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2008年1~6月世界粮食市场回顾与展望
- 1
-
-
作者
崔卫杰
卢宪英
-
机构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
出处
《农业展望》
2008年第10期3-5,共3页
-
文摘
通过对2008年1~6月世界粮食市场的分析,发现呈现四大特征:世界粮食市场价格继续飙升;世界粮食价格的波动性增强;影响粮食价格的因素错综复杂;粮食实际价格长期下降趋势终结。展望未来,2008年世界粮食产量将达创记录水平,但世界粮食价格会持续走高并将继续波动;在世界粮食供求紧张的形势下,粮食价格支持及边境保护措施的灵活性会增强;生物燃料对粮食供需影响会日益显著。文章还对小麦、粗粮和稻米等主要粮食品种下半年的市场形势进行了分析。
-
关键词
世界粮食市场
价格
生物燃料
回顾
展望
-
分类号
F316.1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美国用“粮食战略”维系世界霸权
- 2
-
-
-
出处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F0002-F0002,共1页
-
文摘
日本《选择》月刊6月号载文“操纵世界粮食市场的美国大粮商”认为,美国内政外交的大前提是以“粮食为国家根本”,而不是核武器和金融。美国通过控制粮食产量,保持其供应余力.如果世界粮食供应体制出现异常,耶么能够应对的只有美国。美国的“大粮商”建立了遍布世界的信息网络,其信息收集能力超过间谍机关。与军工联合体相比,它们更多地左右着美国的内政和外交.
-
关键词
世界霸权
粮食战略
美国
世界粮食市场
信息收集能力
供应体制
《选择》
粮食产量
-
分类号
F331.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D771.2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美苏粮食贸易及其前景
- 3
-
-
作者
丁幸豪
-
出处
《国际展望》
1983年第9期2-7,共6页
-
文摘
美苏粮食贸易实际上是美国对苏联的粮食出口。从尼克松到卡特的几届美国政府都曾利用苏联农业歉收、粮食短缺的情况,把对苏停售或禁运粮食作为一种制裁手段,使美苏粮食贸易状况成为反映美苏关系好坏的晴雨表。但里根上台后,尽管美苏政治关系紧张,军备竞赛加剧。
-
关键词
粮食贸易
粮食短缺
贸易状况
粮食出口
美苏关系
粮食进口
世界粮食市场
粮食问题
进口粮食
粮食贷款
-
分类号
F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谈美国当前的一项粮食政策
- 4
-
-
作者
戴离安
-
机构
湖南省农科院情报室
-
出处
《农业经济》
1985年第1期50-,共1页
-
文摘
今天的世界粮食市场和十年前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据统计,十年以前世界粮食产量约116亿吨,1983年上升到约166亿吨;但世界粮食消费量,以小麦为例,六十年代曾以平均每年1000万吨的速度增长,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却再没有多大的变化,饲料粮的消费也基本上没有增长。事实上,世界粮食市场对粮食的需求量在1982年就已略有下降,预计1983年还会继续下降3%。粮食消费量的减少就意味着粮食生产国的出口额下降,造成粮食积压。据统计,1981~1982财政年,世界粮食积压约2.183亿吨,比前一个财政年增加了23%。1982~1983财政年的粮食积压还会上升到总用粮的17.8%,这是十年来的最高水平。
-
关键词
粮食政策
粮食消费量
世界粮食市场
世界粮食产量
作物种植面积
八十年代
粮食出口
英担
十年
土地面积
-
分类号
F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李克强总理进一步部署确保全年粮食丰收的举措
- 5
-
-
作者
无
-
机构
新华社
-
出处
《云南农业》
2022年第8期8-8,共1页
-
文摘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月2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稳定粮食生产工作汇报,进一步部署确保全年粮食丰收的举措。会议指出,面对当前复杂严峻、通胀严重的国际环境,必须着力办好自己的事。稳物价对稳经济大盘至关重要,粮食稳产增产是稳物价、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关键举措,也有利于世界粮食市场稳定。
-
关键词
世界粮食市场
粮食安全保障
关键举措
工作汇报
粮食稳产增产
李克强
通胀
丰收
-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声音: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 6
-
-
-
出处
《当代水产》
2022年第3期24-24,共1页
-
文摘
1“战争爆发、俄乌断交,全球粮食价格处在十年来最高水平,养殖业雪上加霜!”——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粮食市场高度融合。从供需基本面来看,目前全球的粮食年产量基本能够满足全球人口的粮食需求,但近年来受疫情、地区冲突和极端天气频发等各种因素叠加影响,全球粮食体系难以正常有效运转。
-
关键词
世界粮食市场
粮食需求
经济全球化
粮食价格
战争爆发
供需基本面
极端天气
地区冲突
-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