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跃动的感觉世界和激越的理性世界——评《艺术形式不仅仅是形式》 |
邵斯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0 |
0 |
|
2
|
超越形而上学抑或理性与自身的区分——从宗教批判出发的费尔巴哈、马克思和尼采 |
戴晖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3
|
理性与正义的悖论——西方古代自然法观念中的普遍主义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
马德普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4
|
交往理性视阈中的价值共识 |
吴育林
陈水勇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5
|
|
5
|
论生活世界的内涵与生活质量测量 |
陆汉文
|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6
|
一个世界与两个世界——中西天人关系再思考 |
万绍和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0 |
|
7
|
论康德实践理性“二律背反”的由来和解决 |
温纯如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2
|
|
8
|
关系世界里的三种人生境界——关于马秋芬的两篇近作 |
王绯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0 |
|
9
|
开放世界的诗眼——谈九叶诗派的创作视野 |
吴芸茜
|
《现代中文学刊》
|
1999 |
0 |
|
10
|
摇滚乐:禁忌舆时尚 |
刘鑫
|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1
|
|
11
|
辩证法对话维度的当代复兴——从伽达默尔解释学与辩证法的深层结合看 |
贺来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5
|
|
12
|
反叛与回归——余华小说读解 |
陈琳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9 |
5
|
|
13
|
从传统文化模式的利弊反思全球危机的实质 |
刁志萍
|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2
|
|
14
|
混沌中求真理——论电影《美丽心灵》的美国文化透视 |
李阳
|
《电影评介》
|
2014 |
2
|
|
15
|
斯多葛派社会政治观试探 |
沈坚
|
《齐鲁学刊》
CSSCI
|
1994 |
0 |
|
16
|
试论黑格尔历史哲学中的“人” |
徐耀新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2 |
0 |
|
17
|
论康德的审美意象 |
张正文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1
|
|
18
|
浅谈尼采的“反道德” |
贾海涛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19
|
《黛洛维夫人》中的两个自我 |
陈剑锋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4 |
0 |
|
20
|
周易算卦在大学校园 |
胡守钧
|
《社会》
北大核心
|
199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