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权财富基金与世界经济失衡的互动关系探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宋玉华 李锋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10,共6页
主权财富基金与世界经济失衡之间存在复杂的互动关系,世界经济失衡的加剧为主权财富基金提供了巨额的剩余外汇储备,因此主权财富基金的兴起是世界经济失衡的产物。稳定型主权财富基金将新兴经济体大量的剩余外汇储备主要以购买国债的形... 主权财富基金与世界经济失衡之间存在复杂的互动关系,世界经济失衡的加剧为主权财富基金提供了巨额的剩余外汇储备,因此主权财富基金的兴起是世界经济失衡的产物。稳定型主权财富基金将新兴经济体大量的剩余外汇储备主要以购买国债的形式流回了美国,对增强世界经济失衡的持续性发挥了重要作用;"高收益、高风险"的战略型主权财富基金将使得那些原本流入美国国债市场的外汇储备转向日本、欧洲、新兴国家等风险资产市场,从多种途径对世界经济失衡的调整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权财富基金 世界经济失衡 外汇储备 经常账户盈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货币体系视角下世界经济失衡的根源探析——对世界经济失衡的另一种解释 被引量:7
2
作者 王汉儒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1-58,共8页
次贷危机之后,世界经济失衡根源与再平衡的研究重要性凸显。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基于公共选择理论和国际金融理论的研究框架,指出美国政治制度的系统性缺陷——"选票至上"的公共物品供给逻辑决定了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形成,而该... 次贷危机之后,世界经济失衡根源与再平衡的研究重要性凸显。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基于公共选择理论和国际金融理论的研究框架,指出美国政治制度的系统性缺陷——"选票至上"的公共物品供给逻辑决定了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形成,而该体系又通过经常账户与资本账户传导机制造成了世界经济失衡的局面。世界经济失衡的根源在于美国现行的政治制度。因此,世界经济的再平衡与美国政治决策机制的改革只是同一逻辑的不同表述。当前再平衡进程受阻的必然结果是,贸易摩擦和汇率争端将成为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货币体系 特里芬两难 谨慎动机悖论 世界经济失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失衡根源与再平衡困局——基于国际货币体系的视角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汉儒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10,共8页
次贷危机与欧债危机的接踵而至,使得世界经济失衡原因与再平衡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首先,本文回顾了世界经济失衡和国际货币体系两方面的文献,并通过引入新政治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的分析框架,指出美国政治制度的系统性缺陷——"... 次贷危机与欧债危机的接踵而至,使得世界经济失衡原因与再平衡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首先,本文回顾了世界经济失衡和国际货币体系两方面的文献,并通过引入新政治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的分析框架,指出美国政治制度的系统性缺陷——"选票至上"的公共物品供给逻辑造成了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结构性问题。其次,国际货币体系是通过经常账户与资本账户传导机制最终造成了世界经济失衡的局面。因此,世界经济再平衡与美国政治决策机制改革只是同一逻辑的不同表述。最后,欧债危机为世界经济复苏与再平衡增添了巨大不确定性,当前再平衡进程受阻的必然结果是贸易摩擦和汇率争端将成为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经济失衡 国际货币体系 再平衡 新政治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经济失衡背景中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被引量:4
4
作者 孙立坚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3期48-57,共10页
人民币升值的真正原因在于,从对外经济往来层面上来看,美国在贸易逆差扩大背景下对中国愈演愈烈的人民币升值的"攻势";从国内宏观经济层面来看,"外汇占款"带来流动性过剩压力。宏观经济的客观因素以及中国政府的主... 人民币升值的真正原因在于,从对外经济往来层面上来看,美国在贸易逆差扩大背景下对中国愈演愈烈的人民币升值的"攻势";从国内宏观经济层面来看,"外汇占款"带来流动性过剩压力。宏观经济的客观因素以及中国政府的主观因素决定了人民币汇率升值过程只能是渐进的,而不是一步到位的,尽管渐进策略会进一步强化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对不同经济主体而言,人民币升值的利益效应不同,因此很难简单概括其总体效应。近期来看,人民币汇率升幅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与人民币升值相关的越来越强烈的负面效应以及金融突发事件效应,应该引起政府的密切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升值 世界经济失衡 “渐进”模式 货币升值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经济失衡与产业结构调整 被引量:1
5
作者 雷欣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2-26,共5页
经济失衡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常态,但进入21世纪以来表现出了新的特征,即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以及实体与虚拟经济的失衡加剧。尽管对当前世界经济失衡原因的分析存在着较大差异,但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的背景下,导致世界经济失衡的根本原... 经济失衡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常态,但进入21世纪以来表现出了新的特征,即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以及实体与虚拟经济的失衡加剧。尽管对当前世界经济失衡原因的分析存在着较大差异,但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的背景下,导致世界经济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由资源配置引致的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失衡。为此,要应对世界经济失衡对中国经济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中国应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金融业发展和优化服务业结构三个层面入手,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经济失衡 产业结构升级 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参与世界经济失衡调整的战略研究
6
作者 邓斌 薛杨 《现代管理科学》 CSSCI 2012年第11期74-76,共3页
2009年以来,二十国集团(G20)成为美国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联合治理世界经济失衡的新框架。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失衡的重要当事方和G20的主要参与者,在世界经济失衡调整中发挥着重大影响力。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仍然主导失衡调整进程的前提... 2009年以来,二十国集团(G20)成为美国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联合治理世界经济失衡的新框架。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失衡的重要当事方和G20的主要参与者,在世界经济失衡调整中发挥着重大影响力。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仍然主导失衡调整进程的前提下,中国应确立参与失衡调整的总体目标和应对策略。文章结合世界经济格局和中国经济发展现阶段的特点,分析中国参与世界经济失衡调整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以期为中国应对全球经济失衡及其调整、促进中国经济内外平衡和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经济失衡 战略目标 战略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经济失衡最新发展述评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阳 丁骋骋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2-36,共5页
经济失衡是世界经济运行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已经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从第三次世界经济失衡的表现及特征、成因及持续性、调整方式等方面,对经济失衡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最新成果进行总结。世界经济不能长期失衡,需要及早进行调整以避免... 经济失衡是世界经济运行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已经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从第三次世界经济失衡的表现及特征、成因及持续性、调整方式等方面,对经济失衡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最新成果进行总结。世界经济不能长期失衡,需要及早进行调整以避免经济失衡对世界经济的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经济失衡 经常账户逆差 美元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金融市场发展与国际分工新视角解析世界经济失衡问题 被引量:2
8
作者 宋丹阳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7-38,共2页
金融资产等服务产品与货物一样,也存在"贸易模式"的问题,本文基于"服务业-制造业"这种国际分工形态,从生产差异的角度解读了当今日趋严重的全球经济失衡问题。文章认为经常账户失衡的调整主要还是要依赖于商品和要... 金融资产等服务产品与货物一样,也存在"贸易模式"的问题,本文基于"服务业-制造业"这种国际分工形态,从生产差异的角度解读了当今日趋严重的全球经济失衡问题。文章认为经常账户失衡的调整主要还是要依赖于商品和要素市场的全球一体化,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最终必须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来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经济失衡 金融市场 国际分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再平衡及其挑战 被引量:9
9
作者 宋玉华 叶绮娜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3-80,共8页
基于对世界经济失衡问题的基本判断,本文分析了世界经济相对均衡发展的图景、全球经济的需求结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适度发展以及国际货币体系重构等世界经济再平衡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突出问题。本文指出,世界各国尤其是中美等主要经济... 基于对世界经济失衡问题的基本判断,本文分析了世界经济相对均衡发展的图景、全球经济的需求结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适度发展以及国际货币体系重构等世界经济再平衡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突出问题。本文指出,世界各国尤其是中美等主要经济体的国内均衡将是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的前提和基础。本文最后探讨了美国、日欧、石油出口国与中国等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及其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经济失衡 世界经济再平衡 经济发展模式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地位 被引量:7
10
作者 裴长洪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7-33,共7页
关键词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世界经济失衡 人民币 国际收支失衡 储备货币 国家控制 固有缺陷 经济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消费模式成因及趋势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一姣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4-17,共4页
2008年发端于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是世界经济失衡矛盾的总爆发,世界经济失衡主要表现为美国长期的经常项目逆差和中国等亚洲国家持续的经常项目顺差,中国的贸易收支盈余和美国的贸易收支赤字正是中国高储蓄和美国高消费的外在表现。本文... 2008年发端于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是世界经济失衡矛盾的总爆发,世界经济失衡主要表现为美国长期的经常项目逆差和中国等亚洲国家持续的经常项目顺差,中国的贸易收支盈余和美国的贸易收支赤字正是中国高储蓄和美国高消费的外在表现。本文分析了中美两种消费模式的成因,并对后危机时期两种消费模式的转变进行了探讨。金融危机警示人们,中国需要扬长避短,在中美两种截然不同的消费模式之间寻求平衡点,着力于拉动内需,同时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模式 金融危机 世界经济失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对外开放中的流动性过剩及其治理
12
作者 胡艺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4期464-468,共5页
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经济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积累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流动性过剩就是其中之一。当前,我国的流动性过剩主要表现在数量和价格两个方面,其实质是中国对外开放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结构问题。治理当前流动性过剩的... 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经济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积累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流动性过剩就是其中之一。当前,我国的流动性过剩主要表现在数量和价格两个方面,其实质是中国对外开放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结构问题。治理当前流动性过剩的基本方法是在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理顺经济发展各方面的关系,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使之与中国对外开放的阶段与水平相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外开放 世界经济失衡 流动性过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