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六苯氧基环三磷腈的合成及其在丙烯酸树脂中的阻燃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崔超 高敬民 +1 位作者 贺继东 姜芙蓉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3-108,共6页
以六氯环三磷腈(HCCP)、苯酚、氢化钠为原料,碳酸钾为催化剂,丙酮为溶剂,在氮气保护下合成了六苯氧基环三磷腈(HPCP)。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氢谱、核磁碳谱、核磁磷谱、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热重分析技术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将HPC... 以六氯环三磷腈(HCCP)、苯酚、氢化钠为原料,碳酸钾为催化剂,丙酮为溶剂,在氮气保护下合成了六苯氧基环三磷腈(HPCP)。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氢谱、核磁碳谱、核磁磷谱、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热重分析技术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将HPCP作为阻燃剂添加到丙烯酸树脂中,测试了不同添加量HPCP的丙烯酸树脂的阻燃性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当HPCP的添加量为20%时,丙烯酸树脂的垂直燃烧可达UL 94 V-0级,极限氧指数从17.5%增加到32.2%,空气中700℃时残留质量提高至18.95%,平均热释放速率和总热释放量分别降低至43 kW/m^2和37 MJ/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苯氧基三磷腈 丙烯酸树脂 阻燃性能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环氧基的甲基丙烯酸改性F-44树脂的合成工艺改进 被引量:5
2
作者 李世荣 官仕龙 李蕾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6-28,30,共4页
以 N,N′-二甲苯胺为催化剂合成了含环氧基的甲基丙烯酸改性 F-4 4树脂 ,并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对甲基丙烯酸转化率的影响 ,发现当反应温度为 95℃、催化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 1 .5%时 ,反应在 4 h之内可以完成 ;用紫外... 以 N,N′-二甲苯胺为催化剂合成了含环氧基的甲基丙烯酸改性 F-4 4树脂 ,并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对甲基丙烯酸转化率的影响 ,发现当反应温度为 95℃、催化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 1 .5%时 ,反应在 4 h之内可以完成 ;用紫外光曝光、FT-IR跟踪碳碳双键含量变化的方法测试并证实了改性树脂具有优良的光敏性 :紫外光曝光 5s后 ,双键反应程度达50 %以上 ;残留 4 0 %环氧基的甲基丙烯酸改性 F-4 4树脂制成的漆膜在紫外光曝光后附着力达到 1级 ,并且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44树脂 甲基丙烯酸 改性 氧基 氧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环氧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体系的交联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亚康 汪晓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69-171,共3页
采用程序升温 DSC法研究了含环氧基丙烯酸酯共聚物 /癸二酸体系的交联反应动力学 ,结合 Ozawa方程推导出该交联体系的交联动力学方程 ,并计算了交联反应的活化能。结果表明 ,程序升温 DSC法可较好地克服恒温DSC法谱图中因晶态交联剂的... 采用程序升温 DSC法研究了含环氧基丙烯酸酯共聚物 /癸二酸体系的交联反应动力学 ,结合 Ozawa方程推导出该交联体系的交联动力学方程 ,并计算了交联反应的活化能。结果表明 ,程序升温 DSC法可较好地克服恒温DSC法谱图中因晶态交联剂的熔融峰与交联反应放热峰相互重叠而引起的交联程度难以精确计算的问题 ,同时也解决了因常规交联反应动力学方程较复杂所带来的诸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基丙烯酸 共聚物 程序升温DSC法 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固化环氧丙烯酸树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乔梁 俞海燕 +2 位作者 郑精武 余靓 车声雷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1-145,153,共6页
在不除氧、无气氛保护的条件下用环氧树脂和丙烯酸直接合成了可光一热双重固化的环氧丙烯酸树脂。通过测量所获得改性树脂的红外图谱、固化时间及固化膜的柔韧性、硬度等数据,研究了丙烯酸用量、混合温度、曝光时间等因素对环氧丙烯酸... 在不除氧、无气氛保护的条件下用环氧树脂和丙烯酸直接合成了可光一热双重固化的环氧丙烯酸树脂。通过测量所获得改性树脂的红外图谱、固化时间及固化膜的柔韧性、硬度等数据,研究了丙烯酸用量、混合温度、曝光时间等因素对环氧丙烯酸树脂合成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丙烯酸与环氧基之间的物质的量比在1.02:1,反应温度在85~90℃时,所得树脂的光固化速率最快,固化后产物的硬度大、柔韧性好、附着力强。紫外光辅以低温热固化的固化工艺,有助于减少树脂中低聚物的挥发,提高反应程度,从而获得较高的固化膜百分率。另外,对不同工艺条件下影响柔韧性能的树脂结构也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固化速率 丙烯酸 丙烯酸/环氧基物质的量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改性环氧丙烯酸酯的紫外固化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何敏 张炜 王晓洁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5-68,共4页
用端甲氧基聚硅氧烷对双酚A型环氧丙烯酸酯进行了改性 ,该改性体系在安息香甲醚为引发剂时可成功地进行紫外固化 ,实验结果表明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可明显改善体系的柔韧性 ,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可明显改善体系的粘度 ,提高紫外固... 用端甲氧基聚硅氧烷对双酚A型环氧丙烯酸酯进行了改性 ,该改性体系在安息香甲醚为引发剂时可成功地进行紫外固化 ,实验结果表明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可明显改善体系的柔韧性 ,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可明显改善体系的粘度 ,提高紫外固化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甲氧基聚硅氧烷 改性 紫外固化 有机硅 丙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环氧丙烯酸酯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5
6
作者 王秋英 陈志明 赵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47-49,共3页
通过双羟基化合物中的羟基与环氧树脂反应 ,获得具有亲水链段两端为环氧基的改性环氧树脂 ,然后和丙烯酸羧基发生酯化反应 ,制得水性环氧丙烯酸酯。研究了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温度对转化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选用KOH作催化剂 ,... 通过双羟基化合物中的羟基与环氧树脂反应 ,获得具有亲水链段两端为环氧基的改性环氧树脂 ,然后和丙烯酸羧基发生酯化反应 ,制得水性环氧丙烯酸酯。研究了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温度对转化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选用KOH作催化剂 ,用量为 0 7% ,反应温度为 90℃时所得产物外观和水溶性都很好。采用FT IR红外光谱对所合成的树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表明获得了目的结构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 水性 反应温度 氧基 催化剂用量 产物 改性氧树脂 羟基化 表征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固化丙烯酸粉末涂料用树脂的合成 被引量:13
7
作者 韦丽玲 鲁建民 +1 位作者 刘亚康 王猛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23-26,共4页
以醋酸丁酯为溶剂,四甲基氯化铵为催化剂,氮氧自由基(YK)为阻聚剂,由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类丙烯酸树脂与甲基丙烯酸酯化反应制得了UV固化粉末涂料用感光性丙烯酸树脂。研究了阻聚剂种类与用量、催化剂种类与用量、反应时间、羧基... 以醋酸丁酯为溶剂,四甲基氯化铵为催化剂,氮氧自由基(YK)为阻聚剂,由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类丙烯酸树脂与甲基丙烯酸酯化反应制得了UV固化粉末涂料用感光性丙烯酸树脂。研究了阻聚剂种类与用量、催化剂种类与用量、反应时间、羧基与环氧基物质的量之比、GMA含量对反应转化率和双键保留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固化 阻聚剂 反应转化率 氧基 丙烯酸粉末涂料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催化剂 氮氧自由基 物质的量 感光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有机氟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袁建军 朱咏梅 +1 位作者 陈朴青 彭以元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4-29,共6页
以甲基巯丙基二甲氧基硅烷(硅烷偶联剂KBM802)为桥梁,D3F(三氟丙基甲基环三硅氧烷)、D4(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Vi4(四乙烯基-四甲基环四硅氧烷)在酸性条件下调聚成有机氟-硅低聚体,再用有机氟-硅低聚体和KBM802对丙烯酸酯进行改性,乳液... 以甲基巯丙基二甲氧基硅烷(硅烷偶联剂KBM802)为桥梁,D3F(三氟丙基甲基环三硅氧烷)、D4(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Vi4(四乙烯基-四甲基环四硅氧烷)在酸性条件下调聚成有机氟-硅低聚体,再用有机氟-硅低聚体和KBM802对丙烯酸酯进行改性,乳液聚合法合成了耐水性、耐候性、耐污性优良的氟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采用TG、DSC、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对乳胶膜进行测试表明,丙烯酸酯单体和有机硅氟氧烷发生了自由基乳液聚合。当D3F的加入量为3.5%时,氟硅改性后的丙烯酸酯乳胶膜比纯丙乳胶膜的分解温度提高了69.5℃。KBM802的加入增加了乳胶膜的硬度、耐水性、耐候性和抗紫外线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巯丙基二甲氧基硅烷 三氟丙基甲基三硅氧烷 乳液聚合 丙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187改性核壳型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4
9
作者 刘祥 范晓东 唐敏峰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4-36,38,共4页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γ-(2,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187)等为原料,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通过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A-187改性聚丙烯酸酯(SACR)系列微复合高分子乳液。表征了乳胶粒...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γ-(2,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187)等为原料,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通过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A-187改性聚丙烯酸酯(SACR)系列微复合高分子乳液。表征了乳胶粒子的结构形态及粒度分布,测定了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拉伸强度和聚合物薄膜的吸水率。所得SACR系列微复合聚合物乳液的乳胶粒子具有核壳结构,粒径分布较窄,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随A-187加量的增加有所升高,聚合物的力学性能和聚合物的耐水性能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聚合 γ-(2 3-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核壳结构 丙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反应条件对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丙烯酸丁酯乳液共聚体系凝胶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任秀艳 吴广峰 +1 位作者 孙树林 张希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7-59,63,共4页
将丙烯酸丁酯(BA)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进行乳液共聚合以制备环氧型聚丙烯酸酯橡胶(ACM),通过对ACM中凝胶含量及环氧基开环率的对比研究,探讨了不同反应条件对凝胶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体系中加入20%的第二单体丙烯酸乙酯... 将丙烯酸丁酯(BA)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进行乳液共聚合以制备环氧型聚丙烯酸酯橡胶(ACM),通过对ACM中凝胶含量及环氧基开环率的对比研究,探讨了不同反应条件对凝胶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体系中加入20%的第二单体丙烯酸乙酯(EA)、选择复合引发体系、反应温度控制在30℃以及在反应体系对单体需求处于饥饿状态下投料可抑制BA链转移和GMA中的环氧基开环,聚合物中凝胶含量可低达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橡胶 凝胶 链转移 氧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2+)-H_2O_2-TD引发桉木浆与GMA接枝共聚——环氧基及其水解
11
作者 黄军 翟华敏 《中国造纸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2期28-31,共4页
采用Fe^(2+)-H_2O_2-二氧化硫脲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制备了桉木浆-GM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共聚物,研究了反应温度、时间、H_2O_2用量、二氧化硫脲用量、单体浓度和液比对接枝纤维的环氧基含量及环氧基水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 采用Fe^(2+)-H_2O_2-二氧化硫脲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制备了桉木浆-GM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共聚物,研究了反应温度、时间、H_2O_2用量、二氧化硫脲用量、单体浓度和液比对接枝纤维的环氧基含量及环氧基水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提高接枝温度、缩短反应时间、增加单体浓度、减小液比、控制合适的H_2O_2和二氧化硫脲用量都能提高接枝纤维的环氧基含量,并且环氧基水解率都可控制在10%~15%。通过红外光谱发现,GMA已成功接枝到桉木浆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2+-H2O2-二氧化硫脲 桉木浆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 接枝共聚 氧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汽油辛烷值改进剂 被引量:2
12
作者 郝红 梁国正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2-424,共3页
目的合成一种新型汽油辛烷值改进剂-甲氧基异丁酸烷基酯.方法采用烃化反应合成甲氧基异丁酸烷基酯,研究法测定汽油辛烷值.结果甲醇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配料比(物质的量比)为1.8:1,反应时间为4 h,催化剂用量为15%(质量分数),阻聚剂的量为0... 目的合成一种新型汽油辛烷值改进剂-甲氧基异丁酸烷基酯.方法采用烃化反应合成甲氧基异丁酸烷基酯,研究法测定汽油辛烷值.结果甲醇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配料比(物质的量比)为1.8:1,反应时间为4 h,催化剂用量为15%(质量分数),阻聚剂的量为0.2%(质量分数),此条件下产品收率为87.3%.结论改进剂添加量为3%~7%(体积分数)时,汽油辛烷值可提高1.5~10个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 辛烷值改进剂 氧基异丁酸烷基酯 汽油辛烷值 甲基丙烯酸甲酯 反应合成 质量分数 物质的量 催化剂用量 反应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亲性接枝共聚物P(MMA-co-GMA)-g-mPEG的合成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勇林 王梦元 +4 位作者 姚军善 刘超 叶妮雅 雷良才 李海英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5-98,110,共5页
借助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技术和环氧功能基团的大分子后修饰反应合成具有梳型结构的两亲性接枝共聚物P(MMA-co-GMA)-g-mPEG)。首先,采用ATRP方法,以2-溴代丙酸乙酯(EPN-Br)为引发剂,氯化亚铜(CuCl)/2,2′-联二吡啶(bpy)为催化体系... 借助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技术和环氧功能基团的大分子后修饰反应合成具有梳型结构的两亲性接枝共聚物P(MMA-co-GMA)-g-mPEG)。首先,采用ATRP方法,以2-溴代丙酸乙酯(EPN-Br)为引发剂,氯化亚铜(CuCl)/2,2′-联二吡啶(bpy)为催化体系,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无规共聚,合成二元无规共聚物P(MMA-co-GMA);然后,在催化剂BF3/Et2O的作用下,无规共聚物P(MMA-co-GMA)的环氧基团开环,与单甲氧基封端的聚乙二醇(mPEG)发生接枝(grafting-onto)反应,获得具有梳型结构的两亲性接枝共聚物P(MMA-coGMA)-g-mPEG。采用红外光谱(IR)、凝胶色谱(GPC)、核磁共振氢谱(1 H-NMR)及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等技术对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的特点是无规共聚物的合成可控性好,后修饰反应获得两亲性接枝共聚物的效率高,为研究接枝共聚物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提供了物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co-甲基丙烯酸氧丙酯) 单甲氧基封端的聚乙二醇 两亲性梳型接枝共聚物P(MMA-co-GMA)-g-mPE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专利
14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3-23,共1页
一种导热绝缘聚乙烯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热绝缘聚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领域。使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硅微粉进行干法改性,在其表面接上氨基,按配方加入低密度聚乙烯、相容剂,抗氧化剂与催化... 一种导热绝缘聚乙烯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热绝缘聚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领域。使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硅微粉进行干法改性,在其表面接上氨基,按配方加入低密度聚乙烯、相容剂,抗氧化剂与催化剂混合均匀,经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得到导热绝缘聚乙烯复合材料。通过相容剂聚乙烯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引入环氧基,利用氨基与环氧基间的反应增强聚合物基体与无机填料间的连接,减少了声子界面散射,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绝缘性能及力学性能,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为14.2~15.3 MPa,导热系数为0.68~0.77 W/(m·K),击穿电压为20.1~35.2 kV/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低密度聚乙烯 双螺杆挤出机 氧基 相容剂 硅微粉 中国专利 干法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嘧菌酯悬浮剂防治番茄早疫病药效试验
15
作者 仵书环 刘伟 陈鹏 《农村科技》 2015年第10期37-38,共2页
25%嘧菌酯悬浮剂是由英国先正达有限公司开发研制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新型杀菌剂,是以源于食用蘑菇的天然抗菌素为模板,通过人工仿生合成的一种全新的病害防治产品,具保护、治疗和铲除三重功效,有高效、低毒、广谱的特点.本试验通过在番... 25%嘧菌酯悬浮剂是由英国先正达有限公司开发研制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新型杀菌剂,是以源于食用蘑菇的天然抗菌素为模板,通过人工仿生合成的一种全新的病害防治产品,具保护、治疗和铲除三重功效,有高效、低毒、广谱的特点.本试验通过在番茄初果期和盛果期,分别喷施25%嘧菌酯悬浮剂与常规药剂苯醚甲环唑和普力克对番茄早疫病防效进行比较,验证25%嘧菌酯悬浮剂的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早疫病 药效试验 防治产品 悬浮剂 嘧菌酯 氧基丙烯酸酯类 新型杀菌剂 苯醚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