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同与得失:《世说》与刘孝标《世说注》新论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澧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9-49,共11页
《世说》分类逐条、精简记述魏晋名士的佳言趣事,《世说注》则是对它的补充注释,前者意在风流鉴赏,后者则考证其真实性,可见二者有好尚与体类之异。研读《世说注》1880条注释,其重点在集史传以叙身世,备异闻兼究虚实,间或解释字词与典故... 《世说》分类逐条、精简记述魏晋名士的佳言趣事,《世说注》则是对它的补充注释,前者意在风流鉴赏,后者则考证其真实性,可见二者有好尚与体类之异。研读《世说注》1880条注释,其重点在集史传以叙身世,备异闻兼究虚实,间或解释字词与典故,可见刘孝标的作注意图,重在《世说》真人逸事的史传相关性与传闻可信度。故《世说注》与裴松之《三国志注》为近,而与汉儒训诂文辞音义、训释名物制度之传统相背远。《世说》采缀近代名贤相传佳话,旨在彰显风范,而又不避习语,口吻酷肖,刘注以注史体例注志人小说,着意备异征实,而轻忽字词训释,在增强《世说》史学征信力的同时,也部分背离了原著的好尚立意与秉笔倾向,并由此带来顾此失彼、反客为主与凭空发难的注书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说新语 世说注 异同 得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说新语》新探 被引量:4
2
作者 范子烨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18-124,共7页
《世说新语》新探范子烨刘宋时代的古典名著《世说新语》(简称《世说》)的许多基本问题至今仍然悬而未决。笔者近年来研治《世说》,略有所得,兹考论如下,以就正于海内方家。一、《世说》成书的时间和地点《世说》成书的具体时间,... 《世说新语》新探范子烨刘宋时代的古典名著《世说新语》(简称《世说》)的许多基本问题至今仍然悬而未决。笔者近年来研治《世说》,略有所得,兹考论如下,以就正于海内方家。一、《世说》成书的时间和地点《世说》成书的具体时间,学术界迄今尚无定论,多数学者认为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说新语》 刘义庆 世说新语 《说苑》 “世路艰难” 刘孝标 《宋书》 《隋书·经籍志》 《风俗通义》 宋文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据学渊源考辨 被引量:3
3
作者 李颖科 《人文杂志》 1987年第5期86-92,共7页
考据学,“是一门中国土生土长的学问,它的工作范围有广、狭二义:广义的包括音韵、文字、训诂、版本、校勘诸学;狭义的是专指考订历史事实的然否和书籍记载的真伪和时代。”考据学究竟成立于何时?史学界有几种不同的说法:台湾学者李宗侗... 考据学,“是一门中国土生土长的学问,它的工作范围有广、狭二义:广义的包括音韵、文字、训诂、版本、校勘诸学;狭义的是专指考订历史事实的然否和书籍记载的真伪和时代。”考据学究竟成立于何时?史学界有几种不同的说法:台湾学者李宗侗主张:“唐以前,史学多注意书法而疏于考证,至刘知几《史通》始讨论及此。”顾颉刚指出:自唐疑古者刘知几、啖助至宋欧阳修、程颐、朱熹、程大昌、王应麟等人,随着“每一问题因讨论之多而理由日益充足,考据学就渐渐地成立了起来。”李宗邺认为,明朝李时珍、宋应星等“开考据风气于先”,到清初“考据学才正式成立”。我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史学的兴盛与发达,考据学经历了一个由产生到成立的过程。拙文拟就这一时期的考史著作、考据方法和内容诸方面略陈管见,质之高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据学 渊源考 裴松之 本证法 《三国志 刘孝标 史家 考据方法 世说新语 魏晋南北朝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嵇康曾官中散大夫考
4
作者 穆克宏 《东南学术》 CSSCI 1995年第1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中散大夫 《晋书》 世说新语》 嵇康 世说新语 《隋书·经籍志》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太平御览》 《宋书·百官志》 《通志·艺文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