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5篇文章
< 1 2 8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人力资本到国家知识资本:学历教育、认知能力对劳动力工资收入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方超 丁洁 《重庆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44,共13页
从人力资本数量到人力资本质量的转变是构建国家知识资本的必由之路。以国家知识资本为切入点,基于经典明瑟工资决定方程,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 2018)对学历教育、认知能力与劳动者工资水平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基准... 从人力资本数量到人力资本质量的转变是构建国家知识资本的必由之路。以国家知识资本为切入点,基于经典明瑟工资决定方程,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 2018)对学历教育、认知能力与劳动者工资水平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基准回归发现学历教育、读写能力和运算能力的工资收入效应分别为6.2%、40.1%和62.9%;运算能力的工资收入效应最高,但忽视认知能力导致明瑟方程高估了学历教育的经济价值。(2)机制分析发现学历教育通过影响认知能力进而影响劳动者工资水平,尤其是认知能力中运算能力的中介效应高达63.4%;学历教育每上升1年,劳动者的读写和运算能力将分别提高2.8%和2.9%;接受大学教育能将劳动者的读写和运算能力分别提高10.7%和18.8%;相比于其他各学历教育层级,高等教育在提升劳动者的认知能力方面作用巨大。(3)异质性分析发现学历教育与认知能力对劳动者工资收入的影响在不同工资分位点上存在差异;对于不同年龄阶段人群而言,其学历教育和认知能力的工资收入效应也有所不同,而学历教育对认知能力的异质性影响表现为教育更有助于提高低读写能力和高运算能力者的认知能力发展。以上结论在替换新近的数据样本后,仍具有较好的稳健性,因而根据研究发现提出构建国家知识资本的可能方案:在深化教育事业改革以促进个体增收的基础上,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与拔尖创新能力作为微观教学活动的关键导向,拓宽认知能力在传统学业课程之外的多维度效用,从而更好地释放国家知识资本在促进劳动者工资收入增长方面的积极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知识资本 学历教育 认知能力 教育回报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促进企业持续性创新了吗?——基于人力资本结构与知识吸收能力视角 被引量:1
2
作者 苏涛永 郭鑫 李雅洁 《商业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86,共16页
新一代科技革命浪潮下,持续性创新能使企业紧跟技术变化趋势,满足市场需求,在动态环境中赢得可持续竞争优势,而人工智能为企业促进持续性创新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和突破口。文章基于知识基础观探讨人工智能对企业持续性创新的促进效应,... 新一代科技革命浪潮下,持续性创新能使企业紧跟技术变化趋势,满足市场需求,在动态环境中赢得可持续竞争优势,而人工智能为企业促进持续性创新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和突破口。文章基于知识基础观探讨人工智能对企业持续性创新的促进效应,从人力资本结构和知识吸收能力视角厘清具体作用机制,探究数据要素与环境不确定性两种情境因素对人工智能与持续性创新关系的影响,以2011—2022年中国工业上市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对企业持续性创新具有促进效应。人工智能通过优化人力资本结构和提高知识吸收能力促进企业持续性创新。数据要素强化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对企业持续性创新的促进效应,环境不确定性削弱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对企业持续性创新的促进效应。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对持续性创新的促进效应在高技术企业、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中表现更突出。研究结论扩展了知识基础观在数智化时代的应用情境,从时间维度视角丰富了人工智能创新赋能效应的研究内容,为企业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提高创新绩效,进而在数字创新范式下建立可持续竞争优势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持续性创新 知识基础观 人力资本结构 知识吸收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资本驱动中小学体育教师知识共享的机理、困境与进路 被引量:1
3
作者 刘雨欣 陶玉流 +2 位作者 吴相雷 何萍 王越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4,127,共9页
社会资本为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提供了重要机遇,促进社会资本与知识共享融合互嵌是新时代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迫切需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社会资本与体育教师知识共享间存在的逻辑关联以及作用机理展开探讨,认为:以信任、认知... 社会资本为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提供了重要机遇,促进社会资本与知识共享融合互嵌是新时代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迫切需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社会资本与体育教师知识共享间存在的逻辑关联以及作用机理展开探讨,认为:以信任、认知、网络、规范为核心要素的社会资本对中小学体育教师知识共享发挥着赋能效应、融通效应、增值效应、普惠效应。然而,也面临着诸多困境:信任缺失,共享意愿与能力难以提高;认知桎梏,共享理念与行为深陷泥淖;联结松散,共享深度与广度备受掣肘;规范乏力,共享效果与质量无法保障。据此,提出实践进路:创设“普遍信任”的文化空间,孕育共享机遇;夯实“内外联合”的资本积累,优化能力培育;健全“数字赋能”的学习网络,打造共享平台;强化“协同融通”的互惠规范,保障共享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体育教师 知识共享 教师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密集型转型下的区域智力资本与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双测度及关联性研究
4
作者 孙海燕 耿成轩 +1 位作者 林晟瑶 肖琳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9-128,共10页
为探索农业经济知识密集转型的内在机理,进行理论分析,并分别构建测度评价体系。使用熵权优劣解距离法计算测度,对江苏省两种测度的关联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13-2022年江苏省区域智力资本和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均得到提升,且区域智... 为探索农业经济知识密集转型的内在机理,进行理论分析,并分别构建测度评价体系。使用熵权优劣解距离法计算测度,对江苏省两种测度的关联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13-2022年江苏省区域智力资本和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均得到提升,且区域智力资本综合得分从3.976上涨到12.204。智力资本中人力、关系、结构、创新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联度分别为0.6626、0.6703、0.6203、0.7541。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创新能力,增加创新投入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济 发展水平 区域智力资本 知识密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对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人力资本的中介效应与知识产权保护的调节效应
5
作者 白闻博 吕瑶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76-80,共5页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推动各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特别是在物流行业中,新质生产力的应用不仅可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还可以促进整个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因此,探讨新质生产力对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有重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推动各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特别是在物流行业中,新质生产力的应用不仅可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还可以促进整个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因此,探讨新质生产力对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同时目前人力资本的重要性愈发突出,其关系到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应用效果,是推动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要因素。此外,高效的知识产权保护能够激励企业进行研发投入,保护创新成果,从而增强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进而提升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此,本研究深入探讨新质生产力对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特别关注人力资本的中介效应及知识产权保护的调节效应,旨在为提升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建议,从而推动物流业的高质量发展。研究结果表明:新质生产力显著提升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人力资本在新质生产力对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知识产权保护在新质生产力对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中发挥正向调节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物流业 全要素生产率 人力资本 知识产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资本溢出、深度贸易开放与流通产业创新
6
作者 吴新宁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8-131,共4页
本文选取2003-2022年我国30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作为考察样本,采用非线性多元模型深入分析知识资本溢出对流通产业创新的影响,考察了深度贸易开放的时空中介效应。研究发现,知识资本溢出与流通产业创新之间除正向线性关系外,还具有处于... 本文选取2003-2022年我国30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作为考察样本,采用非线性多元模型深入分析知识资本溢出对流通产业创新的影响,考察了深度贸易开放的时空中介效应。研究发现,知识资本溢出与流通产业创新之间除正向线性关系外,还具有处于“U”型左侧的非线性影响,知识资本的外溢会为流通产业创新提供持续递增的叠加效应。机制分析表明,知识资本外溢通过提升交易频次提高要素配置使用效率,显著降低流通产业时间成本;知识资本外溢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实现流通产业的规模化经济效益,强化区域流通市场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资本溢出 流通产业创新 深度贸易开放 自主研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计师事务所合伙制的发展趋势——从人力资本的不可分离性和专业知识的通用性谈起 被引量:2
7
作者 朱小平 叶友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1-22,共2页
本文从人力资本的不可分离性,以及注册会计师专业知识的通用性两个内在原因出发,分析了会计师事务所采取舍伙制的必然趋势。首先综述了有关知识的制度经济学观点;然后把知识区分为“一般知识”与“专业知识”,又根据专业知识的不同应用... 本文从人力资本的不可分离性,以及注册会计师专业知识的通用性两个内在原因出发,分析了会计师事务所采取舍伙制的必然趋势。首先综述了有关知识的制度经济学观点;然后把知识区分为“一般知识”与“专业知识”,又根据专业知识的不同应用范围把专业知识区分为通用专业知识和专用专业知识,基于此,建立了事务所应采用合伙制的分析框架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师事务所 合伙制 人力资本 不可分离性 专业知识 通用性 审计质量 产权制度 制度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型组织员工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的激励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志敏 刘钢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180-181,共2页
文章在分析了知识型组织员工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委托—代理模型,分析了知识型组织员工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因素,以晋升机制为例,研究了知识型组织对员工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的激励机制。
关键词 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 知识型组织 晋升 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创新网络中企业社会资本如何影响创新绩效——知识流耦合与知识共创的链式中介作用 被引量:3
9
作者 辛本禄 耿晶晶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0-119,共10页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与知识基础观,构建“企业社会资本—知识流耦合—知识共创—服务创新绩效”的链式中介模型,运用层次回归分析法对405份企业样本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结构性、认知性、关系性社会资本均对服务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且...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与知识基础观,构建“企业社会资本—知识流耦合—知识共创—服务创新绩效”的链式中介模型,运用层次回归分析法对405份企业样本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结构性、认知性、关系性社会资本均对服务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影响程度依次减弱;知识流耦合、知识共创在企业社会资本与服务创新绩效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研究可进一步夯实创新网络、社会资本理论基础,揭示企业社会资本通过知识作用路径影响服务创新绩效的内在机制,为服务企业提高创新绩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创新网络 企业社会资本 知识流耦合 知识共创 服务创新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资本、知识存量和信息素养对秦巴——武陵山区家庭农场订单生产经营行为的影响
10
作者 张恩广 刘晓亮 +1 位作者 谢丽娜 童洪志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854-2862,共9页
【目的】从社会资本视角,探究影响山区家庭农场订单生产经营行为的因素,为山区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支持。【方法】基于“刺激—机体—反应”(S-O-R)理论模型,从社会资本、知识存量和信息素养3个维度构建影响家庭农场订单生产经... 【目的】从社会资本视角,探究影响山区家庭农场订单生产经营行为的因素,为山区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支持。【方法】基于“刺激—机体—反应”(S-O-R)理论模型,从社会资本、知识存量和信息素养3个维度构建影响家庭农场订单生产经营行为的理论框架,结合秦巴—武陵山区448份家庭农场调查数据,运用AMOS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社会网络、社会信任和社会规范对家庭农场订单生产经营行为影响极显著(P<0.01,下同),路径标准化系数分别为0.157、0.201和0.109;知识存量在社会网络、社会信任、社会规范与家庭农场参与订单生产经营行为中发挥的间接效应极显著,效应系数分别为0.186、0.116和0.074,说明知识存量在社会网络、社会信任、社会规范与家庭农场参与订单生产经营行为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其中,知识存量在社会网络与家庭农场参与订单生产经营行为中发挥的中介效应最大,社会信任发挥的中介效应次之;信息素养在社会网络、社会信任与家庭农场参与订单生产经营行为中发挥的间接效应极显著,效应系数分别为0.087和0.113,说明信息素养在社会网络、社会信任与家庭农场参与订单生产经营行为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且信息素养在社会信任与家庭农场参与订单生产经营行为中发挥的中介效应最大;在社会网络与家庭农场参与订单生产经营行为中,知识存量发挥的中介效应远大于信息素养发挥的中介效应。【建议】以家庭农场社会资本增量提质为抓手,大力培育家庭农场社会资本,规范引导家庭农场订单生产行为;优化政策支持机制,提高订单生产参与率;重视家庭农场知识存量积累和信息素养提升,增强家庭农场订单生产经营能力,旨在引导家庭农场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农场 订单生产经营行为 社会资本 知识存量 信息素养 中介效应 秦巴—武陵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资本积累、空间溢出与城市群创新中心形成——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6
11
作者 孙明松 许培源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1-112,共22页
基于新经济地理学拓展的三地区局部溢出(LS)模型,对城市群创新中心的形成机制、结构特征和空间演化进行理论分析,然后对最具“创新城市群”特征的长三角城市群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1)城市群创新中心形成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在于知识... 基于新经济地理学拓展的三地区局部溢出(LS)模型,对城市群创新中心的形成机制、结构特征和空间演化进行理论分析,然后对最具“创新城市群”特征的长三角城市群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1)城市群创新中心形成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在于知识资本积累,随着知识资本集聚,城市知识生产(创新)成本逐渐降低,进而促使知识资本更为内生地集聚,如此循环反复,最终促进了城市群创新中心形成;(2)知识资本空间溢出是创新中心形成的主导因素,城市群不同地区知识资本本地溢出和跨地溢出存在差异,进一步强化了城市群“创新中心—边缘城市”结构;(3)城市群创新互动在于创新中心知识溢出巩固了“群”结构,边缘城市的承接作用使得“中心”更具竞争力,进而提升了城市群整体福利水平;(4)在长三角城市群,本地市场效应和知识资本溢出效应促进了创新中心的形成,市场拥挤效应则起到了抑制作用。打造城市群创新中心是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城市群创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石,文章为解决中心城市虹吸、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建设城市群创新体系、培育城市群创新中心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资本积累 知识空间溢出 城市群创新中心 新经济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保护能否改善地区创新资本错配 被引量:6
12
作者 薛虎 谢昌凡 耿献辉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2-92,共11页
本文从创新技术研发系统和创新技术转化系统双重视角探讨知识产权保护对地区创新资本错配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基于2004—2021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知识产权保护存在地区创新资本错配的改善效应,随着时间的推... 本文从创新技术研发系统和创新技术转化系统双重视角探讨知识产权保护对地区创新资本错配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基于2004—2021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知识产权保护存在地区创新资本错配的改善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改善效应逐渐增强;(2)地区创新资本错配方向的不同会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在创新资本配置过度地区中知识产权保护会加剧地区创新资本错配;(3)随着技术位置的前移,知识产权保护的地区创新资本错配改善效应更大;(4)机制检验表明,知识产权保护通过技术市场治理效应、技术市场扩张效应、创新能力提升效应来改善地区创新资本错配。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为健全知识产权制度和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提供经验证据和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创新资本错配 市场扭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资本视角下知识问答社区知识交流效果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肖雨 王瑞 袁勤俭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7,共13页
目前知识问答社区繁荣发展,但也面临着用户流失、知识增长缓慢、知识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并由此导致社区内的知识交流效果不佳。理解知识交流效果的影响机制能够帮助个体充分利用知识问答社区实现高质量知识交流,同时为知识问答社区提... 目前知识问答社区繁荣发展,但也面临着用户流失、知识增长缓慢、知识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并由此导致社区内的知识交流效果不佳。理解知识交流效果的影响机制能够帮助个体充分利用知识问答社区实现高质量知识交流,同时为知识问答社区提供持续发展的路径。为此,文章基于数字资本理论视角构建了组态分析理论模型,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讨数字资本与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的组合效应。结果表明,知识问答社区的知识交流效果与其前因条件之间存在因果复杂性:就感知贡献而言,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的组合是提升感知贡献的核心条件,但数字资本可弥补其中社会资本或文化资本的缺失;就感知学习而言,数字资本、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是提升感知学习的核心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交流效果 数字资本 感知贡献 感知学习 知识问答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化、绿色技术创新与先进制造企业ESG表现--基于知识资本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綦良群 朱显宇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8-131,共14页
服务经济时代背景下,利用服务化优势助力绿色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服务化所带来的动态能力、资源和竞争优势能否与先进制造企业可持续发展及ESG表现相匹配,以及绿色技术创新和知识资本的作用机制如何尚未明晰... 服务经济时代背景下,利用服务化优势助力绿色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服务化所带来的动态能力、资源和竞争优势能否与先进制造企业可持续发展及ESG表现相匹配,以及绿色技术创新和知识资本的作用机制如何尚未明晰。因此,在多维剖析服务化对先进制造企业ESG表现影响机理的基础上,结合2015—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先进制造企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服务化对先进制造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并探究了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机制与知识资本的调节机制。结果表明:服务化正向提升先进制造企业ESG表现,且对中小企业和国有企业ESG表现的影响更明显;绿色技术创新在服务化促进先进制造企业ESG表现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知识资本正向调节服务化与先进制造企业ESG表现之间的关系,其中人力资本的调节效果更显著。研究结论有助于揭示“服务—创新—知识”三轮驱动下的先进制造企业ESG表现“黑箱”,对先进制造企业合理配置静态资源、动态能力以发挥服务化对ESG表现的促进性影响提供管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化 绿色技术创新 先进制造企业 ESG表现 知识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主义一如往昔?——数字知识垄断的启示
15
作者 塞西莉亚·瑞卡普 张可人 祝朝伟(译)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132,共12页
本文从作为权力关系的垄断切入,试图回答“资本主义积累模式是否一如往昔”这一问题,研究以当今数字经济、资本主义、科技巨头与知识垄断几大要素的日益勾联为核心,拓展了乌戈·帕加诺(Ugo Pagno)所提出的“知识垄断资本主义”概念... 本文从作为权力关系的垄断切入,试图回答“资本主义积累模式是否一如往昔”这一问题,研究以当今数字经济、资本主义、科技巨头与知识垄断几大要素的日益勾联为核心,拓展了乌戈·帕加诺(Ugo Pagno)所提出的“知识垄断资本主义”概念,详细探究了大型科技公司垄断权力的新颖性、促生该类垄断的诸多因素以及其藉以控制其他企业的内在机制。文章以占有市场巨量份额的微软以及其他类似产业巨头为例,剖析了其如何与各国政府、大学与科技工作者在政治、学术和技术方面开展合作,实现其知识垄断的目的。文章认为,科技巨头利用工人知识产权与雇主的分离获得市场影响力,借助人工智能、云服务、数据挖掘等技术手段实施数据垄断,通过数字知识垄断操纵企业、控制市场并打破“创新—传播”的循环。因此,今天的资本主义并非以前的资本主义。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学界亟需开展深入研究,重估资本主义通过知识垄断实现资本积累的手段机制和潜在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 数字知识垄断 大型科技公司 权力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资本对零售产业链升级的影响机制:以知识获取为中介
16
作者 王煜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0-24,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社会资本对零售产业链升级的影响机制,重点关注知识获取的中介作用,以期为零售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质性的理论和实践指导。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资本有助于知识获取。知识获取有助于零售产业链升级。社会资本有助于零售产... 本研究旨在探讨社会资本对零售产业链升级的影响机制,重点关注知识获取的中介作用,以期为零售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质性的理论和实践指导。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资本有助于知识获取。知识获取有助于零售产业链升级。社会资本有助于零售产业链升级。知识获取能够在社会资本和零售产业链升级之间产生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零售产业 产业链升级 知识获取 消费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肇端于《资本论》: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研究的取径再探 被引量:1
17
作者 肖永明 吴旺海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8,共9页
在中国思想史领域声名显赫的侯外庐的研究生涯肇端于《资本论》的翻译。翻译过程中的三个阶段为侯外庐转向中国史研究奠定了基础。《资本论》以生产方式为研究对象,使得侯外庐在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上形成独到见解,对中外尤其是苏联学界... 在中国思想史领域声名显赫的侯外庐的研究生涯肇端于《资本论》的翻译。翻译过程中的三个阶段为侯外庐转向中国史研究奠定了基础。《资本论》以生产方式为研究对象,使得侯外庐在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上形成独到见解,对中外尤其是苏联学界的“空白说”进行了回应。其五卷本《中国思想通史》不同程度地借鉴了《资本论》的理论视角,呈现出从生产方式出发,经由社会形态判定,最终揭示中国思想发展面貌的研究模式。侯外庐在中国思想史研究上得以形成系统的研究取径,《资本论》既是时间起点,也是逻辑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论》 侯外庐 中国思想史 自主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区域研究的发展路径及其知识政治逻辑
18
作者 翟石磊 陈惠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4-170,共7页
美国区域研究承袭西欧,发轫于二战,在冷战时期充分发展,并随着冷战的结束而逐渐进入新的调整时期。整体来看,在自由放任理念和政府需求驱动下,美国区域研究先后经历以区域为中心、以学科为中心和以问题为中心的发展路径,形成霸权主义的... 美国区域研究承袭西欧,发轫于二战,在冷战时期充分发展,并随着冷战的结束而逐渐进入新的调整时期。整体来看,在自由放任理念和政府需求驱动下,美国区域研究先后经历以区域为中心、以学科为中心和以问题为中心的发展路径,形成霸权主义的驱动下的权力与知识的相互构建、话语竞争与知识霸权互为补充、全球化与知识政治互动的局面,共同服务于美国国家利益在全球层面扩展的知识政治逻辑。同时,新世纪以来,美国区域研究所面临的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之间的学科主体性之争、知识生产与资政服务关系之争、国家主义与自由主义关系之争等问题日益尖锐,在本质上是权力、资本和知识合谋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区域研究 知识政治逻辑 霸权主义 权力 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保护赋能数字产业创新:影响机理与空间效应 被引量:2
19
作者 崔静 程文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3-103,共11页
基于2009—2022年中国内地277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中介效应模型与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知识产权保护对数字产业创新的影响机理与空间效应。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正向赋能数字产业创新,这一结论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检... 基于2009—2022年中国内地277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中介效应模型与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知识产权保护对数字产业创新的影响机理与空间效应。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正向赋能数字产业创新,这一结论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对大规模城市数字产业创新的影响更为显著。中介作用机制显示,知识产权保护可以通过优化创新资本配置、降低信息披露成本、营造良好自主研发环境3种途径赋能数字产业创新发展。空间杜宾模型估计结果显示,知识产权保护不仅能够正向赋能本地区数字产业创新发展,而且对邻近地区数字产业创新发展发挥空间溢出效应。结论可为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保护对数字产业创新的赋能效应提供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创新资本配置 信息披露成本 自主研发环境 数字产业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企业知识溢出对创新网络成员新质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亚楠 谢永平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相比市场,创新网络更适合反复交换常规嵌入平台的隐性知识,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有效途径。基于知识基础观和资源依赖理论,分析创新网络核心企业知识溢出对网络成员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利用中国多省市... 相比市场,创新网络更适合反复交换常规嵌入平台的隐性知识,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有效途径。基于知识基础观和资源依赖理论,分析创新网络核心企业知识溢出对网络成员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利用中国多省市392家企业调查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核心企业知识溢出对网络成员新质生产力的正向影响显著,网络同质化弱化核心企业知识溢出—网络成员新质生产力关系,而关系资本则强化二者关系。研究结论提示网络成员应从更深层次上重视核心企业知识溢出,刺激网络成员追求更多异质性网络资源并建立雄厚的关系资本,从而推动新质生产力跃升,实现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企业 知识溢出 网络成员新质生产力 关系资本 创新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