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刺激丘脑腹外侧核对运动皮质2区放电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路致远 丁方香 +2 位作者 王晓清 计义正 王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06-1208,共3页
目的通过刺激帕金森病(PD)大鼠丘脑腹外侧核,观察运动皮质2区局部场电位的改变。方法选取成年雄性Wistar大鼠1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实验组12只,实验组建立PD模型,采取信号后,实验组大鼠行电刺激,再采集信号,利用MATLAB软件进行频谱分... 目的通过刺激帕金森病(PD)大鼠丘脑腹外侧核,观察运动皮质2区局部场电位的改变。方法选取成年雄性Wistar大鼠1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实验组12只,实验组建立PD模型,采取信号后,实验组大鼠行电刺激,再采集信号,利用MATLAB软件进行频谱分析和功率谱密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大鼠电刺激前8~12 Hz频段频率信号显著升高,26~40 Hz频段频率信号显著降低(P<0.05,P<0.01)。与电刺激前比较,实验组大鼠电刺激后8~12 Hz和13~25 Hz频段频率信号显著降低,26~40 Hz和41~100 Hz频段信号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电刺激丘脑腹外侧核可以改善PD大鼠大脑运动皮质2区的异常放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电刺激 丘脑腹侧核 局部场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质梗死大鼠丘脑腹后核继发性损害及其机制研究
2
作者 王芳 曾进胜 +3 位作者 裴中 梁志坚 吴跃刚 邹世海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70-76,共7页
目的探讨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SPRHR)大脑皮质梗死后丘脑腹后核继发性损害及其机制,以为脑梗死临床康复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应用尼氏染色TUNEL法和免疫组... 目的探讨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SPRHR)大脑皮质梗死后丘脑腹后核继发性损害及其机制,以为脑梗死临床康复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应用尼氏染色TUNEL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大鼠梗死侧丘脑腹后核神经元形态、凋亡细胞数目,以及微管相关蛋白-2、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少突胶质细胞特异性标志蛋白RIP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手术后1周,MCAO组大鼠梗死侧丘脑腹后核正常神经元数目减少38.31%(P〈0.01);至手术后4周减少73.49%(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手术后1周,MCAO组大鼠梗死侧丘脑腹后核即可见凋亡细胞(P〈0.01),至手术后2周和4周,凋亡细胞持续存在,并可见坏死细胞。与假手术组比较,手术后1周,MCAO组大鼠梗死侧丘脑腹后核微管相关蛋白-2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少突胶质细胞特异性标志蛋白RIP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均P〈0.01);至手术后2周和4周,微管相关蛋白.2表达水平逐渐降低(P=0.000,0.000),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P=0.000,0.000)和少突胶质细胞特异性标志蛋白RIP(P=0.012,0.047)表达水平则逐渐升高且呈持续高表达。结论大脑皮质梗死后同侧丘脑腹后核神经元呈进行性死亡。梗死侧丘脑神经元凋亡、延迟性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少突胶质细胞增生及其磷脂蛋白持续高表达可能是造成梗死侧丘脑腹后核继发性损害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高血压 肾血管性 细胞凋亡 微管相关蛋白质类 神经胶质原纤维酸 性蛋白质 免疫组织化学 丘脑腹侧核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导向丘脑腹中间核立体定向毁损术治疗书写痉挛二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3
作者 牛朝诗 丁宛海 +2 位作者 牛万祥 陈鹏 熊赤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809-812,共4页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手术治疗书写痉挛的方法及疗效。方法与结果采用MRI导向丘脑腹中间核立体定向毁损术治疗2例书写痉挛(震颤型)患者,例1术后书写时震颤即消失,写字较术前工整;例2术后右上肢震颤明显改善,可正常工作和生活。2例患者均未...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手术治疗书写痉挛的方法及疗效。方法与结果采用MRI导向丘脑腹中间核立体定向毁损术治疗2例书写痉挛(震颤型)患者,例1术后书写时震颤即消失,写字较术前工整;例2术后右上肢震颤明显改善,可正常工作和生活。2例患者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术后随访至今均未复发。结论书写痉挛的外科手术疗效明确,MRI导向丘脑腹中间核立体定向毁损术可以精确定位神经核团,有效避免术中并发症。文献复习两种外科手术方法(脑深部电刺激术和脑深部神经核团毁损术)的优劣和适应证,尚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力障碍 立体定位技术 丘脑腹侧核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脑前额叶扣带回皮层调制丘脑触觉信息的途径研究
4
作者 王德恒 白静 +2 位作者 崔一卉 司文 曹晓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9-62,121,共5页
大脑前额叶扣带回皮层是一个与感觉功能密切相关的脑区,它能够对丘脑触觉反应进行调制.实验在10只戊巴比妥钠(1%)麻醉的SD雄性大鼠上进行,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 radish peroxidase,HRP)逆行标记的方法,对扣带皮层前部调制丘脑腹侧... 大脑前额叶扣带回皮层是一个与感觉功能密切相关的脑区,它能够对丘脑触觉反应进行调制.实验在10只戊巴比妥钠(1%)麻醉的SD雄性大鼠上进行,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 radish peroxidase,HRP)逆行标记的方法,对扣带皮层前部调制丘脑腹侧基底核(ventrobasal,VB)感觉信息的途径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显示,VB核可以接受扣带皮层后部的投射,而且扣带皮层前部有纤维投射到扣带皮层后部.由此提示了前扣带皮层对丘脑腹侧基底核神经元触觉信息调制的可能神经环路是:扣带皮层前部-扣带皮层后部-丘脑腹侧基底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额叶皮层 触觉 丘脑基底 HRP 前扣带皮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