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世居高原中长跑运动员高住低练期间血清EPO、sTfR及血象指标变化 被引量:4
1
作者 刘海平 郑兆云 格日力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91-394,共4页
目的:观察世居高原中长跑运动员高住低练(living high training low,HiLo)期间血清EPO、sTfR及血象指标变化,探讨HiLo训练对世居高原耐力项目运动员红细胞生成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名世居海拔2260m高原的中长跑运动员(男12名,女8名)分... 目的:观察世居高原中长跑运动员高住低练(living high training low,HiLo)期间血清EPO、sTfR及血象指标变化,探讨HiLo训练对世居高原耐力项目运动员红细胞生成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名世居海拔2260m高原的中长跑运动员(男12名,女8名)分成低氧组和对照组,每组10名(6男,4女)。低氧组在模拟海拔4000m低压低氧(大气压力为60kPa,氧气浓度为20.95%)环境下进行HiLo实验,每天低氧暴露10小时(8:00pm~6:00am),白天在其居住生活的海拔2260m高度进行训练;对照组睡、练均在海拔2260m环境。两组受试者实验期间的训练负荷、时间及营养状况均相同。实验进行4周。分别于实验前,实验开始1天、每周及实验结束后2周抽静脉血,测试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TfR)及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结果:4周HiLo后,低氧组运动员Hb、Hct较实验前无明显改善(P>0.05),EPO除在低氧暴露第1天比实验前有升高趋势(P<0.10)外,整个实验期间与实验前及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改变;HiLo训练后低氧组sTfR与实验前和对照组相比也未发生有统计意义的变化。结论:世居高原(海拔2260m)中长跑运动员进行4周HiLo训练对其EPO、sTfR、Hb升高作用不显著,表明世居高原中长跑运动员4周HiLo训练(模拟海拔4000m睡眠,海拔2260m训练)对机体红细胞生成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居高原中长跑运动员 促红细胞生成素 血清转铁蛋白受体 红细胞生成 高住低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居高原中长跑运动员平原训练期间身体机能变化 被引量:6
2
作者 路瑛丽 冯连世 +1 位作者 宗丕芳 张国伟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00-303,共4页
目的:观察世居高原的中长跑运动员进行平原训练时身体机能的变化。方法:以12名世居高原男子中长跑运动员为研究对象,系统测定其平原训练前、平原训练1周后、3周后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网织红细胞(RC)、... 目的:观察世居高原的中长跑运动员进行平原训练时身体机能的变化。方法:以12名世居高原男子中长跑运动员为研究对象,系统测定其平原训练前、平原训练1周后、3周后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网织红细胞(RC)、红细胞压积(Hct)、血清睾酮(T)、皮质醇(C)等血液生化指标,以及平原训练1周后、3周后的VO2max等生理指标。结果:世居高原的男子中长跑运动员在平原训练期间,血清EPO水平逐渐下降,且3周后下降显著(P<0.05);平原训练1周后和3周后,RBC和Hb含量均显著下降,Hb在3周后下降幅度更大;RC和Hct变化不明显;血清T、C、T/C值在下高原后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VO2max等相关心肺功能指标在平原训练3周后均低于1周后的值,但呼吸商(R)有所升高,均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世居高原男子中长跑运动员平原训练期间身体机能有所下降,且3周后的下降程度比1周后更加明显。提示世居高原男子中长跑运动员到平原参加比赛时最佳时间应在1周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居高原 中长跑 平原训练 身体机能 运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居高原中长跑运动员不同海拔地区交替训练的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刘志强 闵筠 +7 位作者 马福海 刘海平 胡建忠 李福田 樊蓉芸 李文安 方进新 李生月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4-38,49,共6页
对 12名世居高原中长跑运动员进行了为期 14周的高原(2260 m)~高原(2634 m)和两次高原(2260 m)~平原(396 m)交替训练的研究。训练期间生理、生化指标的测试结果表明:世居高原中长跑运动员进行不同海拔地区交替训练,对增强其生理机能... 对 12名世居高原中长跑运动员进行了为期 14周的高原(2260 m)~高原(2634 m)和两次高原(2260 m)~平原(396 m)交替训练的研究。训练期间生理、生化指标的测试结果表明:世居高原中长跑运动员进行不同海拔地区交替训练,对增强其生理机能和运动能力都有积极的影响。从本次训练的生理效应来看,高原~高原交替训练好于高原~平原交替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平原 交替训练 中长跑运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居高原中长跑运动员营养状况调查 被引量:8
4
作者 孙楠 范云生 +1 位作者 杨碧英 郎佳麟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2-84,92,共4页
对 2 1名云南省世居高原的中长跑男运动员进行了 5天的营养调查工作。结果显示 :动物性食品和油脂类摄入量偏高 ;热源质分配比不适宜 ,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偏高 ,碳水化合物偏低 ;部分维生素和无机盐摄入不足。体格检查显示有 5 5 %的运动... 对 2 1名云南省世居高原的中长跑男运动员进行了 5天的营养调查工作。结果显示 :动物性食品和油脂类摄入量偏高 ;热源质分配比不适宜 ,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偏高 ,碳水化合物偏低 ;部分维生素和无机盐摄入不足。体格检查显示有 5 5 %的运动员 BMI<2 0。生化检查显示有 36 .4%的运动员体内维生素 B1营养水平不足或缺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长跑 运动员 营养调查 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居高原中长跑运动员“高原-亚高原-平原”和“高原-平原”训练模式的对比研究
5
作者 蒋丽 王迪 殷劲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7-71,共5页
目的:探索并比较"高原-亚高原-平原"和"高原-平原"两种过渡训练模式对世居高原的中长跑藏族运动员有氧能力和心肺功能影响。方法:将甘孜藏族自治州重点业余体校20名藏族男子中长跑运动员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0名和... 目的:探索并比较"高原-亚高原-平原"和"高原-平原"两种过渡训练模式对世居高原的中长跑藏族运动员有氧能力和心肺功能影响。方法:将甘孜藏族自治州重点业余体校20名藏族男子中长跑运动员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0名和对照组10名),实验组进行"高原1周-亚高原2周-平原1周"过渡训练,对照组进行"高原3周-平原1周"传统的过渡训练。训练结束后,分别在高原(四川康定)、亚高原(四川泸定)、平原(四川成都)进行12min跑测试,测定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VO2max)、运动后心率、运动后血氧饱和度、运动后血乳酸和运动后尿蛋白等,并在安静状态下测定运动员血清CK-MB、EPO、HIF-α和血睾酮等生理指标。结果:(1)两组世居高原藏族中长跑运动员在训练后12min跑的测试成绩、最大摄氧量、运动后心率、运动后血氧饱和度、运动后血乳酸、运动后尿蛋白、血清CK-MB、EPO、HIF-α和血睾酮从高原到平原均呈上升趋势,各项指标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运动员进行"高原-亚高原-平原"过渡训练后,12min跑的测试成绩、最大摄氧量、运动后心率明显升高(P<0.05),同时安静状态下的血清CK-MB、HIF-α和血睾酮增加更明显,并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原-亚高原-平原"过渡训练这一训练模式较传统的高原训练模式对于提高世居高原的中长跑运动员心肺功能的适应能力有着较好促进作用,有利于世居高原中长跑运动员更快更好的适应从高原到平原的海拔落差,有助于运动员训练时运动强度的提升和成绩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训练 高原训练 藏族中长跑运动员 世居高原人群 心肺功能 有氧运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训练对男子中长跑运动员血清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56
6
作者 冯连世 洪平 +7 位作者 宗丕芳 郭军 李福田 李泱 张洁 朱珂 任一民 杨碧英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9-52,66,共5页
为了探讨高原训练对血清激素的影响 ,本文系统观察了 6名世居平原的优秀男子中长跑运动员 (高原训练组 )进行 4周高原 (1917米 )训练前后血清睾酮 (T)、游离睾酮 (FT)、皮质醇 (C)、T/ C比值和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的变化 ,并与 12名世... 为了探讨高原训练对血清激素的影响 ,本文系统观察了 6名世居平原的优秀男子中长跑运动员 (高原训练组 )进行 4周高原 (1917米 )训练前后血清睾酮 (T)、游离睾酮 (FT)、皮质醇 (C)、T/ C比值和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的变化 ,并与 12名世居高原的优秀男子中长跑运动员的数值进行对照分析。研究发现 :1)高原训练组运动员在高原训练中血清 T、FT和 C水平趋于降低 ,而血清 T/ C比值非常显著地升高 ;高原训练后血清 T、C持续下降。高原训练前后血清 T和 EPO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血清 T/ C比值与网织红细胞数的变化保持同步。 2 )高原训练对世居平原运动员血清激素的影响作用至少可保持 3周 ;3)平原—高原交叉训练对世居平原运动员与世居高原运动员血清激素产生的影响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训练 中长跑运动员 血清激素 身体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训练对中长跑运动员血液流变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洪平 冯连世 +7 位作者 宗丕芳 郭军 李福田 李泱 朱珂 张洁 任一民 杨碧英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7-179,188,共4页
本研究观察了 10名世居平原的优秀中长跑运动员进行 4周高原 (1917米 )训练前后血粘度 (ηP)、红细胞压积 (Hct)、红细胞数 (RBC)、网织红细胞 (RC) ,血沉 (ESR)和纤维蛋白原 (Fib)、总蛋白 (TP)、血浆白蛋白 (ALB)的变化 ,并与 12名世... 本研究观察了 10名世居平原的优秀中长跑运动员进行 4周高原 (1917米 )训练前后血粘度 (ηP)、红细胞压积 (Hct)、红细胞数 (RBC)、网织红细胞 (RC) ,血沉 (ESR)和纤维蛋白原 (Fib)、总蛋白 (TP)、血浆白蛋白 (ALB)的变化 ,并与 12名世居高原运动员 (高原对照组 )的血流变指标的变化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1)高原训练期间机体血液流变性可得到改善 ;(2 )高原训练对血流变性产生的有利影响 ,至少能维持到下高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训练 中长跑运动员 血液流变学 血粘度 红细胞压积 红细胞数 网织红细胞 血沉 纤维蛋白原 总蛋白 血浆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优秀中长跑运动员、马拉松运动员高原训练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4
8
作者 毕晓东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中长跑运动员 高原训练 马拉松运动 中等 运动 运动成绩 教练员 体内 高氧 高原低氧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中长跑运动员海拔2260 m~3150 m交替训练期间有氧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海平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88-88,共1页
经过海拔3150 m至2260 m的交替训练,世居高原中长跑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Vo2max)的绝对值和相对值,无氧阈值(VT)分别从高原交替训练初期的2145.29±2286.65 ml/min,44.23±4.30 ml/kg min,3.18±0.33 m/s增加至交替训练后期... 经过海拔3150 m至2260 m的交替训练,世居高原中长跑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Vo2max)的绝对值和相对值,无氧阈值(VT)分别从高原交替训练初期的2145.29±2286.65 ml/min,44.23±4.30 ml/kg min,3.18±0.33 m/s增加至交替训练后期的2561.71±243.33 ml/min,53.1±4.51 ml/kg min,4.20±0.34 m/s,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运动员的有氧能力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中长跑运动员 交替训练期间 有氧能力 最大摄氧量 无氧阈值 肺活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居高原男子长跑运动员海拔2260-2630m交替训练期间生理机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姚俊 刘海平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9-41,共3页
高原训练逐渐成为提高耐力项目运动能方的主要训练手段之一。国内外许多实践及理论研究均证明平原耐力性项目运动员通过适宜的高原训练后,可以明显提高运动员的VO2max,ATV,Hb等。但在对世居高原耐力性运动员的高原训练的成功经验却较少... 高原训练逐渐成为提高耐力项目运动能方的主要训练手段之一。国内外许多实践及理论研究均证明平原耐力性项目运动员通过适宜的高原训练后,可以明显提高运动员的VO2max,ATV,Hb等。但在对世居高原耐力性运动员的高原训练的成功经验却较少,尤其对在高原训练期间的生理。生化指标系统观察鲜有报道。本文则主要对10名世居高原(海拔2260m)中长跑运动员进行2260-2630m交替训练期间的生理、生化测试。测试是以跟随训练追踪测试生理机能,系统现察世居高原人在高原训练期间的生理机能变化规律,以便为其高原训练的计划制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居高原运动员 生理机能 高原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优秀马拉松、中长跑和自行车运动员呼吸循环机能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陆绍中 乔居庠 +6 位作者 王淑云 缪素堃 刘慧荣 郭庆芳 杨奎生 宋丕芳 杨天乐 《体育科学》 1981年第1期44-51,共8页
我国中长跑、马拉松、自行车等耐力项目的运动成绩大大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因此,极需从生理机能、运动技术、训练等各个方面进行探索,分析落后的原因,寻求改进的途径。为此,在1973—1975年期间对我国优秀马拉松、中长跑、自行车男女运... 我国中长跑、马拉松、自行车等耐力项目的运动成绩大大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因此,极需从生理机能、运动技术、训练等各个方面进行探索,分析落后的原因,寻求改进的途径。为此,在1973—1975年期间对我国优秀马拉松、中长跑、自行车男女运动员的呼吸循环机能进行了初步研究,以了解我国优秀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探讨最大吸氧量与耐力项目比赛成绩之间的关系;分析影响最大吸氧量水平的生理要素;讨论高原训练及不同强度的匀速运动在发展有氧代谢能力方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吸氧量 优秀运动员 中长跑 马拉松 耐力项目 有氧代谢能力 自行车运动员 运动成绩 高原训练 心输出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居高原运动员高、平原训练与比赛期间部分生理指标对比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康喜来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5-158,共4页
目的:探讨世居高原运动员在平原比赛期间运动员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为教练员科学安排比赛周期,进行运动监控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西宁体校6名世居高原青少年田径径赛运动员,分别对高原训练和平原比赛期进行了4次测试。结果:经... 目的:探讨世居高原运动员在平原比赛期间运动员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为教练员科学安排比赛周期,进行运动监控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西宁体校6名世居高原青少年田径径赛运动员,分别对高原训练和平原比赛期进行了4次测试。结果:经过高原训练后、在平原比赛期间,随着比赛时间的延长,基础心律和血压逐渐下降,红细胞生成素、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下降都较为明显,且血红蛋白的下降先于红细胞计数;血清睾酮持续升高,血清皮质醇有所降低,其比值明显升高;血清生长激素水平明显升高;血清肌酸激酶和血清尿素氮下降明显。结论:世居高原运动员到达平原7天后,运动员的各项生理指标发生改变。所以世居高原运动员应把握好下高原的时间,以免下高原过早,使运动员的心功能下降和红细胞过多的消耗;世居高原耐力性运动员也应多进行平原训练,以促进机体内蛋白质的合成,使肌肉获得较大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居高原运动员 高原训练 平原比赛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居高原竞走运动员高高原训练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白旭宇 袁梦兰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5-59,共5页
世居高原竞走运动员上到更高海拔的高原进行训练,可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有氧能力和综合竞技能力,是世居高原运动员的特殊训练方法之一。对世居高原竞走运动员的3种高高原训练模式及反映运动员身体机能变化情况的生化指标进行分析。总结... 世居高原竞走运动员上到更高海拔的高原进行训练,可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有氧能力和综合竞技能力,是世居高原运动员的特殊训练方法之一。对世居高原竞走运动员的3种高高原训练模式及反映运动员身体机能变化情况的生化指标进行分析。总结出世居高原竞走运动员高高原训练的基本原则,即选择适宜高高原海拔的穿梭式训练、打好充足的有氧能力储备基础、执行科学合理的高高原训练安排、采取公路山坡越野走的训练方式、适当安排亚高原的衔接性训练等。通过对世居高原竞走运动员高高原训练合理模式的探讨,充实我国世居高原运动员高原训练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居高原 竞走运动员 高原训练 训练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运动员不同海拔高度训练对血象值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胡建忠 王子朴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38-39,45,共3页
从7名世居高原(海拔2260m)的女子中长跑运动员在高原不同海拔交替训练的后期与前期5项血象值比较中,观察到积极的代偿性改变,Hb、RBC、HCT和MCV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到平原后,由于氧环境改变及训练负荷安排等因素的影响,致使Hb、RBC、HC... 从7名世居高原(海拔2260m)的女子中长跑运动员在高原不同海拔交替训练的后期与前期5项血象值比较中,观察到积极的代偿性改变,Hb、RBC、HCT和MCV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到平原后,由于氧环境改变及训练负荷安排等因素的影响,致使Hb、RBC、HCT和MCV在前10天连续下降,随着运动员对环境的适应及训练负荷的调整,5项血象值回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训练 中长跑 运动员 女子 血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长跑训练方法综述 被引量:3
15
作者 林守任 刘江南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1987年第1期100-109,共10页
自从一八九六年第一届奥运会设立800米、1500米为田径项目之一以来,中长跑便作为现代奥运会田径比赛的主要项目载入了运动史。经过近百年的历史,中长跑在比赛项目、训练方法、技术特点都有了很大的演变。本文参考了大量的资料,收集了有... 自从一八九六年第一届奥运会设立800米、1500米为田径项目之一以来,中长跑便作为现代奥运会田径比赛的主要项目载入了运动史。经过近百年的历史,中长跑在比赛项目、训练方法、技术特点都有了很大的演变。本文参考了大量的资料,收集了有关专家对中长跑训练方法的观点,并结合我们的认识进行归类、分析,旨在为中长跑的教学、训练提供参考依据和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训练方法 中长跑运动 运动员 中长跑训练 高原训练法 现代奥运会 成绩比较 比赛项目 技术特点 法特莱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海拔1895米)气候和高原训练对运动员安静时某些生理指标的影响
16
《中国体育科技》 1976年第Z2期85-88,共4页
我们在1973.12.1—74.5.22期间观察了国家长跑集训队运动员安静时的体重、血压、脉搏、呼吸次数、肺活量、血色素等生理指标在高原气候条件下进行训练过程中的变化。运动员的年龄在18—23岁之间,训练1—2年。在北京和昆明两地基本上每隔... 我们在1973.12.1—74.5.22期间观察了国家长跑集训队运动员安静时的体重、血压、脉搏、呼吸次数、肺活量、血色素等生理指标在高原气候条件下进行训练过程中的变化。运动员的年龄在18—23岁之间,训练1—2年。在北京和昆明两地基本上每隔2周检查一次(仅两次检查间歇较长),检查时间都在星期四上午9点以后,力求检查条件一致。此外,还对在昆明集训的国家女中跑、内蒙中长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员 高原训练 生理指标 肺活量 中长跑 血色素 训练过程 昆明 脉搏 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高原长跑马拉松训练体会
17
作者 苏文仁 《中国体育科技》 1983年第12期8-18,共11页
自1968年奥运会在墨西哥城进行以来。世界各国对中长跑的高原训练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大多数人对高原训练可以取得成效已不再持怀疑态度。世界许多优秀中长跑运动员利用高原条件进行训练,创造了优异成绩。国内外论述高原训练的文章也越来... 自1968年奥运会在墨西哥城进行以来。世界各国对中长跑的高原训练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大多数人对高原训练可以取得成效已不再持怀疑态度。世界许多优秀中长跑运动员利用高原条件进行训练,创造了优异成绩。国内外论述高原训练的文章也越来越多,但这些文章大多数是论述从平原到高原训练的身体反应及如何适应的问题,而对生长在高原上的运动员怎样在高原上进行长年训练的文章却不多见。昆明海拔1895米。大气压力约为610毫米汞柱(标准大气压为760毫米汞柱)。氧分压为128毫米汞柱。均较北京低24%(北京的气压约为128毫米汞柱,氧分压为159毫米汞柱)。全年平均最高温度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训练 高原训练 优秀中长跑运动员 训练手段 马拉松比赛 公路 毫米汞柱 氧分压 训练量 训练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俊仁训练法的科学观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君侠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1995年第S1期46-53,共8页
马俊仁训练法的科学观王君侠(西安体育学院田径教研室,710068,西安市;53岁,男,副教授)由一个教练训练的运动员在同一次世界大赛中夺得三项冠军,其中包揽3000m前3名,这在世界田径史上是罕见的;由一个教练训练的... 马俊仁训练法的科学观王君侠(西安体育学院田径教研室,710068,西安市;53岁,男,副教授)由一个教练训练的运动员在同一次世界大赛中夺得三项冠军,其中包揽3000m前3名,这在世界田径史上是罕见的;由一个教练训练的运动员在一次运动会上有3名选手5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俊仁 训练法 高原训练 训练方法 中长跑训练 训练负荷 优秀中长跑运动员 女子中长跑 世界纪录 科学选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