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论象征主义艺术中的世纪末情绪 被引量:1
1
作者 陈云飞 《美术大观》 2008年第5期180-181,共2页
  19世纪末,一个新的流派象征主义艺术崛起.象征主义严格来讲并不是一个流派,而是一种艺术观念,是具有象征风格的一批艺术家和艺术作品,一场精神和思想的革命.……
关键词 象征主义艺术 比亚兹莱 夏凡纳 世纪末情绪 罗塞蒂 黑白画 朱庇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纪末情绪 人文知识分子与都市文学共同构筑的文化主题 被引量:1
2
作者 洪凤桐 《艺术广角》 1996年第3期4-9,共6页
1.一个人类历史上不断重复的文化主题“世纪末情绪”是人类历史上不断重复的文化主题。特别是近代社会以来,人类历史一走进世纪之交,这个文化主题便成为颇具社会影响的热门话题。又一个世纪末来临了,这个文化现象自然又一次出现了。现... 1.一个人类历史上不断重复的文化主题“世纪末情绪”是人类历史上不断重复的文化主题。特别是近代社会以来,人类历史一走进世纪之交,这个文化主题便成为颇具社会影响的热门话题。又一个世纪末来临了,这个文化现象自然又一次出现了。现代心理学认为,所有的人类反应都是情绪性的。世纪末情绪不是个体的情绪反应,而是群体性的社会性的情绪反应。从社会存在的角度而言,世纪末情绪处于感性层次,属于社会意识范畴。尽管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纪末情绪 人文知识分子 文化主题 都市文学 文化现象 社会意识 大都市 人类历史 社会存在 情绪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废都》的世纪末情绪
3
作者 马超 《榆林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12-16,共5页
贾平凹是一个具有独特创作个性的作家,他的作品在当代青年作家的创作中,也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美学现象.他承启我国现当代乡土小说家的探索,揉抒情写意于整体氛围,长于状写普通人,特别是乡土人物平凡生活中的淡淡诗意.在这个充满浪漫活力... 贾平凹是一个具有独特创作个性的作家,他的作品在当代青年作家的创作中,也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美学现象.他承启我国现当代乡土小说家的探索,揉抒情写意于整体氛围,长于状写普通人,特别是乡土人物平凡生活中的淡淡诗意.在这个充满浪漫活力、剧烈变动的时代,当多数青年作家以凌厉气势,急切地争相表达对历史、现实、未来的新鲜见解,敏锐地感应时代变革的脉膊时,他始终甘于寂寞,默默地走着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都》 世纪末情绪 庄之蝶 贾平凹 文化心理结构 民族文化 价值取向 文学现象 转型期 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纪末情绪:多重内涵的文化主题
4
作者 洪凤桐 《艺术广角》 1996年第5期14-19,共6页
今天语谓的世纪末情绪,是人类经过累世积代的创造而锤炼出来的文化现象。它经过各种文化的抚育和浸润,体现出了不同的文化特色,而且在历史发展中又获得了相当普遍的文化认同。因此,世纪末情绪是一个具有多重内涵的文化主题。一当我们从... 今天语谓的世纪末情绪,是人类经过累世积代的创造而锤炼出来的文化现象。它经过各种文化的抚育和浸润,体现出了不同的文化特色,而且在历史发展中又获得了相当普遍的文化认同。因此,世纪末情绪是一个具有多重内涵的文化主题。一当我们从美学、文化学的角度来考察世纪末情绪这一文化主题时,首先接触到的便是颓废、颓废者及颓废主义这类概念。上个世纪的一些天才们,在以艺术的形式宣泄世纪末情绪的时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纪末情绪 文化主题 颓废主义 多重内涵 世纪末文学 科学理性 末世论 基督教 后现代主义 别尔嘉耶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纪末情绪:是建设,还是毁灭?
5
作者 洪凤桐 《艺术广角》 1997年第2期9-13,共5页
一世纪未情绪是一个极富个性同时又充满着神秘色彩的文化现象,而且它又是一个同占据主流地位的传统文化有着千差万别的文化现象。因此,这种文化现象刚刚在社会上出现,便产生了很大反响。议论众多,评价各异,吵吵闹闹,沸沸扬扬,构成了一... 一世纪未情绪是一个极富个性同时又充满着神秘色彩的文化现象,而且它又是一个同占据主流地位的传统文化有着千差万别的文化现象。因此,这种文化现象刚刚在社会上出现,便产生了很大反响。议论众多,评价各异,吵吵闹闹,沸沸扬扬,构成了一大文化景观.站在今天的高度来看,世纪末情绪作为一种文艺思潮所引起的种种反应和评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纪末情绪 文艺思潮 文化现象 俄罗斯 知识分子 象征主义 五四新文学运动 核心问题 郁达夫 主流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纪末”情绪的勾勒——浅谈比亚兹莱的《高潮》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梦雅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6年第5期78-80,共3页
19世纪末,欧洲各国的工业革命已基本完成,崭新的生产方式带来了人们生活面貌的剧变。由此产生的新的"生存之道"严重地挑战着传统的社会道德与信仰追求。新与旧的博弈使得这一时期的社会情绪充满了躁动与焦虑,敏锐的艺术家们... 19世纪末,欧洲各国的工业革命已基本完成,崭新的生产方式带来了人们生活面貌的剧变。由此产生的新的"生存之道"严重地挑战着传统的社会道德与信仰追求。新与旧的博弈使得这一时期的社会情绪充满了躁动与焦虑,敏锐的艺术家们开始以各自的方式表现他们所捕捉到的这种社会情绪。在他们之中,英国插画师奥博利·比亚兹莱以他的《高潮》对这种独特的"世纪末"情绪做出了最为生动的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纪末情绪 比亚兹莱 《高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纪末的流浪与求索──“当代思想史”片断 被引量:3
7
作者 樊星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96-104,共9页
世纪末的流浪与求索──“当代思想史”片断樊星上篇:流浪作为一个文化主题流浪,是20世纪的一个文化主题。中国人历来讲“安土重迁”、“小国寡民”、“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可列强的大炮终于轰毁了古老的理想。于是,中国人... 世纪末的流浪与求索──“当代思想史”片断樊星上篇:流浪作为一个文化主题流浪,是20世纪的一个文化主题。中国人历来讲“安土重迁”、“小国寡民”、“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可列强的大炮终于轰毁了古老的理想。于是,中国人开始了漫长的流浪旅程:从严复、梁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家园 世纪末情绪 思想史 世纪末文学 张承志 改革题材文学 新生代 自我放逐 日神精神 史铁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地之歌》唐诗疑云未尽散——二、三乐章解题众说仍纷纭 被引量:2
8
作者 孟文涛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3-20,共8页
马勒用独唱结合交响乐写成的《大地之歌》 ,是由 7首中国唐诗组成。其二、三乐章所据唐诗为谁何 ,竟难于破解 ,有“世纪之谜”之称。一两年来为中国报刊 ,尤其音乐报刊关注热点 ,也成为专家学者们的研究课题。作者收集到 8种文献 ,除作... 马勒用独唱结合交响乐写成的《大地之歌》 ,是由 7首中国唐诗组成。其二、三乐章所据唐诗为谁何 ,竟难于破解 ,有“世纪之谜”之称。一两年来为中国报刊 ,尤其音乐报刊关注热点 ,也成为专家学者们的研究课题。作者收集到 8种文献 ,除作评说外 ,肯定其第二乐章已告破案。第三乐章则仍属悬案。并由于此 ,引发出对《大地之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勒 交响乐 大地之歌 唐诗 世纪之谜 世纪末情绪 意识形态 述而不作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