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9篇文章
< 1 2 6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种多酚对丙二醛诱导花生球蛋白氧化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蒋丙婷 郭言 +3 位作者 尹可宏 杨曦 孙健 张雪春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117,共7页
为探究多酚对蛋白质氧化的改善作用,通过丙二醛建立花生球蛋白氧化体系,并采用槲皮素、儿茶素、绿原酸及没食子酸4种多酚干预氧化进程,分析其对花生球蛋白氧化程度和加工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多酚均对丙二醛氧化花生球蛋白有明显的... 为探究多酚对蛋白质氧化的改善作用,通过丙二醛建立花生球蛋白氧化体系,并采用槲皮素、儿茶素、绿原酸及没食子酸4种多酚干预氧化进程,分析其对花生球蛋白氧化程度和加工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多酚均对丙二醛氧化花生球蛋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中儿茶素使花生球蛋白的羰基浓度减少了98.10%,溶解度增加7.30%;没食子酸使花生球蛋白的疏水性降低35.57%;而槲皮素使花生球蛋白的游离氨基浓度增加了83.31%;4种多酚均使内源荧光强度不同程度增大,其中没食子酸的干预最明显,最大增幅为38.37%。相关性分析进一步说明多酚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花生球蛋白的氧化进程。因此,4种多酚均可改善丙二醛对花生球蛋白氧化作用,其中以儿茶素的改善效果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球蛋白 丙二醛 氧化 多酚 改善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B胁迫对辣椒叶片防御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2
作者 董文堂 陈艳 +1 位作者 邵登魁 邓昌蓉 《青海农林科技》 2024年第2期86-91,共6页
为筛选抗紫外线UV-B辣椒品种,助力青藏高原地区辣椒产业发展,本试验以青海省特色品种青椒3号、循化线椒、甘科-2-11及吉祥101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UV-B(20.05μW/cm 2)胁迫时间对辣椒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 为筛选抗紫外线UV-B辣椒品种,助力青藏高原地区辣椒产业发展,本试验以青海省特色品种青椒3号、循化线椒、甘科-2-11及吉祥101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UV-B(20.05μW/cm 2)胁迫时间对辣椒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UV-B胁迫时间的延长,POD、CAT及SOD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于处理第2 d和3 d达到最大,而丙二醛(MDA)含量则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分别于试验处理第2 d和4 d达到最大。综合以上4个指标,通过隶属函数分析得出4个辣椒品种的耐紫外性依次为青椒3号>循化线椒>甘科-2-11>吉祥101,因此推测青椒3号是耐紫外线强的辣椒品种,适合在青藏高原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紫外胁迫 防御酶活性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胁迫对点篮子鱼幼鱼肝脏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8
3
作者 宋志明 刘鉴毅 +4 位作者 庄平 王妤 章龙珍 胡艳 龚盼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2-150,共9页
将点篮子鱼(Siganus guttatus)幼鱼由25℃转移至14℃、15℃、16℃、17℃和18℃条件下处理96h,测定在不同温度下、不同时间点点篮子鱼幼鱼肝脏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变化,探讨了温度骤降对点篮子鱼幼鱼肝脏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将点篮子鱼(Siganus guttatus)幼鱼由25℃转移至14℃、15℃、16℃、17℃和18℃条件下处理96h,测定在不同温度下、不同时间点点篮子鱼幼鱼肝脏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变化,探讨了温度骤降对点篮子鱼幼鱼肝脏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温度的降低和处理时间的延长,除14℃组外,其余各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14℃组,SOD和GPX活性在3 h时达到最高值,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酶活性持续下降,在96 h时达到最低;14℃组CAT活性在处理后持续降低,在12 h时达到最低,之后逐渐升高并在96 h时显著高于对照组。所有处理组中MDA含量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最终各组MD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表明,温度骤降能激活点篮子鱼幼鱼肝脏中抗氧化酶活性,消除低温应激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ROS),但肝脏内MDA含量显著增加,表明点篮子鱼仍处于氧化应激状态。在14℃时,抗氧化酶活性变化趋势与25℃及其余温度处理组间均存在明显差异,表明此实验条件下鱼体不能适应14℃的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篮子鱼 温度 肝脏 抗氧化酶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硝酸钠对鲫鱼肝脏丙二醛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5
4
作者 谭树华 何典翼 +1 位作者 严芳 梁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21-24,共4页
采用室内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5、1.0、2.0、3.0 mg.L-1)亚硝酸钠在不同处理时间(24、48、72、96 h)对鲫鱼肝脏丙二醛(MDA)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0.5 mg.L-1和1.0mg.L-1处理组在4 d暴露中,... 采用室内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5、1.0、2.0、3.0 mg.L-1)亚硝酸钠在不同处理时间(24、48、72、96 h)对鲫鱼肝脏丙二醛(MDA)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0.5 mg.L-1和1.0mg.L-1处理组在4 d暴露中,丙二醛含量平稳增加,差异不显著,2.0 mg.L-1和3.0 mg.L-1处理组,在4 d的暴露中,丙二醛含量增加明显,暴露后96 h显著升高,表明肝脏过氧化程度加深;(2)各处理组的T-AOC在暴露48 h后均表现出增加,且增加量与处理浓度呈正相关,在暴露后的72 h和96 h,0.5 mg.L-1和1.0 mg.L-1处理组T-AOC仍保持增加,反映此时鲫鱼肝脏仍有抗氧化物质储备或产生,但对于2.0 mg.L-1和3.0 mg.L-1处理组,在暴露后72 h,T-AOC水平均明显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在96 h,T-AOC水平已低于对照组,说明此时抗氧化物质已经逐渐衰竭,抗氧化保护机制已受到明显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鲫鱼 亚硝酸钠 肝脏 丙二醛 总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胁迫和间作对玉米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2
5
作者 王晓维 黄国勤 +4 位作者 徐健程 聂亚平 万进荣 杨潇一 杨文亭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890-1896,共7页
为探讨红壤地玉米-豌豆间作种植模式对铜污染的响应机制,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铜浓度(0、100、200、400、600 mg· kg-1)对玉米单作和玉米间作豌豆条件下植株生物量、铜含量、玉米抗氧化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 为探讨红壤地玉米-豌豆间作种植模式对铜污染的响应机制,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铜浓度(0、100、200、400、600 mg· kg-1)对玉米单作和玉米间作豌豆条件下植株生物量、铜含量、玉米抗氧化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及丙二醛含量(MDA)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 Cu2+浓度(600 mg·kg-1)胁迫下,间作玉米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重较单作分别提高了20豫和36.6豫,与单作相比,随着 Cu2+浓度升高(100、200、400、600 mg·kg-1),间作模式下玉米地上部铜含量分别降低了86.81豫、44.57豫、22.01豫、11.11豫,而地下部铜含量则分别提高了78.89豫、24.79豫、35.29豫、13.31豫,且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在不同Cu2+浓度胁迫下,玉米叶和根中的 SOD、POD、CAT 活性和 MDA 含量均随着 Cu2+浓度的增加而提高,仅 Cu2+浓度达到600 mg·kg-1时玉米体内的 CAT 活性有所下降。间作条件下玉米根的 SOD 活性较单作提高了48.07豫~117.27豫,间作玉米叶的 SOD 活性较单作提高了11.30豫~46.90豫。不同种植模式对 Cu2+胁迫条件下的玉米 POD 活性均没有显著影响。在 Cu2+(0~400 mg·kg-1)胁迫下,间作玉米叶的 CAT 活性较单作均显著提高,分别提高了71.37豫、140.40豫、229.80豫和161.75豫,间作玉米根的 CAT 活性与单作无显著差异。间作玉米根的 MDA 含量较单作降低了26.13豫~64.53豫;在100、200 mg·kg-1 Cu2+胁迫下,间作玉米叶的 MDA 含量较单作降低了0.30豫和26.24豫,但在400、600 mg·kg-1 Cu2+胁迫下,间作玉米叶的 MDA 含量较单作提高了32.62豫和93.51豫。综上所述,在一定范围的 Cu2+胁迫条件下,玉米根和叶中的抗氧化酶活性及 MDA 含量均有所提高来维持正常生长,间作模式在 Cu2+胁迫下对玉米根和叶的抗氧化酶系统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化酶 丙二醛 间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毒死蜱和鬼臼毒素胁迫对蔬菜上海青抗氧化酶系及丙二醛的影响 被引量:24
6
作者 徐敦明 马志卿 +3 位作者 冯俊涛 傅建炜 魏辉 张兴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89-1092,共4页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探讨了不同浓度的化学杀虫剂48%毒死蜱乳油和植物源农药0.75%鬼臼毒素乳油对蔬菜上海青抗氧化酶系及丙二醛的影响。结果表明,50倍液的毒死蜱严重抑制了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活性,造成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下降,诱导过...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探讨了不同浓度的化学杀虫剂48%毒死蜱乳油和植物源农药0.75%鬼臼毒素乳油对蔬菜上海青抗氧化酶系及丙二醛的影响。结果表明,50倍液的毒死蜱严重抑制了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活性,造成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下降,诱导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上升和丙二醛(MDA)含量升高,致使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先降低后上升。受中低浓度的毒死蜱和高浓度的鬼臼毒素胁迫后抗氧化酶系活性和MDA含量均有一定的升高。中低浓度的鬼臼毒素基本不影响SOD、CAT、POD、GSHPx的活性及MDA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青 抗氧化酶系 丙二醛 毒死蜱 鬼臼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大麦幼苗丙二醛含量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5
7
作者 聂石辉 齐军仓 +6 位作者 张海禄 李静 马贵 高琛 韦鹏飞 张合理 李璐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17,共7页
【目的】模拟干旱胁迫下对不同大麦品种幼苗丙二醛(MDA)含量以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利用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测定了4个大麦品种地上部分及根系中丙二醛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 【目的】模拟干旱胁迫下对不同大麦品种幼苗丙二醛(MDA)含量以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利用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测定了4个大麦品种地上部分及根系中丙二醛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变化。【结果】参试大麦品种地上部分及根系中丙二醛含量随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地上部分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保护酶活性根系中与地上部分存在差异。品种间也存在差异,表现为抗旱品种Tevcel和矮秆早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较快,进一步胁迫中各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不抗旱品种广麦7号和Cmebc下降幅度较大。【结论】干旱胁迫下,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变化可作为大麦抗旱筛选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干旱胁迫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物酶 过氧化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模拟干旱对甜高粱幼苗丙二醛、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2
8
作者 董喜存 李岩 +6 位作者 李文建 马晓琪 冯亮英 何金玉 曲颖 刘青芳 严翔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26-730,736,共6页
以甜高粱品种KFJT-CK及经过碳离子辐照选育出的早熟突变株KFJT-1为材料,用浓度分别为5%,10%和15%的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对其进行胁迫处理,测定丙二醛(MDA)及脯氨酸(Pro)的含量。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和胁迫程度的增加,MDA含量持续升... 以甜高粱品种KFJT-CK及经过碳离子辐照选育出的早熟突变株KFJT-1为材料,用浓度分别为5%,10%和15%的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对其进行胁迫处理,测定丙二醛(MDA)及脯氨酸(Pro)的含量。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和胁迫程度的增加,MDA含量持续升高;Pro含量在5%和10%PEG胁迫下持续升高,在15%PEG胁迫下先升高后降低。表明碳离子辐照可能使甜高粱膜脂过氧化特性发生改变,影响Pro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碳离子束辐照对甜高粱的耐旱生理提供一定的基础,并为下一步的育种工作提供有用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 甜高粱 丙二醛 脯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及复水对豌豆叶片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7
9
作者 张红萍 牛俊义 +3 位作者 轩春香 王军强 白全琴 付凯红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50-54,共5页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干旱胁迫及复水对豌豆叶片中游离脯氨酸(Pro)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胁迫强度加剧和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片中游离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均逐步增加,Pro和MDA含量最高可达对照的2.26倍和1.81倍;胁迫后...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干旱胁迫及复水对豌豆叶片中游离脯氨酸(Pro)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胁迫强度加剧和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片中游离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均逐步增加,Pro和MDA含量最高可达对照的2.26倍和1.81倍;胁迫后复水,Pro和MDA含量均显著降低,最低分别只是对照的64.39%和80.15%,其中Pro含量呈现先大幅下降而后又小幅上升的趋势,而MDA含量则是先大幅下降,而后短历时胁迫(胁迫5 d)继续小幅下降,长历时胁迫(胁迫10 d)却小幅上升;各生育期豌豆叶片中游离Pro和MDA含量随土壤水分的变化也有一定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 干旱胁迫 复水 脯氨酸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pH值缓冲液处理下蚕豆叶片相对含水量、脯氨酸及丙二醛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27
10
作者 武永军 何国强 +1 位作者 史艳茹 梁宗锁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69-172,共4页
研究了外源pH缓冲液处理下,离体和整株蚕豆叶片相对含水量、脯氨酸含量和丙二醛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酸碱处理离体蚕豆叶片10 min和30 min后,叶片组织相对含水量在pH 6.5时最高;酸性处理下的叶片脯氨酸含量较高;pH 5.0时丙二醛含量较... 研究了外源pH缓冲液处理下,离体和整株蚕豆叶片相对含水量、脯氨酸含量和丙二醛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酸碱处理离体蚕豆叶片10 min和30 min后,叶片组织相对含水量在pH 6.5时最高;酸性处理下的叶片脯氨酸含量较高;pH 5.0时丙二醛含量较高。整株蚕豆叶片处理5 h的叶片组织相对含水量在pH 6.5时最高,处理12 h以pH 5.0时最高;pH 5.5处理5 h叶片脯氨酸含量最高,处理12 h脯氨酸含量的变化不大;处理5 h时丙二醛含量的变化随pH的降低略有下降,但处理12 h丙二醛含量的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 相对含水量 游离脯氨酸 丙二醛 蚕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磷胁迫对小麦代换系保护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及染色体效应 被引量:19
11
作者 郑金凤 董少鸣 +3 位作者 李成璞 白志英 李存东 毕常锐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66-1372,共7页
以中国春-Synthetic 6x染色体代换系及其亲本为材料,通过测定孕穗期、开花期、灌浆期不同磷处理条件下叶片的保护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研究低磷胁迫对相关生理性状的影响及染色体效应。结果表明,低磷胁迫下,SOD和POD活性上升,MDA含量增高... 以中国春-Synthetic 6x染色体代换系及其亲本为材料,通过测定孕穗期、开花期、灌浆期不同磷处理条件下叶片的保护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研究低磷胁迫对相关生理性状的影响及染色体效应。结果表明,低磷胁迫下,SOD和POD活性上升,MDA含量增高;Synthetic 6x的2A、3B、2D、7D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诱导SOD活性增强的基因;2A、5A、6A、7B、7D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诱导POD活性增强的基因;5A、2D、5D、7D染色体上可能存在抑制MDA含量增高的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磷胁迫 小麦代换系 保护酶 丙二醛 染色体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香开窍法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水肿及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8
12
作者 刘亚敏 张赐安 +2 位作者 徐秋英 曾征伦 彭胜权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7期22-24,共3页
目的:观察芳香开窍药对脑水肿大鼠脑组织SOD、MDA水平的影响,以探讨芳香开窍法对缺血性中风的治疗作用机理,为临床上运用芳香开窍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pulsinelli的4vo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检测脑组织水含量以及超氧化物... 目的:观察芳香开窍药对脑水肿大鼠脑组织SOD、MDA水平的影响,以探讨芳香开窍法对缺血性中风的治疗作用机理,为临床上运用芳香开窍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pulsinelli的4vo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检测脑组织水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丙二醛水平。结果:①芳香开窍中药能降低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含水量,与模型组及尼莫通组比较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②芳香开窍药能提高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SOD水平,与模型组及尼莫通组比较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③芳香开窍中药能降低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 MDA含量,与模型组及尼莫通组比较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芳香开窍药能降低缺血性脑水肿,其机制可能通过减少脑组织MDA含量及升高SOD水平有关,这可能是其芳香开窍法的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脑水肿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芳香开窍法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样本中丙二醛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0
13
作者 张秋萍 吴霞红 +1 位作者 郑剑恒 孙孟炜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79-985,共7页
综述了生物样本(主要包括生物体液、尿液、动物组织)中丙二醛的测定方法,主要包括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荧光光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拉曼光谱法等,并对生物样本中丙二醛的测定方法进行了展望(引用文... 综述了生物样本(主要包括生物体液、尿液、动物组织)中丙二醛的测定方法,主要包括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荧光光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拉曼光谱法等,并对生物样本中丙二醛的测定方法进行了展望(引用文献36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样本 丙二醛 测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二醛氧化对大豆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6
14
作者 刘晶 蔡勇建 +2 位作者 吴伟 林亲录 华欲飞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1-44,共4页
以丙二醛代表脂肪氧合酶催化多不饱和脂肪酸脂质过氧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活性醛类,研究丙二醛氧化对大豆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丙二醛浓度的增加,大豆蛋白羰基含量增加,溶解性下降;随着大豆蛋白氧化程度的增加,大豆蛋白持水... 以丙二醛代表脂肪氧合酶催化多不饱和脂肪酸脂质过氧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活性醛类,研究丙二醛氧化对大豆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丙二醛浓度的增加,大豆蛋白羰基含量增加,溶解性下降;随着大豆蛋白氧化程度的增加,大豆蛋白持水性、持油性、乳化性、乳化稳定性、起泡能力和泡沫稳定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丙二醛浓度达到0.1 mmol/L时,大豆蛋白持水性、持油性、乳化性、乳化稳定性、起泡能力和泡沫稳定性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 丙二醛 蛋白质氧化 功能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二醛氧化对大米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吴伟 蔡勇建 +3 位作者 吴晓娟 李彤 林亲录 杨滔滔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113-116,122,共5页
以新收获籼米为原料制备大米蛋白,采用不同浓度丙二醛氧化大米蛋白,研究丙二醛氧化对大米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丙二醛浓度的增加,氧化大米蛋白的羰基和二硫键含量增加,游离巯基含量下降,表明大米蛋白发生了氧化。当丙二醛... 以新收获籼米为原料制备大米蛋白,采用不同浓度丙二醛氧化大米蛋白,研究丙二醛氧化对大米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丙二醛浓度的增加,氧化大米蛋白的羰基和二硫键含量增加,游离巯基含量下降,表明大米蛋白发生了氧化。当丙二醛浓度从0增加到100 mmol/L时,氧化大米蛋白溶解性从28.88%降低至12.20%,持水性从353.67%降低至132.33%,持油性从89.40%上升至189.40%,起泡能力和泡沫稳定性分别从74.27%和54.06%降低至57.56%和38.01%,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分别从55.32 m2/g和97.59 min降低至45.13 m2/g和75.29 min,表明丙二醛氧化对大米蛋白功能性质有负面影响。这一结果为进一步改善大米蛋白功能性质提供了有效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蛋白 丙二醛 蛋白质氧化 功能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精胰岛素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丙二醛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8
16
作者 张颖 李冬梅 +4 位作者 李倩 徐小华 高谷 齐绍康 马建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49-54,共6页
目的 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存在氧化应激状态,明显高于正常人,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氧化应激此密切相关。文中分析甘精胰岛素注射剂和瑞格列奈(repaglinide)片治疗作用的特点,探讨不同干预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 目的 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存在氧化应激状态,明显高于正常人,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氧化应激此密切相关。文中分析甘精胰岛素注射剂和瑞格列奈(repaglinide)片治疗作用的特点,探讨不同干预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及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二甲双胍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和瑞格列奈治疗2组,每组有效病例数为33例。选择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odymass index,BMI)等一般情况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26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A1c,HbA1c)、BMI、血MDA和hs-CRP、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及餐后血糖(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PBG)、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血糖波动等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①治疗前,甘精胰岛素组和瑞格列奈组患者TG、FBG、PBG、HbAlc、BMI和MDA等指标2组间无明显差异均(P>0.05)。②甘精胰岛素组和瑞格列奈组治疗后HbA1c、MDA、hs-CRP水平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治疗后甘精胰岛素组FBG和TG水平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后瑞格列奈组PBG水平降低,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与对照组相比,甘精胰岛素组和瑞格列奈组治疗后hs-CRP和MDA水平仍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甘精胰岛素组和瑞格列奈组2组间MD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治疗后甘精胰岛素组hs-CRP水平低于瑞格列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⑥甘精胰岛素组血糖波动幅度较小,与瑞格列奈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03,P<0.01)。⑦MDA水平与FBG、PBG、HbA1c、胰岛素用量呈正相关(r=0.229,P=0.019;r=0.371,P=0.002;r=0.265,P=0.028;r=0.405,P=0.02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存在明显的氧化应激状态。应用甘精胰岛素治疗可减轻其体内的氧化应激水平。甘精胰岛素治疗效果与瑞格列奈相比无差异。甘精胰岛素能更好的控制FBG且降低血糖波动幅度,能更有效地降低TG和hs-CRP。瑞格列奈具有更强的降低PBG作用。甘精胰岛素不仅可降低血糖,还具有抗炎、降血脂、抗氧化应激的作用。血糖水平、血糖波动幅度及胰岛素用量可反映体内氧化应激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精胰岛素 瑞格列奈 2型糖尿病 氧化应激 丙二醛 超敏C反应蛋白 慢性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挂面中丙二醛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高俊 陈季旺 +4 位作者 周琦 曹九超 崔城 李庆龙 陈克明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5-120,124,共7页
丙二醛含量是评价挂面酸败的重要指标之一,研究了三氯乙酸抽提法(TCAEM)和直接反应法(DRM)测定挂面中丙二醛含量的试验条件,并比较了两种方法的加标回收率、精密度、检测限和重复性。结果显示,TCAEM的较佳试验条件为三氯乙酸质量分数10... 丙二醛含量是评价挂面酸败的重要指标之一,研究了三氯乙酸抽提法(TCAEM)和直接反应法(DRM)测定挂面中丙二醛含量的试验条件,并比较了两种方法的加标回收率、精密度、检测限和重复性。结果显示,TCAEM的较佳试验条件为三氯乙酸质量分数10%、料液比1∶12、搅拌时间2 h;DRM的较佳试验条件为醋酸缓冲液pH 2.5、SDS质量分数4%、正丁醇和吡啶的混合溶剂溶剂比6∶1。向样品中分别添加10、20、30μg/mL 3个浓度水平的丙二醛标准物(TEP)时,三氯乙酸抽提法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2.61%、83.33%、82.15%,变异系数(RSD)为1.016 0%,最低检测限为12.50μg/kg(K=2.13),重复性试验RSD为1.25%(n=6);直接反应法平均回收率分别为79.78%、79.60%、80.97%,RSD为1.776 3%,最低检测限为39.08μg/kg(K=2.171),重复性试验RSD为1.75%(n=6)。试验结果表明TCAEM更适于挂面中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挂面 丙二醛 三氯乙酸抽提法 直接反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雏鸡高温应激与超氧化处理对其肝脏丙二醛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量及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6
18
作者 范石军 韩友文 +2 位作者 李德发 胡松 李树继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1-13,共3页
关键词 雏鸡 高温应激 超氧化处理 肝脏 丙二醛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含量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绒白乳菇发酵液提取物对杨树叶枯病菌保护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及电导率的影响 被引量:21
19
作者 计红芳 宋瑞清 杨谦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56-160,共5页
为了探明绒白乳菇发酵液提取物对杨树叶枯病菌生长的抑制机理,研究了该提取物对杨树叶枯病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并探讨了保护酶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电导率与呼吸强度变化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提取物处理过的菌体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为了探明绒白乳菇发酵液提取物对杨树叶枯病菌生长的抑制机理,研究了该提取物对杨树叶枯病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并探讨了保护酶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电导率与呼吸强度变化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提取物处理过的菌体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前期均呈上升趋势,前二者均在8 h时达到最高,而后者是在10 h时达到最高;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3种酶活性下降迅速,48 h时降至最低,而POD活性已降至为零,3种酶对提取物均较敏感.结果还表明,MDA含量在8 h时最高,为对照的9.2倍,48 h时降到最低,但始终比对照的含量高,表明膜脂过氧化严重,膜系统结构被破坏,导致电解质渗漏,电导率及呼吸强度最终均呈现下降的变化趋势.这些均反映出3种酶、MDA含量、电导率与呼吸强度在提取物处理下变化的一致性.提取物打破了保护酶系统原有的平衡状态,导致自由基清除系统出现障碍、MDA含量增加,严重破坏了膜系统的完整性,使叶枯病菌菌体受到损伤和破坏,这可能是绒白乳菇发酵液提取物抑制杨树叶枯病菌生长的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白乳菇 提取物 叶枯病菌 保护酶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盐胁迫下苜蓿丙二醛含量变化 被引量:33
20
作者 孙伟泽 韩博 +1 位作者 胡晓宁 呼天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905-1906,1911,共3页
[目的]为紫花苜蓿耐盐育种和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14个国内外苜蓿品种,采用水培法进行试验研究,测定不同处理时间叶与根中丙二醛含量。[结果]结果表明,赛特、德宝、苜蓿王和金皇后的耐盐性较强;皇后、WH323ML、放牧者... [目的]为紫花苜蓿耐盐育种和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14个国内外苜蓿品种,采用水培法进行试验研究,测定不同处理时间叶与根中丙二醛含量。[结果]结果表明,赛特、德宝、苜蓿王和金皇后的耐盐性较强;皇后、WH323ML、放牧者、阿尔冈金、WL323HQ和固原紫花的耐盐性中等;WL324、三得利、WL232HQ和德福的耐盐性较差。[结论]试验确定的耐盐性品种还应进行田间试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丙二醛 NAC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