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护世界多样性: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新发展 被引量:3
1
作者 康绍邦 《新视野》 CSSCI 2003年第3期7-9,共3页
世界多样性,即包括各国各民族社会制度、发展模式和意识形态等方面在内的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客观存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承认并尊重世界的多样性,是各国和睦相处、相互尊重的保证。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提倡... 世界多样性,即包括各国各民族社会制度、发展模式和意识形态等方面在内的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客观存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承认并尊重世界的多样性,是各国和睦相处、相互尊重的保证。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提倡各种文明的相互交流和借鉴,有利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促进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世界多样性思想,是江泽民同志把我们党的基本理论与世界形势的新变化、新特点结合起来的新判断,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国际战略思想的新发展,是我们党新世纪国际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世界多样性 国际战略 国际关系民主化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十六大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多样性及其方法论:去意识形态后犯罪论体系的哲学自觉 被引量:2
2
作者 马荣春 《法治研究》 2014年第9期86-104,共19页
意识形态是犯罪论体系的讨论不能深入的观念障碍,而只有将其去除,我们才能在避免"学术政治化"之中抓住犯罪论体系的真切问题,从而将其讨论推向深入。在去除意识形态的同时,哲学自觉对于犯罪论体系的发展又显得极为重要。而在... 意识形态是犯罪论体系的讨论不能深入的观念障碍,而只有将其去除,我们才能在避免"学术政治化"之中抓住犯罪论体系的真切问题,从而将其讨论推向深入。在去除意识形态的同时,哲学自觉对于犯罪论体系的发展又显得极为重要。而在世界多样性观念及其所对应的"透过现象看本质"等方法论之下,犯罪论的"四要件整合式体系"较"三元递进式体系"和"双层式体系"确实存在诸多不足,但后两者也并非最优选择。那么,在世界多样性观念及其所对应的方法论之下,能够照应犯罪概念和刑法立法本身且具有开放性的犯罪论体系应是"罪状形合性"—"社会危害性"—"罪过性"—"应受刑罚惩罚性"这样一个层层限缩的,并呈"塔形"的"螺旋式上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论体系 意识形态 世界多样性 世界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第三代领导集体尊重世界多样性思想
3
作者 饶银华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5-38,共4页
尊重世界多样性是新中国几代领导人的一贯思想。但由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有待提高,其他力量中心对美国的制约作用有限,致使世界多样性发展成为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为此,我们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推动... 尊重世界多样性是新中国几代领导人的一贯思想。但由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有待提高,其他力量中心对美国的制约作用有限,致使世界多样性发展成为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为此,我们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推动世界多样性的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代领导集体 世界多样性 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明观视域下的“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
4
作者 冯游游 黄旭东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71,共9页
“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作为全球文明倡议中的第一个“共同倡导”,其所涉及的是对文明发展客观规律的认识,以及对待这一规律所应采取的态度。超越文明优越论、文明冲突论、历史终结论等各种版本的西方中心主义文明话语,在百年未有之大... “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作为全球文明倡议中的第一个“共同倡导”,其所涉及的是对文明发展客观规律的认识,以及对待这一规律所应采取的态度。超越文明优越论、文明冲突论、历史终结论等各种版本的西方中心主义文明话语,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界格局中建构人类文明新形态以及世界文明新秩序是“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出场逻辑与时代语境。“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要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提供了全新交往范式。作为当代马克思主义文明观重要组成部分的“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不仅是对全球化时代文化交流的深刻反思,也是对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积极回应,更是为破解当代世界文明格局所面临的矛盾冲突,回应“人类文明向何处去”这一时代之问、世界之问所提出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文明观 全球文明倡议 世界文明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的多样性与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 被引量:1
5
作者 申雁飞 《求实》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7-79,共3页
江泽民关于世界多样性的论述,深刻地揭示了当代世界的基本面貌和未来趋势,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明确这一思想的巨大作用,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尤其是给当今的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战略性机遇,有助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健康... 江泽民关于世界多样性的论述,深刻地揭示了当代世界的基本面貌和未来趋势,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明确这一思想的巨大作用,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尤其是给当今的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战略性机遇,有助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多样性 世界社会主义 机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形成、意义及困境 被引量:3
6
作者 周文华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1-75,共5页
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自然环境和人类实践活动的多样性以及跨文化交往共同造就了世界文化多样性。世界文化多样性有利于人类文化保持自身活力,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还体现了对人权的... 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自然环境和人类实践活动的多样性以及跨文化交往共同造就了世界文化多样性。世界文化多样性有利于人类文化保持自身活力,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还体现了对人权的尊重与保护。但是,世界文化多样性在不同时期也面临着不同的困境与挑战,全球化背景下,这种困境与挑战显得更为复杂和明显,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任务也就更为艰巨和迫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文化多样性 形成 意义 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明的异质与超越——略论江泽民关于“世界文明多样性”的重要思想
7
作者 李光和 《湖北社会科学》 2005年第2期13-15,共3页
“世界文明多样性”,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领导人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关于世界和人类社会以及人类文明发展的新认识。它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完整的理论体系。
关键词 江泽民 世界文明多样性 理论渊源 思想内涵 理论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领导人构建和谐世界的思想历程 被引量:2
8
作者 张立慧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5-117,共3页
胡锦涛主席第一次提出了中国关于构建"和谐世界"的主张。实际上,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领导人一直延续着和谐世界的战略思维。毛泽东构建和谐世界的思路主要是建立国际统一战线,反对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争取世界和平,发展同世... 胡锦涛主席第一次提出了中国关于构建"和谐世界"的主张。实际上,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领导人一直延续着和谐世界的战略思维。毛泽东构建和谐世界的思路主要是建立国际统一战线,反对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争取世界和平,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平等友好关系。邓小平主要思考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新的历史背景下,如何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立国际新秩序,构建和谐世界。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主张要树立新安全观,建立国际新秩序,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承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努力构建各种制度和文明兼容并蓄、各国共同发展的和谐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世界 和平共处 国际新秩序 世界多样性 共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时代理论的新发展
9
作者 王明初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0-62,共3页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邓小平的时代理论 ,确认“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并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阐明了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 :世界正在走向多极化 ,这是当今国际政治的一个突出特点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邓小平的时代理论 ,确认“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并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阐明了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 :世界正在走向多极化 ,这是当今国际政治的一个突出特点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经济特征 ;世界的多样性既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世界存在的本质特征 ,也是我们所处时代必须坚持的文化特征。从而形成了从主题到特征两个层面 ,再到政治、经济、文化三大特征的时代理论体系 ,这是对邓小平时代理论的重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平与发展 世界多极化 经济全球化 世界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百年对外战略理念的变与不变
10
作者 王明进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39-43,共5页
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依据国际环境和时代主题的变化,形成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并从人类整体利益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主张。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 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依据国际环境和时代主题的变化,形成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并从人类整体利益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主张。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中国共产党不断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调整自己的对外战略理念,但其独立自主的探索精神没有改变,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战略 国际主义 世界多样性 新型国际关系 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协和万邦"的传统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建文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5年第1期63-68,共6页
中国首先提出、不懈地倡导和一贯坚定地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尊重世界多样性。其中, "和而不同"、"协和万邦"等中华"和"文化的精髓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历史文化渊源。"协和万邦"、尊 重世界... 中国首先提出、不懈地倡导和一贯坚定地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尊重世界多样性。其中, "和而不同"、"协和万邦"等中华"和"文化的精髓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历史文化渊源。"协和万邦"、尊 重世界多样性是新千年的迫切需要,而西方的"文明冲突论"、"帝国论"、"新帝国论"等主张都不适合建 立国际新秩序的需要。尊重世界多样性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重要内涵,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强 大生命力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平共处 世界多样性 文明冲突 国际新秩序 求同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国60年来中国外交理念的发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明进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CSSCI 2010年第3期41-46,共6页
建国以来中国的外交理念有了巨大的发展变化,由认为世界是一个分裂的世界发展到认为世界是一个多样性的世界,由坚持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发展到大国责任意识,由坚持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和平共处发展到追求构建和谐世界。中国外交理念的这... 建国以来中国的外交理念有了巨大的发展变化,由认为世界是一个分裂的世界发展到认为世界是一个多样性的世界,由坚持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发展到大国责任意识,由坚持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和平共处发展到追求构建和谐世界。中国外交理念的这种发展,既顺应了国际格局发展变化的潮流,又反映了中国对自我身份认识的巨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交理念 多样性世界 大国责任 国际主义 和平共处 和谐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访美数日印象
13
作者 张研农 甄占民 《人民论坛》 1998年第3期51-53,共3页
前不久,我们随一代表团访美,记下一些杂感,摘出几篇,奉献读者。 上帝和移民成全的国家 到了美国,有两点感受最直接最经常。一是土地宽广,环境宜人,似乎特别适合“耕作”、“生活”;二是移民众多,人种各色,白皮肤、黑皮肤、黄皮肤、棕皮... 前不久,我们随一代表团访美,记下一些杂感,摘出几篇,奉献读者。 上帝和移民成全的国家 到了美国,有两点感受最直接最经常。一是土地宽广,环境宜人,似乎特别适合“耕作”、“生活”;二是移民众多,人种各色,白皮肤、黑皮肤、黄皮肤、棕皮肤汇聚。你呆得时间越长,这种印象就越强烈;同时又可以悟出其中蕴含的是美国的发展和美国的成就。对第一点,美国人大都承认,是上帝的恩典,赐予了他们一块“风水宝地”、“幸运之地”。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气候温和而湿润,雨水均衡而充足。这得天独厚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艺术 “自由” 访美 博物馆 尊重世界多样性 水均衡 移民 高速公路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造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