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0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英国小说批评中的“概然性”
1
作者 李巧慧 董芳 《外文研究》 2024年第1期46-53,107,共9页
概然性一词广泛出现在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的英国小说批评中。它本身的不确定性、道德主题与它的关系以及它对小说风格的影响证明概然性在其内涵和使用等层面上的复杂性。上述现象尚没有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足够重视。在小说模仿现实的... 概然性一词广泛出现在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的英国小说批评中。它本身的不确定性、道德主题与它的关系以及它对小说风格的影响证明概然性在其内涵和使用等层面上的复杂性。上述现象尚没有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足够重视。在小说模仿现实的理论中,概然性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链条。对理查德森、菲尔丁和司各特等作家来说,它不但有助于解释小说如何反映现实,而且从一定程度上保证这种反映是真实的、可信的。通过概然性一词的使用,他们旨在批判以罗曼司为代表的旧小说,维护以日常生活为模仿对象的新小说,提高现实主义小说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世纪中叶 19世纪初 英国小说批评 概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天马会到中日艺坛:以20世纪初石井柏亭、王济远等人交游为中心
2
作者 高映霞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06-115,共10页
在摸索梳理天马会核心人员相关信息中,笔者在中国台湾陈澄波文化基金会发现一批材料还未被挖掘使用,由对新材料的考察牵扯出一连串具体的文化事件,王济远等人艺术交游之轮廓逐渐清晰浮现,以这些人为切入口得以窥见从天马会到中日艺坛跨... 在摸索梳理天马会核心人员相关信息中,笔者在中国台湾陈澄波文化基金会发现一批材料还未被挖掘使用,由对新材料的考察牵扯出一连串具体的文化事件,王济远等人艺术交游之轮廓逐渐清晰浮现,以这些人为切入口得以窥见从天马会到中日艺坛跨地域交游所产生的种种文化现象。该组织所办展览在上海艺坛的影响力如此之大,其背后究竟是什么力量在推动?重新探寻天马会的核心人员王济远与石井柏亭、须磨弥吉郎等人的社交活动,能够帮助我们勾勒出一个更加生动立体的社会面貌,进而在整体而延续的历史视野中重构上海艺坛的现代美术史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初 王济远 石井柏亭 天马会 中日艺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论与实践并行:20世纪初期社会美育思潮下的公共艺术萌芽
3
作者 王媛媛 《艺术科技》 2024年第10期215-217,共3页
目的:20世纪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西方知识体系的引入使得各种思想纷纷涌现,艺术也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型。在这一时期,社会美育思潮的兴起对公共艺术的萌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文章旨在从社会美育的角度研究... 目的:20世纪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西方知识体系的引入使得各种思想纷纷涌现,艺术也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型。在这一时期,社会美育思潮的兴起对公共艺术的萌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文章旨在从社会美育的角度研究公共艺术的发生发展,探讨公共艺术在“以美育代宗教”、培养“完全之人物”等美育思潮的影响下所表现出的萌芽形态。并归纳其在不断丰富、发展过程中依旧坚持的美育原则,论证社会美育思潮对公共艺术深远的影响。方法:通过深入分析以王国维、蔡元培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美育思想与实践倡导,总结这一时期美育思想的“平民性”“社会化”特征,并探讨这些特征如何为公共艺术的萌芽提供有利条件、如何对公共艺术的后续发展产生持续影响。结果:在平民美育思潮、社会美育实践倡导的影响下,具有公共艺术性质的雕塑、建筑产生,成为我国公共艺术的早期形态。结论:虽然20世纪初所呈现的公共艺术品与现代意义上的公共艺术尚存差距,但社会美育思潮的兴起为公共艺术的发生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明确的发展方向,成为公共艺术创作必不可少的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初 美育 社会美育 公共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衡》的文化立场——关于20世纪初中国文化选择的一种考察 被引量:1
4
作者 苏桂宁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6-91,共6页
关键词 中国文化建设 20世纪初 文化选择 《学衡》 文化立场 20世纪中国 二十世纪初 理论学说 百家争鸣 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评传播范围的拓展与传播方式的丰富——本世纪初与二十世纪初报纸时评之比较
5
作者 唐定 朱萍 《云梦学刊》 2012年第5期152-154,共3页
本世纪初与二十世纪初报纸时评相比较,传播范围有了很大拓展,传播方式更为丰富,从而更好地满足了当今社会的需要。这些发展变化归因于经济发展、科教进步、交通发达、社会民主、互联网普及等,也归因于读者需要、媒体竞争等。
关键词 世纪初 二十世纪初 报纸时评 传播范围 传播方式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世纪初与二十世纪初报纸时评文体之比较
6
作者 唐定 朱萍 《云梦学刊》 2011年第6期146-148,共3页
"时评"诞生已有一百余年。本世纪初报纸时评文体与二十世纪初报纸时评文体之间,既有继承,也有发展。继承表现在,二者都以"新闻事实"作为评论对象,都采用"一事一议"的写作模式;发展表现在,语言体式不同,... "时评"诞生已有一百余年。本世纪初报纸时评文体与二十世纪初报纸时评文体之间,既有继承,也有发展。继承表现在,二者都以"新闻事实"作为评论对象,都采用"一事一议"的写作模式;发展表现在,语言体式不同,篇幅要求不同,表现手段不完全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纪初 二十世纪初 时评文体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初中国饲料工业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杨振海 张志青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6期3-6,共4页
关键词 21世纪初 中国 饲料工业 发展战略 饲料产品质量卫生安全 可持续发展 科技 结构调整 饲料企业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初我国节水工作的思考 被引量:25
8
作者 冯广志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共4页
2 1世纪初 ,我国节水工作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总结过去几十年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经验 ,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认识节水的战略地位 ,以“用水紧张程度”的标准来衡量水资源利用现状 ,都应当对水危机有更深刻的认识 ;要用明晰的思路和... 2 1世纪初 ,我国节水工作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总结过去几十年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经验 ,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认识节水的战略地位 ,以“用水紧张程度”的标准来衡量水资源利用现状 ,都应当对水危机有更深刻的认识 ;要用明晰的思路和原则指导节水 ,把节水作为系统工程来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初 节水 思路 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矿业可持续发展与煤矿开采环境问题—21世纪初矿山岩石力学面临的新机遇和挑战 被引量:10
9
作者 姚建国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2期633-635,共3页
列述了中国在陆地传统矿产资源、海域矿产资源、天然气、煤层气、地热等能源资源方面的相当大的开发潜力。提出了中国矿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若干岩石力学难题。指出了煤矿开采引发的环境问题:如采煤对土地资源的损害、对村庄的损害... 列述了中国在陆地传统矿产资源、海域矿产资源、天然气、煤层气、地热等能源资源方面的相当大的开发潜力。提出了中国矿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若干岩石力学难题。指出了煤矿开采引发的环境问题:如采煤对土地资源的损害、对村庄的损害、对水资源的影响,以及煤炭开发和利用对大气环境生态平衡的影响。并提出了对矿区环境控制的岩石力学对策,即推行减沉开采技术;矿井水资源的保护和再利用;清洁开采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矿业 21世纪初 煤矿开采 环境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初线性对位的逻辑与规则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永平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15,61,共9页
20世纪初的西方现代音乐,进入了脱离主调、回到或更新复调的转变时期,在创作中强调对位法被视为削弱调性功能和声的有效途径,其中"线性对位"的产生与发展,不仅成为寻求新音乐创作道路的一个重要"起点",也为后来音... 20世纪初的西方现代音乐,进入了脱离主调、回到或更新复调的转变时期,在创作中强调对位法被视为削弱调性功能和声的有效途径,其中"线性对位"的产生与发展,不仅成为寻求新音乐创作道路的一个重要"起点",也为后来音乐风格的转变、作曲技术的创新和多元化写作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在现代复调发展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为此,文章拟对近现代音乐中线性对位的技术逻辑、与传统对位技术的历史渊源、以及在实际写作中的音高组织规则等,在笔者以往研究基础上进行再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初 线性对位 复调技法 技术逻辑 不协和独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20世纪初的中国国民外交 被引量:13
11
作者 顾莹惠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4期409-416,共8页
国民外交源于人民主权思想 ,是国民为捍卫国家主权和自身权利 ,谋求国家发展 ,争取世界和平而以非官方的身份从事的对外交涉和交流。 2 0世纪初中国国民外交的勃兴 ,是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至一定阶段的产物。 2 0世纪初的中国国民外交... 国民外交源于人民主权思想 ,是国民为捍卫国家主权和自身权利 ,谋求国家发展 ,争取世界和平而以非官方的身份从事的对外交涉和交流。 2 0世纪初中国国民外交的勃兴 ,是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至一定阶段的产物。 2 0世纪初的中国国民外交有着多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和多种活动方式并行的鲜明时代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初 中国 国民外交 历史作用 人民主权思想 孙中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初中国消防技术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段耀勇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28,共5页
在把握中国消防科技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求,再参照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界定了中国应对当前和将要面临的日益严峻火灾危害所需发展的消防技术的范围。并提出我国消防技术未来20年发展的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发... 在把握中国消防科技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求,再参照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界定了中国应对当前和将要面临的日益严峻火灾危害所需发展的消防技术的范围。并提出我国消防技术未来20年发展的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发展战略、战略路径与步骤、主要方向和相关政策与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防技术 发展战略研究 21世纪初 中国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科技现状 经验教训 发达国家 火灾危害 战略目标 相关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初女性服饰面料及装饰纹样的审美解读 被引量:5
13
作者 龚建培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45,共4页
对20世纪初的女性服饰面料及装饰纹样特征的形成、发展过程进行了探讨,试图从一个侧面揭示社会变革、西方文化及物质侵入给中国女性服饰面料及装饰纹样带来的审美观念变化。
关键词 20世纪初 装饰纹样 服饰面料 女性 解读 发展过程 社会变革 审美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5版电影《傲慢与偏见》对19世纪初英伦风情的立体展现 被引量:2
14
作者 曾亚玲 蒋玉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72-73,共2页
2005版电影《傲慢与偏见》是难得的影视佳作,影片不仅精准地诠释了伊丽莎白与达西"傲慢与偏见"的爱情,还为观众呈现了一幅19世纪初英伦风情的美妙画卷。影片取景完美展现了英国的旖旎风光,包括英国的文化遗产和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 2005版电影《傲慢与偏见》是难得的影视佳作,影片不仅精准地诠释了伊丽莎白与达西"傲慢与偏见"的爱情,还为观众呈现了一幅19世纪初英伦风情的美妙画卷。影片取景完美展现了英国的旖旎风光,包括英国的文化遗产和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影片还为观众描绘出当时英国乡镇生活风貌,包括服饰特点、娱乐活动和社交礼仪等,并使观众了解到当时英国保守的社会观念与制度,包括森严的等级观念、别扭的限定继承法、保守的婚姻观念与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傲慢与偏见》 19世纪初 英伦风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初的海洋渔业发展趋势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万夫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45-150,共6页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渔业经济迅猛增长。1998年全国水产品产量超过3800t,比1949年的44.8万t增加80多倍。近20年来水产品的年递增率为10.5%,大大高于同期世界年均增长率1.5%的水平。渔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1...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渔业经济迅猛增长。1998年全国水产品产量超过3800t,比1949年的44.8万t增加80多倍。近20年来水产品的年递增率为10.5%,大大高于同期世界年均增长率1.5%的水平。渔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1949年仅为0.2%,1997年上升到10.6%。水产品总产量1990年跃居世界首位,一直独占鳌头,目前约占世界水产品总产量的1/3。水产品人均占有量1997年29kg,已超出世界平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渔业 海洋渔业 21世纪初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韵清浊鉴》所反映的十八世纪初北京话声韵概貌 被引量:5
16
作者 宋峰 杨亦鸣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49-466,共18页
清初《音韵清浊鉴》是一部备受《四库提要》訾议的韵学著作,其所隐含的普通话音史价值未得到重视。该书声母和韵母部分不同符合契:声母部分采用传统三十六字母,保留全浊音;韵母部分则借鉴《中原音韵》的韵部系统,保留闭口韵部。其实声... 清初《音韵清浊鉴》是一部备受《四库提要》訾议的韵学著作,其所隐含的普通话音史价值未得到重视。该书声母和韵母部分不同符合契:声母部分采用传统三十六字母,保留全浊音;韵母部分则借鉴《中原音韵》的韵部系统,保留闭口韵部。其实声母所保留的全浊音仅在于明音变,而非时音;韵母所保留的三个闭口韵只因尊奉《中原音韵》使然,亦非时音。文章采用透视分离法的研究思路,将《音韵清浊鉴》复杂声韵系统中与反映时音无关的信息剥离出去,得出十八世纪初北京一带的实际声韵状况(声母22个,韵母37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韵清浊鉴》 透视分离法 十八世纪初 北京话声韵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20世纪初俄国诗歌的中国文化蕴含因素 被引量:5
17
作者 赵晓彬 《中国俄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1-54,共4页
关键词 俄国诗歌 文化蕴含 20世纪初 中国文化 文化因素 什克洛夫斯基 古米廖夫 阿赫玛托娃 俄国文学 中国诗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在欧洲历史地位的巨变 被引量:4
18
作者 胡才珍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5期584-590,共7页
19世纪末 2 0世纪初 ,德国在欧洲的历史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是欧洲工业发展的重心从英国转移到了德国 ,德国成了欧洲大工业的诞生地及代表。二是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从英、法向德国位移 ,德国成了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三是经济实力... 19世纪末 2 0世纪初 ,德国在欧洲的历史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是欧洲工业发展的重心从英国转移到了德国 ,德国成了欧洲大工业的诞生地及代表。二是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从英、法向德国位移 ,德国成了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三是经济实力的对比变化 ,导致了欧洲格局的改变 ,群雄纷争的多极格局为英、德争霸格局所取代。 1 9世纪末 2 0世纪初 ,德国在欧洲的历史地位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德国 历史地位 科学技术 欧洲 工业中心 工人运动 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初中国女子学校教育兴起的原因及特点 被引量:3
19
作者 章征科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219-223,230,共6页
20世纪初是中国社会转型比较剧烈的时期 ,近代中国新式女子教育发轫了。它与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的大力提倡、女权运动的强烈呼唤、政府的倡导以及西方教会来华势力的办学活动的刺激和示范效应密切相关。由于时代的复杂性及办学为主体... 20世纪初是中国社会转型比较剧烈的时期 ,近代中国新式女子教育发轫了。它与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的大力提倡、女权运动的强烈呼唤、政府的倡导以及西方教会来华势力的办学活动的刺激和示范效应密切相关。由于时代的复杂性及办学为主体的多元性 ,新式女子教育又具有曲折性、渐进和突进相交织、社会化、政治化的特点。新式女子教育是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它不仅是社会进步的反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20世纪初 女子学校教育 教育改革 社会化 女权运动 资产阶级 女子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初我国比较美术学实践成果的梳理与反思 被引量:2
20
作者 冯民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3-97,190,共5页
伴随着"西学东渐"时代背景,拉开了20世纪初我国中西比较美术学的序幕。对20世纪初我国中西比较美术成果的梳理发现,中西比较美术学实践成果早于对比较美术方法上的理论自觉,这样使得我国早期中西比较美术学的研究存在诸多不... 伴随着"西学东渐"时代背景,拉开了20世纪初我国中西比较美术学的序幕。对20世纪初我国中西比较美术成果的梳理发现,中西比较美术学实践成果早于对比较美术方法上的理论自觉,这样使得我国早期中西比较美术学的研究存在诸多不足。对方法论的研究与掌握不够,影响了比较美术学较高学术成果的产出。对于20世纪初我国中西比较美术学实践成果的梳理与反思,为比较美术学的学科建设和对当代美术实践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初 西学东渐 比较美术 方法 梳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