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专门用途语言学:高校专业调整背景下外国语言文学亟待新增的二级学科
1
作者 蔡基刚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0,共10页
我国高校外语专业的危机是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的矛盾造成的。全国近千所高校的外语专业都是进行外国语言、文学、翻译、文化和国别区域方向的研究,这必然会导致外语专业毕业生面临巨大的就业竞争压力。教育部提出的“四新”建设倡导推... 我国高校外语专业的危机是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的矛盾造成的。全国近千所高校的外语专业都是进行外国语言、文学、翻译、文化和国别区域方向的研究,这必然会导致外语专业毕业生面临巨大的就业竞争压力。教育部提出的“四新”建设倡导推动学科交叉和专业调整,以满足社会需求。本研究发现,语言服务是外国语言文学调整专业的主要方向。从事语言服务的外语专业毕业生如果能够用语言学理论研究各学科尤其是自然技术学科的各种体裁的外语表达方式,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需求。此外,本研究还论证了外语专业进行学科交叉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提出了在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新设二级学科“专门用途语言学”的建议,以满足语言服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调整 社会需求 外国语言文学 二级学科 专门用途语言 语言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背景下的语言翻译技术应用研究——评《专门用途语言翻译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郭冬梅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83-83,共1页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专业用途英语翻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皇甫伟的《专门用途语言翻译技术应用研究》一书以专门用途翻译中的技术应用为研究对象,适合专业译员、翻译专业学习者,以及相关教师和研究人员作为学习参考。本书由现代化译者...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专业用途英语翻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皇甫伟的《专门用途语言翻译技术应用研究》一书以专门用途翻译中的技术应用为研究对象,适合专业译员、翻译专业学习者,以及相关教师和研究人员作为学习参考。本书由现代化译者的翻译技能、相关翻译记忆、术语管理、机器翻译、双语语料库和质量保证技术工具的实践应用研究,以及翻译技术支撑下的译者培训应用研究六部分组成,不仅对翻译本身进行详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用途英语 专门用途语言 专门用途语言翻译技术应用研究》 全球化背景 技术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门用途语言”测试的“特殊性”探析
3
作者 李文浩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35-140,共6页
专门用途语言(LSP)测试已有30多年的历史,发展至今已成为语言测试的一个重要的类别。与通用语言测试相比,开发专门用途语言测试主要是为更好地反映受试者在特定语境中的语言水平,提高测试的效度。但是目前学术界关于LSP测试的定义还存... 专门用途语言(LSP)测试已有30多年的历史,发展至今已成为语言测试的一个重要的类别。与通用语言测试相比,开发专门用途语言测试主要是为更好地反映受试者在特定语境中的语言水平,提高测试的效度。但是目前学术界关于LSP测试的定义还存在诸多问题,测试的"特殊性"概念不仅能够较好地解释这些问题,而且当它与测试效度联系起来时,对LSP测试的开发具有实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门用途语言(LSP) 测试 特殊性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文+”与专门用途汉语教学之辨
4
作者 张黎 张晓 《语言战略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7-43,共7页
“中文+”理念自2019年提出后便广受关注,但学界对其内涵与外延的理解却存在明显分歧,特别是对其与传统的专门用途汉语教学之间的关系的认识不清,造成滥用“中文+”概念的情况。从已有研究和实践来看,对二者之间关系的理解可以概括为3种... “中文+”理念自2019年提出后便广受关注,但学界对其内涵与外延的理解却存在明显分歧,特别是对其与传统的专门用途汉语教学之间的关系的认识不清,造成滥用“中文+”概念的情况。从已有研究和实践来看,对二者之间关系的理解可以概括为3种:前者相当于后者;前者包括后者;前者可以不包括后者。但二者并非同一层面上的概念。从专用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来看,专用汉语教学是单纯从专业和课程教学层面总结出来的理念和模式,针对的是具体的语言知识与技能教学。而“中文+”是从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发展的宏观层面提出的新理念,是中国教育领域改革创新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和政策,其核心精神是将国际中文教育与职业、专业教育更广泛、深入地结合,推动中国职业与专业教育国际化,培养既懂中文又有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国际人才。“中文+”项目中可以包含专用汉语课程及资源等,但不是专用汉语教学的替代。不应滥用“中文+”,尤其不应以之代指商务汉语类专用汉语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 专门用途汉语 专门用途语言 国际中文教育 职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专门用途语料库的翻译研究综述 被引量:14
5
作者 黄立波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70-82,共13页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基于专门用途语料库的翻译研究成果,并在综述基础上指出,现有基于专门用途语料库的翻译研究体现出研究课题更为丰富、对比方法更为灵活多样、可操作性更强、应用价值更突出等特点。笔者指出:文类是翻译研究中的...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基于专门用途语料库的翻译研究成果,并在综述基础上指出,现有基于专门用途语料库的翻译研究体现出研究课题更为丰富、对比方法更为灵活多样、可操作性更强、应用价值更突出等特点。笔者指出:文类是翻译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变量,向来都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译者针对不同文类文本会采用不同翻译策略,使翻译文本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基于专门用途语料库的翻译研究中,不同文类文本翻译语言特征考察、翻译共性验证、翻译带给目标语语言变化考察、术语翻译、翻译质量评价、独立方法论的构建等为研究者开辟了新视角。专门用途翻译语料库适用性更强,既可用于各类学术研究,也可投入实际应用。基于专门用途语料库的翻译研究进一步拓展了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范围,提供了新的研究课题,前景十分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门用途语言 语料库 专门用途翻译语料库 翻译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急语言服务与应急语言教学探索 被引量:43
6
作者 蔡基刚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13-21,共9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应急语言建设和服务的重要性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现有文献多集中在建立应急语言服务机制等建议上,对如何形成应急语言服务的长效机制、如何培养应急语言服务后备人才却很少有研究提出实质性的建议和措...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应急语言建设和服务的重要性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现有文献多集中在建立应急语言服务机制等建议上,对如何形成应急语言服务的长效机制、如何培养应急语言服务后备人才却很少有研究提出实质性的建议和措施。本文提出建设应急语言教学的观点,认为应急语言服务的应用范围应包括海事、航空、军事、外交等领域的突发事件,应急语言服务的基础是非应急时的常态化基础训练和教学,应急语言教学不是通用语言教学而是专门用途语言教学,没有专业知识、仅靠语言基本功是无济于事的。笔者提出,高校应设立“应急语言服务专业”,要在特色院校普遍设置该专业、开设相关课程,并要按学科和行业建立应急语言语料库。为了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第一步便是要改变英语专业建设的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语言服务 应急语言教学 机制与人才培养 专门用途语言 语言学跨学科 英语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翻译学——研究对象、学科交叉与理论建设
7
作者 蔡基刚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2,共12页
一个新的学术理论或新的学科必须有新的研究对象和理论体系。本文认为,知识翻译学和翻译学一样,还是在作知识的翻译研究。知识的加工和翻译从来都是分学科、领域和体裁进行的。如果要通过翻译使地方性知识变成世界性知识,就应根据知识... 一个新的学术理论或新的学科必须有新的研究对象和理论体系。本文认为,知识翻译学和翻译学一样,还是在作知识的翻译研究。知识的加工和翻译从来都是分学科、领域和体裁进行的。如果要通过翻译使地方性知识变成世界性知识,就应根据知识所属的不同学科的特定交流方式和对象,选择合适的语言形式、修辞手段和话语方式来对原文知识进行加工,而不是阐释或反思。翻译的目的是使译入语读者对译文的理解感受和译出语读者对原文的理解感受相同,因此知识翻译学并没有新的研究对象,还是在作本体研究,与翻译学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本文认为,知识翻译学要想有所突破,需要从国际传播学、功能语言学和专门用途语言学中汲取学科知识加工或翻译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翻译学 翻译学 功能语言 专门用途语言 国际传播 理论依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语言服务定位及其课程体系:学科交叉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蔡基刚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19,共7页
最近教育部把“国际语言服务”定位为外国语言文学二级学科,相关院校从2022年开始招生,而对国际语言服务的学科属性、学科定位和课程体系尚在探讨中。我们认为国际语言服务具有跨语言的属性兼有跨学科性质。跨语言中的基础学科,不是语言... 最近教育部把“国际语言服务”定位为外国语言文学二级学科,相关院校从2022年开始招生,而对国际语言服务的学科属性、学科定位和课程体系尚在探讨中。我们认为国际语言服务具有跨语言的属性兼有跨学科性质。跨语言中的基础学科,不是语言;外语在这里只是一门工具,不是学科。只有把专门用途语言学定为自己的基础学科,去研究所服务的学科或领域的知识是如何用国际语言构建和传播的,才是真正的学科交叉。根据专门用途语言学理论,国际语言服务是一个宽泛的大类,具体开展研究,如具体招生就必须分专业或方向,如商务语言服务、法律语言服务、医学语言服务等,因为语言服务除了语言能力,必须有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的专门表达,而2—3年的研究生学习无法做到样样通,无法胜任所有领域里的语言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服务 学科交叉 专门用途语言 专业方向 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媒技术影响下的对外汉语教学 被引量:4
9
作者 刘海燕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7-129,共3页
传媒汉语教学的概念是在语言学研究、语言教学研究、传播学理论研究的成果中孕育成长的。面对传媒汉语教学需求的增长、传媒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我们需要对传媒汉语教学重新定位。传媒技术发展影响着汉语国际推广工作,传媒汉语教学应倡... 传媒汉语教学的概念是在语言学研究、语言教学研究、传播学理论研究的成果中孕育成长的。面对传媒汉语教学需求的增长、传媒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我们需要对传媒汉语教学重新定位。传媒技术发展影响着汉语国际推广工作,传媒汉语教学应倡导嵌入式教学的全新理念,并进一步加强汉语教学数字化资源库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媒技术 传媒汉语 专门用途语言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