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加里·斯奈德诗歌中的生态世界主义思想
- 1
-
-
作者
谭燕保
-
机构
武汉纺织大学外国语学院
-
出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0-175,共6页
-
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生态世界主义视域下的加里·斯奈德研究”(19Y060)。
-
文摘
美国当代著名诗人加里·斯奈德被誉为“深层生态学的桂冠诗人”。他的诗歌以“地方”为视角,在敞开地域性与全球性差异的同时试图寻求二者之间的平衡;通过凸显“个体”的存在,构建了一条由“个体”走向整体的生态世界主义生成路径。其思想形成,既有现代世界主义思想的影响,又与其丰富的人生经历相关,更与本身多元文化资源积累相联系。其“地方”,是新型世界主义生根发芽之所在,而“个体”则为新型世界主义的深化提供了新的视野。
-
关键词
加里·斯奈德
生态世界主义思想
“地方”视角
“个体”存在
-
Keywords
Snyder’s poetry
eco-cosmopolitanism
perspective of“place”
existence of the“individual”
-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从胡适留学期间的英文著述看其世界主义思想的形成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林晓雯
-
机构
江苏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
出处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3-148,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民国时期留学史料的整理与研究”(11&ZD101)
中国侨联课题“20世纪上半期中国留美学生与中美文化的互动研究”(15BZQK223)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胡适于1913年11月在《中国留美学生月报》上发表了题为《国际学生运动》的文章,该文是他参加当年的世界学生同盟会第8次国际大会的感言,阐发了他对于国际学生运动的认识以及中国留学生与这一运动的关系。这篇文章以及胡适留学期间发表的其他英文著述,对于我们理解胡适由"民族主义"到"世界主义"的思想转变过程提供了重要依据,也可以弥补1913年1月至9月由于胡适日记缺失而空白的一段社会活动记录,同时,这些英文著述也为胡适英文文存的收集和整理提供了新的内容。
-
关键词
胡适
留学
英文著述
世界主义思想
爱国情怀
-
Keywords
Suh Hu
studies abroad
English writings
cosmopolitanism
patriotism
-
分类号
K825.1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世界主义思想演变的四个向度
- 3
-
-
-
出处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18-219,共2页
-
文摘
蔡拓撰文《世界主义的理路与谱系》指出,当前的世界主义研究大体可分为实践研究与理论研究两部分。实践研究主要关注世界主义在当前的价值,着重探讨世界主义为何在全球化时代能够复兴,它对于全球治理有何意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有何关系,如何在相互依存的全球化时代实现社会正义、分配正义和普遍人权,等等。
-
关键词
世界主义思想
哲学研究
-
分类号
C0
[社会学]
-
-
题名世界主义视域下“存异伦理”的解构和重构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周宣丰
-
机构
五邑大学外国语学院
-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61-167,共7页
-
基金
201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跨文化翻译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8YJE740001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学科共建项目“译者行为批评视域下的19世纪新教传教士儒经英译行为研究——以David Collie《四书译注》为中心”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GD16XWW31
+1 种基金
校级青年科研基金“从后殖民理论视角考察新教传教士柯大卫翻译的《四书》”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5sk02
校级教改课题“基于需求分析理论的翻译教学模式创新”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JX2016017
-
文摘
伦理,作为一个规范性概念,是对自我与他者关系的一种认知与定位,涉及到自我与他者关系范畴中的道德界定与价值判断,是随着它赖以存在的背景条件变化而变化的。翻译作为自我与他者遭遇的一个平台,作为译者言说自我和表征他者的一种话语实践,同样涉及到伦理问题。本文在世界主义的的视域下,从历史背景、哲学渊源、泛政治化立场和话语策略四个方面对“存异伦理”进行综合性探究和解构,并由此反观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世界主义伦理的当下回归对翻译伦理认知的影响以及对重构翻译对话伦理的启示。
-
关键词
世界主义思想
存异伦理
解构
重构
对话伦理
-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