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夏同龢与丘逢甲的交往——以诗作与题字为证 被引量:2
1
作者 夏远鸣 《贵州文史丛刊》 CSSCI 2011年第3期124-130,共7页
祖籍贵州麻江的清末状元夏同龢与台湾诗人、抗日志士丘逢甲相识于潮阳,重聚于广州。在他们交往期间,留下许多诗作与题字。这些诗作与题字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也可勾勒出他们交往的经过。
关键词 夏同龢 丘逢甲 交往 诗作与题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渡海之后:丘逢甲诗中的台湾印记与沧海苍生情
2
作者 廖美玉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7,共17页
丘逢甲生长台湾,中进士即辞官返台主讲书院,反对清廷弃台而首倡台湾民主国,抗日不成内渡而欲行民主于中国。从"书生报国:几次渡海与去住两难的苦心孤诣"探讨丘逢甲几次渡海的心事与去住两难的纷纭;以"念兹在兹:台湾印记... 丘逢甲生长台湾,中进士即辞官返台主讲书院,反对清廷弃台而首倡台湾民主国,抗日不成内渡而欲行民主于中国。从"书生报国:几次渡海与去住两难的苦心孤诣"探讨丘逢甲几次渡海的心事与去住两难的纷纭;以"念兹在兹:台湾印记与太平蓝图的绘制"阐述台湾印记的形塑及以台湾为蓝图的太平图景;以"挺身而出:极目沧海与胸怀苍生情"说明丘逢甲从海洋变局映现的沧海雄心与苍生情;从"渡海视域:东周遗老与跨海诗情"论述丘逢甲的东周遗老观与尊孔设学,着力以诗建立的跨海连结。丘逢甲身处清末民初的易代之际,几次渡海,一生志向,全在天下苍生与文化传承,而"诗"更成了斯文在兹且绵延不绝的明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逢甲 台湾 渡海 苍生 诗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逢甲诗歌“英气”漫论
3
作者 杨子怡 《中国韵文学刊》 2001年第1期20-26,共7页
丘逢甲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他的诗歌元气淋漓,英气勃发,洋溢着痛失故土的怨愤气、无力回天的悲壮气、誓报国仇的豪迈气、感怀故乡的真朴气、许身稷契的浩然气。总之,其诗英气横绝,别开生面,在近代诗坛堪称大家。
关键词 近代诗 丘逢甲 英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逢甲诗歌英雄意象群的创设与其人生理想、自身际遇的关照
4
作者 焦福维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68-71,共4页
丘逢甲诗歌英气豪迈、慷慨悲壮的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诗中英雄意象群的密集呈现,这些意象主要有英雄人物、战争、剑、木棉等,丘诗在意象意义上有新的拓展,他将其人生经历、政治理想和时代背景相互观照,打并入这些意象中,赋予了新... 丘逢甲诗歌英气豪迈、慷慨悲壮的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诗中英雄意象群的密集呈现,这些意象主要有英雄人物、战争、剑、木棉等,丘诗在意象意义上有新的拓展,他将其人生经历、政治理想和时代背景相互观照,打并入这些意象中,赋予了新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逢甲 诗歌意象 英雄情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蕉岭诗人丘逢甲
5
作者 王煜 《贵州文史丛刊》 1992年第4期53-54,共2页
晚清粤东嘉应州(今梅县市)有大诗人黄遵宪(公度)、丘逢甲(字仙根,1864——1912),丘稍逊于黄氏。丘氏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父亲是忠厚的私塾教师。祖先来自嘉应州(今蕉岭县)。
关键词 丘逢甲 蕉岭县 嘉应州 苗栗县 世祖 铜锣湾 黄氏 岭南诗派 章云 家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逢甲台湾书写之文学作品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焕云 《中国韵文学刊》 2010年第1期28-40,共13页
出生苗栗的客家人丘逢甲,是著名的历史人物,在早期台湾文坛是占有重要地位的文学家;他一生所著作之作品中,有许多台湾之在地书写,展现出传统客家人关心本土之文化意识,及重视文教、热爱乡土之情怀。丘逢甲幼年与青年时期,即关心台湾之... 出生苗栗的客家人丘逢甲,是著名的历史人物,在早期台湾文坛是占有重要地位的文学家;他一生所著作之作品中,有许多台湾之在地书写,展现出传统客家人关心本土之文化意识,及重视文教、热爱乡土之情怀。丘逢甲幼年与青年时期,即关心台湾之民生经济、风土民情,他书写了大量有关台湾土地民情的诗词等文学作品,留给台湾人丰富的文学篇章。本文旨在以客家文学先驱丘逢甲为例,分析与介绍其台湾书写之文学作品,并论述其作品中所蕴含之客家文化内涵与意义,并认识丘逢甲之台湾书写作品是中国文学重要的资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 客家文学 台湾文学 在地书写 丘逢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同和与丘逢甲的一段交往
7
作者 张自中 《贵州文史丛刊》 1993年第4期18-18,共1页
丘逢甲(1864—1912年),字仙根,又名仓海,祖籍广东省蕉岭县,生于台湾省苗栗县,是近代史上著名的抗日保台志士。甲午战争失败后.日寇侵略台湾,他率领义军“抗倭守土”,浴血奋战二十余昼夜,最后因弹尽粮绝被迫内渡,回到祖居地蕉岭,仍念念... 丘逢甲(1864—1912年),字仙根,又名仓海,祖籍广东省蕉岭县,生于台湾省苗栗县,是近代史上著名的抗日保台志士。甲午战争失败后.日寇侵略台湾,他率领义军“抗倭守土”,浴血奋战二十余昼夜,最后因弹尽粮绝被迫内渡,回到祖居地蕉岭,仍念念不忘收复台湾。他又是一位杰出的爱国诗人,梁启超称其为“诗界革命之巨子”。其创作的诗歌据说有万首之多,收集在《岭云海月楼诗抄》、《柏庄诗草》等集子里。其作品洋溢着高昂的爱国热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逢甲 诗界革命 万首 诗草 蕉岭县 柏庄 苗栗县 抗倭 祖居地 岭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国诗人丘逢甲的咏怀台湾诗
8
作者 孙同发 苗军生 《政工学刊》 2000年第12期42-,共1页
关键词 丘逢甲 台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日护台的爱国诗人——丘逢甲
9
作者 王永宏 《中学政史地(初中适用)》 2011年第1期86-87,共2页
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召开了记者招待会。当记者提到台湾问题时,温家宝总理深情地吟诵了近代爱国诗人丘逢甲的一首诗《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回首往事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通过这首诗,温... 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召开了记者招待会。当记者提到台湾问题时,温家宝总理深情地吟诵了近代爱国诗人丘逢甲的一首诗《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回首往事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通过这首诗,温总理表达了对台湾同胞的思念之情,也阐明了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诗人 丘逢甲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记者招待会 温家宝总理 抗日 台湾问题 思念之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谈中国近代诗词理论的发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中玉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52-60,共9页
一、诗歌理论近代文学的诗歌,不如散文那样兴盛。那时文人都会写诗,但一般写点诗称不上诗家。近代诗人成家成派而在历史上值得记载的,除新派诗人外,公认只有一个宋诗派,即先有郑珍、莫友芝,后有陈衍、陈三立等继起的派别,陈衍的《石遗... 一、诗歌理论近代文学的诗歌,不如散文那样兴盛。那时文人都会写诗,但一般写点诗称不上诗家。近代诗人成家成派而在历史上值得记载的,除新派诗人外,公认只有一个宋诗派,即先有郑珍、莫友芝,后有陈衍、陈三立等继起的派别,陈衍的《石遗室诗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 梁启超 黄遵宪 丘逢甲 魏源 蔡元培 近代以来 谭嗣同 士大夫 派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夕无雨 被引量:1
11
作者 丘逄甲 于苏贤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78-87,共10页
关键词 丘逢甲 古琴 拱花 二王 寻呼 幻境 稳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甲午诗的思想特色
12
作者 孙燕京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10-17,共8页
论甲午诗的思想特色孙燕京甲午战争距今已经一百年了。回眸百年激荡风云,回首中国人追求民族独立与民主富强的艰辛道路,无不使后人产生悲怀和景仰。甲午战争的失败成为上一世纪末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的发端。经历了这一事件的许多知识... 论甲午诗的思想特色孙燕京甲午战争距今已经一百年了。回眸百年激荡风云,回首中国人追求民族独立与民主富强的艰辛道路,无不使后人产生悲怀和景仰。甲午战争的失败成为上一世纪末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的发端。经历了这一事件的许多知识分子慷慨悲歌,留下了大量浸染血泪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午战争 清政府 丘逢甲 思想特色 黄遵宪 陈玉树 诗人们 第二次鸦片战争 李鸿章 梁启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未风云(上)
13
作者 张德发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49-64,共16页
波涛翻滚的海面。中国北洋舰队与日本舰队相互开炮,炮弹在双方舰艇周围爆炸,掀起水柱浪花。一艘日舰中炮起火,日本海军慌恐万状,纷纷跳海,在水中挣扎。浓烟滚滚,恶浪滔天。又是一阵猛烈的轰击,中国舰队却发不出炮来。舰艇的甲板上,放着... 波涛翻滚的海面。中国北洋舰队与日本舰队相互开炮,炮弹在双方舰艇周围爆炸,掀起水柱浪花。一艘日舰中炮起火,日本海军慌恐万状,纷纷跳海,在水中挣扎。浓烟滚滚,恶浪滔天。又是一阵猛烈的轰击,中国舰队却发不出炮来。舰艇的甲板上,放着拔掉弹头的炮弹壳,旁边一堆倒出来的黄沙。炮长高声大骂:“李鸿章——卖国奸贼,该千刀万剐……”日舰又一炮打来。中国舰艇上的旗杆被炸断,黄龙旗落在水面上,被浪涛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永福 日军 李鸿章 丘逢甲 台湾总督府 黑旗军 日本人 日本海军 孙子 爆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源异流,各行其是
14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6-36,共1页
同源异流各行其是王姓氏邱原本为丘。西周初年,太望公吕尚(姜太公)被周武王封在东方的营丘(今山东昌乐县东南),建立齐国。过了几年,齐国迁都到临淄以北(今山东淄博市)。太公的部分子孙留在营丘,后来就以地名营丘为氏。这... 同源异流各行其是王姓氏邱原本为丘。西周初年,太望公吕尚(姜太公)被周武王封在东方的营丘(今山东昌乐县东南),建立齐国。过了几年,齐国迁都到临淄以北(今山东淄博市)。太公的部分子孙留在营丘,后来就以地名营丘为氏。这是丘姓的主要来源。这是个常见姓,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源异流 丘逢甲 名从主人 地名用字 鲁迅先生 山东淄博市 淮海战役 西周初年 雍正皇帝 国民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风云
15
作者 韩志君 阎延文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32-42,共11页
1,颐和园内,日。巍峨耸峙的雕梁画栋,仿佛永远看不透的皇家历史。太监们挑着一串串大红灯笼挂上殿角。曲折萦回的长廊悬着成千上万的玻璃彩穗灯,远远看去,恰如游龙戏波,醉卧在水光潋滟的昆明湖畔。慈禧正在王爷贝勒们的陪同下看戏。那... 1,颐和园内,日。巍峨耸峙的雕梁画栋,仿佛永远看不透的皇家历史。太监们挑着一串串大红灯笼挂上殿角。曲折萦回的长廊悬着成千上万的玻璃彩穗灯,远远看去,恰如游龙戏波,醉卧在水光潋滟的昆明湖畔。慈禧正在王爷贝勒们的陪同下看戏。那金碧辉煌的三层大戏台别具巧思,台下的地面上竟暗藏着五口地井。吱扭吱扭,巨大的辘轳缓缓旋转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逢甲 阿龙 景裕 李经方 大人 光绪皇帝 台北 台湾 慈禧太后 西太后(1835-1908) 琵琶声 李鸿章 李合肥 乐寿堂 朝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国诗人吴芳吉
16
作者 张昕若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1期65-71,共7页
“君听取,君莫怪,我今正言宣世界;千年古国植根深,假寐一时豈足害.好似血轮我周身,滴滴饶有生机在,活泼自流行,光辉复澎湃,不因岁月表,只有新陈代,一回觉醒一少年,独创文明开草芥.……” 这是爱国诗人吴芳吉的绝唱《巴人歌》中的一节。
关键词 吴芳吉 陈代 学衡 血轮 人之诗 丘逢甲 巴人 个人遭遇 弱女子 歌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年诗史”──读《近百年诗钞》
17
作者 王德亚 《中国韵文学刊》 1999年第2期109-110,共2页
关键词 诗史 近百年 十九路军 就义诗 《华清池》 辛亥革命 以史证诗 知识分子 丘逢甲 毛泽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午战争与中华爱国青年
18
作者 马庚存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25-28,共4页
关键词 甲午战争 中日战争 丘逢甲 北洋舰队 日本海军 济远舰 丰岛海战 近代中国 青年官兵 台湾民主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原创历史粤剧《刘永福·英雄梦》
19
作者 林超俊 《歌海》 2020年第3期138-150,共13页
主要人物刘永福民族英雄,年龄54-58岁。黄美兰刘永福妻子,年龄41-45岁。冯子材民族英雄,年龄约73岁。刘秀蓉刘永福疼爱的小养女,年龄16岁。黄飞鸿广东佛山人,黑旗军武术教练,年龄39岁。王德标黑旗军将领。刘成良刘永福义子,年龄为中年... 主要人物刘永福民族英雄,年龄54-58岁。黄美兰刘永福妻子,年龄41-45岁。冯子材民族英雄,年龄约73岁。刘秀蓉刘永福疼爱的小养女,年龄16岁。黄飞鸿广东佛山人,黑旗军武术教练,年龄39岁。王德标黑旗军将领。刘成良刘永福义子,年龄为中年。徐骧台湾抗日义军首领,台湾土著苗粟人。丘逢甲台湾抗日义军首领。吴汤兴台湾抗日义军将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永福 冯子材 黑旗军 刘秀 徐骧 民族英雄 黄飞鸿 丘逢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民族的正气歌——论《马关条约》时期爱国诗歌
20
作者 许鸿翔 《大连大学学报》 1995年第3期283-289,共7页
《马关条约》是一块血泪斑斑纪念碑,它记录着日本帝主义的罪恶,也铭刻着中国人民的深仇大恨;它给神州大地带来无穷灾难,给中华民族带来奇耻大辱;它震憾了炎黄子孙的心灵,也触动了诗人的爱国神经,从而引发了一场爱国诗歌的高潮,并成为中... 《马关条约》是一块血泪斑斑纪念碑,它记录着日本帝主义的罪恶,也铭刻着中国人民的深仇大恨;它给神州大地带来无穷灾难,给中华民族带来奇耻大辱;它震憾了炎黄子孙的心灵,也触动了诗人的爱国神经,从而引发了一场爱国诗歌的高潮,并成为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观。这些爱国诗作,或哭泣,或怒吼,或忧思哀婉,或悲愤激昂,均洋溢着炽热的爱国之情,堪称为中华民族的正气歌。在《马关条约》签订一百周年之际,重温这些饱含先烈血泪的诗章,对牢记国耻和振奋民族精神定会大有补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关条约》 中华民族 爱国诗 丘逢甲 洪弃生 台湾 李鸿章 爱国之情 英雄气概 大学学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