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合国世界粮食理事会第十三届部长级会议代表参观中国农业博物馆
1
作者 王书耕 《农业考古》 1987年第2期396-397,共2页
(本刊讯)今年六月十日,在我国首都召开的联合国世界粮食理事会第十三届部长级会议的代表,由农牧渔业部何康部长陪同,参观了中国农业博物馆。代表们对中国古代农业科学技术史及全国农业资源区划陈列兴趣浓厚,仔细的观看了各项陈列内容,... (本刊讯)今年六月十日,在我国首都召开的联合国世界粮食理事会第十三届部长级会议的代表,由农牧渔业部何康部长陪同,参观了中国农业博物馆。代表们对中国古代农业科学技术史及全国农业资源区划陈列兴趣浓厚,仔细的观看了各项陈列内容,及各种文物、标本,以及图表、模型等等。古巴及坦桑尼亚等国代表对我国古代农业科技十分关注,相继询问陈列中出土的小米、水稻等粮食作物的年代和栽培历史;详细了解了“架田”产生的年代、历史原因和当时中国的人口等等。意大利农业官员和一些非洲国家的代表看到我国现代水利建设成就陈列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粮食理事会 中国农业博物馆 部长级会议 联合国 农业科学技术史 农业资源区划 历史原因 我国古代 现代水利 中国古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中国家的粮食问题与联合国
2
作者 尤·基马克 徐云青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1983年第14期22-30,共9页
(一)粮食问题是近年来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地球上大多数人生活的、一个日趋紧张的全球性问题。这个问题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从一些情况下食物构成的不平衡,到另一些情况下普遍的营养不良以至因饥饿而死亡。发展中国家的粮食问题更是... (一)粮食问题是近年来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地球上大多数人生活的、一个日趋紧张的全球性问题。这个问题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从一些情况下食物构成的不平衡,到另一些情况下普遍的营养不良以至因饥饿而死亡。发展中国家的粮食问题更是十分紧张。据世界粮食理事会的估计,在七十年代末,这些国家有10亿以上的人吃不饱,4.35亿人嗷嗷待哺,与此同时,每年有数以千万计的人饿死。众所周知,营养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是食物的含卡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问题 世界粮食理事会 联合国粮农组织 食物构成 营养水平 亿人 不平衡 粮食生产 粮食进口 世界粮食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拉伯国家的粮食问题
3
作者 刘书美 《阿拉伯世界研究》 1989年第3期53-55,共3页
3月的开罗,乍暖还凉。大街小巷的面包房前人头攒动,挤满了买面包的顾客,到3月下旬面包供应更趋紧张,有的面包房前排队的人群通宵达旦。外地的供应比开罗更差,不少人驱车上百公里到开罗来买面包,一些机关单位为了让职工安心上班,派出专... 3月的开罗,乍暖还凉。大街小巷的面包房前人头攒动,挤满了买面包的顾客,到3月下旬面包供应更趋紧张,有的面包房前排队的人群通宵达旦。外地的供应比开罗更差,不少人驱车上百公里到开罗来买面包,一些机关单位为了让职工安心上班,派出专人同面包房联系上门购货,每人每天5个面包。有些面包房挂出限量供应的大牌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量供应 粮食问题 阿拉伯世界 粮食自给率 植物食品 粮食产量 粮食生产 石油收入 世界粮食理事会 粮食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迈向21世纪的华南农业大学
4
作者 黄大乾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73-74,共2页
关键词 21世纪 华南农业大学 学校 农业管理 热带亚热带 世界粮食理事会 外国留学生教育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深化改革 研究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山荔枝也能进京城
5
作者 刘松佳 《中国果品研究》 1990年第1期30-30,共1页
灵山荔枝栽培历史悠久,明朝时已普遍有荔枝生产。所以,荔枝在灵山是传统性的水果,品质优良、栽培普遍,近年来,由于荔枝的经济效益较其他水果高,大大提高了群众种荔枝的积极性,去年到今年春,新植1200公顷。荔枝的肉细嫩,味清香,果皮鲜红... 灵山荔枝栽培历史悠久,明朝时已普遍有荔枝生产。所以,荔枝在灵山是传统性的水果,品质优良、栽培普遍,近年来,由于荔枝的经济效益较其他水果高,大大提高了群众种荔枝的积极性,去年到今年春,新植1200公顷。荔枝的肉细嫩,味清香,果皮鲜红,是人们喜爱的水果。可是,远离产地的人们却难以品尝到色、香、味俱佳的新鲜荔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荔枝 荔枝生产 种荔枝 果品公司 朝时 酚氧化酶 世界粮食理事会 好果率 西灵山 其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绿色革命
6
作者 李学英 《绿色大世界》 1995年第4期33-33,共1页
60年代中期,在发展中国家掀起一次"绿色革命",其核心是推广优良品种,提高小麦、水稻等农作物的单位产量。由于这次革命,印度由粮食进口国变为出口国,菲律宾实现大米自给。1990年世界粮食理事会第16次部长会议,提出在发展中国... 60年代中期,在发展中国家掀起一次"绿色革命",其核心是推广优良品种,提高小麦、水稻等农作物的单位产量。由于这次革命,印度由粮食进口国变为出口国,菲律宾实现大米自给。1990年世界粮食理事会第16次部长会议,提出在发展中国家掀起第二次绿色革命,扩大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推广细胞工程,开展基因革命。其核心是通过人工操作基因,打破种间屏障,超越孟德尔极限,按照人们的意愿,创造出优质、高产、抗逆的动植物新品种,大幅度增加粮食产量,发展新的畜牧业、养殖业,增加肉食品供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进口 单位产量 世界粮食理事会 粮食产量 种间屏障 食品供应 细胞工程 植物新品种 孟德尔 蓝色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