,且ACR乳胶粒呈现规整的核壳结构。当壳层苯乙烯含量大于70%时,所合成的乳胶粒结构表现明显的异常核壳形态(夹心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壳结构 丙烯酸共聚物 种子乳液聚合方法 -壳聚丙烯酸 乳胶粒 热塑性树脂 改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酐-苯乙烯-丙烯酸高级酯稠油降粘剂MSA的研制 被引量:25
18
作者 张毅 赵明方 +4 位作者 周风山 倪文学 徐宏 郭焱 卢凤纪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95-298,共4页
利用自制的丙烯酸高级酯单体与其它单体共聚合成了一种新型油溶性聚合物降粘剂马来酸酐 苯乙烯 丙烯酸高级酯三元共聚物MSA。研究了该共聚物的合成工艺以及单体配比、加入量、分子量、加入温度等因素对稠油降粘效果的影响 ,得出了最... 利用自制的丙烯酸高级酯单体与其它单体共聚合成了一种新型油溶性聚合物降粘剂马来酸酐 苯乙烯 丙烯酸高级酯三元共聚物MSA。研究了该共聚物的合成工艺以及单体配比、加入量、分子量、加入温度等因素对稠油降粘效果的影响 ,得出了最佳单体配比及合成工艺。将该降粘剂工业产品用于吐哈吐玉克油田稠油泵上掺稀举升工艺 ,只要加入 10 0— 2 0 0mg/L降粘剂MSA ,在稀油掺入量比原来降低 5 0 %以上时仍能维持正常生产 ,对该稠油具有明显降粘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酐/苯乙烯/丙烯酸十八共聚物(MSA) 降粘剂 稠油 掺稀举升工艺 土哈油田 产品研究与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酯-叔碳酸乙烯酯共聚物乳液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8
19
作者 陈元武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20-22,共3页
介绍了一种丙烯酸酯 -叔碳酸乙烯酯共聚物乳液的制备方法、性能及其应用。试验结果表明 ,该共聚物乳液的耐水性、耐酸碱性、耐候性、抗沾污性等均优于常规的纯丙乳液和苯丙乳液 ,适用于配制高档内外墙涂料和纸张上光剂。
关键词 丙烯酸-叔碳酸乙烯 共聚物乳液 制备 应用 建筑涂料 纸张上光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共混物的制备与性能
20
作者 刘迎宾 闰明涛 +1 位作者 钟宇 杨红军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2-47,共6页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偏光显微镜、万能材料试验机及毛细管流变仪等对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PTT/ASA)共混物的相形态、力学性能、流变性能和热老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TT和ASA具有部分相容性,当AS...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偏光显微镜、万能材料试验机及毛细管流变仪等对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PTT/ASA)共混物的相形态、力学性能、流变性能和热老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TT和ASA具有部分相容性,当ASA含量为50%时,共混物中形成了双连续相;随着ASA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断面变得更粗糙,断裂方式转变为韧性断裂,ASA的加入明显提高了共混物的缺口冲击强度,但却降低了拉伸强度;共混物熔体为假塑性流体,随着ASA含量增加,熔体表观黏度升高、假塑性越明显,PTT的加工性能得到改善;PTT/ASA比PTT/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共混物具有更好的耐热老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 丙烯-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 相形态 流变学 热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