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辅助引发制备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志文 刘福胜 +1 位作者 于世涛 胡智华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3-297,320,共6页
在紫外灯照射和引发剂作用下,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备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PDMC)。考察了氧化-还原引发体系、氧化-还原和偶氮类引发剂用量、单体浓度、溶液pH、引发温度和络合剂用量等因素对产物特性黏数的影响,并与无光照条... 在紫外灯照射和引发剂作用下,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备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PDMC)。考察了氧化-还原引发体系、氧化-还原和偶氮类引发剂用量、单体浓度、溶液pH、引发温度和络合剂用量等因素对产物特性黏数的影响,并与无光照条件下的聚合结果进行了对比。用红外光谱对所得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光辅助引发可以显著促进DMC的聚合反应。采用硫酸亚铁-过硫酸铵引发剂体系,在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002 0%,单体质量分数为75%,pH=4,引发温度为10℃,络合剂质量分数为0.003 0%时,所得聚合物的特性黏数达8.4 dL/g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辅助引发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和丙烯酰胺的光辅助引发聚合 被引量:16
2
作者 刘福胜 李志文 于世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25,共4页
以丙烯酰胺(AM)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原料,在金属卤化物灯照射和引发剂作用下,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合成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P(AM-DMC)。考察了单体质量分数、引发温度、引发剂质量分数、溶液pH值和单体配比等对聚合物特性... 以丙烯酰胺(AM)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原料,在金属卤化物灯照射和引发剂作用下,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合成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P(AM-DMC)。考察了单体质量分数、引发温度、引发剂质量分数、溶液pH值和单体配比等对聚合物特性黏数和溶解性的影响。在单体质量分数30%,阳离子度10%~30%,引发剂质量分数0.0048%,pH值4,引发温度15℃条件下,产物的特性黏数可达10dL/g以上,溶解时间低于40min。用红外光谱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引发 丙烯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阳离子聚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接枝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共聚物的合成 被引量:5
3
作者 薛冬桦 杜希兵 +4 位作者 张萍萍 徐昆 张文德 宋春雷 王丕新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118-1121,共4页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在水介质中通过硝酸铈铵引发淀粉与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接枝共聚,制备系列含阳离子季铵基团的淀粉-DAC接枝共聚物,系统考察了反应条件对接枝共聚物接枝率(PG)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实验体系内可制备较高接...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在水介质中通过硝酸铈铵引发淀粉与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接枝共聚,制备系列含阳离子季铵基团的淀粉-DAC接枝共聚物,系统考察了反应条件对接枝共聚物接枝率(PG)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实验体系内可制备较高接枝率的阳离子接枝共聚物。当硝酸铈铵的浓度为1.5×10-2mol/L,m(DAC)∶m(淀粉)=3,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4 h时,接枝共聚物的接枝率最高可达118.67%。用FTIR、1HNMR、XRD对接枝共聚物结构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铈铵 玉米淀粉 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接枝共聚 淀粉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接枝共聚物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5
4
作者 吴修利 薛冬桦 +4 位作者 徐昆 杜希兵 张文德 宋春雷 王丕新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08-1010,共3页
采用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将玉米淀粉与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接枝聚合,制备了一系列分子中含有阳离子季铵基团的淀粉——DAC接枝共聚物。研究了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接枝体系阳离子度的影响,探讨了过... 采用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将玉米淀粉与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接枝聚合,制备了一系列分子中含有阳离子季铵基团的淀粉——DAC接枝共聚物。研究了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接枝体系阳离子度的影响,探讨了过硫酸铵引发淀粉接枝DAC共聚反应的基本规律。并用FTIR、X-ray和1H-NMR等表征手段对接枝共聚物进行了结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硫酸铵 玉米淀粉 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 氯化铵 接枝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酰胺与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在柠檬酸钾溶液中的沉淀聚合 被引量:5
5
作者 杨超 黎钢 +2 位作者 何彦刚 金付强 左妍妍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1-155,共5页
以(NH4)2S2O8-Na2SO3为氧化还原引发剂,通过非离子单体丙烯酰胺(AM)与阳离子单体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在柠檬酸钾溶液中的沉淀聚合,制备了阳离子聚电解质聚(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丙烯酰胺)[P(DMC-AM)]。利用... 以(NH4)2S2O8-Na2SO3为氧化还原引发剂,通过非离子单体丙烯酰胺(AM)与阳离子单体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在柠檬酸钾溶液中的沉淀聚合,制备了阳离子聚电解质聚(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丙烯酰胺)[P(DMC-AM)]。利用溶解度参数原理,得知聚合物[P(DMC-AM)]在柠檬酸钾溶液中的溶解量远小于单体的溶解量,同时探讨了聚合物[P(DMC-AM)]在柠檬酸钾溶液中沉淀分离的机理。通过考察单体总转化率的影响因素,得到最佳的反应条件:柠檬酸钾质量分数57%,m((NH4)2S2O8)∶m(Na2SO3)=1∶1,引发剂总质量分数0.10%,单体总质量分数3%,单体配比m(DMC)∶m(AM)=3∶1,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2h。在此条件下,DMC和AM的总转化率为86.4%。通过红外光谱分析验证,所得聚合物为[P(DMC-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钾溶液 沉淀聚合 丙烯 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引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彦昌 王冬梅 +3 位作者 赵献增 李天仚 曹金丽 赵清香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1-72,74,共3页
以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单体,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合成了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PDMC)。单因素法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对PDMC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实验发现随引发剂用量的减少,PDM... 以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单体,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合成了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PDMC)。单因素法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对PDMC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实验发现随引发剂用量的减少,PDMC相对分子质量趋于增大;反应温度从65℃升至85℃过程中,PDMC相对分子质量先增大后减小,75℃时,相对分子质量最大;随反应时间的延长,单体残留率逐渐降低,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增大,但超过2h后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趋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溶液聚合 PDM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的合成 被引量:11
7
作者 唐莉 张跃军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24-1328,1375,共6页
以工业品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原料,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乙二胺四乙酸四钠(Na4EDTA)为络合剂,采用一次性加入引发剂、两步升温引发的水溶液聚合方法合成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PDMC)。用正交实验优化反应条... 以工业品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原料,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乙二胺四乙酸四钠(Na4EDTA)为络合剂,采用一次性加入引发剂、两步升温引发的水溶液聚合方法合成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PDMC)。用正交实验优化反应条件,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w(DMC)=72.5%,m(APS)∶m(DMC)和m(Na4EDTA)∶m(DMC)分别为0.20∶100和0.018∶100。在聚合反应引发温度T1为35℃下反应3 h后,再在聚合反应熟化温度T2为50℃下完成反应3 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得到的PDMC胶体产物的特征黏度为10.38d L/g,单体转化率为98.40%。用FTIR和1HNMR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该文所得结果为合成工艺的进一步优化和系列化相对分子质量PDMC产物的合成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过硫酸铵 均聚反应 工艺优化 特征黏度 单体转化率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引发聚合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何彦刚 黎钢 +3 位作者 杨超 杨芳 禹雪晴 白雪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1-44,共4页
研究了等离子体引发聚合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测定了不同放电时间与放电功率时反应室温度的变化方程,发现反应室温度变化是影响聚合产物P(DMC)性质的主要因素之一。反应室温度低于130℃.P(DMC)为线性。最高特... 研究了等离子体引发聚合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测定了不同放电时间与放电功率时反应室温度的变化方程,发现反应室温度变化是影响聚合产物P(DMC)性质的主要因素之一。反应室温度低于130℃.P(DMC)为线性。最高特性黏数为420.2cm^3/g,反应室温度为130℃~200℃,P(DMC)为交联性吸水树脂。吸水率为15g/g.优化了线性产物的反应条件:放电时间60s,放电功率60w,此时反应室温度为80℃。并经计算验证了等离子体引发聚合DMC理论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引发聚合 反应室温度变化 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放电时间 放电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酰胺与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双水相共聚临界相分离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商宽祥 单国荣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47-652,共6页
引言 双水相体系主要用于蛋白质等高分子的分离纯化[1-5],近年来逐渐用于水溶性高分子的制备,发展成为一种新的聚合方法,即双水相聚合[6-12]。有效的相分离是双水相聚合正常进行的前提。Kim等[13]研究了聚乙二醇(PEG)/盐双水相体系... 引言 双水相体系主要用于蛋白质等高分子的分离纯化[1-5],近年来逐渐用于水溶性高分子的制备,发展成为一种新的聚合方法,即双水相聚合[6-12]。有效的相分离是双水相聚合正常进行的前提。Kim等[13]研究了聚乙二醇(PEG)/盐双水相体系的相分离,发现随PEG分子量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双水相共聚 临界转化率 临界分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与丙烯酰胺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潘珺 熊玉宝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481-483,487,共4页
丙烯酰胺(AM)与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进行水溶液聚合,考察了引发剂浓度、温度、单体配比、pH值、引发剂等因素对共聚物的阳离子度、特性黏度以及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高相对分子质量的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 丙烯酰胺(AM)与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进行水溶液聚合,考察了引发剂浓度、温度、单体配比、pH值、引发剂等因素对共聚物的阳离子度、特性黏度以及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高相对分子质量的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为8,温度为50℃,引发剂的用量为0.8 mmol/L,DMC∶AM(摩尔比)=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型聚丙烯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彦昌 王冬梅 +3 位作者 赵献增 李天仚 曹金丽 赵清香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2-53,55,共3页
以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单体,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合成了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PDMC)。单因素法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对PDMC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实验发现随引发剂用量的减少,PDM... 以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单体,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合成了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PDMC)。单因素法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对PDMC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实验发现随引发剂用量的减少,PDMC相对分子质量趋于增大;反应温度从65℃升至85℃过程中,PDMC相对分子质量先增大后减小,75℃时,相对分子质量最大;随反应时间的延长,单体残留率逐渐降低,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增大,但超过2 h后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趋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溶液聚合 PDM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合成:丙烯酰胺与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的共聚合 被引量:4
12
作者 任雪梅 吴充实 《湿法冶金》 CAS 2006年第4期212-217,共6页
利用复合引发体系制备阳离子聚丙烯酰胺,讨论了影响聚合反应的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反应时间、聚合单体浓度、引发温度等影响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试验合成了相对分子质量较高、溶解性良好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关键词 阳离子聚丙烯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水溶液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聚合物合成和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符星琴 张跃军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57-664,共8页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聚合物是一类带有季铵盐基团的高分子聚电解质,具有带正电荷、水溶性好、特征黏度易于控制、高效无毒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石油开采、造纸、纺织、废水和污泥处理等行业中。首先,概述了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聚合物是一类带有季铵盐基团的高分子聚电解质,具有带正电荷、水溶性好、特征黏度易于控制、高效无毒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石油开采、造纸、纺织、废水和污泥处理等行业中。首先,概述了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PDMC)在提高产物特征黏度方面的合成研究进展,指出了PDMC在分子结构上的最新研究方向;然后,介绍了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丙烯酰胺〔P(DMC-AM)〕的合成进展,重点探讨了溶液聚合法、乳液聚合法和其他聚合法对聚合物序列结构和特征黏度影响的研究进展;接着,对比不同性质的污泥处理实例,阐述了污泥性质对共聚物P(DMC-AM)絮凝性能的影响规律;最后,归纳了P(DMC-AM)在合成和应用中的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聚合物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聚合方法 污泥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馨 马政生 岳娜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80-384,共5页
采用Acclaim^(TM) Surfactant Plus色谱柱(4.6 mm×250 mm×5μm)和紫外检测器,研究了测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流动相为0.1 mol/L的乙酸铵溶液-乙腈(用乙酸调至pH至5.00),检测波长为2... 采用Acclaim^(TM) Surfactant Plus色谱柱(4.6 mm×250 mm×5μm)和紫外检测器,研究了测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流动相为0.1 mol/L的乙酸铵溶液-乙腈(用乙酸调至pH至5.00),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为30℃。实验结果表明,在50~250 mg/L范围内,DMC的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4,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1.3%~108.4%,相对标准偏差为0.25%~0.34%,检出限为0.050 5 mg/L。该方法快速、准确、重现性高,可用于科研及生产领域中DMC的定性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甲酯对阳离子型丙烯酰胺双水相共聚合过程的影响
15
作者 王刚 单国荣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26-430,共5页
以2,2’-偶氮二异丙基咪唑啉二盐酸盐(VA-044)为引发剂,在聚乙二醇(PEG)水溶液中采用双水相聚合法进行了丙烯酰胺(AM)/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三元共聚合,与AM/DMC共聚进行对比,系统研究了疏水单体MM... 以2,2’-偶氮二异丙基咪唑啉二盐酸盐(VA-044)为引发剂,在聚乙二醇(PEG)水溶液中采用双水相聚合法进行了丙烯酰胺(AM)/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三元共聚合,与AM/DMC共聚进行对比,系统研究了疏水单体MMA在双水相聚合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在线检测双水相聚合的相分离过程,发现当MMA浓度增大时,分相时的临界转化率和临界分子量均减小,说明MMA具有促进相分离的功能。通过改进溴化法确定单体转化率,发现MMA能加速双水相聚合反应速率。通过旋转黏度计测试聚合体系的表观黏度,发现MMA的引入会增大体系的表观黏度。通过激光粒度仪检测聚合体系的液滴尺寸及分布,发现MMA能加快聚合物液滴的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 丙烯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双水相共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烯丙基聚乙二醇存在下阳离子聚丙烯酸酯无皂乳液的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薛强 强西怀 张辉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8-33,共6页
以烯丙基聚乙二醇(APEG-2400)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功能单体,以2,2′-偶氮二异丙基咪唑啉盐酸盐(AIBI,VA-440)为引发剂,通过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制备新型阳离子聚丙烯酸酯无皂乳液。红外光谱(FT-IR)证实了各种单体均... 以烯丙基聚乙二醇(APEG-2400)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功能单体,以2,2′-偶氮二异丙基咪唑啉盐酸盐(AIBI,VA-440)为引发剂,通过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制备新型阳离子聚丙烯酸酯无皂乳液。红外光谱(FT-IR)证实了各种单体均参加了共聚反应;通过测定乳液的粒径分布、Zeta电位及黏度,考察了APEG-2400、AIBI及DMC用量对乳液聚合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APEG-2400用量为3.0%,AIBI用量为1.2%,DMC用量为3.0%时,可制得具有良好外观且性能稳定的阳离子聚丙烯酸酯无皂乳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丙二醇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阳离子聚丙烯酸酯 无皂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反相乳液聚合 被引量:16
17
作者 郑怀礼 王薇 +4 位作者 蒋绍阶 沈烈翔 刘澜 张会琴 范伟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6-101,共6页
以丙烯酰胺(AM)和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为单体,Span80-Tween80为复合乳化剂,液体石蜡为连续相,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阳离子型高分子聚丙烯酰胺。研究了油水体积比对聚合物特性粘度的影响,乳化剂用量对聚合物特性粘度的影响,... 以丙烯酰胺(AM)和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为单体,Span80-Tween80为复合乳化剂,液体石蜡为连续相,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阳离子型高分子聚丙烯酰胺。研究了油水体积比对聚合物特性粘度的影响,乳化剂用量对聚合物特性粘度的影响,单体用量对聚合物特性粘度的影响,阳离子度对聚合物特性粘度的影响及引发剂用量对聚合物特性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油水体积比为1∶1.6、乳化剂用量为30%、单体用量为30%、阳离子度为60%即n(AM)∶n(DAC)为2∶3,引发剂用量为0.15%的条件下,得到的聚合产物粘度较大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溶解性。对产物进行了红外结构表征,并研究了产物的污泥脱水性能,获满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聚丙烯 絮凝剂 反相乳液聚合 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的制备及其絮凝性能 被引量:24
18
作者 卢红霞 刘福胜 +1 位作者 于世涛 王志萍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74-378,共5页
研究了丙烯酰胺(AM)与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共聚反应制备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的工艺。实验结果表明,最佳聚合条件:pH6.0、(NH4)2S2O8和CH3NaO3S.2H2O总质量分数0.0125%、(NH4)2S2O8与CH3NaO3S.2H2O质量比1.0、偶氮类化合物质量分... 研究了丙烯酰胺(AM)与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共聚反应制备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的工艺。实验结果表明,最佳聚合条件:pH6.0、(NH4)2S2O8和CH3NaO3S.2H2O总质量分数0.0125%、(NH4)2S2O8与CH3NaO3S.2H2O质量比1.0、偶氮类化合物质量分数0.0125%、单体质量分数(AM和阳离子单体总质量占整个反应体系的质量分数)35%、阳离子度(阳离子单体占AM和阳离子单体之和的质量分数)30%、反应温度25℃。在最佳条件下,所得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的特性黏数为13.8535dl/g,在其加入量为0.027%的条件下处理污泥,上层清液透光率达99.6%,污泥脱水率达90.5%。并用红外光谱对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聚丙烯 丙烯 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特性黏数 絮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乳液聚合制备高相对分子质量和高阳离子度的聚丙烯酰胺 被引量:15
19
作者 段文猛 邓清月 +1 位作者 李爽 马中亮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68-973,共6页
以丙烯酰胺(AM)和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为单体,采用反相乳液聚合制备了高相对分子质量和高阳离子度的聚丙烯酰胺(P(AM-DAC);考察了乳化剂和引发剂的种类,乳化剂、引发剂、AM和阳离子单体DAC用量,乳化剂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对P(... 以丙烯酰胺(AM)和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为单体,采用反相乳液聚合制备了高相对分子质量和高阳离子度的聚丙烯酰胺(P(AM-DAC);考察了乳化剂和引发剂的种类,乳化剂、引发剂、AM和阳离子单体DAC用量,乳化剂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对P(AM-DAC)的特性黏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含脂肪醇聚氧乙烯醚(MOA)-3/MOA-9复合乳化剂的乳液体系稳定性最好,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V-50)的引发效果最好。采用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MOA-3/MOA-9复合乳化剂质量分数(基于反应体系的总质量)和HLB值分别为4.8%和8.6、AM和DAC的总质量分数为40%(基于反应体系的总质量)、V-50质量分数为0.09%(基于单体的总质量)、DAC摩尔分数55%(基于单体总的物质的量)。在最佳合成条件下合成的P(AM-DAC)的特性黏数最大(1378.7 mL/g),对含聚污水的絮凝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 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反相乳液聚合 高阳离子度 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制备条件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卢红霞 刘福胜 +1 位作者 于世涛 王庆军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2-75,共4页
采用氧化还原剂和偶氮类化合物组成的复合引发体系,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丙烯酰胺(AM)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的共聚物。研究了氧化还原剂总质量分数、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偶氮类化合物的种类和质量分数、引发温度、p... 采用氧化还原剂和偶氮类化合物组成的复合引发体系,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丙烯酰胺(AM)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的共聚物。研究了氧化还原剂总质量分数、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偶氮类化合物的种类和质量分数、引发温度、pH值、单体质量分数等对产物特性粘数的影响。得到的较佳工艺条件:氧化还原剂总质量分数0.015%、氧化剂与还原剂质量比0.7、偶氮类化合物质量分数0.012 5%、引发温度25℃、pH值6.0、单体质量分数45%,在上述条件下,产物特性粘数为12.370 8 dL/g。用红外光谱技术对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 特性粘数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阳离子聚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