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核-壳粒子的制备
1
作者 周应学 赵振河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9年第2期240-242,247,共4页
由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核.壳粒子。以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为乳化剂,合成了聚苯乙烯(PS)种子核;连续滴加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在核表面富集MMA,制备了粒径范围在0... 由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核.壳粒子。以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为乳化剂,合成了聚苯乙烯(PS)种子核;连续滴加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在核表面富集MMA,制备了粒径范围在0.16—0.67μm的核-壳粒子;当单体苯乙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SVMMA)的比为30:70(质量比)时,所得粒径在0.18μm,粒径分布为0.012。差示扫描量热(DSC)研究显示,复合粒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为97.2℃,峰形单一,表现出良好的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粒子 种子乳液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浓乳液界面引发制备核-壳粒子 被引量:4
2
作者 云洋 励杭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44-148,共5页
利用超浓乳液界面引发制备疏水性核 /亲水性壳的两性粒子。首先 ,通过超浓乳液聚合得到聚苯乙烯胶体粒子 ,作为疏水性的核 ;然后 ,通过界面引发使丙烯酰胺在核的表面聚合 ,形成亲水性的聚丙烯酰胺的壳层。界面引发体系由过氧化羟基异丙... 利用超浓乳液界面引发制备疏水性核 /亲水性壳的两性粒子。首先 ,通过超浓乳液聚合得到聚苯乙烯胶体粒子 ,作为疏水性的核 ;然后 ,通过界面引发使丙烯酰胺在核的表面聚合 ,形成亲水性的聚丙烯酰胺的壳层。界面引发体系由过氧化羟基异丙苯和硫酸亚铁组成。控制条件 ,可得到网孔 (半包覆 )、褶皱(全包覆 )两种结构的壳层 ,核 -壳间无化学键键连 ,无共聚物过渡层。另外 ,壳层孔的存在使得核层聚合物能与外界接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浓乳液聚合 界面引发 -粒子 制备 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解FeCl_3制备单分散P(St-co-AA)/Fe_2O_3亚微核壳粒子 被引量:2
3
作者 黄中梅 赵素玲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63-66,共4页
用液相沉积法制备了壳层均匀、包裹致密的单分散P(St-co-AA)/Fe2O3亚微核壳粒子。用XRD、TEM和FESEM表征了该类粒子的物相、形貌及微观结构。结果表明用该法制备的核壳粒子,其壳层为Fe2O3晶粒,且均匀地包裹在乳胶粒子表面形成草莓状结构... 用液相沉积法制备了壳层均匀、包裹致密的单分散P(St-co-AA)/Fe2O3亚微核壳粒子。用XRD、TEM和FESEM表征了该类粒子的物相、形貌及微观结构。结果表明用该法制备的核壳粒子,其壳层为Fe2O3晶粒,且均匀地包裹在乳胶粒子表面形成草莓状结构;改变FeCl3溶液的用量和重复包裹次数能方便地调节P(St-co-AA)/Fe2O3亚微核壳粒子的壳层厚度。可通过煅烧法用该核壳粒子来制备形状完整的单分散亚微中空磁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 亚微中空磁球 聚(苯乙烯--丙烯酸) FE2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结构粒子MBS增韧聚乳酸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郭扬 崔玉祥 孙树林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46-50,共5页
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核-壳结构粒子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S),进一步对聚乳酸(PLA)进行增韧改性,并以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P(MMA-co-GMA)作为共混体系的相容剂。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动态热机械分析... 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核-壳结构粒子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S),进一步对聚乳酸(PLA)进行增韧改性,并以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P(MMA-co-GMA)作为共混体系的相容剂。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动态热机械分析仪、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研究了该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和微观形态。结果表明,随着MBS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冲击强度显著提高,屈服应力逐渐降低;相容剂P(MMAco-GMA)的引入没有提高共混物的冲击性能,但是显著提高了拉伸强度。DMA结果表明,随着P(MMA-co-GMA)中GMA含量的增加,PL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逐渐上升,MBS壳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逐渐降低;TEM测试发现P(MMAco-GMA)加入后,核壳粒子在PLA中分散得更加均匀。对形变区的SEM观察发现MBS橡胶粒子发生空洞化,基体发生剪切屈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粒子 相容剂 增韧 结构与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核-壳结构橡胶粒子对PVC增韧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春茂 周超 +1 位作者 陈明 张会轩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4-38,共5页
采用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以聚苯乙烯(PS)为内核、聚丁二烯(PB)为中间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壳层的3层核-壳结构橡胶粒子(PSBM)。通过改变PS和PB的配比,制得核-壳比分别为23/57/20(质量比,下同)、13/67/20、0/80/20的PSBM,并用于... 采用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以聚苯乙烯(PS)为内核、聚丁二烯(PB)为中间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壳层的3层核-壳结构橡胶粒子(PSBM)。通过改变PS和PB的配比,制得核-壳比分别为23/57/20(质量比,下同)、13/67/20、0/80/20的PSBM,并用于增韧聚氯乙烯(PVC)。并对PSBM的内部结构及其在PVC基体中的分散状态、PVC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及形变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SBM在PVC基体中具有良好的分散状态;PS/PB/PMMA为13/67/20时,对PVC具有较高的增韧效率,同时还保持了较高的屈服强度,而且具有很好的透光性;对共混物应力白化区的研究表明,PSBM的内核PS与中间层PB的界面层促进了橡胶粒子发生空洞,提高了增韧能力;PVC/PSBM共混物的增韧机理是PSBM橡胶粒子空洞化促进PVC基体发生剪切屈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苯乙烯 丁二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结构 橡胶粒子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结构PB-g-(SAN-co-Si)抗冲改性剂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6
作者 尹德忠 张秋禹 +1 位作者 张和鹏 尹常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7-29,33,共4页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在聚丁二烯(PB)乳液接枝苯乙烯-丙烯腈(SAN)的同时,加入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制备了带有缩合反应活性基团的聚丁二烯接枝(苯乙烯-丙烯腈-有机硅)共聚物(PB-g-(SAN-co-Si)大分子改性剂。采...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在聚丁二烯(PB)乳液接枝苯乙烯-丙烯腈(SAN)的同时,加入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制备了带有缩合反应活性基团的聚丁二烯接枝(苯乙烯-丙烯腈-有机硅)共聚物(PB-g-(SAN-co-Si)大分子改性剂。采用透射电镜(T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SAN接枝率测定等方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TEM显示乳胶粒具有典型的核壳结构,粒径为300nm,乳胶粒外分布有KH-570水解缩合形成的纳米硅粒子。FT-IR分析证实KH-570通过化学键接枝到PB链上。除通过自由基聚合外,SAN的接枝还可通过KH-570之间的水解缩合方式进行,KH-570的引入大幅度提高了接枝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二烯接枝(苯乙烯-丙烯腈-有机硅)共聚物 抗冲改性剂 乳液 种子乳液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共聚物对光盘级聚碳酸酯的增韧研究
7
作者 徐晓琳 郭宝华 徐军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35-38,共4页
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甲酯 -丁二烯 -苯乙烯共聚物 (MBS)对光盘级聚碳酸酯的增韧作用。结果表明 ,MBS对PC增韧效果显著。且MBS分散性越好 ,达到脆 -韧转变时所需的MBS含量越少。求得达到脆 -韧转变时的临界粒间距为 5 0nm。对共混物损伤机... 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甲酯 -丁二烯 -苯乙烯共聚物 (MBS)对光盘级聚碳酸酯的增韧作用。结果表明 ,MBS对PC增韧效果显著。且MBS分散性越好 ,达到脆 -韧转变时所需的MBS含量越少。求得达到脆 -韧转变时的临界粒间距为 5 0nm。对共混物损伤机制的研究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物 光盘级 聚碳酸酯 增韧 研究 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临界粒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包覆P(St-4VP)纳米复合粒子的制备与表征
8
作者 邹华 冉千平 +1 位作者 吴石山 沈健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7-139,共3页
使用功能化的共单体4-乙烯基吡啶(4VP)与苯乙烯共聚,合成了聚(苯乙烯-共-4-乙烯基吡啶)(P(St-4VP))粒子。在NH_4OH/乙醇碱性介质中,溶胶-凝胶法生成的SiO_2纳米粒子包覆在P(St-4VP)粒子表面,得到SiO_2包覆P(St-4VP)纳米复合粒子。随4VP... 使用功能化的共单体4-乙烯基吡啶(4VP)与苯乙烯共聚,合成了聚(苯乙烯-共-4-乙烯基吡啶)(P(St-4VP))粒子。在NH_4OH/乙醇碱性介质中,溶胶-凝胶法生成的SiO_2纳米粒子包覆在P(St-4VP)粒子表面,得到SiO_2包覆P(St-4VP)纳米复合粒子。随4VP组分增加,所制备的P(St-4VP)/SiO_2纳米复合粒子的壳层表面变得粗糙。P(St-4VP)粒子数随PVP用量增加而增加,因此纳米复合粒子的平均尺寸随PVP用量增加而下降,同时随PVP用量增加形成较平滑的SiO_2壳层。NH_4OH和正硅酸乙酯(TEOS)用量增加,复合粒子的SiO_2壳层表面粗糙程度提高。此外,复合粒子的SiO_2壳层厚度随TEOS用量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4-乙烯基吡啶)粒子 SiO2包覆 -结构 纳米复合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A-g-SAN对ASA树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耿丽丽 任亮 +2 位作者 韩业 张明耀 张会轩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33,共5页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一系列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接枝聚丙烯酸丁酯(PBA-g-SAN)核壳接枝共聚物,将其与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树脂)熔融共混,制得ASA树脂,使用动态力学分析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考察了扩径中接枝剂的含量和PBA橡胶粒...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一系列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接枝聚丙烯酸丁酯(PBA-g-SAN)核壳接枝共聚物,将其与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树脂)熔融共混,制得ASA树脂,使用动态力学分析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考察了扩径中接枝剂的含量和PBA橡胶粒径对ASA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接枝剂含量的增加,PBA-g-SAN接枝共聚物的接枝率升高,当接枝剂占单体BA的3%时,ASA树脂的冲击强度达到110 J/m。ASA树脂的冲击强度随着橡胶粒径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PBA-g-SAN接枝共聚物中PB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随着接枝剂含量的增加而升高,随着PBA橡胶粒径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当PBA橡胶粒径为92.7 nm时,橡胶粒子发生聚集,其他粒径的PBA橡胶均可较好地分散在基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丙烯腈接枝共聚物 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丙烯腈共混物 丙烯酸丁酯胶乳 橡胶粒径 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 接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AS核壳结构共聚物的制备及其改性SAN树脂的性能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海燕 王江涛 +3 位作者 赵惠珠 解金鹏 张立群 瞿雄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11,16,共4页
随着社会对环保问题的关注,乳液聚合用于脆性聚合物的改性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文中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核壳结构聚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PBA/AS,简称AAS),单体总转化率达99.35%,乳胶粒理论粒径与实测值基本一致,说明... 随着社会对环保问题的关注,乳液聚合用于脆性聚合物的改性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文中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核壳结构聚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PBA/AS,简称AAS),单体总转化率达99.35%,乳胶粒理论粒径与实测值基本一致,说明该体系没有明显的二次成核过程。当乳胶粒粒径在326 nm、橡胶质量分数为15%时,AAS改性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的共混体系发生明显的脆-韧转变,而拉伸强度保持较高的值。DMA谱图表明,随橡胶相含量的增大,两相转变峰越来越接近,相容性提高;SEM观察证实了这种力学性能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乳液聚合 结构共聚物 改性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A核壳接枝共聚物接枝效果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1
作者 马令庆 林润雄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17,共5页
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丙烯腈(ASA)核壳接枝共聚物。考察了不同乳化剂对聚丙烯酸丁酯(PBA)胶乳粒径大小与分布的影响,不同乳化剂、引发剂体系和加料方式对ASA核壳形貌和接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乳化剂质量相同时,采用... 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丙烯腈(ASA)核壳接枝共聚物。考察了不同乳化剂对聚丙烯酸丁酯(PBA)胶乳粒径大小与分布的影响,不同乳化剂、引发剂体系和加料方式对ASA核壳形貌和接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乳化剂质量相同时,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乳化剂制备的PBA胶乳粒子粒径小、分布窄;核层种子胶乳采用阴离子型乳化剂SDS,壳层采用非离子型乳化剂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制备的ASA接枝率高,核壳结构均匀、完整;采用氧化还原引发剂体系的接枝效果优于采用过硫酸钾引发剂;壳层单体采用预溶胀法加料方式,所得核壳形貌最佳,核壳界面有过渡层,所制ASA有两个玻璃化转变温度(Tg),而且采用预溶胀法所制ASA的两个Tg间的间距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乳化剂 引发剂 加料方式接枝率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S/PBA-aPS的等温熔体结晶及非等温冷结晶动力学研究
12
作者 于野 刘喜军 +2 位作者 孙星星 娄春华 张学全 《中国塑料》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3-29,共7页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间规立构聚苯乙烯/聚丙烯酸丁酯-无规立构聚苯乙烯核壳乳胶粒子(sPS/PBAaPS)共混物等温熔体结晶及其非等温冷结晶行为,并通过Avrami方程和Mo方程分别对sPS/PBA-aPS共混物的等温熔体结晶及非等温冷结晶过程进行...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间规立构聚苯乙烯/聚丙烯酸丁酯-无规立构聚苯乙烯核壳乳胶粒子(sPS/PBAaPS)共混物等温熔体结晶及其非等温冷结晶行为,并通过Avrami方程和Mo方程分别对sPS/PBA-aPS共混物的等温熔体结晶及非等温冷结晶过程进行了分析处理。结果表明,随着等温结晶温度升高,sPS/PBA-aPS共混物结晶时间延长,结晶速率减慢;随着升温速率增大,sPS结晶发生滞后现象,结晶峰温移向高温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规立构聚苯乙烯 丙烯酸丁酯-无规立构聚苯乙烯 等温熔体结晶 非等温冷结晶 乳胶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型MBS增韧PC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申景强 刘振华 +1 位作者 诸泉 蒋文真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18,共3页
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核壳结构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塑料(MBS)与聚碳酸酯(PC)的熔融共混物。研究了MBS对PC/MBS合金常温力学性能和低温缺口冲击强度的影响;利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了MBS在PC/MBS合金中的分布形态;扫描电子显... 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核壳结构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塑料(MBS)与聚碳酸酯(PC)的熔融共混物。研究了MBS对PC/MBS合金常温力学性能和低温缺口冲击强度的影响;利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了MBS在PC/MBS合金中的分布形态;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MBS增韧PC的机理符合空穴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塑料 增韧 低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官能化ABS核壳比对增韧PBT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金坤 杨锦 +3 位作者 柳丽楠 郭伟 谭志勇 张会轩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1-25,共5页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不同核壳比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耐冲击改性剂(ABS-g-GMA)。将合成的耐冲击改性剂用于增韧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考察耐冲击改性剂核壳比对增韧PBT拉伸性能、缺口冲击...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不同核壳比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耐冲击改性剂(ABS-g-GMA)。将合成的耐冲击改性剂用于增韧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考察耐冲击改性剂核壳比对增韧PBT拉伸性能、缺口冲击强度以及相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耐冲击改性剂的核壳比对增韧PBT有重要的影响。耐冲击改性剂的增韧效果随着其核壳比的增加总体呈现先变好后变差的趋势,当耐冲击改性剂的核壳比为60/40时,增韧PBT的缺口冲击强度最高可达到531.15 J/m。随着耐冲击改性剂核壳比的增加,增韧PBT的断裂伸长率、拉伸屈服强度都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拉伸弹性模量并没有明显变化。增韧PBT中两相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变化不大,耐冲击改性剂的核壳比对增韧PBT两相相容性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剂 环氧官能化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纳米粒子对回收ABS树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红梅 孙文盛 雷华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7-20,共4页
无机纳米粒子由于表面效应和小尺寸效应,可提高同收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rABS)树脂的刚性,但增韧能力有限;能与弹性体协同增强、增韧rABS树脂,使树脂的拉伸强度达37 MPa,弯曲模量达2 100 MPa,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达24kJ/m^2,接近ABS原... 无机纳米粒子由于表面效应和小尺寸效应,可提高同收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rABS)树脂的刚性,但增韧能力有限;能与弹性体协同增强、增韧rABS树脂,使树脂的拉伸强度达37 MPa,弯曲模量达2 100 MPa,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达24kJ/m^2,接近ABS原料的强度,避免了弹性体增韧不增强的缺点。特殊的无机纳米粒子(如纳米ZnO)具有光屏蔽效应,能提升rABS的耐候性,而且可与光稳体系协同,大幅延缓rABS树脂的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收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 无机纳米粒子 增韧 增强 耐候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雷壳体电磁屏蔽吸收材料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罗先南 方向 +2 位作者 高振儒 刘君 方鲲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16,共3页
采用不锈钢纤维(SSF)填充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制备导电工程塑料,并测试材料的物理和电磁屏蔽吸收性能。结果表明,SSF质量分数为15%时,能较好地兼顾材料的物理性能与加工难度,且在强电磁源主要频段有20 dB以上的屏蔽效能。低频磁场... 采用不锈钢纤维(SSF)填充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制备导电工程塑料,并测试材料的物理和电磁屏蔽吸收性能。结果表明,SSF质量分数为15%时,能较好地兼顾材料的物理性能与加工难度,且在强电磁源主要频段有20 dB以上的屏蔽效能。低频磁场屏蔽效能测试结果表明,材料对低频磁场影响甚微,不影响地雷磁引信正常工作。该材料有助于提高磁引信地雷在高功率电磁环境下的生存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 不锈钢纤维 吸波材料 屏蔽效能 高功率电磁环境 地雷 电磁 屏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aguchi方法的汽车后视镜壳体的翘曲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镇江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2-35,共4页
以汽车后视镜壳体[材料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为研究对象,以减少成型过程的翘曲变形量为目标,采用Taguchi试验设计方法,在模具温度、熔体温度、注射时间、保压压力、保压时间和冷却时间等不同注射工艺条件下,对ABS后视镜... 以汽车后视镜壳体[材料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为研究对象,以减少成型过程的翘曲变形量为目标,采用Taguchi试验设计方法,在模具温度、熔体温度、注射时间、保压压力、保压时间和冷却时间等不同注射工艺条件下,对ABS后视镜壳体翘曲变形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分析,并对注射成型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使翘曲变形量达到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成型 工艺优化 翘曲变形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后视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体/无机纳米粒子复合体系增强增韧回收ABS树脂 被引量:3
18
作者 孔雪松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13,共5页
分别研究了弹性体和无机纳米粒子对回收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的增韧.结果表明:弹性体能使回收ABS树脂的韧性得到恢复,但导致刚性下降;无机纳米粒子对ABS树脂的增韧能力有限,但能增加ABS的刚性.最后采用弹性体/无机纳米粒... 分别研究了弹性体和无机纳米粒子对回收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的增韧.结果表明:弹性体能使回收ABS树脂的韧性得到恢复,但导致刚性下降;无机纳米粒子对ABS树脂的增韧能力有限,但能增加ABS的刚性.最后采用弹性体/无机纳米粒子复合体系改性回收ABS树脂,添加质量分数5%~8%的高胶粉和质量分数2%~3%无机纳米粒子时,实现了对回收ABS树脂的增强增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收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高胶粉 纳米粒子 改性 增韧 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抗氧剂组成以及含量对ASA树脂性能的影响
19
作者 刘孟恩 汤千熠 +1 位作者 张明耀 刘伯军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3-78,共6页
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核壳比为6/4的ASA核壳接枝共聚物胶乳,系统地研究了水性抗氧剂的组成以及含量对ASA接枝共聚物热氧老化性能的影响,并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ASA树脂,探究了水性抗氧剂的组成以及含量对ASA树脂力学性能、表观性能的影响... 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核壳比为6/4的ASA核壳接枝共聚物胶乳,系统地研究了水性抗氧剂的组成以及含量对ASA接枝共聚物热氧老化性能的影响,并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ASA树脂,探究了水性抗氧剂的组成以及含量对ASA树脂力学性能、表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性抗氧剂的组成CPL/DLTP为2/3时,其ASA接枝共聚物的热氧老化性能最优;随着水性抗氧剂含量的增加,ASA接枝共聚物的氧化诱导期显著增长;水性抗氧剂的加入量超过1%以后,ASA接枝共聚物的氧化诱导期增长不显著;在230℃空气条件下,添加1%水性抗氧剂的ASA接枝共聚物的氧化诱导期可达73.1 min,其抗热氧老化能力是相同条件下不添加水性抗氧剂ASA接枝共聚物的80倍以上;水性抗氧剂的组成及含量对ASA树脂的力学性能无明显影响,对其表观性能如白度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丁酯 接枝共聚物 水性抗氧剂 氧化诱导期 抗热氧老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官能化ABS增韧PBT及其共混物 被引量:7
20
作者 石金亮 彭景军 +3 位作者 刘毅梅 王星月 付艳 孙树林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15,33,共4页
合成了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接枝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g-GMA)核壳粒子增韧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加入环氧树脂(Epoxy)为扩链剂进一步提高共混物的性能。红外光谱(FTIR)结果表明:GMA成功接枝到ABS粒子上;研究发现不同GMA... 合成了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接枝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g-GMA)核壳粒子增韧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加入环氧树脂(Epoxy)为扩链剂进一步提高共混物的性能。红外光谱(FTIR)结果表明:GMA成功接枝到ABS粒子上;研究发现不同GMA含量的ABS-g-GMA粒子在PBT及PBT/Epoxy共混物中均匀分散;ABS-g-GMA对PBT增韧效果较好,Epoxy进一步提高了PBT/ABS-g-GMA共混物的冲击韧性及拉伸强度;ABS-g-GMA增韧PBT的机理是橡胶粒子的空洞化和PBT基体的剪切屈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环氧树脂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核壳粒子 增韧 剪切屈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