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孟而康、比较诗学与世界诗学的建构 被引量:8
1
作者 王宁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0-37,共8页
在当今的国际比较文学界和文学理论界,虽然精英文学及其理论的研究受到文化研究的冲击,但专事文学理论研究的比较诗学仍然占有一席之地,在这方面,美国学者孟而康作出的开创性贡献是不可忽视的。作者认为,尽管孟而康并非是把目光转向东... 在当今的国际比较文学界和文学理论界,虽然精英文学及其理论的研究受到文化研究的冲击,但专事文学理论研究的比较诗学仍然占有一席之地,在这方面,美国学者孟而康作出的开创性贡献是不可忽视的。作者认为,尽管孟而康并非是把目光转向东方的比较文学和文论研究的第一人,但可以说,他对跨文化比较诗学的全面探讨却超越了在他以前或同辈的艾金博勒、佛克马和刘若愚,进入了总体文学和文论研究的境地,这显然与当今的世界文学话题比较接近。作者认为,孟而康的贡献不仅仅止于对比较诗学的拓展,他还对世界诗学的建构作了某种预示,可惜由于他的英年早逝而未能在这方面进行深入讨论,而本文作者则沿着孟而康未竟的事业提出了自己关于世界诗学的理论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而康 比较诗学 世界诗学 普世性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九十年代前期乐黛云的比较诗学视野——以《世界诗学大辞典》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金梅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107-110,共4页
作为中国比较文学的先驱人物之一,乐黛云在90年代前期就对中国比较诗学做出了杰出贡献。其主编的《世界诗学大辞典》体现了乐先生独特的比较诗学视野:正本清源,平等对话;寻求共同诗心。该辞典虽有词条收录不全,创新、思辨不足等缺陷,但... 作为中国比较文学的先驱人物之一,乐黛云在90年代前期就对中国比较诗学做出了杰出贡献。其主编的《世界诗学大辞典》体现了乐先生独特的比较诗学视野:正本清源,平等对话;寻求共同诗心。该辞典虽有词条收录不全,创新、思辨不足等缺陷,但在中西比较诗学史及其个人学术发展史上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文学 比较诗学 世界诗学大辞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90年代前期乐黛云的比较诗学视野——以《世界诗学大辞典》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金梅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72-75,共4页
作为中国比较文学的先驱人物之一,乐黛云在90年代前期就对中国比较诗学作出了杰出贡献。其主编的《世界诗学大辞典》体现了乐先生独特的比较诗学视野:正本清源,平等对话;寻求共同诗心。该辞典虽有词条收录不全、创新思辨不足等缺陷,但... 作为中国比较文学的先驱人物之一,乐黛云在90年代前期就对中国比较诗学作出了杰出贡献。其主编的《世界诗学大辞典》体现了乐先生独特的比较诗学视野:正本清源,平等对话;寻求共同诗心。该辞典虽有词条收录不全、创新思辨不足等缺陷,但在中西比较诗学史及其个人学术发展史上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文学 比较诗学 世界诗学大辞典》 乐黛云 90年代前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诗学的构想和创建刍议 被引量:1
4
作者 顾明栋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4-93,共10页
时至今日,歌德预见的世界文学已经成年,其成熟呼唤世界性文艺批评和世界性文学理论的诞生。正是因为这一原因,很有必要讨论世界文学成熟后而产生的一些重要问题,特别是对“世界诗学”的建构进行思考。问题包括:如何从世界文学走向世界诗... 时至今日,歌德预见的世界文学已经成年,其成熟呼唤世界性文艺批评和世界性文学理论的诞生。正是因为这一原因,很有必要讨论世界文学成熟后而产生的一些重要问题,特别是对“世界诗学”的建构进行思考。问题包括:如何从世界文学走向世界诗学?提出世界诗学是否有必要?如有必要,其性质究竟是什么?我们如何构想和定义世界诗学?构思世界诗学应扫除哪些成见和知性障碍?建立世界诗学应采用什么样的范式?如何在可行的路径上建构世界诗学?在建构的过程中现有的文论研究有哪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资源?我们坚信,在不远的将来,世界文学终会催生出世界诗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文学 世界诗学 世界文论 比较诗学 全球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世界诗学的双向阐释——《T.S.艾略特文学思想研究》学术思想述论
5
作者 何正兵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16-220,共5页
引言T.S.艾略特善于在不同文化与诗学传统中涤故更新,以空间和时间的双重维度在世界文化范围内向渊博纵深处拓展,将作品的内涵提升到全人类视野下的“世界属性”范畴。考察中国的艾略特研究,部分重量级学人突破中国学术话语“失语”和... 引言T.S.艾略特善于在不同文化与诗学传统中涤故更新,以空间和时间的双重维度在世界文化范围内向渊博纵深处拓展,将作品的内涵提升到全人类视野下的“世界属性”范畴。考察中国的艾略特研究,部分重量级学人突破中国学术话语“失语”和“实践缺失”的境地,以鲜明的世界视野和完整的诗人个案研究,走向世界诗学①阐释体系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艾略特 世界诗学 诗学传统 文学思想 双向阐释 世界视野 艾略特研究 双重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启示与建构:法国文学和文化理论在中国的接受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宁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0-141,159,160,共14页
在改革开放的年代,法国文学和文化理论伴随着大量的西方文学理论思潮被译介到中国,对中国当代文学和文化批评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给中国学者的理论建构以极大的启示。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和文学理论不仅对中国当代文学有着深刻... 在改革开放的年代,法国文学和文化理论伴随着大量的西方文学理论思潮被译介到中国,对中国当代文学和文化批评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给中国学者的理论建构以极大的启示。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和文学理论不仅对中国当代文学有着深刻的影响,同时也对中国的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启迪。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哲学和批评理论同时影响了中国的文学批评和翻译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中国的后现代主义变体的出现。巴迪欧作为一位坚定的法国“毛主义”知识分子,对中国当代知识分子重新认识毛泽东的政治和文化遗产的世界性影响也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我们对法国理论的译介和接受并非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在这些法国理论的启示下,也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并取自中国的文学和理论批评经验的世界诗学建构,并试图以此对世界文学和文论建设作出中国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文学和文化理论 萨特 德里达 巴迪欧 比较文学 世界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论中国古典美学与文论的现代转换 被引量:1
7
作者 曹谦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3-152,326,共10页
近年来中国古典美学与文论的现代转换问题受到学界引人注目的关注并加以热烈讨论。其实这是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老命题,之所以近年受到极大关注,有其内外两大原因:内部原因是中国古典文论现代转换经过近百年积累,已到厚积薄发之时;外部... 近年来中国古典美学与文论的现代转换问题受到学界引人注目的关注并加以热烈讨论。其实这是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老命题,之所以近年受到极大关注,有其内外两大原因:内部原因是中国古典文论现代转换经过近百年积累,已到厚积薄发之时;外部原因是国家层面作为一种发展战略有意进行的推动。在当下我们大力开展中国古典文论现代转换工作,需要处理好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处理好弘扬中国古典美学精神与接受西方现代理论范式的关系,二是要处理好发掘、整理中国古典文论精华与当代中国美学和文论走向世界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传统 现代转换 西学范式 世界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