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轨道车辆新型车端专用吸能装置 被引量:12
1
作者 雷成 肖守讷 罗世辉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38-744,共7页
为了提高轨道车辆的耐碰撞性,利用金属薄壁结构轴向切削和压缩过程吸收能量的原理,设计了一种新型车辆端部专用吸能装置;采用显式有限元软件LS-DYNA建立了吸能装置吸能过程的等效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吸能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切削深... 为了提高轨道车辆的耐碰撞性,利用金属薄壁结构轴向切削和压缩过程吸收能量的原理,设计了一种新型车辆端部专用吸能装置;采用显式有限元软件LS-DYNA建立了吸能装置吸能过程的等效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吸能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切削深度、刀具前角和切屑圆心角等参数对吸能装置吸能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吸能装置吸收的能量、界面力与切削深度、切屑圆心角成正比,与刀具前角成反比,受切削深度的影响较小;新型吸能装置的冲程效率可达100%,压缩力效率和总效率可达70%以上,高于现有吸能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车辆 切削和压缩 专用吸能装置 显式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车体前端吸能结构的碰撞仿真与试验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在中 姚曙光 +2 位作者 许平 彭勇 张秧聪 《机车车辆工艺》 2015年第3期33-34,43,共3页
专用吸能装置的设计是高速动车组车辆安全防撞系统的核心。本文依据DIN EN15227中规定的C-I类车辆碰撞要求,开发研制了国产标准动车组端部专用吸能装置,并对其进行碰撞仿真分析和台车碰撞试验。仿真分析与撞击试验结果基本吻合,结果表明... 专用吸能装置的设计是高速动车组车辆安全防撞系统的核心。本文依据DIN EN15227中规定的C-I类车辆碰撞要求,开发研制了国产标准动车组端部专用吸能装置,并对其进行碰撞仿真分析和台车碰撞试验。仿真分析与撞击试验结果基本吻合,结果表明:该专用吸能装置的压缩变形稳定且有序可控,撞击平台力为2 000 kN左右,主吸能元件压缩变形率最小可达70%,可耗散冲击动能1.85 MJ,其吸能特性满足设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车组 专用吸能装置 台车碰撞 耐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