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世界本质的多样性探讨 被引量:4
1
作者 黎群武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7-33,共7页
人类对于世界本质的认识是不断深化、永无止境的过程。从当代科学哲学的视野来看,世界具有不可替代的多样性质。物质是世界本质的一部分。能量和物质同在,本质上却不是同一事物,它们的功能、度量单位、观测方法等也都不相同。空间是无... 人类对于世界本质的认识是不断深化、永无止境的过程。从当代科学哲学的视野来看,世界具有不可替代的多样性质。物质是世界本质的一部分。能量和物质同在,本质上却不是同一事物,它们的功能、度量单位、观测方法等也都不相同。空间是无限的无形存在,本来就有,将来也不会消失。宇宙具有时间性,它是有始有终的。规律是有序世界的根源,异象则是新颖世界的源泉,宇宙自始至终存在着规律和异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本质 多样性 物质性 能量性 空间性 时间性 规律性 异象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研究中建构主义方法论的合法性基础及其方法应用——兼议旅游世界的本质 被引量:28
2
作者 马凌 朱竑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0-107,共8页
范式是研究者的基本理论框架和世界观,决定着知识生产的过程。方法论是某一种研究范式的体现,也是方法的理论。文章对建构主义范式在社会科学中的演进逻辑进行简要分析,并通过分析旅游世界的本质指出其方法论的合法性基础。从康德和李... 范式是研究者的基本理论框架和世界观,决定着知识生产的过程。方法论是某一种研究范式的体现,也是方法的理论。文章对建构主义范式在社会科学中的演进逻辑进行简要分析,并通过分析旅游世界的本质指出其方法论的合法性基础。从康德和李凯尔特哲学出发,文章指出,旅游世界是一个具有价值建构和带有主观体验的现象和意识的双重世界。旅游世界的本质决定了旅游研究的范式和方法论不能在本体论上化约人的主观意识;同时指出科学主义立场和价值中立应用于旅游研究的挑战和问题。最后概括阐释了建构主义运用的两大类方法:理解释义法以及表征研究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主义方法论 方法 合法性 旅游世界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感:不可或缺的哲学范畴
3
作者 刘为钦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62-64,共3页
关键词 世界 世界 哲学范畴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掌握世界 主客观世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 “感觉” 世界本质 感性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个世界与三种辩证法——兼论未来学的方法论 被引量:3
4
作者 张绍宏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44-51,共8页
人类文明的进步取决于对未知世界、本质世界、未来世界的认识与掌握。与三个世界相对应,辩证法有三种不同的形态:发现辩证法、再现辩证法、实践辩证法。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未来学的方法论。在未来学的研究中,发现辩证法是具有引路作用... 人类文明的进步取决于对未知世界、本质世界、未来世界的认识与掌握。与三个世界相对应,辩证法有三种不同的形态:发现辩证法、再现辩证法、实践辩证法。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未来学的方法论。在未来学的研究中,发现辩证法是具有引路作用的方法论,再现辩证法是具有保护性作用的方法论,实践辩证法是起着基础性作用的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知世界 本质世界 未来世界 发现辩证法 再现辩证法 实践辩证法 马克思 未来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形而上学的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强以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2期47-52,共6页
关键词 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家 本体论 世界本质 第一哲学 绝对知识 唯理论 真与善 亚里士多德 知识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之外的终极肯定──谈禅宗的语言观 被引量:1
6
作者 鲍鹏山 《江淮论坛》 CSSCI 1995年第4期107-112,共6页
关键词 语言 禅宗 语言的逻辑性 结构规律 世界本质 人类理性 庄子 《五灯会元》 终极真理 百尺竿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格尔论哲学与宗教之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罗晓颖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S2期240-243,共4页
关键词 黑格尔 哲学与宗教 希腊哲学 绝对本质 思维形式 哲学史 哲学思想 外在性 世界本质 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管理中的非线性思维 被引量:1
8
作者 彭建良 《企业活力》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0-81,共2页
线性是指量与量之间按比例、成直线的关系,在空间和时间上代表规则和光滑的运动;而非线性则指不按比例、不成直线的关系,代表不规则的运动和突变。通俗地说,线性指的是一个系统的整体功能等于各部分功能之和,即1+1=2。而非线性指... 线性是指量与量之间按比例、成直线的关系,在空间和时间上代表规则和光滑的运动;而非线性则指不按比例、不成直线的关系,代表不规则的运动和突变。通俗地说,线性指的是一个系统的整体功能等于各部分功能之和,即1+1=2。而非线性指的是一个系统的整体功能不等于各部分功能之和,一般情况下整体的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即1+1〉2。世界本质上是非线性的,只有在某些非常局限的情况下,才可能近似地视为线性。企业是一个由大量相互作用的行为主体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思维 企业管理 复杂系统 世界本质 行为主体 相互作用 比例 直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主义方法论评介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善钧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15-22,30,共9页
从本世纪五十年代起,列维—斯特劳斯(1908——)就是法国一位最有影响的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他从人类学和语言学的角度,第一次全面地提出并论证了结构主义的基本原则,因此成为法国结构主义哲学的最主要的代表。这一哲学六十年代在法国... 从本世纪五十年代起,列维—斯特劳斯(1908——)就是法国一位最有影响的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他从人类学和语言学的角度,第一次全面地提出并论证了结构主义的基本原则,因此成为法国结构主义哲学的最主要的代表。这一哲学六十年代在法国取代了存在主义的主导地位,轰动了欧洲各国。然而,斯特劳斯一再强调,他并不想以他所提出的基本原则,创立一种能够揭示世界本质的理论体系,而只是给人们提供一种收集、整理和分析材料的普遍有效的“科学方法”。他并且以此同以往只强调理论,而不注重方法的哲学相区别。斯特劳斯认为,他所创立的结构主义的精髓和基本部分,是由一系列“结构主义方法”构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法论 存在主义 索绪尔 基本原则 主导地位 科学方法 哲学 世界本质 理论体系 结构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在建立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贡献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炳生 《高校教育管理》 1987年第4期71-73,共3页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不仅批判了杜林反动哲学体系,而且对前三十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作了系统的总结。尤其是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增加了对当时自然科学成就进行哲学概括的内容,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建立作出了贡献,全面地提出和论...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不仅批判了杜林反动哲学体系,而且对前三十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作了系统的总结。尤其是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增加了对当时自然科学成就进行哲学概括的内容,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建立作出了贡献,全面地提出和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而且揭示了这些原理之间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反杜林论》 哲学体系化 恩格斯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辫证法 唯物辨证法 世界本质 唯物辩证法 认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燕:怀抱紫葡萄的火焰奔跑
11
作者 沈鱼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4-45,共2页
作为女诗人,丁燕面临的不仅是外物的干扰和影响的焦虑,另一方面,她也要面对性别意识的渗透、反抗与纠缠,把日常生活中的经验表象提升为内心生活上的体悟与对世界本质的认识。
关键词 火焰 葡萄 日常生活 影响的焦虑 性别意识 世界本质 女诗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个体与宇宙本体——《鲁迅的文化价值观》导论
12
作者 王乾坤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2年第9期4-11,共8页
思维方式是一个人展开自己的内在轴心或枢纽。从释义的角度讲,它又是研究者把握研究对象的锁钥。本书立足点的敲定,曾受益于鲁迅的思维方式;本书的写作准备、中心立意乃至结构谋篇,都是在对思维方式的追问中完成的。因此,本书尽管无意... 思维方式是一个人展开自己的内在轴心或枢纽。从释义的角度讲,它又是研究者把握研究对象的锁钥。本书立足点的敲定,曾受益于鲁迅的思维方式;本书的写作准备、中心立意乃至结构谋篇,都是在对思维方式的追问中完成的。因此,本书尽管无意于专门讨论哲学思维问题,但无论从哪个意义上讲,又都不得不以此为引子。能构成一个思想者思维轴心的,是他对于世界本质的理解。在思想史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方式 宇宙本体 价值观 哲学思维 世界本质 研究对象 思想史 鲁迅 思想者 轴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哲学的对象、体系和价值
13
作者 邵腾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1期7-14,21,共9页
哲学的对象问题、体系问题和价值问题虽然可分别予以论述,但是它们实际上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什么样的对象决定什么样的体系;反过来,完备的体系又进一步反证对象的准确性。如果论述哲学对象而不同时论述其理论中的存在方式,即体系结构... 哲学的对象问题、体系问题和价值问题虽然可分别予以论述,但是它们实际上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什么样的对象决定什么样的体系;反过来,完备的体系又进一步反证对象的准确性。如果论述哲学对象而不同时论述其理论中的存在方式,即体系结构,那么这一对象就显得游移、无着落。光有内容而无形式,其准确性的证明就不是充分的。相反,如果光论述体系,而不先证明对象,则体系问题在根本上是尚存疑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法 哲学史 世界本质 哲学理论 主体内容 主体概念 马克思主义哲学 思维品质 哲学对象 黑格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家之见
14
《区域经济评论》 1988年第12期13-,共1页
△管理不能脱离文化传统,也就是说,它是世界本质的一部分。管理是一种社会职能,因此它既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又是文化发展的结果。管理学对于一种社会的传统丈化、价值观念和信仰的运用愈是充分,它的作用发挥就越大。
关键词 世界本质 阿法纳西耶夫 象科 卡斯特 象工 鲁克 索尔 大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哲学课教材的改革
15
作者 樊立民 《黑龙江高教研究》 1986年第2期66-71,44,共7页
改革是人类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活动.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状況,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时,社会就要进行改革,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改革的动因源于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一切社会改革,都将以是否适合于生产力发... 改革是人类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活动.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状況,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时,社会就要进行改革,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改革的动因源于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一切社会改革,都将以是否适合于生产力发展状况而决定改什么内容和改到什么程度.本文仅就哲学教材的改革问题,谈点个人管见.一哲学是以最普遍的概念反映世界本质的社会意识形式,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思想上层建筑.它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角度上,间接地为社会某种经济基础服务.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是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解放服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上层建筑 社会改革 物质形态 哲学教材 人类社会 世界本质 社会意识形式 基础服务 普遍的概念 哲学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宗教在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功能
16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8年第6期98-98,共1页
安徽芜湖市十三中金壹同志撰文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虽然伴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宗教的反映过程的事实基础”大大缩小了,但是,作为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仍长期存在,宗教反映本身也将长期存在,宗教仍在不同程度上继续发... 安徽芜湖市十三中金壹同志撰文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虽然伴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宗教的反映过程的事实基础”大大缩小了,但是,作为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仍长期存在,宗教反映本身也将长期存在,宗教仍在不同程度上继续发挥它的社会功能,在社会主义发展初级阶段甚至会有所扩大。 1、宗教的世界观功能,是即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和社会范围内,人们对世界本质的认识。在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仍不平衡,人们思想觉悟存在差异,都为宗教发挥它的世界观功能提供了较为广泛的客观条件。当宗教意识在一定情况下使人们对宇宙力量产生敬畏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功能 宗教 社会主义发展 世界 社会发展 客观条件 思想觉悟 宗教意识 芜湖市 世界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工教育方法谈
17
作者 毕玉 《区域经济评论》 1988年第9期36-37,共2页
目前,企业的职工队伍正处在新老交替的重要时期。随着老职工的不断离退,青年工人大量增加。八十年代的青年职工,大都思想敏锐,勤于思考,勇于探索,但往往因为缺乏理论知识而难免偏颇;他们敏感地接受外来的新鲜事物,但往往因为缺乏对西方... 目前,企业的职工队伍正处在新老交替的重要时期。随着老职工的不断离退,青年工人大量增加。八十年代的青年职工,大都思想敏锐,勤于思考,勇于探索,但往往因为缺乏理论知识而难免偏颇;他们敏感地接受外来的新鲜事物,但往往因为缺乏对西方世界本质的了解而美丑并蓄;他们迫切要求提高生活水平,但往往因为对我国国情缺乏深度了解而好高鹜远。这些问题的存在是青工在政治、思想、文化、道德、理论、纪律等方面修养不够所致。据我厂公安处的调查,35岁以下的青年犯罪率占犯罪人数的90%以上。这些犯罪青年的文化普遍偏低,大都在初中以下,平时对政治漠不关心,对己要求不严,这样就会造成在企业经济改革中“落伍”。由此可看出,对青工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提高青工政治修养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思想教育 方法谈 犯罪人数 八十年代 公安处 经济改革 热爱社会主义 世界本质 读书演讲 生活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特根斯坦及其前期哲学的现实影响
18
作者 沈国桢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21-23,共3页
维特根斯坦的经历,前期哲学和哲学思想转变过程颇具特色,引人注目。近年,他的哲学影响日益扩大,研究其哲学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维特根斯坦 前期哲学 世界本质 方法论 认识能力
全文增补中
整体论与部分论——解释西方哲学史的新方法
19
作者 张桂权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39-46,共8页
一 西方哲学史研究的气氛太沉闷了!对两千多年的西方哲学史这个既成事实本来可以仁智各见,百家争鸣,但长期以来我们从一个框框、一条线索去框、去套哲学史。立体的哲学史变成了平面的哲学史,多线索的哲学史变成了单线索的哲学史。针对... 一 西方哲学史研究的气氛太沉闷了!对两千多年的西方哲学史这个既成事实本来可以仁智各见,百家争鸣,但长期以来我们从一个框框、一条线索去框、去套哲学史。立体的哲学史变成了平面的哲学史,多线索的哲学史变成了单线索的哲学史。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旨在提出一种新的看待哲学史的方法,以期在平静的“湖水”中激起几圈涟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论 西方哲学史 论哲学 新方法 百家争鸣 亚里士多德 本质世界 柏拉图 多线索 现象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