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对日本从“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问题的探讨
- 1
-
-
作者
奚娄仁
-
出处
《国际问题研究》
1987年第4期34-37,64,共5页
-
文摘
80年代以来,日本领导层不满足于“经济大国”的现状,努力谋求成为“政治大国”,其具体目标:与西欧大国平起平坐,在亚太地区起主导作用,进而最终成为“世界政治大国”。主要手段是,以加强经济活动为主,辅之以“创造性外交”。日本国内出现的一些倾向和问题,已引起国际社会,特别是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之害的国家和人民的强烈不满和严重警惕。
-
关键词
世界政治大国
日本国
经济大国
日本军国主义
亚太地区
创造性
西欧大国
经济实力
主导作用
经济活动
-
分类号
D81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
-
题名冷战后美日中东外交政策之比较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彭莉
-
出处
《阿拉伯世界研究》
1999年第1期23-25,共3页
-
文摘
中东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结合部,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在世界政治、经济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未来世界的发展影响很大.中东历来是世界大国争夺的重点,进入90年代以来,尽管世界格局出现了新的变化,但中东依然是世界大国关注的焦点.日本和美国作为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它们的中东外交政策既相同又相异.
-
关键词
外交政策
美国中东政策
冷战后
伊拉克
阿拉伯
日本政府
武器核查
世界新秩序
海湾战争
世界政治大国
-
分类号
D81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
-
题名周恩来协调艺术的特点
- 3
-
-
作者
方学邦
-
机构
铁道部党校
-
出处
《阵地与熔炉(北京)》
1992年第2期32-34,共3页
-
文摘
周恩来是左右当代中国历史的几个伟人之一。西方有人评论说:在中国成为一个世界政治大国的曲折过程中,几乎没有一个重大角色是周没有扮演过的,而且几乎总是成功地扮演的。西安事变,力挽狂澜;白区斗争,不避艰险;万隆会议,力排干扰;经济建设,运筹帷幄;“文化大革命”,相忍为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漫长岁月里,周恩来不知经历了多少惊涛骇浪,闯过了多少急流险滩。他置身于斗争漩涡的中心,百炼千锤,形成了独特的思想、品格和魅力。
-
关键词
周恩来
协调艺术
毛泽东
中国革命
经济建设
领导艺术
协调发展
领导者
世界政治大国
社会系统工程
-
分类号
D26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