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世界制造业中心”演变对推进我国高校工程训练改革发展的启示 被引量:10
1
作者 宋毅 高东锋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14,共4页
为提升综合国力,应对国际竞争,党中央明确提出大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并于 2015年发布《中国制造 2025》,作为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从"世界制造业中心"演变的趋势可以得出一个基本规律-科技是驱动力,人才是支撑。... 为提升综合国力,应对国际竞争,党中央明确提出大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并于 2015年发布《中国制造 2025》,作为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从"世界制造业中心"演变的趋势可以得出一个基本规律-科技是驱动力,人才是支撑。高校工程训练中心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工程训练改革发展必须从人才培养目标、功能定位、特色发展、竞赛组织等方面不断加强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制造业中心 演变 高校工程训练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制造业中心”转移新趋势与中国的选择 被引量:3
2
作者 米锦欣 《西部论坛》 2011年第2期74-82,共9页
考察英、美、德、日四国"世界制造业中心"地位的成因、表现和历史演变,并通过"世界制造业比重函数"进行分析,发现:目前"世界制造业中心"呈发散性发展,拥有"世界制造业中心"地位的发达国家主动... 考察英、美、德、日四国"世界制造业中心"地位的成因、表现和历史演变,并通过"世界制造业比重函数"进行分析,发现:目前"世界制造业中心"呈发散性发展,拥有"世界制造业中心"地位的发达国家主动参与制造业的转移,跨国公司在"世界制造业中心"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愈发突出,制造业的转移是有梯度的转移。与此同时,世界制造业进入缓慢通道,高收入的发达国家仍在制造业领域占据优势;除技术创新外,生产经营模式不断创新,制造和服务的结合更为紧密;更加强调环保节能,注重"绿色制造"。中国在"十二五"期间,应趋利避害,借助"世界制造业中心"转移的新趋势,实现自我的产业升级,并在世界制造产业链上占据有利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制造业中心 世界工厂 世界制造业比重函数 梯度转移 技术革命 技术创新 产业升级 跨国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建成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后发劣势问题 被引量:2
3
作者 方洁 《湖北社会科学》 2004年第7期136-137,共2页
伴随外资的大量流入,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把自己的制造业基地转移至中国。尽管中国具有建成世界制造业中心的潜力和能力,但目前我们更应该清醒地看到,在中国所拥有的人力成本、市场规模、国际产业转移、技术变迁潜力等后发优势中,同时伴... 伴随外资的大量流入,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把自己的制造业基地转移至中国。尽管中国具有建成世界制造业中心的潜力和能力,但目前我们更应该清醒地看到,在中国所拥有的人力成本、市场规模、国际产业转移、技术变迁潜力等后发优势中,同时伴生着后发劣势,构成了中国建设世界制造业中心的最大障碍。对于发展中国家这种制造业发展过程中的技术性和制度性后发劣势,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并及时克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制造业中心 后发优势 后发劣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制造”向以人才、技术进步为核心的“中国智造”的转变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彩丽 《价格月刊》 2009年第9期48-51,共4页
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现已成为以加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世界制造业中心,但骄人的业绩掩饰不住"中国制造"制而不智、大而不强的尴尬。以昆山为代表的"长三角制造"和以东莞为代表的"珠三角制造",... 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现已成为以加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世界制造业中心,但骄人的业绩掩饰不住"中国制造"制而不智、大而不强的尴尬。以昆山为代表的"长三角制造"和以东莞为代表的"珠三角制造",正遭遇不同的压力和挑战。因此,研究"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型、升级尤为重要。中国制造要成为标准规则的技术制造,成为世界智造中心之一,成为制造强国,需要政府、企业及社会各方共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制造 世界制造业中心 中国智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青年技术工人发展的制度环境状况分析报告
5
作者 李建国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4-9,共6页
据《光明日报》2004年9月9日报道,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一项对全国113个城市劳动力市场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技师和高级技师占全部技术工人的比例不到4%。企业最急需的前3位人才依次是营销、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分别占企业需求... 据《光明日报》2004年9月9日报道,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一项对全国113个城市劳动力市场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技师和高级技师占全部技术工人的比例不到4%。企业最急需的前3位人才依次是营销、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分别占企业需求比例的14.4%、12.1%和10.9%。一般技术工人的需求排在第6位,加上企业对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的需求,企业对技术工人的总体需求比例达到了31.9%。这表明,全国技术工人供不应求,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有关人士认为,“短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形成高技能人才的评价、激励和流动机制。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技术新设备被大量引入生产,一批批拥有传统技术的老产业工人,因自然原因逐渐退出或“技术性折旧”原因被迫退出生产线,而一支具备现代高科技特质的新型青年技术工人队伍的规模和素质,将很大程度决定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竞争力,以及融入全球经济的程度。青工,即青年技术工人始终是企业青年中的一个重要群体。青年技术工人在企业中担负着生产和建设的重任,他们运用一定的技能和体力,通过一定的工艺,制造出现实的产品。在我国建设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历史进程中,产业工人始终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35岁以下青工又在其中占到半数以上的比例,在生产一线的青工约占60%——70%。在全国大部分企业中,青年技术工人的数量要远远超过其他青年群体。因此,研究当代青年技术工人的技能状况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2004年12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团中央青工部组成的课题组对全国青年技术工人发展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调研共发放问卷5000份,回收有效样本数为4073份,占样本总量的80.1%。本次问卷调查的抽样框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制的“中国青少年发展状况社会监测系统”的抽样结果为准,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中国青年技术工人发展状况研究以问题研究为主,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重点考察制度环境、文化背景和社会流动三大因素对青年技术工人发展的不利影响。本刊刊发的这组文章是该项研究的初步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技术工人 当代青年 发展状况 分析报告 人发展 环境状况 研究报告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世界制造业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性观瞻这五年……
6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1,共1页
站在2006年12月的门槛回眸,中国加入WTO已整整5周年,这个全球最大的市场接受了自由贸易的游戏规则,在开放进程中,作为贸易强国、能源大国、汽车大国、世界制造业中心的“轨迹”显示:只有参与自由的世界贸易,才能保证中国经济持续... 站在2006年12月的门槛回眸,中国加入WTO已整整5周年,这个全球最大的市场接受了自由贸易的游戏规则,在开放进程中,作为贸易强国、能源大国、汽车大国、世界制造业中心的“轨迹”显示:只有参与自由的世界贸易,才能保证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通过加入WTO自加改革压力,中国坚持市场经济的方向方不被逆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观 世界制造业中心 持续高速增长 中国经济 自由贸易 市场经济 游戏规则 贸易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廉水教授获得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7
作者 文轩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18,共1页
关键词 李廉水 哲学社会科学 高等院校 东南大学 “东部特大都市圈和世界制造业中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