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拓展与升华 被引量:1
1
作者 付晓男 颜雨萱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7-90,共4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历史发展规律,精准把握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凭借高度的历史自觉,创造性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世界历史的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在方法论、价值指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历史发展规律,精准把握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凭借高度的历史自觉,创造性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世界历史的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在方法论、价值指向、理想归宿等方面存在高度的契合性,是运用历史思维在洞察人类历史到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厘清历史大势,结合实际、科学审视现实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构建美丽世界的系列实践方略,是在主体、思维、实践三方面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创新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拓展 升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研究中的两个问题——兼论马克思对“西方中心论”的批判 被引量:6
2
作者 叶险明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94-99,共6页
马克思和黑格尔关于“世界历史”范畴的规定有多方面的近似点,如都用“世界历史”来表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统一性及其共同基础,都用“世界历史”来表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等,这说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黑格尔... 马克思和黑格尔关于“世界历史”范畴的规定有多方面的近似点,如都用“世界历史”来表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统一性及其共同基础,都用“世界历史”来表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等,这说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之间存在着继承关系。但是马克思对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中的“西方中心论”倾向进行了批判,这又说明前者对后者是一种批判继承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西方中心论 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 世界历史 世界历史时代 马克思恩格斯 欧洲中心论 批判与继承 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野下现代化的变革转向:从资本到人本 被引量:2
3
作者 乔玉强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63,共9页
现代化描绘的是现代社会逐步建构和现代意义之人逐渐生成的壮丽画卷。从唯物史观视角来看,现代化诞生于民族区域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进程中,它立足于世界历史不同阶段的物质生产实践,追求着人的自身解放。在世界历史初期,资本逻辑主导... 现代化描绘的是现代社会逐步建构和现代意义之人逐渐生成的壮丽画卷。从唯物史观视角来看,现代化诞生于民族区域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进程中,它立足于世界历史不同阶段的物质生产实践,追求着人的自身解放。在世界历史初期,资本逻辑主导的现代化推动了人类社会在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解放,极大地推动了人的现代化发展。然而,随着世界历史深入发展,资本逻辑的内在否定性逐渐凸显,其主导的现代化已达到自身内在张力的极限。因此,现代化的主导逻辑亟需变革与转向,以克服资本的内生性矛盾,满足人的现代化的发展需求。现代化的本质是实现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出场是现代化主导逻辑从资本向人本转变的生动实践,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不仅为广大落后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宝贵经验,更为人类现代化的未来走向提供了时代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资本逻辑 人本逻辑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序交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石与路径——基于世界历史理论视角
4
作者 胡德庆 廖小琴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30,共9页
交往是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理论中的核心范畴,同生产力一起,构成世界历史形成、发展的基本支点和动力源泉。其中,有序交往则更是成为当代社会生产力得以有效保存、发展的基本载体,精神文明得以彼此融合、创新的现实基础,社会成员得以... 交往是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理论中的核心范畴,同生产力一起,构成世界历史形成、发展的基本支点和动力源泉。其中,有序交往则更是成为当代社会生产力得以有效保存、发展的基本载体,精神文明得以彼此融合、创新的现实基础,社会成员得以共同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式,以及国际秩序得以迈向更加和谐、友好状态的根本桥梁。面对世界进入新的无序交往的动荡变革期,应立足有序交往物质基点,筑牢全人类共同真实利益体;弘扬有序交往价值观念,推动人类共认价值更加深入人心;创新有序交往普适规则,创造性构建国际社会交往新秩序;拓展有序交往实践平台,扩大和优化全球互信、互助、互利实践空间等方面入手,持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历史理论 人类命运共同体 有序交往 国际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系统化——读《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现时代》
5
作者 赵家祥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5期126-128,共3页
当今世界历史的复杂格局和演变趋势以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从深层冲击着人们的历史观和价值观,从而在方法论上充分地暴露出人们在认识世界历史及其演变发展方面的局限性:缺乏科学的世界历史观念。因此,直到近年来,学术界似... 当今世界历史的复杂格局和演变趋势以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从深层冲击着人们的历史观和价值观,从而在方法论上充分地暴露出人们在认识世界历史及其演变发展方面的局限性:缺乏科学的世界历史观念。因此,直到近年来,学术界似乎才普遍地意识到:研究马克思的世界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世界历史时代 马克思主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系统化 人类学研究 民族间关系 当代社会主义 演变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6
作者 郑吉伟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0-24,共5页
关键词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恩格斯 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 发展道路 东方社会 跨越资本主义 俄国农村公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 被引量:19
7
作者 王学川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4-79,共6页
回顾思想史上关于世界历史理论的演变过程,我们不难发现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前人尤其是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的合理内核。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的内容极为丰富,包括关于世界历史的产生、世界历史概念的界定、世界历史发展的动力机制、世界... 回顾思想史上关于世界历史理论的演变过程,我们不难发现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前人尤其是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的合理内核。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的内容极为丰富,包括关于世界历史的产生、世界历史概念的界定、世界历史发展的动力机制、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结果等许多方面。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具有唯物主义、人学、整体性、实践性、非欧洲中心论等五大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世界历史理论 演变 内容 基本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坏与重建:英国之于印度的双重使命——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印度个案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敬东 王淑娟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27,共10页
马克思对处于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过程中的印度给予了特别关注,写下了大量关于印度历史命运的时评。英国殖民印度的历史命运,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野中具有特别意义的一个典型个案。关于西方现代大工业破坏和重建东方传统社会结构,关... 马克思对处于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过程中的印度给予了特别关注,写下了大量关于印度历史命运的时评。英国殖民印度的历史命运,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野中具有特别意义的一个典型个案。关于西方现代大工业破坏和重建东方传统社会结构,关于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过程中所发生的历史与伦理之内在冲突的世界历史理论,在马克思关于英国之于印度的双重使命的考察中得到了深刻体现。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人类解放思想之间的内在关联,也深刻地体现在关于印度问题的研究和阐述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英国 印度 破坏 重建 双重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历史理论视域中的东方社会发展道路——兼论马克思、恩格斯的“跨越论” 被引量:4
9
作者 周建超 刘勇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03-207,共5页
马克思、恩格斯在晚年探索非资本主义道路的过程中,针对俄国等东方社会保存农村公社的特殊国情,提出了这些国家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走上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据此,有研究者认为,后来中国等民族国家走上... 马克思、恩格斯在晚年探索非资本主义道路的过程中,针对俄国等东方社会保存农村公社的特殊国情,提出了这些国家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走上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据此,有研究者认为,后来中国等民族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就是马克思、恩格斯"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思想的具体体现。本文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文本分析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些思想不是所谓"跨越论"旨向的东方社会发展道路,而是其世界历史理论在俄国的具体运用。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理论为东方落后国家探索社会发展道路提供了方法论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历史理论 “不通过”思想 东方社会发展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发展 被引量:17
10
作者 王公龙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9-34,共6页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生成具有深厚的历史逻辑和独特的实践逻辑,理论上继承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哲学基础、理论视野和理想追求,在理论特质、实践主体、实践方式和理论思维等方面实现了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创造性发展。构建人...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生成具有深厚的历史逻辑和独特的实践逻辑,理论上继承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哲学基础、理论视野和理想追求,在理论特质、实践主体、实践方式和理论思维等方面实现了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创造性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伟大构想和强大思想力量,为世界历史发展指明前进方向,促进世界历史发展回归正道,推动世界历史发展步入崭新阶段,并将整体提升人类社会的现代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世界历史理论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看中国道路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天勇 戚甜甜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3-67,共5页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揭示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化的客观趋势和规律,提出世界历史首先是资本主义的世界历史的科学论断。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化构成了中国道路的时代场域,这是中国道路生发的土壤,也是把握中国道路的底板。世界历史首先是资本...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揭示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化的客观趋势和规律,提出世界历史首先是资本主义的世界历史的科学论断。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化构成了中国道路的时代场域,这是中国道路生发的土壤,也是把握中国道路的底板。世界历史首先是资本主义的世界历史,决定了中国道路要超越传统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框架,建立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关系的新架构,就必须辩证地对待资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中国道路 场域 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源头上理解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读《德意志意识形态》 被引量:15
12
作者 梁树发 《浙江学刊》 CSSCI 2003年第1期50-58,共9页
世界历史是一个以物质交往为主导和推动力量的自然历史过程。普遍交往是这一过程的直接实现形式。从交往主体看 ,世界历史是一种普遍的民族、国家关系 ,但更是一种阶级关系。基于生产力与交往形式之间的冲突和以此为基础的阶级冲突 ,马... 世界历史是一个以物质交往为主导和推动力量的自然历史过程。普遍交往是这一过程的直接实现形式。从交往主体看 ,世界历史是一种普遍的民族、国家关系 ,但更是一种阶级关系。基于生产力与交往形式之间的冲突和以此为基础的阶级冲突 ,马克思得出世界历史条件下共产主义革命的结论。世界历史也是一个不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马克思揭示了世界历史条件下人的发展的规律。就普遍交往的内容来说 ,世界历史又是一个不断实现人的活动全面交往的过程。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全球化问题研究的一般科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 《德意志意识形态》 世界历史理论 全球化问题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对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的改造 被引量:8
13
作者 吴宏政 李沐曦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2-19,共8页
马克思与黑格尔在各自世界历史理论上存在多重关联。在治史范式上,马克思变革了黑格尔的“哲学的历史”治史范式,建立了“唯物史观范式”;在世界历史的终极目的上,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的神学目的论,赋予世界历史人类自由和解放的终极目的... 马克思与黑格尔在各自世界历史理论上存在多重关联。在治史范式上,马克思变革了黑格尔的“哲学的历史”治史范式,建立了“唯物史观范式”;在世界历史的终极目的上,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的神学目的论,赋予世界历史人类自由和解放的终极目的;在世界历史主体方面,黑格尔认为世界历史的主体是“绝对精神”,现实中存在主权国家之上国际法的“主体空场”,而马克思则把世界历史的主体拉回到人类本身,把世界历史理解为“资本逻辑”的扩张和自我毁灭的过程;在世界历史的人类命运上,黑格尔认为主权国家间的“战争”不可避免,而马克思则提出通过消灭阶级、消灭国家和消灭民族最终实现永久和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历史理论 马克思 黑格尔 人类自由和解放 永久和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力、世界市场与全球化--《共产党宣言》中的世界历史理论 被引量:3
14
作者 柳红霞 李会会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9-25,共7页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越来越成为学界热议的话题。《共产党宣言》中的世界历史理论前瞻性地预见了全球化的发展,为观察全球化给出了新视角与新思路,成为认识全球化的重要工具。世界历史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产物,生产力是其形...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越来越成为学界热议的话题。《共产党宣言》中的世界历史理论前瞻性地预见了全球化的发展,为观察全球化给出了新视角与新思路,成为认识全球化的重要工具。世界历史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产物,生产力是其形成的内在动力。借助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式,世界历史从理论走向现实。全球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高级阶段,《共产党宣言》通过回顾资本主义的发展再现了世界历史从生产力→世界市场→经济全球化→全球化的演变过程。这一过程与共产主义实践具有同步性,决定了世界历史与全球化的发展最终将突破资本主义的桎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党宣言》 世界历史理论 生产力 世界市场 全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4
15
作者 韦斌 唐伟锋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2期125-128,共4页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不是抽象的历史观,而是建立在人的实践基础之上,关于人类历史活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和科学历史观如何建立的理论。人类交往的不断扩大、世界历史自身所具有的辩证发展特性及其面临问题的挑战是马克思创造性提出世...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不是抽象的历史观,而是建立在人的实践基础之上,关于人类历史活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和科学历史观如何建立的理论。人类交往的不断扩大、世界历史自身所具有的辩证发展特性及其面临问题的挑战是马克思创造性提出世界历史理论的根本动因。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之所以区别与其他世界历史论而成为科学,是因为它体现了实践性与理论性的统一、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关于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世界观,对于当前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度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世界历史理论 当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化的哲学回应——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中国个案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敬东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21,共11页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深刻揭示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化的实际进程、总体背景和基本规律,为我们提供了考察和研究世界历史时代的哲学变革所应当依据的一个基本的解释框架。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作为深入解读、研究中国近代哲学的哲学范式和...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深刻揭示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化的实际进程、总体背景和基本规律,为我们提供了考察和研究世界历史时代的哲学变革所应当依据的一个基本的解释框架。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作为深入解读、研究中国近代哲学的哲学范式和解释框架,把中国近代哲学的演进过程作为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化之哲学回应的一个典型案例,不仅有助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研究的深化,而且也是深入考察中国近代哲学的一个独特而有益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中国近代哲学 哲学回应 解释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专题研讨 被引量:7
17
作者 夏昌奇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2期150-155,共6页
关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武汉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教师和研究生们进行了以下专题研讨 :一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二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实质、核心及其基本性质 ;三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哲... 关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武汉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教师和研究生们进行了以下专题研讨 :一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二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实质、核心及其基本性质 ;三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世界历史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发展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实践观的思维方式看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 被引量:5
18
作者 赵士发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0-15,共6页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与《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一种新的实践观思维方式,并建构了他们的世界历史理论。从实践观的思维方式看,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从历史发展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反思世界现代化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与《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一种新的实践观思维方式,并建构了他们的世界历史理论。从实践观的思维方式看,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从历史发展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反思世界现代化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主要内容在于以现实的人的发展和解放为核心对世界现代化的基本前提、基本动力、过程特征和基本规律进行系统反思。在世界掀起全球化浪潮的今天,它无论对人们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还是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世界历史理论 现代化 实践观的思维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建构方法的特点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世宏 朱颖洁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6-30,共5页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建构方法的特点包括四个方面:(1)从实践角度理解世界历史的生成;(2)在民族平等的全球视野中考察世界历史的构成;(3)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审视世界历史的动态过程,强调了世界历史作为整体的规范作用;(4)联系社会制度的演...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建构方法的特点包括四个方面:(1)从实践角度理解世界历史的生成;(2)在民族平等的全球视野中考察世界历史的构成;(3)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审视世界历史的动态过程,强调了世界历史作为整体的规范作用;(4)联系社会制度的演变,研究世界历史的未来发展。这些建构方法对于人们确立科学的世界历史观和研究当今全球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世界历史理论 建构方法 实践 资本主义 共产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发展的制高点——《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新解读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会强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共5页
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演变过程中,《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和理论地位。作为《资本论》预备性研究成果,《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凝结着马克思"一生黄金时代的研究成果",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发展的制... 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演变过程中,《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和理论地位。作为《资本论》预备性研究成果,《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凝结着马克思"一生黄金时代的研究成果",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发展的制高点。马克思深入揭示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内在机制,细致分析了资本、竞争、普遍交往以及世界市场的重要作用;系统剖析"世界历史性的个人"的发展性状,不仅把其发展概括为自发和自觉两种形态,而且刻画了自发形态下个人"二律背反"式的发展情形;全面阐述资本的世界历史性贡献和生存极限,在充分肯定资本巨大的文明作用的同时,提出并科学论述了资本生存极限的问题。《手稿》表征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最终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 世界历史理论 世界历史性的个人” 生存极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