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华语语系文学”与“世界华文文学”:一个待解的问题 |
李凤亮
胡平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
2
|
文学批评信息 |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0 |
|
|
3
|
小说叙事批评片议及其“大理论的复归” |
董之林
|
《东南学术》
CSSCI
|
1998 |
0 |
|
|
4
|
翻译变异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 |
曹顺庆
刘诗诗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
5
|
第三世界文学与“他者编码” |
张荣翼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1
|
|
|
6
|
超迈前人的成功尝试──喜读吴秀明新作《文学中的历史世界》 |
徐涛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
1994 |
1
|
|
|
7
|
中华文明国际传播形态变革及未来图景 |
聂书江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
8
|
文学思潮的系统构成 |
卢铁澎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4
|
|
|
9
|
英语世界中国古代文论研究概览 |
黄鸣奋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2
|
|
|
10
|
世纪之交的回顾与前瞻——“迈向二十一世纪的文学研究研讨会”纪要 |
吴爱萍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
1998 |
0 |
|
|
11
|
弗·詹姆逊提出“第三世界文化”的新观点 |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0 |
|
|
12
|
世纪之交的文学研究刍议(笔谈) |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5 |
0 |
|
|
13
|
关于西南民族文化研究方法的探索 |
黄泽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0 |
|
|
14
|
言必称“后”,以“后”为荣 |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0 |
|
|
15
|
饶芃子学术成就简介 |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
16
|
不高明的境界 |
|
《文艺理论研究》
|
1988 |
0 |
|
|
17
|
博士生导师饶芃子教授 |
苏桂宁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