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同富裕:一个世界历史性课题 被引量:3
1
作者 丛松日 张丽杰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2-55,共4页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社会主义从本质上说,比资本主义能更好地解放生产力,能更快地发展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的特殊性、优越性。社会主义须在全世界取代资本主义,才能使人类社会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是世界历史性的...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社会主义从本质上说,比资本主义能更好地解放生产力,能更快地发展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的特殊性、优越性。社会主义须在全世界取代资本主义,才能使人类社会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是世界历史性的任务。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效率与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讲公平要以保证效率为前提。两极分化既是追求效率,促进发展,鼓励一部分人先富的结果,又是实现公平,走向共同富裕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根本原则 世界历史性课题 两极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的国民性、世界历史性与教育 被引量:5
2
作者 孙振东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9,共7页
国民性是国民主体基于所处的独特的天地系统、国际环境和国家内部结构,在自己的生产和生活中历史地形成的、稳定的、普遍体现于每个国民个体的心理特征。人的世界历史性是在人类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实践中生成的人的发展状态,是地域狭... 国民性是国民主体基于所处的独特的天地系统、国际环境和国家内部结构,在自己的生产和生活中历史地形成的、稳定的、普遍体现于每个国民个体的心理特征。人的世界历史性是在人类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实践中生成的人的发展状态,是地域狭隘性和民族狭隘性的彻底扬弃,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真正实现。现时代的人是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国民性存在,无论是片面强调"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的观点,还是片面强调"人的国民性存在"的观点,都没有真正从"现实的人"出发。应该严格区分"处于世界历史过程中的人"与"世界历史性存在的人"。现阶段,仍然应该强调国家利益和民族独特性,这并非"地域狭隘性"和"民族狭隘性"的表现。坚持"教劳结合",重视现代科技教育,发展生产力,完善社会制度,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改善国民性、提高民族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时代 人的国民性 人的世界历史性 人的全面发展 “教劳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世界历史性 被引量:3
3
作者 叶险明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7,共7页
从先进生产力“世界历史性”的一般逻辑规定性、先进生产力的同构性、中国社会内部先进生产力与落后生产力的关系的角度阐释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世界历史性问题 ,并进而从“世界普遍交往”、中国先进文化的构成和发展规律的角度探讨中国先... 从先进生产力“世界历史性”的一般逻辑规定性、先进生产力的同构性、中国社会内部先进生产力与落后生产力的关系的角度阐释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世界历史性问题 ,并进而从“世界普遍交往”、中国先进文化的构成和发展规律的角度探讨中国先进文化的世界历史性问题 ,是当前全面、深入地认识和把握“三个代表”思想的一个关键性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生产力 先进文化 世界历史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的“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及其现代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于桂芝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3-27,共5页
对现实人生存和发展境遇的研究,一直是贯穿于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主题。马克思立足于"现实人生存和发展"的视角,把人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抽象的人——社会的人——世界历史性存在的人。其中"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理论... 对现实人生存和发展境遇的研究,一直是贯穿于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主题。马克思立足于"现实人生存和发展"的视角,把人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抽象的人——社会的人——世界历史性存在的人。其中"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理论对于当今全球化背景下关注人的生存发展状况、构建和谐世界具有理论指导的重大意义和现实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 现代特征 全球化 和谐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历史性的个人主体:当代教育的目的 被引量:3
5
作者 冯建军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53-57,共5页
当代教育的本质是主体性教育 ,它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要旨。但人类交往格局的变化 ,使这种具有主体性的人不是单子式的 ,而要走向世界历史性的存在。
关键词 主体性 世界历史性个人主体 教育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的实践辩证法内容与人类解放维度——与顾智明先生商榷 被引量:2
6
作者 董晋骞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2-35,共4页
"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是马克思哲学存在论的基本命题,它包含着马克思所创立的实践辩证法的核心内容和关于人类解放的承诺。马克思的"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是一个实践的否定性命题,而不是一些学者所解释的肯定式命题... "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是马克思哲学存在论的基本命题,它包含着马克思所创立的实践辩证法的核心内容和关于人类解放的承诺。马克思的"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是一个实践的否定性命题,而不是一些学者所解释的肯定式命题。这一命题经过马克思实践辩证法的"照亮",要经历两个重要阶段,即"人的世界历史性"的非存在或"人的‘非’世界历史性存在"以及人类解放这一新地平线的开启。离开了实践辩证法内容和人类解放的维度,就不是马克思哲学意义上的"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而只能是别的或其他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 实践辩证法 解放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世界历史性个人”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曲萌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1期57-61,共5页
马克思“世界历史性个人”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曲萌马克思“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的思想,内涵着对“个人”的科学把握,即把个人看作是由“狭隘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真正普遍的个人所代替”。(《马恩选集》第1卷,第40页)... 马克思“世界历史性个人”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曲萌马克思“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的思想,内涵着对“个人”的科学把握,即把个人看作是由“狭隘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真正普遍的个人所代替”。(《马恩选集》第1卷,第40页)这一思想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内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历史性 马克思恩格斯 费尔巴哈 德国古典哲学 个人生产力 资本主义 中国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建设 法国唯物主义 个体与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深化马克思“世界历史性的个人”思想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会强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9-42,共4页
“世界历史性的个人”思想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学术界对这个思想的研究较为薄弱,这不利于完整把握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需要拓宽理论视野;其次,应当加强方法论自觉;最后,需要加强现实关怀。
关键词 世界历史性的个人”思想 理论视野 方法论 现实关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世界历史性:苏联剧变的重要成因 被引量:1
9
作者 韦定广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6-9,共4页
所谓"苏联剧变",既指共产党丧失政权,也指由此导致的苏联解体。为什么这样一个几乎集中了全部权力的大党、老党及其国家在经历了74年的风风雨雨后,却在朝夕之间惨遭此命运?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在国内外学者的讨论中时常被忽... 所谓"苏联剧变",既指共产党丧失政权,也指由此导致的苏联解体。为什么这样一个几乎集中了全部权力的大党、老党及其国家在经历了74年的风风雨雨后,却在朝夕之间惨遭此命运?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在国内外学者的讨论中时常被忽视,那就是苏共执政中的非世界历史性特征。"世界历史性",是马克思最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的重要概念。马克思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历史性 苏联剧变 《德意志意识形态》 成因 历史性特征 苏联解体 共产主义 马克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历史性解读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斌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4-46,共3页
世界历史性是社会主义的内在特征,社会主义的最终实现就是一个从民族性、地域性走向世界历史性的辩证过程,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是这个过程的必经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民族地域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又是具有特定世界历史意义上的社会主... 世界历史性是社会主义的内在特征,社会主义的最终实现就是一个从民族性、地域性走向世界历史性的辩证过程,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是这个过程的必经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民族地域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又是具有特定世界历史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是在世界历史整体发展中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积极文明成果,通过跨越式发展而从地域性、民族性走向世界历史性的特殊历史形态和历史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世界历史性 中国特色 基本内涵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发展的世界历史性极限
11
作者 张爱武 《学术论坛》 2004年第2期1-6,共6页
资本主义主要采取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主要通过科技创新实现资本增殖。科技创新导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将使“整个社会只需要较少的劳动时间就能占有并保持普通财富” ,不仅内在地规定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总体生产... 资本主义主要采取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主要通过科技创新实现资本增殖。科技创新导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将使“整个社会只需要较少的劳动时间就能占有并保持普通财富” ,不仅内在地规定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总体生产的极限 ,而且不自觉地生成了人类获得彻底解放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 社会形态 世界历史性 极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艺术的类、族、个性──兼及当代中国艺术家的“世界历史性的存在” 被引量:6
12
作者 复鸣 远方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S1期5-8,共4页
论艺术的类、族、个性──兼及当代中国艺术家的“世界历史性的存在”复鸣,远方中国当代艺术思潮的涨落表明,对艺术的类、族、个性进行辩证的系统的哲学反思是必要的。这是一个涉及中国艺术将以怎样的姿态跨入廿一世纪、怎样在“世界... 论艺术的类、族、个性──兼及当代中国艺术家的“世界历史性的存在”复鸣,远方中国当代艺术思潮的涨落表明,对艺术的类、族、个性进行辩证的系统的哲学反思是必要的。这是一个涉及中国艺术将以怎样的姿态跨入廿一世纪、怎样在“世界历史性”时代弘扬优秀的民族艺术的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历史性 当代中国 艺术家 中国艺术审美 自由的自觉的活动 民族艺术 民族性差异 艺术哲学 审美意象 “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历史性”范式及其建构 被引量:3
13
作者 洪波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20年第1期50-56,共7页
共同体作为人的类存在的基本方式,其范式的演变与人类生存境遇的变化具有一定同构性。在世界历史发展的新阶段,共存共在共生的人类存在方式要求共同体范式的转换和创新。作为一种全新的共同体范式,人类命运共同体契合、传承和创新了马... 共同体作为人的类存在的基本方式,其范式的演变与人类生存境遇的变化具有一定同构性。在世界历史发展的新阶段,共存共在共生的人类存在方式要求共同体范式的转换和创新。作为一种全新的共同体范式,人类命运共同体契合、传承和创新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其"世界历史性"范式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充分尊重以及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深切关怀。作为一个整体性的系统,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历史性"范式的建构包括"世界历史性"的理念、主体、秩序、方案、议题等层面的建构,展现出共同体范式转换的创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世界历史性 范式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的世界历史性和民族性
14
作者 汤清典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5-37,共3页
社会主义的世界历史性与民族性的矛盾 ,直接影响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和前进方向。这就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以及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和思考中 ,必须立足民族现实 ,放眼世界历史。
关键词 社会主义 世界历史性 民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世界历史性”的观点观察中国社会发展的道路
15
作者 苏昭来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6-9,共4页
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开始了以大工业为基础的世界各民族间的普遍交往,使人类历史进入了世界历史的时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 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开始了以大工业为基础的世界各民族间的普遍交往,使人类历史进入了世界历史的时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资本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 世界历史性 各民族 资本主义制度 新民主主义革命 发展道路 资产阶级 帝国主义 资本主义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发展的制高点——《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新解读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会强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共5页
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演变过程中,《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和理论地位。作为《资本论》预备性研究成果,《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凝结着马克思"一生黄金时代的研究成果",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发展的制... 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演变过程中,《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和理论地位。作为《资本论》预备性研究成果,《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凝结着马克思"一生黄金时代的研究成果",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发展的制高点。马克思深入揭示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内在机制,细致分析了资本、竞争、普遍交往以及世界市场的重要作用;系统剖析"世界历史性的个人"的发展性状,不仅把其发展概括为自发和自觉两种形态,而且刻画了自发形态下个人"二律背反"式的发展情形;全面阐述资本的世界历史性贡献和生存极限,在充分肯定资本巨大的文明作用的同时,提出并科学论述了资本生存极限的问题。《手稿》表征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最终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 世界历史理论 世界历史性的个人” 生存极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与中国新闻业命运的整体观照 被引量:4
17
作者 单波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1995年第4期20-26,共7页
在上一个世纪,马克思提出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理论,其主要内涵包括,所谓世界历史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它是经过“转变”发展,在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才产生的,当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等使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消灭得愈... 在上一个世纪,马克思提出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理论,其主要内涵包括,所谓世界历史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它是经过“转变”发展,在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才产生的,当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等使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当各民族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愈来愈扩大,历史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自世界市场出现之日起,个别国家与世界的关系已不再是个别与一般的关系,而是日益转化为有机整体与有机构成部分的关系,世界历史本身就是一个多样性的有机统一体;每一个单独的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从这一整体史观的角度,我们很容易发现存在于新闻史研究中的思想方法缺失,诸如在体例上以政治运动的分期来排列史实,从而使新闻史变成囿于民族范围内的阶级斗争史或政治思想史;习惯于把中国新闻史当作纯粹地域新闻史对待,极少放到世界新闻发展体系上考察;新闻史研究缺少比较史学的方法,不能从整个人类新闻传播史中一直撞击着人类的那些永恒的问题中寻找历史的意义,也不能挖掘出中国新闻史中民族性、特殊性的因素,等等。那么,怎样去整体考察中国新闻业的历史发展与未来走向呢?文章认为,首先应该构建马克思所说的“世界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闻业 世界历史性 历史转变 新闻史研究 中国新闻史 新闻传播 世界新闻史 整体观照 整体史观 未来走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中的“世界历史”思想 被引量:2
18
作者 金民卿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7-20,共4页
关键词 世界历史”思想 马克思 人类学笔记 农村公社 世界历史性 俄国村社 摩尔根 共产主义理想 民族历史 共产主义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看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19
作者 郑健蓉 吴文新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22-24,共3页
关键词 我国社会主义 世界历史”理论 世界历史性 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 马克思恩格斯 发展生产力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经济一体化 无产阶级 利用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析要
20
作者 郝永平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6,共6页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析要郝永平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在19世纪40年代中期提出并一直贯穿于后来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学说,是从宏观上探索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的一个总体性思想。它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占有突出的地位...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析要郝永平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在19世纪40年代中期提出并一直贯穿于后来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学说,是从宏观上探索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的一个总体性思想。它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占有突出的地位。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既批判地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 东方社会 唯物史观 资本主义 世界历史民族 黑格尔 世界精神 世界历史性 世界历史进程 民族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