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从实验种群生命表的参数分析毛竹害螨暴发成灾的成因
被引量:5
- 1
-
-
作者
张艳璇
季洁
林坚贞
斋藤裕
张智强
-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日本北海道大学大学院农学研究科
新西兰奥克兰芒特阿尔伯特土壤保育研究所
-
出处
《竹子研究汇刊》
2003年第3期23-29,共7页
-
基金
福建省科技厅重大国际合作项目 (99-I-2 )
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项目
+2 种基金
国家外国专家局重大推广项目
日本文部省国际合作项目 Jsps(1 3 5 75 0 2 1 )
新西兰科学与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
-
文摘
研究分析南京裂爪螨、竹裂爪螨、竹缺爪螨在 2 0℃、2 5℃、32℃温度条件下实验种群生命表 ,结果表明 :温度是影响这三种害螨总产卵量、世代存活率、生殖力以及种群增长指数的重要因素之一。三种害螨的共同天敌竹盲走螨在 2 5℃条件下分别以这三种害螨为猎物的实验种群生命表 ,并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 :1竹盲走螨以南京裂爪螨为猎物其净增殖率 (R0 =2 2 .35 ) ,内禀增长率 (rm=0 .15 5 ) ,周限增长率 (λ=1.16 8)均高于南京裂爪螨 (R0 =2 0 .84 ,rm=0 .0 89,λ=1.0 94 ) ,而种群倍增时间 (t=4 .4 6 6 )低于南京裂爪螨 (t=7.70 4 ) ,因此在林间能有效地控制南京裂爪螨种群的增长 ;2竹盲走螨以竹裂爪螨为猎物 ,其净增殖率 (R0 =2 8.35 )、内禀增长率 (rm=0 .15 2 )、周限增长率 (λ=1.16 4)均低于竹裂爪螨 (R0 =39.2 8,rm=0 .192 ,λ=1.2 12 ) ,而种群倍增时间 (t=4 .5 6 5 9)高于竹裂爪螨 (t=3.6 0 37) ,因此在林间猎物处于高密度时不能完全有效地控制竹裂爪螨种群的增长 ;3竹盲走螨以竹缺爪螨为猎物 ,其净生殖率 (R0 =2 1.89)与竹缺爪螨 (R0 =2 1.89)相近 ,而内禀增长率(rm=0 .14 8) ,周限增长率 (λ=1.16 0 )低于竹缺爪螨 (rm=0 .185 ,λ=1.2 0 3) ,种群倍增时间 (t=4 .6 75 3)高于竹缺爪螨 (t=3.75 2 )
-
关键词
实验种群生命表
参数分析
毛竹害螨
灾害成因
产卵量
世代存活率
生殖力
种群增长指数
净增殖率
-
Keywords
Pest Mites of Moso bamboo
Typhlodrumus Bambusae
Experiment Population Life Table
Outbreak
-
分类号
S763.7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
-
题名温度对六斑月瓢虫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9
- 2
-
-
作者
王祥林
陈文静
苏达明
-
机构
江门市园林局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
江门市花木公司
-
出处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2年第4期76-80,共5页
-
基金
广州市林业局项目"优质高效橄榄示范区建设"子项目(4400-M05012)资助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林研究中心基地建设项目(4400-32990190)资助
-
文摘
为探索人工饲养六斑月瓢虫的最适温度,研究温度对其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7~32℃下,六斑月瓢虫的发育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但发育历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在32℃以上的高温区,其发育速率有所减慢,发育历期则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略有延长。用直线回归法求得六斑月瓢虫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8.29℃和294.12日度;而用直接最优法求得六斑月瓢虫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8.36℃和288.80日度。采用线性日度模型和Logistic模型对卵期、各龄幼虫期和蛹期的发育速率进行模拟分析,2种模型均能较好地反映出各虫期的生长发育速度。
-
关键词
六斑月瓢虫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发育速度
世代存活率
-
Keywords
Menochilus sexmaculates
developmental threshold temperature
effective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development rate
generational survival rate
-
分类号
S718.7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四纹豆象在不同豆类上的生长发育研究
- 3
-
-
作者
刘昌燕
李莉
陈宏伟
刘良军
万正煌
焦春海
-
机构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粮食作物种质创新与遗传改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24期6453-6455,共3页
-
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CARS-09)
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2011DFB31620)
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资助项目(2016-620-000-001-006)
-
文摘
在室内温度30℃、相对湿度70%条件下,以绿豆、小豆、豌豆、蚕豆、鹰嘴豆、大豆、多花菜豆和普通菜豆为食料,研究四纹豆象(Callosobruchus maculatus Fabricius)卵、幼虫和成虫的生长发育历期、成活率及成虫繁殖力。结果表明,四纹豆象在供试的8种豆类上均能产卵,但仅在绿豆、小豆、豌豆、蚕豆、鹰嘴豆上能完成其生活史。其中,在蚕豆上卵历期最长,为(5.80±0.85)d,且与在其他豆类上的卵历期存在显著性差异;以小豆为食料的四纹豆象卵孵化率最高,为(73.61±5.24)%,在绿豆上卵孵化率次之,为(72.92±2.08)%,且与豌豆、蚕豆、鹰嘴豆上差异显著;卵孵化后,幼虫仅在绿豆、小豆、豌豆、蚕豆和鹰嘴豆上蛀入为害,在蚕豆上四纹豆象世代发育历期最长,为(47.75±3.50)d,且与在绿豆、小豆、鹰嘴豆上差异显著;四纹豆象在小豆上世代存活率最高,为(59.03±9.39)%,且与绿豆、豌豆、蚕豆和鹰嘴豆4种豆类差异显著,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也均较大,分别为0.029 3和1.029 7。
-
关键词
四纹豆象(Callosobruchus
maculatus
Fabricius)
生长发育历期
卵孵化率
世代存活率
-
Keywords
Callosobruchus maculatus
growth and development period
egg hatchability
generation survival rate
-
分类号
S433.5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Q968.1
[生物学—昆虫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