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伊斯兰国”时期库尔德民族主义的宗教困境——兼论西方推行世俗政治秩序的危险 被引量:6
1
作者 章远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8-74,117,共18页
在消灭“伊斯兰国”和冲突后重建时期,库尔德民族主义获得巨大发展。尽管宗教能够为库尔德人实现民族自决提供重要的聚合和动员的动力,但由于“伊斯兰国”组织呈现出暴力和宗教紧密结合的极端化特征,因此后“伊斯兰国”时期,植根当地宗... 在消灭“伊斯兰国”和冲突后重建时期,库尔德民族主义获得巨大发展。尽管宗教能够为库尔德人实现民族自决提供重要的聚合和动员的动力,但由于“伊斯兰国”组织呈现出暴力和宗教紧密结合的极端化特征,因此后“伊斯兰国”时期,植根当地宗教土壤的民族主义势力不得不反思其宗教安全问题。与此同时,外部干预力量倾向于推动建立地区世俗民主化秩序并扶植符合其期待的政权继承者。在宗教土壤深厚的中东,如果为了更快地走向独立,为迎合西方化的世俗主义期待而策略性地削减本民族的宗教外在表达,从而规避外界对其极端化的担忧,那么宗教民族主义将面临潜在困境:一旦民族自决和政治发展的预期目标没有如约实现,被压抑的民族宗教力量很可能在未来出现报复性的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尔德民族主义 后“伊斯兰国”时期 宗教安全 世俗政治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国农村社会发展转型期农村政治文化世俗化的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彭前生 《农业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63-166,共4页
关键词 政治文化世俗 传统政治文化 农村社会发展 政治认知 中国农村 传统农村 中国农民 阶级斗争 改革开放 平均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佛教势力发展变化中的皇权政治因素 被引量:1
3
作者 黄修明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4-49,共6页
在以皇权政治为中心的中国古代社会,外来佛教中国化的重要变革历程,是受中国皇权政治的改造日益世俗政治化。这主要表现在:其一,佛教依附皇权政治而发展,其兴衰存亡,制约于世俗君主,受专制皇权所直接控制支配。其二,儒佛合一,佛教接受... 在以皇权政治为中心的中国古代社会,外来佛教中国化的重要变革历程,是受中国皇权政治的改造日益世俗政治化。这主要表现在:其一,佛教依附皇权政治而发展,其兴衰存亡,制约于世俗君主,受专制皇权所直接控制支配。其二,儒佛合一,佛教接受儒家统治思想的改造而成为皇权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份。其三,参与世俗政治,佛教表现出"辅助王化"、服务专制皇权的特殊政治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 佛教 皇权政治 世俗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思霍布斯的政治哲学与宗教的关系——以利维坦之死为视角
4
作者 陈江进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0-98,共9页
目前学界主要从世俗主义与公民宗教的进路来理解霍布斯政治哲学与基督宗教的关系,但这两种理解不能从根本上解释为什么霍布斯称利维坦为“必死的上帝”。相反,我们必须在霍布斯基督教神学描绘的历史图景中理解利维坦之死。霍布斯本质上... 目前学界主要从世俗主义与公民宗教的进路来理解霍布斯政治哲学与基督宗教的关系,但这两种理解不能从根本上解释为什么霍布斯称利维坦为“必死的上帝”。相反,我们必须在霍布斯基督教神学描绘的历史图景中理解利维坦之死。霍布斯本质上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神学家,在他的理论图景中,宗教神学并非隶属世俗政治,世俗政治却是其神学框架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霍布斯对世俗政治与神学关系的处理难以实现他的政治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维坦 政治哲学 基督宗教 世俗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初年竞争性政党政治活动的悲剧性实践 被引量:1
5
作者 叶美兰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12-116,共5页
编者按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百年史,屈辱与抗争、沉沦与奋起互为交织,此间发生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及产生的许多重要历史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对中国社会由封建专制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转型、再向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迈进,产生... 编者按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百年史,屈辱与抗争、沉沦与奋起互为交织,此间发生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及产生的许多重要历史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对中国社会由封建专制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转型、再向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迈进,产生过深刻影响,因而成为历史学家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党政治 竞争性 民国初年 资产阶级政党 南京临时政府 袁世凯 性实践 政治世俗 民族资产阶级 清末民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当代中国农村的社会发展——农村社会结构分化和文化世俗化分析
6
作者 朱新山 程利民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2-56,共5页
略论当代中国农村的社会发展——农村社会结构分化和文化世俗化分析朱新山程利民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发展?对此要有科学的认识,切勿陷入把单纯的数量增长当成社会发展的误区。美国著名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专家黄宗智区分了“扩大产出... 略论当代中国农村的社会发展——农村社会结构分化和文化世俗化分析朱新山程利民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发展?对此要有科学的认识,切勿陷入把单纯的数量增长当成社会发展的误区。美国著名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专家黄宗智区分了“扩大产出的‘增长’”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发展 政治文化世俗 结构分化 中国农村 当代中国 农村社会文化 群体分化 社会文化世俗 政治发展 社会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和平崛起过程中政治文化因素初探
7
作者 詹玲 《探索》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8-51,共4页
政治文化是指政治关系在人们心理和精神上的反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强大精神支柱 ,在中国和平崛起的新道路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中国和平崛起过程不仅是我国政治文化嬗变的过程 ,而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政治文化是指政治关系在人们心理和精神上的反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强大精神支柱 ,在中国和平崛起的新道路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中国和平崛起过程不仅是我国政治文化嬗变的过程 ,而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构产生了强大的冲击。能否为世界提供政治文化思想是成为世界强国的基本条件之一 ,我们要以政治文化世俗化为目标 ,创新发展主流政治文化 ,客观评估传统政治文化 ,批判借鉴西方政治文化 ,大力完善政治社会化渠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平崛起 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世俗 主流政治文化 传统政治文化 西方政治文化 政治社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语》孔学关系考论 被引量:10
8
作者 吴天明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7-114,共8页
孔子生活在国家治理由政教一体向世俗政治转变的关键历史节点上,既是六代最后的政教古儒,又是春秋至今最早的政治新儒,故其语录既有政教杂糅的特点,也有世俗政治的倾向。弟子后学选编《论语》,不仅剔除了孔子的大量宗教语录,也未收录他... 孔子生活在国家治理由政教一体向世俗政治转变的关键历史节点上,既是六代最后的政教古儒,又是春秋至今最早的政治新儒,故其语录既有政教杂糅的特点,也有世俗政治的倾向。弟子后学选编《论语》,不仅剔除了孔子的大量宗教语录,也未收录他政治研究、历史研究的所有长篇语录,只选取了部分短小零星的政治语录。其目的应是:其一,凸显孔子世俗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的形象,使孔学完全成为世俗政治学;其二,让通俗易懂、短小易记的《论语》成为孔学的“普及本”,理论性很强的长篇语录成为孔学的“学术本”,二者共同确立孔学作为六代之学、六艺之学的理论总结和后世政教文史哲等学科理论渊薮的历史地位。《论语》选编工作对提升孔子形象和孔学地位的重大贡献,即在于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编辑 战国诸子 《礼记》 《大戴礼记》 世俗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权力监督的“软件系统”解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杰 孙正甲 李春福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5-29,共5页
公共权力监督“软件系统”中有权力特性系统、人性系统和政治文化系统等三个子系统。权力特性既存在于公共权力监督之中,又作为公共权力监督的对立物与公共权力监督彼此消长;人性是塑造权力特性的直接因素,而公共权力监督拥有引导掌... 公共权力监督“软件系统”中有权力特性系统、人性系统和政治文化系统等三个子系统。权力特性既存在于公共权力监督之中,又作为公共权力监督的对立物与公共权力监督彼此消长;人性是塑造权力特性的直接因素,而公共权力监督拥有引导掌权者的人性及其所支配的权力特性的巨大能量;同时,最有能力重塑人性并开拓监督空间的政治矢量当属政治文化的世俗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权力监督 权力特性 人性 政治文化世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