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烯腈-氯化聚乙烯-苯乙烯悬浮溶胀接枝共聚——复合分散体系的作用 被引量:9
1
作者 徐昊 包永忠 +1 位作者 黄志明 翁志学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858-1861,共4页
为了提高丙烯腈-氯化聚乙烯-苯乙烯(AN-CPE-St)悬浮溶胀接枝共聚的稳定性和制备颗粒特性良好的共聚树脂,研究了聚乙烯醇/活性磷酸钙(PVA/HAP)复合分散体系在悬浮共聚合中的作用.通过分析共聚树脂的颗粒特性和分散剂在树脂颗粒中的分布,... 为了提高丙烯腈-氯化聚乙烯-苯乙烯(AN-CPE-St)悬浮溶胀接枝共聚的稳定性和制备颗粒特性良好的共聚树脂,研究了聚乙烯醇/活性磷酸钙(PVA/HAP)复合分散体系在悬浮共聚合中的作用.通过分析共聚树脂的颗粒特性和分散剂在树脂颗粒中的分布,阐明复合分散体系的分散和稳定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当PVA或HAP分散剂单独使用时,聚合都出现产物结块现象.当PVA/HAP质量比为1.0∶2.2时,共聚树脂颗粒规整,粒度适宜.随着复合分散体系用量的增加,共聚树脂的平均粒径减小,而AN-St共聚物细粒子增多.PVA/HAP复合使用时,可在分散油相表面形成双层保护膜,对分散油相起胶体保护和机械隔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氯化聚乙烯-苯乙烯 悬浮溶胀接枝共聚 活性磷酸钙 聚乙烯 复合分散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SF公司推出首例抗菌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塑料
2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254-1254,共1页
BASF公司推出了目前惟一具有抗菌作用的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Luran S BX13042。该产品最近在德国Friedrichshafen举行的Fakuma 2008展会上进行了展示,并可在展会上得到白色试样。这种抗菌材料含有银化合物,把银化合物结合... BASF公司推出了目前惟一具有抗菌作用的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Luran S BX13042。该产品最近在德国Friedrichshafen举行的Fakuma 2008展会上进行了展示,并可在展会上得到白色试样。这种抗菌材料含有银化合物,把银化合物结合到塑料中,使塑料具有表面杀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 BASF公司 抗菌作用 丙烯腈 塑料 银化合物 白色试样 抗菌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法处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废水 被引量:15
3
作者 刘恒明 魏海峰 +1 位作者 刘靖 刘裕然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3-65,共3页
以聚合氯化铝铁为混凝剂、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为助凝剂,采用混凝法处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ABS)废水(简称废水),考察了聚合氯化铝铁加入量、沉降时间、搅拌转速、搅拌时间、废水pH和混凝温度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以聚合氯化铝铁为混凝剂、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为助凝剂,采用混凝法处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ABS)废水(简称废水),考察了聚合氯化铝铁加入量、沉降时间、搅拌转速、搅拌时间、废水pH和混凝温度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聚合氯化铝铁加入量50 mg/L、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加入量2 mg/L、废水pH 6.0~8.0、快速搅拌1 min、慢速搅拌6 min、沉降时间25 min、混凝温度20~25℃的条件下,废水的SS去除率达97%以上,COD去除率达77%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 混凝 聚合氯化铝铁 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2024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I):通用塑料 被引量:2
4
作者 许江菱 孟坤 +1 位作者 唐茂株 刘朝艳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24,共15页
文章收集了2023年7月—2024年6月世界塑料工业的相关资料,介绍了世界塑料工业的发展情况,提供了世界塑料产量、消费量和全球各类树脂的需求量和产能情况。按通用热塑性树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及苯乙烯系共聚物)的顺序... 文章收集了2023年7月—2024年6月世界塑料工业的相关资料,介绍了世界塑料工业的发展情况,提供了世界塑料产量、消费量和全球各类树脂的需求量和产能情况。按通用热塑性树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及苯乙烯系共聚物)的顺序,对树脂的产量、消费量、供需状况及合成工艺、产品应用开发、树脂品种的延伸及应用的进一步扩展等技术作了详细介绍。此外,文章还探讨了再生塑料、塑料助剂、催化剂和可持续包装技术的创新,展示了塑料行业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丙烯 聚氯乙烯 苯乙烯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新产品 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聚乙烯对ABS/PVC合金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陆波 王永齐 李鹏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4-26,共3页
以氯化聚乙烯(CPE)为增韧剂,用双螺杆挤出机共混制备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聚氯乙烯(PVC)合金。研究了PVC及CPE用量对ABS/PVC合金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缺口冲击强度、维卡软化温度、氧指数和熔体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 以氯化聚乙烯(CPE)为增韧剂,用双螺杆挤出机共混制备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聚氯乙烯(PVC)合金。研究了PVC及CPE用量对ABS/PVC合金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缺口冲击强度、维卡软化温度、氧指数和熔体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VC用量的增加,ABS/PVC合金的拉伸强度略有增加,弯曲强度基本不变,冲击强度呈现先略增加然后显著降低的趋势,维卡软化温度降低,氧指数增加;随着CPE用量增加,ABS/PVC合金的缺口冲击强度增加,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降低,氧指数和维卡软化温度变化很小,当ABS/PVC/CPE为40/60/15时,合金的拉伸强度为39.8 MPa、弯曲强度为60.8 MPa、缺口冲击强度为18.3 kJ/m2,氧指数为2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 聚氯乙烯 合金 增韧 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S-g-MAH/CPVC/ABS复合材料的阻燃和力学性能
6
作者 李璨然 周松 +2 位作者 杨青林 余闻达 罗玉梅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0-76,101,共8页
为提高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复合材料的阻燃和力学性能,选用氯化聚氯乙烯(CPVC)为阻燃剂,马来酸酐接枝ABS(ABS-g-MAH)为增容剂,采用熔融共混制备了CPVC/ABS和ABS-g-MAH/CPVC/ABS复合材料。通过拉伸、冲击、热变形温度、热重... 为提高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复合材料的阻燃和力学性能,选用氯化聚氯乙烯(CPVC)为阻燃剂,马来酸酐接枝ABS(ABS-g-MAH)为增容剂,采用熔融共混制备了CPVC/ABS和ABS-g-MAH/CPVC/ABS复合材料。通过拉伸、冲击、热变形温度、热重分析、极限氧指数、垂直燃烧试验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测试研究了CPVC和ABS-g-MAH质量分数对ABS阻燃性能、力学性能、热性能和断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分数30%的CPVC使ABS的极限氧指数由20.0%增至26.6%,拉伸强度(41.55 MPa)提高22.8%,但韧性和热稳定性降低。将ABS-g-MAH等量替代ABS,ABS-g-MAH可改善CPVC/ABS的力学性能和界面黏附。与CPVC/ABS(质量分数30∶70)的力学性能相比,ABS-g-MAH/CPVC/ABS(质量分数17.5∶30∶52.5)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缺口冲击强度分别提高1.6%、51.9%和13.7%。适量添加ABS-g-MAH能提高ABS-g-MAH/CPVC/ABS的热变形温度和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聚氯乙烯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增容剂 力学性能 极限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聚乙烯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6
7
作者 杨丹 贾德民 《合成树脂及塑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0-83,共4页
综述了溶剂法、水相悬浮法和固相氯化法制备氯化聚乙烯(CPE)的特点。介绍了具有不同氯含量及结构的CPE性能及其在塑料、橡胶等领域的应用。重点阐述了在低密度聚乙烯/聚氯乙烯(PVC)、PVC/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BS)、乙烯/乙烯-乙酸... 综述了溶剂法、水相悬浮法和固相氯化法制备氯化聚乙烯(CPE)的特点。介绍了具有不同氯含量及结构的CPE性能及其在塑料、橡胶等领域的应用。重点阐述了在低密度聚乙烯/聚氯乙烯(PVC)、PVC/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BS)、乙烯/乙烯-乙酸乙烯/炭黑共混体系和氯丁橡胶/甲基丙烯酸甲酯(MMA)、SBS/MMA接枝体系引入CPE对体系的增容、稳定、协同作用:以及CPE作为第三组分存高密度聚乙烯/PVC/CPE、苯乙烯-丙烯腈/CPE共混体系中对共混物形态、机械性能和流变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聚乙烯 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 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应用 聚氯乙烯(PVC) 低密度聚乙烯 高密度聚乙烯 共混体系 固相氯化 水相悬浮法 CPE 乙酸乙烯 氯丁橡胶 第三组分 协同作用 流变性能 机械性能 溶剂法 氯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阻燃剂-氮化碳阻燃体系改性ABS制备与性能
8
作者 任佳豪 陈航锋 +2 位作者 王挺 陈伟 黄国波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24,共9页
针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易燃、生烟量大的缺陷,以及膨胀型阻燃剂(IFR)单独使用时需高添加量且导致力学性能劣化的问题,提出通过液相剥离法制备石墨相C3N4纳米片(CN),并将其与IFR(聚磷酸铵、双季戊四醇、三聚氰胺的质量比为2... 针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易燃、生烟量大的缺陷,以及膨胀型阻燃剂(IFR)单独使用时需高添加量且导致力学性能劣化的问题,提出通过液相剥离法制备石墨相C3N4纳米片(CN),并将其与IFR(聚磷酸铵、双季戊四醇、三聚氰胺的质量比为2∶1∶1)复配构建协同阻燃体系,经熔融共混制备ABS/CN/IFR复合材料。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对CN及ABS/CN/IFR复合材料进行微观结构表征,结果表明CN保留三嗪环骨架且C,N元素均匀分布,CN与IFR在ABS基体中分散均匀。结果表明,CN和IFR质量分数分别为1%,20%的复合材料(ABS/CN1/IFR20)拉伸强度达67.4MPa,较纯ABS(58.5MPa)提升15.2%,且高于单独添加IFR或CN的复合材料(61.4,64.2MPa)。ABS/CN1/IFR20复合材料的最大热失重温度由纯ABS的417℃提升至435℃,热释放速率峰值和总烟释放量与ABS相比分别降低45.2%和38.5%,残炭率由纯ABS的1.47%增至15.45%,残炭分析揭示形成了连续致密膨胀且表面相对光滑的炭层。该IFR-CN阻燃体系通过CN的物理阻隔-催化成炭效应与IFR的膨胀协同作用,在降低阻燃剂用量的同时,成功解决了阻燃效率与力学性能难以兼顾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型阻燃剂 C_(3)N_(4)纳米片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复合材料 协同阻燃机制 热稳定性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容剂对废旧PS/PE-HD/废旧ABS/木粉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刘柳 夏英 +2 位作者 唐乃岭 张桂霞 姜鹏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77-81,共5页
以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引发剂,在转矩流变仪中分别制备了丙烯酸(AA)接枝聚苯乙烯(PS-g-AA),马来酸酐(MAH)、AA 接枝 PS[PS-g-(MAH-co-AA)]和 MAH、醋酸乙烯酯(VAc)接枝 PS[PS-g-(MAH-co-VAc)]三种增容剂。经红外光谱分析,所得产物均... 以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引发剂,在转矩流变仪中分别制备了丙烯酸(AA)接枝聚苯乙烯(PS-g-AA),马来酸酐(MAH)、AA 接枝 PS[PS-g-(MAH-co-AA)]和 MAH、醋酸乙烯酯(VAc)接枝 PS[PS-g-(MAH-co-VAc)]三种增容剂。经红外光谱分析,所得产物均为目标产物。接枝率测定结果表明,三种增容剂中 PS-g-(MAH-co-VAc)的接枝率最高,达到2.43%。研究了三种增容剂对木塑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增容剂均可提高木塑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扫描电镜测试结果同时表明,增容剂能更好地提高木塑复合材料中基体与木粉的界面黏结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高密度聚乙烯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木粉 木塑复合材料 接枝 增容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双螺杆制备ABS/PUR-T/HNTs阻燃复合材料的性能 被引量:8
10
作者 喻慧文 徐百平 +2 位作者 庄文柳 王玫瑰 吴宏武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11,28,共6页
分别采用自主研制的新型同向非对称双螺杆挤出机以及传统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膨胀型阻燃剂(IFR),ABS/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PUR-T)/IFR以及ABS/PUR-T/IFR/埃洛石纳米管(HNTs)等3种阻燃复合材料试样,表征... 分别采用自主研制的新型同向非对称双螺杆挤出机以及传统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膨胀型阻燃剂(IFR),ABS/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PUR-T)/IFR以及ABS/PUR-T/IFR/埃洛石纳米管(HNTs)等3种阻燃复合材料试样,表征了试样的冲击、拉伸和弯曲强度以及极限氧指数(LOI),同时测试了非对称双螺杆挤出机制备的试样的燃烧性能,分析了PUR-T和HNTs对试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双螺杆挤出机,自制非对称双螺杆挤出机由于具有更优异的混合性能,所制备的复合材料试样力学性能和LOI均有提高;针对非对称双螺杆制备的试样,加入质量分数为17.5%的PUR-T后,其冲击强度提高,而拉伸和弯曲强度降低,LOI由27%提升至40%,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平均热释放速率(MHRR)、总热释放量(THR)和生烟速率(SPR)降低,火灾性能指数(FPI)提高,阻燃效果显著增加;进一步加入2%的HNTs后,试样的冲击、拉伸和弯曲强度得到提高,LOI稍有下降,但仍为37%,MHRR和THR有所增大,但PHRR和SPR进一步降低,且FPI提高,有助于降低火灾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向非对称双螺杆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 埃洛石纳米管 复合材料 阻燃 力学性能 燃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MI-St-AN耐热改性剂的合成及与PVC的共混发泡 被引量:3
11
作者 马莉娜 齐暑华 +3 位作者 程博 何栋 邱华 尚磊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6-89,共4页
采用悬浮共聚合法制备N-苯基马来酰亚胺-苯乙烯-丙烯腈(PhMI-St-AN)三元共聚物耐热改性剂,将其与聚氯乙烯(PVC)共混通过模压发泡制备了PVC/PhMI-St-AN泡沫塑料。借助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等手段对PhMI-St-AN三元共聚物... 采用悬浮共聚合法制备N-苯基马来酰亚胺-苯乙烯-丙烯腈(PhMI-St-AN)三元共聚物耐热改性剂,将其与聚氯乙烯(PVC)共混通过模压发泡制备了PVC/PhMI-St-AN泡沫塑料。借助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等手段对PhMI-St-AN三元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共聚物组成对三元共聚物玻璃化转变温度(Tg)及其与PVC相容性的影响,考察了PVC/PhMI-St-AN泡沫塑料的热尺寸稳定性和吸水性。结果表明,PhMI-St-AN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其Tg随PhMI含量的增加而提高,PhMI-St-AN三元共聚物提高了PVC/PhMI-St-AN泡沫塑料的热尺寸稳定性,降低了吸水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苯基马来酰亚胺-苯乙烯-丙烯腈 悬浮共聚合 PVC泡沫塑料 耐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N-苯基马来酰亚胺基四元共聚物改性PVC/ABS合金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鑫 苍琼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19,26,共7页
采用乳液共聚法合成有机硅/N-苯基马来酰亚胺(N-PMI)/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四元共聚物,并以此改性聚氯乙烯(PV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合金,采用凝胶渗透色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失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场发... 采用乳液共聚法合成有机硅/N-苯基马来酰亚胺(N-PMI)/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四元共聚物,并以此改性聚氯乙烯(PV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合金,采用凝胶渗透色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失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维卡软化点温度测试和旋转流变等方法对共聚物和改性PVC/ABS合金进行了详细表征,研究了有机硅/N-PMI投料质量比对单体转化率、共聚物分子量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_(g))的影响,以及不同投料质量比下共聚物对PVC/ABS合金热稳定性、耐热性能、力学性能和流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有机硅用量会导致单体转化率降低,共聚物分子量减小且T_(g)升高;共聚物对PVC/ABS合金起到增容作用,共聚物含量为5份时,随着有机硅投料质量比的增加,改性合金的热稳定性、耐热性能和拉伸强度均得到提升,断裂伸长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低频区复数黏度的频率依赖性明显下降。当有机硅/N-PMI投料质量比为3∶1时,共聚物分子量为1.55×10^(5),T_(g)达到131.6℃,改性合金的拉伸强度为58.7 MPa,维卡软化点温度为8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苯基马来酰亚胺 有机硅 四元共聚物 聚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合金 结构与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塑料复合板废料改性聚丙烯的结构与性能
13
作者 游长江 曾一铮 +1 位作者 李建雄 贾德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4-126,共3页
硅烷偶联剂KH550、KH560、KH570处理的多层塑料复合板废料(WGFRP)与增容剂并用后,通过与聚丙烯(PP)熔融共混,制备了PP/WGFRP/相容剂复合材料。采用热重分析(TG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力学性能测定,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结果... 硅烷偶联剂KH550、KH560、KH570处理的多层塑料复合板废料(WGFRP)与增容剂并用后,通过与聚丙烯(PP)熔融共混,制备了PP/WGFRP/相容剂复合材料。采用热重分析(TG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力学性能测定,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当用质量分数1%的硅烷偶联剂KH570处理的WGFRP(100 mesh)为20份,相容剂为2份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比纯PP提高约113%,拉伸强度变化不大。SEM观察到PP/WGFRP/相容剂复合材料在断裂过程中发生塑性变形,其韧性较好。TGA结果表明,随着WGFRP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塑料复合板固体废料 丙烯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不饱和聚酯 玻璃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气质法测定食品包装材料中的4种有害物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昊浩 姜方方 +4 位作者 邵卫卫 李航钧 邢伟齐 汪仕韬 姚卫蓉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64-69,共6页
目的研究食品用塑料包装材料中4种有害单体(1,3-丁二烯、丙烯腈、乙苯、苯乙烯)的顶空-气质联用检测方法。方法塑料包装材料经液氮粉碎、顶空加热后,采用质谱检测器对顶空气体进行检测,通过标准物质扫描获得目标物定性、定量离子,通过... 目的研究食品用塑料包装材料中4种有害单体(1,3-丁二烯、丙烯腈、乙苯、苯乙烯)的顶空-气质联用检测方法。方法塑料包装材料经液氮粉碎、顶空加热后,采用质谱检测器对顶空气体进行检测,通过标准物质扫描获得目标物定性、定量离子,通过标准曲线绘制对目标物进行定性定量。结果1,3-丁二烯、丙烯腈在0.02~2 mg/mL,乙苯、苯乙烯在0.1~10 mg/mL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5,0.05,0.02,0.02 mg/kg。对4种单体进行了加标回收试验,平均回收率在94.42%~106.0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2.76%~5.91%。结论建立了食品用塑料包装材料中4种有害单体的顶空-气质联用检测方法,该方法检出限更低,节省了样品的前处理时间,为食品包装用塑料材料中有害单体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方法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气质联用 食品用塑料包装材料 1 3-丁二烯 丙烯腈 乙苯 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OH)2-BA-MMA杂化接枝聚合物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芮地 王晨 +1 位作者 南婷婷 林润雄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2-35,共4页
利用铝酸酯偶联剂对氢氧化镁进行杂化改性,再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丁酯进一步接枝聚合,得到一种无机物和有机物杂化的新型热稳定剂(记作CN-100)。测试了改性前后氢氧化镁的红外光谱,热老化烘箱法确定CN-100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 利用铝酸酯偶联剂对氢氧化镁进行杂化改性,再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丁酯进一步接枝聚合,得到一种无机物和有机物杂化的新型热稳定剂(记作CN-100)。测试了改性前后氢氧化镁的红外光谱,热老化烘箱法确定CN-100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氯化聚乙烯(ABS/CPE)合金中的最佳用量,研究了CN-100、钙锌稳定剂与日本水滑石对ABS/CPE合金的动态、静态热稳定性影响。结果表明,与钙锌稳定剂和日本水滑石相比,CN-100对ABS/CPE的动态和静态热稳定性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镁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氯化聚乙烯 热稳定剂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2023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I):通用塑料 被引量:5
16
作者 唐茂株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9,共19页
收集了2022年7月—2023年6月世界塑料工业的相关资料,介绍了2022—2023年世界塑料工业的发展情况,提供了世界塑料产量、消费量及全球各类树脂的需求量及产能情况。按通用热塑性树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及苯乙烯系共聚物... 收集了2022年7月—2023年6月世界塑料工业的相关资料,介绍了2022—2023年世界塑料工业的发展情况,提供了世界塑料产量、消费量及全球各类树脂的需求量及产能情况。按通用热塑性树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及苯乙烯系共聚物)的顺序,对树脂的产量、消费量、供需状况及合成工艺、产品应用开发、树脂品种的延伸及应用的进一步扩展等技术作了详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丙烯 聚氯乙烯 苯乙烯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塑料基木塑复合材料的性能对比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余旺旺 刘芹 +3 位作者 杨晨 刘杰 史跃峰 雷文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1-125,共5页
以小麦秸秆粉(WSP)与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聚苯乙烯(PS)及聚丙烯(PP)等几种塑料为原料,采用挤出加注塑工艺制备木塑复合材料(WPC),研究不同木塑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 以小麦秸秆粉(WSP)与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聚苯乙烯(PS)及聚丙烯(PP)等几种塑料为原料,采用挤出加注塑工艺制备木塑复合材料(WPC),研究不同木塑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及吸水性能。结果表明,HDPE基及PP基WPC的静曲强度和静曲模量综合性能最好,ABS基和PS基WPC次之,LLDPE基最差;HDPE基WPC热稳定性最好,其次是LLDPE基和PP基WPC;LDPE基WPC的吸水膨胀率最低,吸水后尺寸稳定性最好,而ABS基WPC最差;浸泡吸水方面,起初阶段,不同WPC吸水率虽然有所差别,但差别不大,但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ABS吸水率最大,其次是PS基WPCs,而其它三种WPC的吸水率差距不是特别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塑复合材料 小麦秸秆粉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高密度聚乙烯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 苯乙烯 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相容剂对PVC/ABS合金注塑料性能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孔秀丽 张新华 +1 位作者 王晶 张学明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5-38,共4页
研究了氯化聚乙烯(CPE)、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S)和丁腈橡胶(NBR)4种相容剂对聚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VC/ABS)合金注塑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4种相容剂均会降低PVC/AB... 研究了氯化聚乙烯(CPE)、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S)和丁腈橡胶(NBR)4种相容剂对聚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VC/ABS)合金注塑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4种相容剂均会降低PVC/ABS合金注塑料的弯曲性能和阻燃性;CPE和EVA综合性能较好,有利于注塑料的加工和使用;MBS和NBR对合金注塑料流动性的不利影响较大,不适用于PVC/ABS合金注塑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容剂 聚氯乙烯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氯化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丁腈橡胶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抗冲PC/ABS合金的制备及树脂优选
19
作者 马晓坤 李鑫宇 +2 位作者 王立伟 许超 陆书来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44,共10页
为深入研究树脂基体性能和相容剂对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合金性能的影响,选取了两种不同熔体流动速率(MFR)的ABS树脂、3种不同厂家的PC树脂和3种不同种类相容剂进行对比实验。当选用MFR更高的PC和ABS树脂,因加工... 为深入研究树脂基体性能和相容剂对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合金性能的影响,选取了两种不同熔体流动速率(MFR)的ABS树脂、3种不同厂家的PC树脂和3种不同种类相容剂进行对比实验。当选用MFR更高的PC和ABS树脂,因加工过程中受热流动性更好,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共混时,可以提高PC树脂与ABS树脂两相的相互融合,制备的PC/ABS合金性能更为优异,通过实验对比,确定了ABS(HF681)和PC(2805)为合金性能最优的树脂。此外,相容剂在PC/ABS合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降低PC与ABS之间的界面张力,增加相互的黏结力,改善热稳定性,使两相能够更好地混合均匀,从而提高合金的综合性能。经过大量的实验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EMAC)对提高合金的增韧效果较为显著,在综合性能方面表现最佳。当EMAC添加质量分数为1.5%时,采用PC(2805)/ABS(HF681)(质量比为70/30)制备的合金的各项性能达到了较高值。PC/ABS合金冲击强度达到了74.2kJ/m^(2),这使得合金在受到外力冲击时能够更好地吸收能量,不易发生破裂;拉伸强度达到58.42MPa,保证了合金在承受拉伸载荷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断裂伸长率达到87.5%,体现了合金良好的柔韧性和延展性;弯曲强度达到80.46MPa,使得合金在弯曲受力时能保持较好的刚性和抗变形能力;MFR达到12.875 g/10min,表明合金具有良好的加工流动性,易于成型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 合金 相容剂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老化ABS/PVC共混塑料的研制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士财 李宝霞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2004年第3期55-58,共4页
以国产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聚氯乙烯(PVC)为主要原料,配以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剂等助剂。研制了耐老化ABS/PVC共混塑料,并对其加工性能、力学性能及耐老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ABS和PVC质量比为60:40.添加抗氧... 以国产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聚氯乙烯(PVC)为主要原料,配以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剂等助剂。研制了耐老化ABS/PVC共混塑料,并对其加工性能、力学性能及耐老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ABS和PVC质量比为60:40.添加抗氧剂1076和紫外线吸收剂UV-327(两者用量均为ABS/PVC共混塑料质量的0.5%)后,所制得共混塑料不仅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而且还具有良好的耐老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老化性 ABS/PVC共混塑料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 聚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