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众生喧哗的世情“清明上河图”——关于张楚长篇小说《云落图》
1
作者 王春林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0-101,共12页
因为主体故事情节不仅全都发生在云落这样一个北中国县城,而且聚焦点也都集中在当下时代中国社会那堪称纷繁复杂的世态人情,所以,《云落图》完全称得上是一部以“县城叙事”模样现身的当代世情小说。倘若说《金瓶梅》是《云落图》的“... 因为主体故事情节不仅全都发生在云落这样一个北中国县城,而且聚焦点也都集中在当下时代中国社会那堪称纷繁复杂的世态人情,所以,《云落图》完全称得上是一部以“县城叙事”模样现身的当代世情小说。倘若说《金瓶梅》是《云落图》的“前世”,那么《云落图》自然也就是《金瓶梅》的“今生”。在这部气象万千的长篇小说中,张楚不仅对形形色色的人性世界有着深度的理解与勘探,而且还把所有的精心观察结果全都凝聚在了一批生气勃勃且各具个性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刻画过程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楚 《云落图》 “县城叙事” 世情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先锋作家对明清世情传统的承续与转换 被引量:1
2
作者 毛金灿 《写作》 2024年第1期61-70,共10页
20世纪90年代,先锋作家集体向古典文学传统汲取叙事经验,以完成审美风格的转变。这首先是源于“通俗文学热”和先锋文学“接受遇冷”带来的创作焦虑。大众化想象与精英化现实的二元对峙,倒逼先锋作家的创作观念向中国通俗文学传统急剧... 20世纪90年代,先锋作家集体向古典文学传统汲取叙事经验,以完成审美风格的转变。这首先是源于“通俗文学热”和先锋文学“接受遇冷”带来的创作焦虑。大众化想象与精英化现实的二元对峙,倒逼先锋作家的创作观念向中国通俗文学传统急剧倾斜。先锋作家试图重新承续明清世情小说的叙事资源,其文本的审美特征既有通俗文学传奇故事的基本要素,又蕴含严肃文学观照人性命运的叙述逻辑,以“外严肃,内通俗”的文学面貌,理性地汲取“雅俗融汇”的文学经验,扬弃明清小说说教劝讽的社会功效,超脱了“新写实小说”黯淡萎靡的时代情绪,进而完成对世情传统的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锋文学 明清小说 世情传统 雅俗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情小说的复兴——浅谈“种田文”的走红 被引量:6
3
作者 李昊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4-67,共4页
在网络小说盛行的当下,种田文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文学类型,凭借其平实简单的生活琐记与清新温馨的叙事风格迅速走红。它通过直白生动的通俗语言讲述小人物最平凡的日常生活,注重严谨真实的细节描写,在语言、内容以及文体结构上大量继承... 在网络小说盛行的当下,种田文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文学类型,凭借其平实简单的生活琐记与清新温馨的叙事风格迅速走红。它通过直白生动的通俗语言讲述小人物最平凡的日常生活,注重严谨真实的细节描写,在语言、内容以及文体结构上大量继承了宋元话本及明清通俗世情小说的叙事传统,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古典世情小说的回归复兴。种田文的兴起,映射出了现代都市人对悠闲田园生活的向往追求,对复杂人际关系和婚姻家庭问题的理性审视,同时也代表了当下文学阅读欣赏的世俗化与多元化转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田文 世情小说 特征 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世情小说与江南文化 被引量:2
4
作者 申明秀 《船山学刊》 CSSCI 2011年第3期161-163,共3页
江南文化是儒道释三教合一的典范,是中国诗性文化的代表,带有审美性、阴柔性、超越性的鲜明特征,而明清世情小说则是江南诗性文化的结晶,催生了《红楼梦》那样的世情杰作。
关键词 诗性文化 江南文化 世情小说 雅俗 劝世性 儒道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徘徊于时事与世情之间——《梼杌闲评》论略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平仁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54-58,共5页
《木寿杌闲评》在时事题材中大量引入世情笔法,大胆虚构了魏忠贤、客印月的前半生,形成了世情与时事并重的叙事格局。同时,这两部分没有能够很好地融合贯通,在人物的身份及品德、表现的社会场景、作者所欲寄寓的人生感发等方面存在错位... 《木寿杌闲评》在时事题材中大量引入世情笔法,大胆虚构了魏忠贤、客印月的前半生,形成了世情与时事并重的叙事格局。同时,这两部分没有能够很好地融合贯通,在人物的身份及品德、表现的社会场景、作者所欲寄寓的人生感发等方面存在错位和断裂,这构成了《木寿杌闲评》内容和艺术的基本特征,影响到我们以往对作品的分析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寿杌闲评》 时事小说 世情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世情小说中女性在两种文化下的审美意蕴和生存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向荣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5-39,共5页
女性的生存价值是历代思想家和文学家探讨的重要命题之一,也是明清世情小说的重要描写对象,这个小说流派中的女性形象与历代不同,它具有独特的个性,是叛逆性、依附性、矛盾性的化身。通过剖析世情小说年轻女性形象来解读现实社会中的女... 女性的生存价值是历代思想家和文学家探讨的重要命题之一,也是明清世情小说的重要描写对象,这个小说流派中的女性形象与历代不同,它具有独特的个性,是叛逆性、依附性、矛盾性的化身。通过剖析世情小说年轻女性形象来解读现实社会中的女性生存价值,找到女性生存的最佳方式,这既是对小说的读解,也是对当时社会的读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世情小说 生存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情小说”的艺术探寻——乔叶与传统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遇春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78-186,共9页
中国文学传统的创造性转化,这已是近年来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的一个焦点话题。虽然关注乔叶的小说创作好几年了,但我最近才真正意识到原来她与中国文学传统的关系实在是密不可分,这就难怪她的小说创作一直后劲十足、根深叶茂了。何以... 中国文学传统的创造性转化,这已是近年来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的一个焦点话题。虽然关注乔叶的小说创作好几年了,但我最近才真正意识到原来她与中国文学传统的关系实在是密不可分,这就难怪她的小说创作一直后劲十足、根深叶茂了。何以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传统 世情小说 乔叶 艺术 当代文学研究 小说创作 创造性转化 关系实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描都市光影,叙写世情人心——潘向黎小说论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妍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3-99,共7页
潘向黎小说有着独特的艺术肌理,知识气韵,上海背景是她创作的基础,她对生活的城市空间进行细心审视,吧台、包间、美容院等物质橱窗是她管窥城市的窗口,并由此建构起个体精神与外在空间之间的深刻联系。她专注于衣食无虞的知识女性,用中... 潘向黎小说有着独特的艺术肌理,知识气韵,上海背景是她创作的基础,她对生活的城市空间进行细心审视,吧台、包间、美容院等物质橱窗是她管窥城市的窗口,并由此建构起个体精神与外在空间之间的深刻联系。她专注于衣食无虞的知识女性,用中国式的女性柔韧对抗命运的磨难与生命的伤痛,记录女性精神人格的自我成长。潘向黎以轻写重,并将经典放置在当下语境进行仿写,她用赤诚的文字深描都市光影,并对世情人心细细品味,向我们证明浮世也有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向黎小说 城市空间 女性书写 世情人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情与狐鬼——从《金瓶梅》到《聊斋志异》 被引量:2
9
作者 常金莲 《蒲松龄研究》 2002年第4期46-56,61,共12页
在创作倾向和创作主旨上,《聊斋志异》受到《金瓶梅》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人物、情节以及叙事手法的借鉴方面。其实这也是《聊斋志异》的有意识继承,从而使“鬼狐史”不啻于“世情书”。
关键词 金瓶梅 聊斋志异 世情 鬼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晚明世情小说创作的多元理论形态与叙事操作 被引量:1
10
作者 邓百意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6-79,共4页
晚明世情小说作为一个整体,无论是小说理论还是叙事形态都比其它题材小说显得更具多样性,这与创作主体意识的多元化文化心态有密切关系。正是这种多元的价值选择和多向度、开放式的艺术实践及总结,造就了晚明世情题材相对成熟的小说形态。
关键词 世情小说 多元 小说理论 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世情、国情的变化看“十二五”发展的主题与主线 被引量:1
11
作者 韩保江 《理论视野》 CSSCI 2010年第11期1-1,共1页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期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基调,即未来五年的时期内,要"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期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基调,即未来五年的时期内,要"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五”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世情 国情 社会发展 国民经济 国内外形势 五年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世情小说“女性”审美考究反观现代汉语课程“人文”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岩春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0期139-140,共2页
现代汉语作为汉语言文学与非汉语言文学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在高校教学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然而,面对社会迁变与数据化时代的出现,如何强化现代汉语的本体功能,则是需要思考的重要话题。明清世情小说以其可读性,在现代汉语教学... 现代汉语作为汉语言文学与非汉语言文学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在高校教学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然而,面对社会迁变与数据化时代的出现,如何强化现代汉语的本体功能,则是需要思考的重要话题。明清世情小说以其可读性,在现代汉语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明清世情小说为载体,通过对明清小说审美意蕴与人文价值的梳理,反观现代汉语教学的人文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情小说 审美 意蕴 生存价值 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典爱情小说中的“化鬼”情节与“世情”演进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晓东 《蒲松龄研究》 2014年第4期151-159,共9页
中国古典小说初以传奇志异的风格为主,至世情小说方全力展现世态人情。但灵怪与世情并非决然对立,以爱情小说为例,若干"化鬼"的灵怪情节实也包含非传奇性的"世情化"因素:唐传奇《霍小玉传》、宋话本《碾玉观音》中... 中国古典小说初以传奇志异的风格为主,至世情小说方全力展现世态人情。但灵怪与世情并非决然对立,以爱情小说为例,若干"化鬼"的灵怪情节实也包含非传奇性的"世情化"因素:唐传奇《霍小玉传》、宋话本《碾玉观音》中的女鬼从执念复仇转向对家庭生活的追求,体现了世情性文学因子的自身积累、演变;世情小说的成熟则又影响了灵怪小说的创作,《婴宁》由狐鬼变人的写法是对"化鬼"情节的逆反,《聊斋》以"志异"开篇而终于"返常"的常见模式正是世情浸染的结果。"化鬼"与"世情"的相辅相成,显示了古典小说错综复杂、合力生成的演进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鬼 世情 霍小玉传 碾玉观音 婴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情史、生命史与爱欲史的同构互映——评王跃文的长篇小说《爱历元年》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新刚 《百家评论》 2017年第5期21-30,共10页
王跃文发表于《当代》(2014·5-6)的长篇小说《爱历元年》将社会世情的沧桑流变史与个体主体的生命史以及恋情史,编织在一起。小说三史合一,将30多年的社会演进与个体命运遭际相结合,表现了极为丰富的社会生活与个人的情感生活。... 王跃文发表于《当代》(2014·5-6)的长篇小说《爱历元年》将社会世情的沧桑流变史与个体主体的生命史以及恋情史,编织在一起。小说三史合一,将30多年的社会演进与个体命运遭际相结合,表现了极为丰富的社会生活与个人的情感生活。小说既表现了新时期以来的中国当代社会的脉动流向及潮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篇小说 王跃文 生命史 世情 同构 爱欲 社会演进 个体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乱世情天——《冷山》背后的画卷
15
作者 王颖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38-40,共3页
1864年,在南北战争前线的南方士兵英曼看到战争的无情和荒谬,不禁感到绝望,他为了再次见到情人而当了被人唾弃的逃兵。翻山越岭,只为了心中那片纯净的土地——冷山,那里是英曼世代的家园,是情人艾达等待他归来的地方。
关键词 《冷山》 画卷 世情 南北战争 情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笑傲世情——简论泰华作家郑若瑟的微型小说
16
作者 朱文斌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27-29,共3页
泰华作家郑若瑟对微型小说情有独钟且创作不辍。他一方面承袭华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以“情”字为核心或链条来毕现世间百态;一方面又具有现代商品意识的敏感,对转型期的泰华社会尤为关注。他的微型小说由于题材贴近现实生活,主题严肃、以... 泰华作家郑若瑟对微型小说情有独钟且创作不辍。他一方面承袭华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以“情”字为核心或链条来毕现世间百态;一方面又具有现代商品意识的敏感,对转型期的泰华社会尤为关注。他的微型小说由于题材贴近现实生活,主题严肃、以情感人,避免了微型小说所忌讳的空洞无力轻飘等弊病,显示了微型小说快捷简练地捕捉世情众相,迅速有力地讽刺丑恶针砭时弊的文体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若瑟 微型小说 世情众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拟古世情小说的历史脉络与文化空间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春梅 郭丹薇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1年第2期75-84,共10页
以"网络拟古世情小说"为底本的网络类型文和近几年形成热度的家族故事,在粉丝量和阅读量上堪称现象级文化事件,是互联网时代经济力、文化力的重要标识。"家族"不仅是中华传统社会的组织要素,也是中国小说史中的重... 以"网络拟古世情小说"为底本的网络类型文和近几年形成热度的家族故事,在粉丝量和阅读量上堪称现象级文化事件,是互联网时代经济力、文化力的重要标识。"家族"不仅是中华传统社会的组织要素,也是中国小说史中的重要书写对象。经《红楼梦》等重要文本发端,历经几个世纪变迁,网络拟古世情小说在历史想象、空间架构、权力关系、伦理情感、主体意识等方面体现出今人与传统的复杂关联,折射出传统文化在当下中国文化系统中的特殊位置和复杂意蕴,提供了管窥当代大众美学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 文学母题 网络拟古世情小说 文化心理 大众美学 网络文学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世情小说叙事传统的当代传承与新变--以贾平凹《秦腔》、格非“江南三部曲”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江丹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3-38,共6页
古代世情小说发轫、盛行于明清。《金瓶梅》是严格意义上的古代世情小说的肇始之作,而《红楼梦》则是古代世情小说的巅峰。另有《林兰香》《醒世姻缘传》《歧路灯》等长篇,《鼓掌绝尘》等中篇,“三言二拍”等短篇,聚焦的皆是世态人情和... 古代世情小说发轫、盛行于明清。《金瓶梅》是严格意义上的古代世情小说的肇始之作,而《红楼梦》则是古代世情小说的巅峰。另有《林兰香》《醒世姻缘传》《歧路灯》等长篇,《鼓掌绝尘》等中篇,“三言二拍”等短篇,聚焦的皆是世态人情和寻常人间、寻常世人、寻常生活里的哀与乐、悲与愁、情与爱,以此表达作者的情理观,多带果报思想、劝世色彩和惩恶扬善的说教。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所言:“当神魔小说盛行时,记人事者亦突起,其取材犹宋市人小说之‘银字儿’,大率为离合悲欢及发迹变态之事,间杂因果报应,而不甚言灵怪,又缘描摹世态,见其炎凉,故或亦谓之‘世情书’也。”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197页,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7。世情小说之名当从鲁迅这段论述所由出,“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笑花主人:《〈今古奇观〉序》,抱瓮老人编、冯裳标校:《今古奇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是世情小说的基本内容。民国时,张恨水的《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林语堂的《京华烟云》、张爱玲的小说都可称世情小说,继承了明清世情小说写日常生活的叙事传统。到了当代,有“新世情小说”之说,例如,贾平凹的《废都》《秦腔》《暂坐》,莫言、苏童、王安忆、格非、刘震云、尹学芸、金宇澄、乔叶、范小青等作家也有不少“描摹世态”的小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情小说 《歧路灯》 离合悲欢 人情世态 《废都》 市人小说 惩恶扬善 格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情”与“世情”的写真——峻岭的诗与歌
19
作者 王红彬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2年第4期5-9,共5页
在诗歌面临世俗与物质异化的时候,峻岭的诗与歌能够摒弃低俗,写出真情,格调高雅,积极向上,催人奋进,这样的文艺作品值得提倡。本文对峻岭作品的思想及艺术特色进行解读,从峻岭诗与歌所颂扬的盛世情、人间爱、自然景、永恒歌①等四个方... 在诗歌面临世俗与物质异化的时候,峻岭的诗与歌能够摒弃低俗,写出真情,格调高雅,积极向上,催人奋进,这样的文艺作品值得提倡。本文对峻岭作品的思想及艺术特色进行解读,从峻岭诗与歌所颂扬的盛世情、人间爱、自然景、永恒歌①等四个方面对其进行剖析,以便我们对峻岭作品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峻岭 诗与歌 心情 世情 写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巾生缘 今世情 岳美缇“巾生今世”艺术传承新年曲会
20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1 2岳羹缇、张静娴《狮吼记·跪池》3黎安、侯哲《占花魁·湖楼》4俞玖林、沈丰英《玉簪记·偷诗》5张军、沈昳丽《司马相如》
关键词 巾生 岳美缇 艺术传承 世情 新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