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改性聚乙烯消光薄膜的制备与性能
1
作者 吕金龙 曾舒 +3 位作者 黄晓枭 张怡 王聚恒 杨康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68,共6页
为了实现聚乙烯薄膜具备高透光性、高雾度和低光泽等性能特征,本文采用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SBR)对聚乙烯(PE)进行改性,通过流延工艺制备了PE消光膜。同时,通过对SBR/PE共混物薄膜的性能表征与测试,研究了SBR对PE薄膜性能的影响规律。... 为了实现聚乙烯薄膜具备高透光性、高雾度和低光泽等性能特征,本文采用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SBR)对聚乙烯(PE)进行改性,通过流延工艺制备了PE消光膜。同时,通过对SBR/PE共混物薄膜的性能表征与测试,研究了SBR对PE薄膜性能的影响规律。光电雾度仪和光泽度仪的测试结果显示,随着SBR含量的增加,PE消光膜的雾度逐渐上升,而透光率和光泽度则相应降低。当SBR质量分数超过15%时,PE薄膜的雾度超过60%,透光率大于88%,光泽度低于10 GU,展现出优异的消光特性。万能拉力试验机的测试结果表明,PE消光膜在纵向和横向方向上的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随SBR质量分数的增加趋于一致,显示出良好的纵/横向力学均匀性。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结果进一步证实了SBR对PE具有显著的增韧效应。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表征显示,SBR/PE共混物呈现单一熔融峰,表明两者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同时,随着SBR质量分数的增加,PE的结晶度逐渐降低。毛细管流变仪测试结果表明,SBR能够有效提高PE的加工性能。综上所述,SBR改性PE制备的消光膜在力学性能、加工性能及消光特性等方面表现出优异的综合性能,有望在高端快速包装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丁二烯 乙烯 消光膜 改性 消光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醚/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共混合金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4
2
作者 郭正虹 申瑜 方征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6-51,共6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不同比例的聚苯醚(PPO)/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合金,并以苯乙烯接枝马来酸酐共聚物(SMA)作为增容剂,采用哈克转矩流变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冲击和拉伸试验、热重分析等研究了PPO/ABS共混合金的加工流动...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不同比例的聚苯醚(PPO)/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合金,并以苯乙烯接枝马来酸酐共聚物(SMA)作为增容剂,采用哈克转矩流变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冲击和拉伸试验、热重分析等研究了PPO/ABS共混合金的加工流动性、相形态、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结果发现,PPO和ABS属于热力学不相容聚合物,SMA可以在PPO/ABS合金中起到较好的增容作用; PPO/ABS合金中ABS的含量越高,合金加工流动性越好,SMA可以使PPO/ABS合金的转矩明显降低,但其含量对转矩的影响较小; PPO/ABS合金的力学性能较差,加入适量SMA后合金的冲击性能和拉伸性能都有较大改善; PPO/ABS共混合金中PPO的含量越高,合金的热稳定性越好,SMA对合金的热稳定性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醚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 苯乙烯接枝马来酸酐 增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丙烯腈)共混体系相分离的特征动态流变响应 被引量:9
3
作者 杜淼 王利群 +2 位作者 杨碧波 宋栩冰 郑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961-964,共4页
采用动态流变学方法,结合小角激光光散射(SALLS)测定,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苯乙烯-丙烯腈)(SAN)共混体系的动态流变行为与相分离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在低频区域,时温叠加失效与共混物体系发生相分离有关,时温... 采用动态流变学方法,结合小角激光光散射(SALLS)测定,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苯乙烯-丙烯腈)(SAN)共混体系的动态流变行为与相分离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在低频区域,时温叠加失效与共混物体系发生相分离有关,时温叠加失效温度Tb 与用SALLS测定的浊点温度Tc一致,用低频区域动态储能模量G’与频率 的关系[1gG’~lg( αT)] 偏离线性粘弹模型或时温叠加失效温度表征PMMA/SAN共混体系的相分离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丙烯腈) 动态流变响应 动态流为行为 时温叠加 相分离 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4
作者 杜丽利 金滟 刘荣梅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2003年第4期70-73,共4页
从相态结构、改性及其共混等几个角度分别概述了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的研究近况,并对SEBS在塑料加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作了较详报道。
关键词 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 研究进展 相态结构 改性 相容性 SEBS SB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ω-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和聚苯乙烯共混物的制备、硫化及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董建 刘宗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5-57,61,共4页
以α,ω-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O)和苯乙烯(St)为原料,在过氧化苯甲酰(BPO)存在下,St在PDMSO中进行自由基聚合,获得了在室温下稳定的、可流动的α,ω-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O)和聚苯乙烯(PS)的共混物(PDMSO/PS),对共混物做了透射电... 以α,ω-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O)和苯乙烯(St)为原料,在过氧化苯甲酰(BPO)存在下,St在PDMSO中进行自由基聚合,获得了在室温下稳定的、可流动的α,ω-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O)和聚苯乙烯(PS)的共混物(PDMSO/PS),对共混物做了透射电镜测试(TEM),照片显示,PS作为分散相分散在PDMSO的连续相中。用二丁基二月桂酸锡作催化剂,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作硫化剂,在室温下对该共混物进行了硫化成型;对所得硫化胶片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胶片具有较好的拉伸强度和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 ω-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 苯乙烯 制备 改性 力学性能 室温硫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腈-N-苯基马来酰胺-苯乙烯三元共聚物改性ABS
6
作者 方文拓 刘景民 +2 位作者 陈文 柳准 刘艳婷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6-18,共3页
采用丙烯腈-N-苯基马来酰胺-苯乙烯三元共聚物对ABS757树脂进行改性,从而提高ABS树脂的热性能,同时ABS树脂的拉伸强度增大,硬度增大,而且ABS树脂向高刚性、高模量的方向发展。丙烯腈-N-苯基马来酰胺-苯乙烯三元共聚物中N-苯基马来酰胺... 采用丙烯腈-N-苯基马来酰胺-苯乙烯三元共聚物对ABS757树脂进行改性,从而提高ABS树脂的热性能,同时ABS树脂的拉伸强度增大,硬度增大,而且ABS树脂向高刚性、高模量的方向发展。丙烯腈-N-苯基马来酰胺-苯乙烯三元共聚物中N-苯基马来酰胺的含量对共混物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有很大的影响,通过改变三元共聚物中N-苯基马来酰胺的含量,可使共混树脂的加工性能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N-苯基马来酰胺-苯乙烯三元 改性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甲基苯乙烯-丙烯腈-苯乙烯三元共聚物的研制
7
作者 陈再春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89年第2期41-48,共8页
以α-甲基苯乙烯,丙烯腈和苯乙烯为原料,用乳液法合成了α-As共聚物。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单体中α-甲基苯乙烯含量对共聚物转化率,特性粘数,熔体指数和Tg有显著的影响。由于在α-AS中引入了α-MS,α-AS共聚物的Tg为131... 以α-甲基苯乙烯,丙烯腈和苯乙烯为原料,用乳液法合成了α-As共聚物。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单体中α-甲基苯乙烯含量对共聚物转化率,特性粘数,熔体指数和Tg有显著的影响。由于在α-AS中引入了α-MS,α-AS共聚物的Tg为131℃,比AS共聚物高30℃。在助溶剂存在下,共聚物与氯化聚乙烯共混后产物α-ASC具有耐热,抗冲和耐老化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甲基苯乙烯 丙烯腈 苯乙烯 α-甲基苯乙烯-丙烯腈-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增容对聚乳酸/SBS共混物结晶行为的影响
8
作者 刘桅 王博成 +3 位作者 吴崇刚 胡涛 郑譞 龚兴厚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4-38,共5页
研究了苯乙烯-丙烯酸甲酯无规共聚物(SMA)增容剂对聚乳酸(PLA)与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共混物的结晶行为的影响。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PLA/SBS(m PLA∶m SBS=95∶5)和PLA/SBS/SMA(m PLA∶m SBS∶m SMA=95∶5∶3)共混... 研究了苯乙烯-丙烯酸甲酯无规共聚物(SMA)增容剂对聚乳酸(PLA)与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共混物的结晶行为的影响。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PLA/SBS(m PLA∶m SBS=95∶5)和PLA/SBS/SMA(m PLA∶m SBS∶m SMA=95∶5∶3)共混物,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偏光显微镜(POM)研究了SMA增容PLA/SBS共混物的形貌、非等温结晶行为、等温结晶行为和晶体形貌。结果表明,SBS的增塑效应和异相成核效应对PLA的非等温结晶和等温结晶行为有促进作用;而SMA的加入起到了降低SBS分散相尺寸的作用,同时阻碍了SBS对PLA结晶行为的促进作用。增容剂SMA阻碍SBS对PLA基体结晶行为促进作用的可能原因在于SMA在PLA和SBS界面处的阻隔作用导致两者接触面积减少,且SMA对PLA的结晶没有促进或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 苯乙烯-丙烯酸甲酯无规 增容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的合成方法及其增容作用 被引量:7
9
作者 孟季茹 梁国正 +1 位作者 赵磊 朱光明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38-42,共5页
介绍了苯乙烯 -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的四种制备方法 :本体聚合法、溶液聚合法、乳液聚合法以及本体 -悬浮聚合法 ,讨论了苯乙烯 -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摩尔分子质量及其马来酸酐含量、苯乙烯 -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的用量以及共混顺序等因素... 介绍了苯乙烯 -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的四种制备方法 :本体聚合法、溶液聚合法、乳液聚合法以及本体 -悬浮聚合法 ,讨论了苯乙烯 -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摩尔分子质量及其马来酸酐含量、苯乙烯 -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的用量以及共混顺序等因素对其增容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马来酸酐 无规 合成 增容作用 合成方法 改性 增容剂 改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硅油和二苄基甲苯改性SEBS/PP共混物的憎水和绝缘性能
10
作者 沈佩佩 王康娜 +1 位作者 全一武 庄大清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7-153,共7页
以甲基硅油和二苄基甲苯为憎水剂对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聚丙烯(PP)共混物进行憎水改性,在确保材料力学性能、绝缘和耐漏电起痕性能前提下,提高其憎水性和憎水迁移特性。结果表明,甲基硅油改性SEBS/PP共混物的憎... 以甲基硅油和二苄基甲苯为憎水剂对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聚丙烯(PP)共混物进行憎水改性,在确保材料力学性能、绝缘和耐漏电起痕性能前提下,提高其憎水性和憎水迁移特性。结果表明,甲基硅油改性SEBS/PP共混物的憎水性迁移速度快于含二苄基甲苯的样品,但其力学性能低于后者。当同时使用1 phr甲基硅油+1 phr二苄基甲苯改性,测得样品的拉伸强度为29.0 MPa,断裂伸长率为636%,体积电阻率为2.44×10^(14)Ω·m,表面电阻率为8.64×10^(16)Ω,耐漏电起痕性能通过1A 4.5级;进一步,改性样品在浸泡水中96 h后,其表面接触角为98.7°,室温放置48 h后恢复到106.1°;改性样品表面污染后(标准污层的盐密+灰密为0.6 mg/cm^(2))憎水迁移96 h,污染表面接触角从改性前的74.4°提高到91.4°,显示出良好憎水迁移特性。制备的改性SEBS/PP共混物兼具了优异的力学强度、绝缘、耐漏电起痕、憎水性及憎水迁移特性等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 丙烯 憎水性 绝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A-g-MAH共聚物增容PA6/ABS共混体系的聚集态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丹 黄伯芬 李志刚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6-49,共4页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EBA-g-MAH增容PA6/ABS共混物,采用FTIR、SEM、DSC等测试了EBA-g-MAH对PA6/ABS共混物的增容作用;并讨论了EBA-g-MAH对PA6/ABS共混物的结晶性、力学性能及吸水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EBA-g-MAH与PA6发生化学反应所...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EBA-g-MAH增容PA6/ABS共混物,采用FTIR、SEM、DSC等测试了EBA-g-MAH对PA6/ABS共混物的增容作用;并讨论了EBA-g-MAH对PA6/ABS共混物的结晶性、力学性能及吸水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EBA-g-MAH与PA6发生化学反应所生成的接枝物对PA6/ABS共混物有较好的增容作用,使分散相尺寸明显减小;PA6/ABS共混物的冲击强度得到很大的提高,比纯PA6提高430%,吸水性也得到改善,但是拉伸强度有所降低。DSC研究表明:EBA-g-MAH的加入抑制了PA6/ABS共混物中PA6的结晶,使PA6结晶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6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 马来酸酐接枝乙烯-丙烯酸丁酯 增容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BS-g-MAH对PC/PBT共混物性能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春林 陈玲红 +1 位作者 周如东 吴盾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3-36,共4页
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聚碳酸酯(PC)/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马来酸酐接枝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EBS-g-MAH)的共混物。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平板流变仪研究了SEB-g-MAH对PC/PBT共混物的机械性能、断面形态结构、动... 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聚碳酸酯(PC)/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马来酸酐接枝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EBS-g-MAH)的共混物。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平板流变仪研究了SEB-g-MAH对PC/PBT共混物的机械性能、断面形态结构、动态力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SEBS-g-MAH提高了PC/PBT共混物的相容性,随着SEBS-g- MAH用量的增加,共混物的缺口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上升,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下降。当SEBS-g-MAH质量分数为5%时共混物的综合性能最佳,同时,SEBS-g-MAH的加入,并未对PC/PBT共混物的成型加工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马来酸酐接枝 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性挤出制备PP-St-MAH共混物及其结晶性能
13
作者 周安 吴盾 +2 位作者 曹峥 刘钢 刘春林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1-107,125,共8页
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对聚丙烯(PP)、马来酸酐(MAH)和苯乙烯(St)进行反应性挤出制备聚丙烯-苯乙烯-马来酸酐(PP-St-MAH)共混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旋转流变仪研究St用量对PP-St-MAH共混物接枝率和复数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St的加入使1 7... 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对聚丙烯(PP)、马来酸酐(MAH)和苯乙烯(St)进行反应性挤出制备聚丙烯-苯乙烯-马来酸酐(PP-St-MAH)共混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旋转流变仪研究St用量对PP-St-MAH共混物接枝率和复数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St的加入使1 780 cm-1与840 cm-1处峰的面积比(吸光比)由0.88上升至3.94,表明MAH的接枝率提高,同时体系黏度增大,说明St抑制了PP的自由基降解。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分析不同降温速率和St用量下PP-St-MAH共混物的非等温结晶过程。分别采用Jeziorny法、Ozawa法和莫志深法进行数据处理,发现Jeziorny法和莫志深法都适合分析其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而Ozawa法的结果线性关系不明显,不适合分析PP-StMAH共混物的动力学。随着St用量增加,采用Jeziorny法得到的Avrami指数、结晶速率参数总体呈上升趋势,表明St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异相成核效果,改变了PP-St-MAH共混物的结晶方式,结晶方式从一维向二维、三维转变,同时加快结晶速率。莫志深法的结果也支持此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苯乙烯-马来酸酐 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结晶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腈含量对PVDF/SAN共混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姜英 张晳娜 +1 位作者 毕野 孙树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55-58,共4页
采用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丙烯腈(AN)含量的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将其与聚偏氟乙烯(PVDF)共混,考察了AN含量对PVDF/SAN共混物性能的影响。动态力学热分析结果表明,随着AN含量增加,PVDF的Tg向高温移动,PVDF与SAN的相容性提... 采用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丙烯腈(AN)含量的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将其与聚偏氟乙烯(PVDF)共混,考察了AN含量对PVDF/SAN共混物性能的影响。动态力学热分析结果表明,随着AN含量增加,PVDF的Tg向高温移动,PVDF与SAN的相容性提高。X射线衍射仪测试得出PVDF结晶为α晶型,不同AN含量的SAN对PVDF的晶型没有影响。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发现PVDF及其共混物中,PVDF具有双重熔融行为。随着AN含量增加,PVDF结晶温度向低温方向有所移动,结晶能力降低。扭矩测试发现,PVDF具有较高的黏度,SAN的引入降低了PVDF的黏度。接触角结果表明SAN提高了PVDF的表面亲水性,AN含量越高,共混物极性越大,材料表面亲水性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苯乙烯-丙烯腈 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A增容ABS/PBT共混体系的形态和力学性能--共混过程对体系的影响 被引量:18
15
作者 于杰 郭建兵 +2 位作者 秦舒浩 罗筑 朱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5-58,共4页
以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为增容剂,研究了共混工艺对ABS/PBT共混物聚集态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MA先与ABS共混再与PBT共混,共混物的分散相尺寸最小、分布最均匀,优于SMA先与PBT共混再与ABS共混的方法。ABS与PBT共混物... 以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为增容剂,研究了共混工艺对ABS/PBT共混物聚集态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MA先与ABS共混再与PBT共混,共混物的分散相尺寸最小、分布最均匀,优于SMA先与PBT共混再与ABS共混的方法。ABS与PBT共混物的相容性差,加入反应性相容剂SMA后,PBT分散相尺寸变小且均匀地分散于ABS中,显著改善了ABS/PBT共混物的冲击、拉伸性能。共混物的聚集态结构强烈地受共混工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 聚集态结构 增容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T/ABS-g-MAH共混合金的力学性能和流变行为 被引量:10
16
作者 闰明涛 李鑫 +1 位作者 王增坤 崔福员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2-94,98,共4页
利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冲击试验机和毛细管流变仪分别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马来酸酐接枝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TT/ABS-g-MAH)共混合金的力学性能和流变行为。结果表明:ABS含量在3%~5%(质量分数,下同)时,共混材料的拉伸强度... 利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冲击试验机和毛细管流变仪分别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马来酸酐接枝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TT/ABS-g-MAH)共混合金的力学性能和流变行为。结果表明:ABS含量在3%~5%(质量分数,下同)时,共混材料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达到极值,表明ABS的加入对PTT起到了一定的增强和明显的增韧作用。共混合金熔体为假塑性流体,但ABS含量的变化对共混物的表观黏度、非牛顿指数n、粘流活化能的影响较小,即对PTT的流变性能影响不大。采用ABS-g-MAH与PTT进行反应性共混,可以提高PTT的力学性能,而对加工性能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 马来酸酐接枝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 拉伸强度 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C-C/PVC/MBS三元共混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雪萍 朱耕宇 +2 位作者 浦群 徐有宁 干海军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5-38,共4页
研究了氯化聚氯乙烯(PVG-C)/聚氯乙烯(PVC)与抗冲改性剂 MBS[聚丁二烯(PB)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及苯乙烯(St)接枝共聚物]的三元共混物的物理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结果表明:共混物的维卡软化点随PVC-C 用量的增加而上升,在 PVG-C/PVC=50... 研究了氯化聚氯乙烯(PVG-C)/聚氯乙烯(PVC)与抗冲改性剂 MBS[聚丁二烯(PB)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及苯乙烯(St)接枝共聚物]的三元共混物的物理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结果表明:共混物的维卡软化点随PVC-C 用量的增加而上升,在 PVG-C/PVC=50/50(质量比)处有一拐点。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弯曲模量随 PVC-C 用量的增加而提高;而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都随 PVC-C 用量增加而下降。共混物中随 PVC-C 用量增加,塑化能力增强,平衡转矩上升。不同的加工助剂可降低共混物熔体黏度,改善加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聚氯乙烯 聚氯乙烯 丁二烯-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 改性 力学性能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FPA1212/SEBS-g-MAH共混合金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玉东 赵清香 +3 位作者 刘民英 王万杰 董静 李相魁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3,共3页
制备了石油发酵尼龙1212/SEBS-g-MAH共混合金,并对其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增韧剂含量的增加,共混合金的缺口冲击强度显著提高,当增韧剂含量为25%时,缺口冲击强度为61.26 kJ/m^2,是纯尼龙1212的15倍,拉伸强度保... 制备了石油发酵尼龙1212/SEBS-g-MAH共混合金,并对其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增韧剂含量的增加,共混合金的缺口冲击强度显著提高,当增韧剂含量为25%时,缺口冲击强度为61.26 kJ/m^2,是纯尼龙1212的15倍,拉伸强度保持率是酏尼龙1212的90%。微观结构研究表明,尼龙1212的断裂属于韧性断裂,增韧后的尼龙1212缺口冲击断面有明显的应力发白现象,冲击强度提高的主要原因在于应力集中点的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FPA1212/SEBS-g-MAH合金 力学性能 微观结构 研究 石油发酵尼龙1212 马来酸酐 接枝 (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MA/α-MSAN共混体系长时弛豫区域的时温叠加失效与相分离的关系 被引量:6
19
作者 郑强 高桥雅兴 升田利史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969-973,共5页
通过考察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α-甲基苯乙烯丙烯腈)(α-MSAN)共混体系动态粘弹函数的时温叠加,发现在终端区域时温叠加失效与其相分离有关.相分离使得终端区域的动态储能模量G′(或动态损耗模量G″)与频... 通过考察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α-甲基苯乙烯丙烯腈)(α-MSAN)共混体系动态粘弹函数的时温叠加,发现在终端区域时温叠加失效与其相分离有关.相分离使得终端区域的动态储能模量G′(或动态损耗模量G″)与频率的关系[lgG′(lgG″)~lgω]明显偏离经典粘弹模型.随组成的改变,时温叠加的失效呈现温度依赖性,其“失效温度”(Td)可很好地表征LCST类共混物的相分离,而且在用其表征相分离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α-甲基苯乙烯聚丙腈) 叶温叠加 动态粘弹函数 相分离 长时弛豫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固相接枝物增容PA6/PS共混体系 被引量:4
20
作者 叶挺进 谢涛 +1 位作者 刘振兴 冯开财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2002年第5期45-47,共3页
采用FTIR和WAXD研究了聚丙烯固相接枝苯乙烯 (St)和马来酸酐 (MAH)的结构 ,并研究了它对聚酰胺 6/聚苯乙烯(PA6/PS)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其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 ,PP上可固相接枝St、MAH ;gPP(PP接枝St和MAH双组分接枝物 )
关键词 聚酰胺-6 苯乙烯 丙烯 固相接枝 增容 PA6/PS 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