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烯酸十八酯/醋酸乙烯酯二元共聚物的制备及其对含蜡原油的降凝效果 被引量:6
1
作者 杨飞 李传宪 +2 位作者 林名桢 李志岩 于涛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2-105,97,共5页
以甲苯为溶剂,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丙烯酸十八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POA-VA,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了POA-VA的结晶开始温度、结晶高峰温度及结晶潜热。上述结晶参数值受合成时聚合溶液中单体质量分数(20%-50%)的影响较小,不受聚合温度(... 以甲苯为溶剂,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丙烯酸十八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POA-VA,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了POA-VA的结晶开始温度、结晶高峰温度及结晶潜热。上述结晶参数值受合成时聚合溶液中单体质量分数(20%-50%)的影响较小,不受聚合温度(60-90℃)的影响,随OA、VA摩尔比的增大(1∶1-10∶1)和聚合时间的延长(1-8 h)而增大。用单体摩尔比不同的POA-VA以200 mg/L的剂量处理不同产地的含蜡原油时,凝点33℃的大庆原油降凝幅度仅为1-3℃,最大降幅出现在单体摩尔比为2∶1时;凝点17℃的长庆原油降凝幅度为3-14℃,随单体摩尔比增大而增大;凝点25℃的胜利原油降凝幅度为4-10℃,最大降幅出现在单体摩尔比为8∶1时。从降凝剂分子的极性、相对分子质量、原油组成等讨论了POA-VA的降凝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十八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降凝剂 合成反应条件 结晶温度 结晶热 降凝效果 含蜡原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代丙烯酸酯的嵌段共聚物的结晶、氟元素分布和表面特性
2
作者 罗子淇 陈江 +3 位作者 杨小波 宋金星 王小君 包永忠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2-530,共9页
研究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的结晶、氟元素分布和表面特性可为高疏水疏油涂层的开发提供基础。采用碘转移细乳液聚合制备了由聚(氟代丙烯酸酯-co-丙烯酸十八酯)和非氟代聚合物链段构成的嵌段共聚物,并研究嵌段共聚物组成和热处理条件对其... 研究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的结晶、氟元素分布和表面特性可为高疏水疏油涂层的开发提供基础。采用碘转移细乳液聚合制备了由聚(氟代丙烯酸酯-co-丙烯酸十八酯)和非氟代聚合物链段构成的嵌段共聚物,并研究嵌段共聚物组成和热处理条件对其结晶、表面氟元素富集和疏水疏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含以C8氟代烷基为主的氟代丙烯酸酯-丙烯酸十八酯无规共聚物或丙烯酸全氟己基乙基丙烯酸酯-丙烯酸十八酯无规共聚物链段的嵌段共聚物均具有结晶和表面氟元素富集特性,并在表面形成“峰谷状”粗糙结构。随着共聚物分子链运动能力和热处理温度的提升,氟元素表面富集程度增大。非氟代链段含量的增加会降低嵌段共聚物的结晶性,同时强化微相分离,因此,合成嵌段比适中的嵌段共聚物能够获得比聚(氟代丙烯酸酯-co-丙烯酸十八酯)无规共聚物更优的综合疏水疏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氟代丙烯酸-co-丙烯酸十八) 嵌段共聚物 微相分离 结晶 疏水疏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十八酯-顺丁烯二酸酐-醋酸乙烯酯-苯乙烯降凝剂对原油蜡晶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张金俊 王兰芳 +2 位作者 张鑫 关建宁 姚成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02-307,共6页
用偏光显微镜(PLM)观察甲基丙烯酸十八酯-顺丁烯二酸酐-醋酸乙烯酯-苯乙烯(OMVS)降凝剂添加量对原油蜡晶形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OMVS降凝剂添加量的增加,蜡晶由不规则的棒状和片状逐渐变为粒径小、分散均匀的近似球状的蜡晶;PLM表... 用偏光显微镜(PLM)观察甲基丙烯酸十八酯-顺丁烯二酸酐-醋酸乙烯酯-苯乙烯(OMVS)降凝剂添加量对原油蜡晶形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OMVS降凝剂添加量的增加,蜡晶由不规则的棒状和片状逐渐变为粒径小、分散均匀的近似球状的蜡晶;PLM表征结果显示,加入OMVS降凝剂的非洲原油和国产原油的蜡晶颗粒数均由不到100个增至大于1300个和1700个,原先占主导地位的表面积较大(非洲原油150~250μm2和国产原油100~200μm2)的蜡晶个数由超过60%降至1%以内,表面积较小(5~50μm2)的蜡晶个数由不到10%增至90%以上。通过指数回归可确定OMVS降凝剂添加量-蜡晶平均表面积-降凝幅度的内在关系,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十八 顺丁烯二酸酐 醋酸乙烯酯 乙烯 降凝剂 原油蜡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十八酯-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的合成及其降凝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李聚源 戚朝荣 +2 位作者 张耀君 刘春地 梁利平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5期65-67,共3页
用直接酯化法合成了丙烯酸十八酯 ,采用正交实验和极差分析确定了最优酯化条件 .用合成的丙烯酸十八酯与顺丁烯二酸酐共聚 ,得到二元共聚物型原油降凝剂 .实验表明 ,在中原油田生产的高含蜡原油中加入 0 .1 %的该共聚物可使其凝固点下降... 用直接酯化法合成了丙烯酸十八酯 ,采用正交实验和极差分析确定了最优酯化条件 .用合成的丙烯酸十八酯与顺丁烯二酸酐共聚 ,得到二元共聚物型原油降凝剂 .实验表明 ,在中原油田生产的高含蜡原油中加入 0 .1 %的该共聚物可使其凝固点下降 1 3℃ ;当单体物质的量之比为 4∶ 1 ,BPO的用量为 0 .9% ,在 85℃反应 1 0 h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十八-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 合成 降凝性能 降凝剂 二元共聚物 含蜡原油 油田化学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单酯-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三元共聚物复鞣加脂剂的制备及其性能
5
作者 邹祥龙 吴骅钧 叶其巧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27-1330,共4页
以长链脂肪醇马来酸单酯(FME)和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MAO)为亲油单体、甲基丙烯酸(MAA)为亲水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活泼单体滴加法制备了FME-MAO-MAA三元两亲结构共聚物——PMMF复鞣加脂剂。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PMMF的结构... 以长链脂肪醇马来酸单酯(FME)和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MAO)为亲油单体、甲基丙烯酸(MAA)为亲水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活泼单体滴加法制备了FME-MAO-MAA三元两亲结构共聚物——PMMF复鞣加脂剂。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PMMF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单因素实验对影响PMMF制备的各因素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在较佳条件(n(FME):n(MAO)=3:2、n(亲油单体):n(MAA)=1:1.5、w(过硫酸钱)=5%(基于单体总质量)、n(十二醇):n(十六醇)=1:1、反应温度85℃、活泼单体滴加时间1 5 h)下合成的PMMF复鞣加脂剂具有较好的加脂性能和防水性能。在较佳条件下合成的PMMF的质量分数为1%的水乳液在400 nm处(25℃)的透光率为54.4%,用PMMF复鞣加脂剂处理绵羊兰湿革(削匀厚度1.0 mm)动态防水的次数为1 960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鞣加脂剂 马来酸单 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 甲基丙烯酸 马来酸单-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三元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单酰胺-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共聚物复鞣加脂剂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2
6
作者 汪际焱 兰云军 邹祥龙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89-892,共4页
以N-单马来酸十八烷基酰胺(NSA-18)和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MAO)为亲油单体、丙烯酸(AA)为亲水单体、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采用活泼单体滴加法制备了两亲结构共聚物(PNMA)复鞣加脂剂。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示差扫描量热分析... 以N-单马来酸十八烷基酰胺(NSA-18)和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MAO)为亲油单体、丙烯酸(AA)为亲水单体、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采用活泼单体滴加法制备了两亲结构共聚物(PNMA)复鞣加脂剂。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对PNMA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影响PNMA制备的各项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当n(NSA-18)∶n(MAO)=3∶2、n(亲油单体)∶n(亲水单体)=1∶3.5、w(APS)=4.5%(基于单体总质量)、反应温度为88℃、活泼单体滴加时间为2 h时,合成的PNMA复鞣加脂剂具有较好的填充性能和一定的柔软、防水性能,质量分数为1%的水乳液的透光率为42.7%(400 nm,25℃),复鞣加脂后革样增厚率为29.6%,静态吸水率为4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鞣加脂剂 单马来酸十八烷基酰胺 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 丙烯酸 两亲结构共聚物 皮革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酐-苯乙烯-丙烯酸高级酯稠油降粘剂MSA的研制 被引量:25
7
作者 张毅 赵明方 +4 位作者 周风山 倪文学 徐宏 郭焱 卢凤纪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95-298,共4页
利用自制的丙烯酸高级酯单体与其它单体共聚合成了一种新型油溶性聚合物降粘剂马来酸酐 苯乙烯 丙烯酸高级酯三元共聚物MSA。研究了该共聚物的合成工艺以及单体配比、加入量、分子量、加入温度等因素对稠油降粘效果的影响 ,得出了最... 利用自制的丙烯酸高级酯单体与其它单体共聚合成了一种新型油溶性聚合物降粘剂马来酸酐 苯乙烯 丙烯酸高级酯三元共聚物MSA。研究了该共聚物的合成工艺以及单体配比、加入量、分子量、加入温度等因素对稠油降粘效果的影响 ,得出了最佳单体配比及合成工艺。将该降粘剂工业产品用于吐哈吐玉克油田稠油泵上掺稀举升工艺 ,只要加入 10 0— 2 0 0mg/L降粘剂MSA ,在稀油掺入量比原来降低 5 0 %以上时仍能维持正常生产 ,对该稠油具有明显降粘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酐/苯乙烯/丙烯酸十八共聚物(MSA) 降粘剂 稠油 掺稀举升工艺 土哈油田 产品研究与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DA/SM/MAH三元共聚物降黏剂的制备和性能 被引量:3
8
作者 周天澍 裴建中 +1 位作者 李蕊 刘勇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315-4319,共5页
运用稠油降黏技术引入石油沥青降黏,将实验室自制的丙烯酸十八酯/苯乙烯/马来酸酐(ODA/SM/MAH)三元共聚物添加到基质沥青中,得到了不同温度及不同掺量下三元共聚物改性沥青的降黏效果,采用离析试验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对三元共聚物的稳... 运用稠油降黏技术引入石油沥青降黏,将实验室自制的丙烯酸十八酯/苯乙烯/马来酸酐(ODA/SM/MAH)三元共聚物添加到基质沥青中,得到了不同温度及不同掺量下三元共聚物改性沥青的降黏效果,采用离析试验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对三元共聚物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三元共聚物能够有效地降低沥青的黏度,降黏效果在不同温度下和不同掺量下有所不同。三元共聚物改性沥青储存稳定性均合格,并且在不同贮存时间及不同贮存温度下储存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反应 聚合物 丙烯酸十八-苯乙烯-马来酸酐三元共聚物 黏度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聚物OMA降凝剂的合成及对非洲原油降凝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张金俊 姚成 +3 位作者 宋娜 王兰芳 周健 关建宁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9-203,共5页
在甲苯溶液中合成了甲基丙烯酸十八酯-顺丁烯二酸酐-丙烯酰胺三元共聚物OMA,改变合成条件得到了大量OMA样品,考察了这些样品对一种非洲原油的降凝幅度,确定了该降凝剂的使用条件。该非洲原油含蜡18.3%、含胶质14.7%、基本不含沥青质,密... 在甲苯溶液中合成了甲基丙烯酸十八酯-顺丁烯二酸酐-丙烯酰胺三元共聚物OMA,改变合成条件得到了大量OMA样品,考察了这些样品对一种非洲原油的降凝幅度,确定了该降凝剂的使用条件。该非洲原油含蜡18.3%、含胶质14.7%、基本不含沥青质,密度0.8996g/cm3,凝点38.5℃,取自中国黄岛油库。研究结果表明摩尔比3:1:1的3种单体在80℃用1%PBO引发,反应自动加速升温至95℃后降温至80℃反应3小时,得到的共聚物OMA-6-2在加量200μg/g、加剂温度70℃时降黏效果较好,使原油凝点下降9.4℃。用GPC法测定,该OMA样品的重均、数均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3600和9200。蜡晶显微照片统计分析表明,加剂原油中蜡晶数由<100增至>1300,反映蜡晶尺寸分布均匀性的蜡晶直径的标准偏差降低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十八酯/顺丁烯二酸酐/丙烯酰胺共聚物 降凝剂 合成 结构参数 非洲原油 含蜡原油 降凝效果 降凝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水基改性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及溶液性质 被引量:10
10
作者 宋春雷 杨青波 +1 位作者 张文德 王丕新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79-482,共4页
利用自由基胶束聚合法,由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酸十八酯共聚合成了疏水缔合型水溶性聚合物。通过红外光谱表征了共聚物的结构,考察了共聚物浓度、盐浓度、剪切速率以及温度对共聚物溶液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聚合物质量分数大于临界... 利用自由基胶束聚合法,由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酸十八酯共聚合成了疏水缔合型水溶性聚合物。通过红外光谱表征了共聚物的结构,考察了共聚物浓度、盐浓度、剪切速率以及温度对共聚物溶液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聚合物质量分数大于临界缔合浓度(2%)时,溶液的粘度急剧增大;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的表观粘度随着溶液中NaCl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甲基丙烯酸十八 疏水缔合 共聚物 胶束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油降凝降粘剂的合成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10
11
作者 胡忠前 马喜平 李永强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7-38,41,共3页
以十八醇和丙烯酸为原料,在不加带水剂的条件下合成了丙烯酸十八酯(ODA),其合成条件为:十八醇108g,n(十八醇):n(丙烯酸)=1.0:1.2,对甲苯磺酸1.0%(催化剂,以醇酸总质量计),对苯二酚0.7%(阻聚剂,以醇酸总质量计),反应温度135℃,反应时间6... 以十八醇和丙烯酸为原料,在不加带水剂的条件下合成了丙烯酸十八酯(ODA),其合成条件为:十八醇108g,n(十八醇):n(丙烯酸)=1.0:1.2,对甲苯磺酸1.0%(催化剂,以醇酸总质量计),对苯二酚0.7%(阻聚剂,以醇酸总质量计),反应温度135℃,反应时间6h。然后再用实验合成的丙烯酸十八酯、顺丁烯二酸酐(MA)和醋酸乙烯酯(VA)3种单体为原料,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反应合成了原油降凝剂AMV。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nODA:nMA:nVA=8:1:1,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AIBN),用量0.5%(w);聚合温度90℃;聚合时间6h。在原油中加入质量分数为0.5%的AMV可以使原油的凝固点降低10℃,50℃时的粘度由148.2mPa.s下降到40mPa.s,降粘率达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十八 顺丁烯二酸酐 醋酸乙烯酯 降凝剂 高含蜡原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降凝剂的合成与改性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景昌 赵建涛 +2 位作者 杜中华 刘春明 董旭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1-184,共4页
在氮气保护下,以摩尔比为9∶5∶1的丙烯酸十八酯、马来酸酐、苯乙烯为单体,甲苯为溶剂,过氧化二苯甲酰为引发剂,在80℃下合成了丙烯酸十八酯-马来酸酐-苯乙烯三元共聚物(降凝剂A);在甲苯溶剂中,120℃下分别用脂肪醇/脂肪胺对降凝剂A进... 在氮气保护下,以摩尔比为9∶5∶1的丙烯酸十八酯、马来酸酐、苯乙烯为单体,甲苯为溶剂,过氧化二苯甲酰为引发剂,在80℃下合成了丙烯酸十八酯-马来酸酐-苯乙烯三元共聚物(降凝剂A);在甲苯溶剂中,120℃下分别用脂肪醇/脂肪胺对降凝剂A进行醇解/胺解,合成了降凝剂B/降凝剂C。考察了降凝剂A用于大庆原油降凝时所需的最佳引发剂用量;在大庆原油中分别加入0.5%(w)的降凝剂A,B,C,考察了不同降凝剂对大庆原油的降凝和降黏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合成降凝剂A的最佳引发剂用量为1.0%(基于总单体质量);降凝剂C在降凝和降黏方面都优于降凝剂A和降凝剂B,使用降凝剂C时大庆原油倾点降幅最高达14℃、黏度最大降幅为56.78%;脂肪醇/脂肪胺的碳数影响降凝剂对原油的降凝和降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十八-马来酸酐-苯乙烯三元共聚物 原油 降凝剂 醇解 胺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油溶性降黏剂NSA的合成及评价 被引量:5
13
作者 段文猛 黄涛涛 +1 位作者 王斌 叶晴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58-61,共4页
以马来酸酐与苯胺为原料,成功制备出具有芳香性和极性基团的N-苯基马来酰亚胺(NPMI)并将其用于稠油降黏剂的合成。针对新疆风城稠油,采用甲基丙烯酸十八酯、丙烯酸以及N-苯基马来酰亚胺为聚合单体,合成了油溶性降黏剂NSA。通过对其降黏... 以马来酸酐与苯胺为原料,成功制备出具有芳香性和极性基团的N-苯基马来酰亚胺(NPMI)并将其用于稠油降黏剂的合成。针对新疆风城稠油,采用甲基丙烯酸十八酯、丙烯酸以及N-苯基马来酰亚胺为聚合单体,合成了油溶性降黏剂NSA。通过对其降黏效果的评价,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为:n(甲基丙烯酸十八酯)∶n(N-苯基马来酰亚胺)∶n(丙烯酸)=10∶2∶3,引发剂质量分数为1%,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6 h。在50℃条件下,降黏剂质量浓度为1 000 mg/L时,稠油的净降黏率达到41.45%,降黏效果明显。最后,采用红外光谱法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通过对比添加降黏剂前后沥青质的红外谱图,分析了降黏剂与沥青质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油溶性降黏剂 甲基丙烯酸十八酯/丙烯酸/N-苯基马来酰亚胺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复合加脂剂的研制(一)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嘉图 席先锋 杜光伟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2004年第1期11-14,共4页
以丙烯酸 -甲基丙烯酸十八酯共聚物和蓖麻油 -马来酸酯磺酸盐、菜油共混 ,制备了多功能复合型加脂剂。探讨了复合型加脂剂的合成工艺 ,并确定了最佳生产工艺 ,产品具有良好的乳液稳定性。用红外、1H核磁共振谱对中间产物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 多功能复合加脂剂 乳液稳定性 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十八共聚物 蓖麻油-马来酸磺酸盐 合成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油降凝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霍建中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2期9-11,共3页
首先合成了丙烯酸高碳醇酯 ,然后 ,用其与顺丁烯二酸酐 ,苯乙烯 ,醋酸乙烯酯进行了 4组分共聚形成原油降凝剂 ,并进行了聚合条件的研究 :当单体物质的量之比为 9∶ 1∶ 1∶ 1 ,用过氧化苯甲酰 (或偶氮异丁晴 )作引发剂 ,在 6 0℃反应 7... 首先合成了丙烯酸高碳醇酯 ,然后 ,用其与顺丁烯二酸酐 ,苯乙烯 ,醋酸乙烯酯进行了 4组分共聚形成原油降凝剂 ,并进行了聚合条件的研究 :当单体物质的量之比为 9∶ 1∶ 1∶ 1 ,用过氧化苯甲酰 (或偶氮异丁晴 )作引发剂 ,在 6 0℃反应 7h左右 ,聚合物降凝效果最好 .该降凝剂应用在大港油田的原油中添加质量分数为 0 .2 %时 ,使原油的凝固点下降了 1 7℃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降凝剂 合成 性能 共聚物 顺丁烯二酸酐 含蜡原油 丙烯酸高碳醇 乙烯 醋酸乙烯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油溶性降黏剂POSA的合成及评价 被引量:5
16
作者 闫秀 杨旭 +2 位作者 曾德群 吴小玲 徐克彬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506-1511,共6页
以PPG-400和丙烯酸为原料,采用直接酯化法制备了聚丙二醇丙烯酸单酯(PPGA),然后采用溶液聚合法与丙烯酸十八酯、苯乙烯、丙烯酰胺共聚合成了油溶性四元聚合物降黏剂POSA,并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表征聚合物的结构和组成特性。通过对... 以PPG-400和丙烯酸为原料,采用直接酯化法制备了聚丙二醇丙烯酸单酯(PPGA),然后采用溶液聚合法与丙烯酸十八酯、苯乙烯、丙烯酰胺共聚合成了油溶性四元聚合物降黏剂POSA,并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表征聚合物的结构和组成特性。通过对其降黏效果的评价,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为∶n(丙烯酸十八酯)∶n(丙烯酰胺)∶n(苯乙烯)∶n(PPGA)=6∶1∶2∶1,引发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1%,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6 h;在50℃下,降黏剂加量为1 000 mg/L时,稠油的黏度由3 008 m Pa·s降到895 m Pa·s,表现出了良好的降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油溶性降黏剂 丙烯酸十八酯/乙烯/丙烯酰胺/PPGA共聚物 油田化学品与油品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