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苗期耐盐性遗传的世代平均数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顾兴友 卢永根 +1 位作者 郑少玲 严小龙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686-690,共5页
以耐盐品种Pokkali和盐敏感品种Peta为亲本配成一套9家系材料,分别用60和100mol/m^3NaCl盐渍营养液对其4周龄秧苗持续处理4周后考察死叶级别和地上部鲜干重比值的世代平均数.多元回归分析表明,2项指标都存在显著的遗传、盐浓度和遗传... 以耐盐品种Pokkali和盐敏感品种Peta为亲本配成一套9家系材料,分别用60和100mol/m^3NaCl盐渍营养液对其4周龄秧苗持续处理4周后考察死叶级别和地上部鲜干重比值的世代平均数.多元回归分析表明,2项指标都存在显著的遗传、盐浓度和遗传×盐浓度效应.其中遗传效应由基因加性、显性或加性×加性分量构成,遗传×盐浓度效应含显性与盐浓度和显性×显性与盐浓度2种互作分量.研究认为:基因加性效应是水稻苗期最重要和最稳定的遗传基础;盐胁迫强度的变化主要影响杂合位点的非加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耐盐性 遗传 世代平均数 苗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主要性状的世代平均数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王伟 崔秀珍 李哲 《辽宁农业科学》 2008年第4期10-12,共3页
棉花海陆杂交杂种优势的研究与利用是有效改善棉花纤维品质的新途径。以海陆杂交P1、P2、F1、F2、BC1、BC2六个世代为研究材料,采用莫惠栋改进的世代均值分析的加性—显性模型和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估计有关研究性状的遗传背景效应(m... 棉花海陆杂交杂种优势的研究与利用是有效改善棉花纤维品质的新途径。以海陆杂交P1、P2、F1、F2、BC1、BC2六个世代为研究材料,采用莫惠栋改进的世代均值分析的加性—显性模型和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估计有关研究性状的遗传背景效应(m)、加性效应(a)、显性效应(d)、加性×加性上位性效应(i)、加性×显性上位性效应(j)和显性×显性上位性效应(l),并进一步探讨杂种优势产生的遗传机制。试验结果表明衣分的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单铃重的遗传比较复杂,不符合加性—显性模型和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株铃数和皮棉产量均存在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加性×加性上位性效应和显性×显性上位性效应,其遗传方式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绒长和马克隆值只存在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其遗传方式符合加性—显性模型;比强度、整齐度、伸长率都存在着加性、显性和上位性作用,其遗传方式均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世代平均数分析 加性-显性模型 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株高、穗长和每穗颖花数遗传的世代平均数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刘金波 宋兆强 +7 位作者 方兆伟 杨波 王宝祥 李健 迟铭 刘艳 周振玲 徐大勇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69-71,共3页
水稻杂种优势的研究与利用是提高水稻产量的主要途径。以亲本两系不育系9311S(P_1)和恢复系WHR2(P_2)及其产生的F_1、F_2、BC_1、BC_2共6个世代为研究材料,采用莫惠栋改进的世代均值分析的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分析株高、穗长和每穗颖... 水稻杂种优势的研究与利用是提高水稻产量的主要途径。以亲本两系不育系9311S(P_1)和恢复系WHR2(P_2)及其产生的F_1、F_2、BC_1、BC_2共6个世代为研究材料,采用莫惠栋改进的世代均值分析的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分析株高、穗长和每穗颖花数等3个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株高、穗长和每穗颖花数的遗传均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且均以加性效应为主;株高性状的显性效应不显著,穗长性状的加性效应间的互作效应、显性效应间的互作效应都均不显著,每穗颖花数性状的显性效应以及显性效应和加性效应间的互作效应均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株高 穗长 每穗颖花数 遗传 世代平均数 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 互作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