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专门性问题的诉讼证明 被引量:13
1
作者 邵俊武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98-101,共4页
基于我国现行诉讼法关于专门性问题证明的制度缺陷 ,笔者认为 ,应对鉴定人的产生、鉴定活动、鉴定内容和范围的确定以及法庭对专门性问题的审查、判断等问题加以规范和完善 ,允许和吸收其他同行专家参与对专门性问题的证明活动 ,监督和... 基于我国现行诉讼法关于专门性问题证明的制度缺陷 ,笔者认为 ,应对鉴定人的产生、鉴定活动、鉴定内容和范围的确定以及法庭对专门性问题的审查、判断等问题加以规范和完善 ,允许和吸收其他同行专家参与对专门性问题的证明活动 ,监督和保障专门性问题证明和采信的公开性、科学性、规范性 ,保证证明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门性问题证明 证据 鉴定机关 鉴定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诉讼中的社会科学证据——兼论专门性问题解决方法的整合路径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星译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1-40,共10页
当前在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以社会科学知识或方法为基础所形成的“专家意见”通常被实务部门采纳,用以解决特定的专门性问题。但受到法定证据种类和鉴定管理体制的双重约束,社会科学类证据陷入证据资格的“身份危机”。现行法分散模式... 当前在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以社会科学知识或方法为基础所形成的“专家意见”通常被实务部门采纳,用以解决特定的专门性问题。但受到法定证据种类和鉴定管理体制的双重约束,社会科学类证据陷入证据资格的“身份危机”。现行法分散模式无法应对司法证明实践中的证明需要,亦不能为专门性问题的解决提供统一的规范路径。因此,有必要以社会科学证据为契机,跳出证据形式要件对司法证明的束缚,以证明指向为导向,建构“多元证据形式的统一证据方法”的整合路径,即把专门性问题的解决整合于“专家意见”的统一证据方法。根据专门性问题的事实属性,社会科学证据亦可用于实质或非实质证明;为保障事实认定的准确性,在证据调查以及审查认定中亦应警惕其潜在的证明力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门性问题 社会科学证据 鉴定意见 证明指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林业行政案件“专门性问题” 被引量:3
3
作者 王立强 詹长英 +2 位作者 杨少颖 陈斌 林兴春 《防护林科技》 2014年第5期92-94,105,共4页
由于我国《林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中第30条规定的专门性问题相当模糊和不确定性,因此,在林业执法实践中存在较大的争议。对于什么样的问题属专门性问题,目前法律没有明确界定。文章从林学、刑法学、行政法学、证据学以及司法解释等相... 由于我国《林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中第30条规定的专门性问题相当模糊和不确定性,因此,在林业执法实践中存在较大的争议。对于什么样的问题属专门性问题,目前法律没有明确界定。文章从林学、刑法学、行政法学、证据学以及司法解释等相关规定进行探讨,针对林业行政案件中什么样的问题属专门性问题提出意见,并对专门性问题的鉴定提出思考。为规范林业行政执法提供服务,为林业司法、执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门性问题 行政处罚 林业执法 林业司法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诉讼专门性证据的证明风险与制度防范
4
作者 王艺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8-161,共14页
专门性证据在刑事诉讼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量刑事案件的侦破、起诉和审判都离不开专门性证据的支撑。专门性证据的运用也给传统司法证明制度带来风险,如专门性证据的泛化适用、向法律问题偏移及证明力不当升格等,导致司法权的... 专门性证据在刑事诉讼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量刑事案件的侦破、起诉和审判都离不开专门性证据的支撑。专门性证据的运用也给传统司法证明制度带来风险,如专门性证据的泛化适用、向法律问题偏移及证明力不当升格等,导致司法权的割裂。这种证明风险的形成与证明对象和内容有关,也是法律制度不完备所致。为了维护刑事诉讼程序的制度功能,保证审判权的完整性,有必要从制度建设、程序保障、要素优化等方面对中国专门性证据制度进行系统重构,将专门性证据的证明风险控制在一定限度内,最大程度地助力刑事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门性问题 专门性证据 证明风险 制度防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证券犯罪领域“行政性认定”的证据属性——以内幕交易刑事案件为例
5
作者 方锁柱 林喜芬 《证券市场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33,57,共11页
“行政性认定”被常态化运用于内幕交易刑事案件中,但其作为刑事证据的正当性和合法性历来存有争议。正当性争议体现在,“行政性认定”的行业权威属性会对司法判断产生潜在影响,存在不当侵犯法官裁判权的风险。基于法官对证券期货行业... “行政性认定”被常态化运用于内幕交易刑事案件中,但其作为刑事证据的正当性和合法性历来存有争议。正当性争议体现在,“行政性认定”的行业权威属性会对司法判断产生潜在影响,存在不当侵犯法官裁判权的风险。基于法官对证券期货行业认知的有限性以及证据法鼓励采纳证据的原理,允许“行政性认定”进入刑事司法是更为合理的做法。合法性难题表现为,“行政性认定”无法被解释为书证、鉴定意见或专门性报告。为消弭证据种类合法性争议,宜增设“行政性认定”证据种类并建构相应的审查判断规则。审查对象方面,可采取“区分论”的审查判断方式,只审查对专门性问题的意见,不审查非专门性问题的基础事实。证据能力方面,重点审查“行政性认定”主体的适格性、范围的适当性、形式要件、法律依据以及形成时间等。证明力方面,从“行政性认定”所依据证据材料的真实可靠程度以及“行政性认定”是否达到刑事证明标准两方面进行实质性审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券犯罪 行政性认定 内幕交易 专门性问题 证据种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时代刑事证据运用的风险及其规制——以算法证据为分析视角 被引量:5
6
作者 潘金贵 《法治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42,共17页
数字信息技术对刑事司法的深度介入产生了算法证据。刑事算法证据应限于“人辅机主”型的机器学习算法证据,可归属于专门性问题报告范畴。算法通过数据结构化的过程,揭示大数据与待证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算法证据是在司法证明整体主义... 数字信息技术对刑事司法的深度介入产生了算法证据。刑事算法证据应限于“人辅机主”型的机器学习算法证据,可归属于专门性问题报告范畴。算法通过数据结构化的过程,揭示大数据与待证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算法证据是在司法证明整体主义模式下对大数据评价的结果,包括预测类算法证据、识别类算法证据和分析类算法证据。算法证据的司法适用存在三层风险:对无罪推定和自由心证的冲击;“概率近似正确(PAC)”理论下的事实认定错误性或歧视性问题;权力行使的隐化和异化趋势。同时存在双维困境:在实体困境维度,算法透明度和可解释性、个人数据赋权与反算法身份歧视等手段难以实现对算法的有效规制和监管,影响算法证据合理适用;在程序困境维度,数据选择与算法设计监督程序、结果告知与解释程序以及异议或质证程序的规则阙如,制约算法证据适用实效。对此,应当以事实认定的辅助性、技术性正当程序、比例原则作为算法证据司法适用的理念指引;依据算法证据生成流程,从数据可靠性、算法可靠性角度明确算法证据可靠性的具体要素;构建取证、开示、质证与认证规则,强化算法证据适用的程序规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证据 数字司法 证据可靠性 正当程序 专门性问题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册会计师的法庭地位与出庭准备
7
作者 范伟红 张希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6-109,共4页
经济纠纷的司法处理,常常涉及大量财务会计事实的认定,愈来愈多地需要会计技术的支持,甚至诉争的焦点可能就是复杂的会计事实,当事人以及代理人或法官对会计等专门性问题通常存在知识短板,需要具备相应的会计专门知识与技能的人员来辅... 经济纠纷的司法处理,常常涉及大量财务会计事实的认定,愈来愈多地需要会计技术的支持,甚至诉争的焦点可能就是复杂的会计事实,当事人以及代理人或法官对会计等专门性问题通常存在知识短板,需要具备相应的会计专门知识与技能的人员来辅助。从世界范围看,辅助模式与诉讼模式紧密相关,英美法系国家当事人对抗主义诉讼模式下,一般采用专家证人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诉讼模式 专门性问题 对抗主义 经济纠纷 注册会计师 英美法系国家 会计技术 辅助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