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农经济与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关系——兼论农民战争与封建经济的关系
1
作者 俞兆鹏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1期59-64,共6页
前几年,史学界在讨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以及中国农民战争与封建经济的关系问题时,涉及到小农经济与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关系问题。本文想对这个问题谈些看法。一、小农经济与封建政权小农经济与封建政权之间究竟存在什么关系?... 前几年,史学界在讨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以及中国农民战争与封建经济的关系问题时,涉及到小农经济与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关系问题。本文想对这个问题谈些看法。一、小农经济与封建政权小农经济与封建政权之间究竟存在什么关系?我认为,封建专制主义政权这一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制主义统治 地主经济 中国封建社会 封建经济 封建专制主义 社会经济基础 长期延续 地主阶级 生产关系 上层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建专制主义与小农经济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桂海 《中州学刊》 1983年第1期115-119,共5页
中国从秦统一了全国之后,就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国家,以后一直到封建社会的结束,封建专制主义的集权统治历二千多年,而且还越来越发展的精致和完善。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为什么能延续这么长的时间,其经济基础是什么?历史学界一直... 中国从秦统一了全国之后,就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国家,以后一直到封建社会的结束,封建专制主义的集权统治历二千多年,而且还越来越发展的精致和完善。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为什么能延续这么长的时间,其经济基础是什么?历史学界一直有不同的看法。我倾向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结构是它的经济基础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农经济 封建专制主义 地主经济 农民 统治阶级 地租 自耕农 专制主义统治 经济结构 封建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鲁迅五四时期杂文对封建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的批判
3
作者 吴小美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3期66-75,共10页
前言在中国漫长而发展迟缓的封建社会中,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盛行。鸦片战争以后到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之间,社会大动荡,封建制度解体,民主与科学得到了比封建社会远为长足的发展,但比起西方的先进国家来,中国仍是十分闭塞... 前言在中国漫长而发展迟缓的封建社会中,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盛行。鸦片战争以后到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之间,社会大动荡,封建制度解体,民主与科学得到了比封建社会远为长足的发展,但比起西方的先进国家来,中国仍是十分闭塞和落后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建专制主义 专制主义统治 五四时期 中国人民 五四新文化运动 中国封建社会 封建主义 封建制度 帝国主义 民主与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法官责任制度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2
4
作者 巩富文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91-96,共6页
中国古代的法官责任制度历史悠久,沿革清晰,内容丰富,体系完整,规范详密。它强调给错判案件的司法官吏以刑事惩罚和行政处罚,但不要求他们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而其立法却与实践相脱节,法律规定很严,实际执行的很少。它的发展充... 中国古代的法官责任制度历史悠久,沿革清晰,内容丰富,体系完整,规范详密。它强调给错判案件的司法官吏以刑事惩罚和行政处罚,但不要求他们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而其立法却与实践相脱节,法律规定很严,实际执行的很少。它的发展充满了孤立性、排他性,又不可避免地带有保守性、专断性。它虽然是皇帝实行专制主义统治的重要工具,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使人民少蒙受法外冤狱和摧残的积极意义。可以说,这一优秀的文化遗产,在世界诉讼史上是一个陵起的高峰。今天探讨这一制度,对于我们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是不无裨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官责任制度 中国古代法 司法责任制度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专制主义统治 冤狱赔偿 刑法志 行政处罚 法律规定 行政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封建法制之差异
5
作者 孙光妍 《求是学刊》 CSSCI 1998年第5期68-71,共4页
中西封建法制之差异,属于比较法学的范畴。对无论是在文化历史传统,还是在民族习惯、社会、国情等各方面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的中西封建法制进行宏观比较研究,可以了解中外法制历史发展的真实进程,从而更确切地把握中国封建社会法... 中西封建法制之差异,属于比较法学的范畴。对无论是在文化历史传统,还是在民族习惯、社会、国情等各方面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的中西封建法制进行宏观比较研究,可以了解中外法制历史发展的真实进程,从而更确切地把握中国封建社会法律制度所独具的特色。本文拟对中西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建法制 教会法 中国封建社会 封建国家 中华法系 中国古代 专制主义统治 社会结构 民事诉讼 罗马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明清时期封建地主阶级的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柯建中 《社会科学研究》 1984年第3期74-81,共8页
中国古代地主阶级在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有其自身的运动过程,所以,它的阶级特征必然随着历史阶段的不同而在表现上有所差异。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世”,地主阶级内部结构及其社会职能的变化就更加引人注目。但上述问题牵涉到... 中国古代地主阶级在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有其自身的运动过程,所以,它的阶级特征必然随着历史阶段的不同而在表现上有所差异。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世”,地主阶级内部结构及其社会职能的变化就更加引人注目。但上述问题牵涉到诸多方面,而本文的主旨仅在于说明:第一,专制主义统治的高度加强和商品经济的空前活跃,是影响明清地主阶级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第二,变化的主要表现是缙绅地主的衰落和经营地主的兴起。地主阶级是封建社会的当权阶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主阶级 明清时期 商品经济 经营地主 大地主 中国封建社会 科举制 专制主义统治 政治职能 地主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释思想 被引量:1
7
作者 林非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4期77-86,共10页
一在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中,儒家无疑是最占有支配性和主导性的位置,而儒家学说的创始者孔子,又无疑是中国思想和文化史中至高无上的最为神圣的人物。由孔子集大成的儒家学说,在两千多年以来已经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这种儒家学... 一在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中,儒家无疑是最占有支配性和主导性的位置,而儒家学说的创始者孔子,又无疑是中国思想和文化史中至高无上的最为神圣的人物。由孔子集大成的儒家学说,在两千多年以来已经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这种儒家学说为了更能够适应于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需要,在自己的全部发展过程中,曾不断吸取了其它各种学说与宗教的主张。譬如在汉代就吸取了黄老之术和法家之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儒家学说 鲁迅 专制主义统治 封建专制主义 正统儒家 孔子 黄老之术 道家思想 中国思想文化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是怎样宣传法律的 被引量:1
8
作者 宋昌斌 《政治与法律》 1985年第4期47-49,共3页
中国古代在专制主义统治下,法律往往带有很大的神秘性。但在某些时候,统治阶级也十分重视法律的普及宣传工作,其中有些作法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可能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一、立法时注意通俗易懂立法要适应大众的水平。这是... 中国古代在专制主义统治下,法律往往带有很大的神秘性。但在某些时候,统治阶级也十分重视法律的普及宣传工作,其中有些作法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可能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一、立法时注意通俗易懂立法要适应大众的水平。这是古代不少政治家和法学家的共同主张。如商鞅在秦国变法,所写的《商君书》,其中《定分》一节,说了这样一段话,大意是:有智慧的人才能懂得的东西,不可以作为法度,因为人民并非都是智慧者;贤能的人才能懂得的东西,也不可立为法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 法律知识 宣传工作 借鉴意义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统治阶级 神秘性 宣传教育工作 专制主义统治 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嘉淦与雍乾政治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洵 《史学集刊》 1984年第1期38-44,共7页
孙嘉淦是清代雍、乾之际的著名官员之一。他代表着封建专制主义统治下庞大官僚群中的典型化官僚。这种典型化官僚既是清代封建统治的得力工具,又是其政治基础之一。他们起过一种维护和延续这种统治的作用,但是他们却阻止不了封建社会晚... 孙嘉淦是清代雍、乾之际的著名官员之一。他代表着封建专制主义统治下庞大官僚群中的典型化官僚。这种典型化官僚既是清代封建统治的得力工具,又是其政治基础之一。他们起过一种维护和延续这种统治的作用,但是他们却阻止不了封建社会晚期封建贵族政治上的腐朽化。本文仅就有关孙嘉淦的某些传记材料,对清代雍、乾时期政治特征和官僚机构腐朽化问题作一些基本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嘉淦 政治基础 专制主义统治 封建社会 田文镜 官僚机构 乾隆 清代皇帝 专制君主 封建统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思想,补助文明”
10
作者 刘义美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4期141-141,共1页
鲁迅一生坚韧不拔地献身于文化艺术事业,奋力呐喊,要唤醒“铁屋子”里“昏睡”的人们,使他门发现自己的力量,能够独立思考,发出自觉之声,挣脱掉封建专制主义统治强加在身上的沉重的精神枷锁。对于愚弱麻木的国民,鲁迅以为文艺的“第一... 鲁迅一生坚韧不拔地献身于文化艺术事业,奋力呐喊,要唤醒“铁屋子”里“昏睡”的人们,使他门发现自己的力量,能够独立思考,发出自觉之声,挣脱掉封建专制主义统治强加在身上的沉重的精神枷锁。对于愚弱麻木的国民,鲁迅以为文艺的“第一要著”是要改变他们的精神面貌,只有使萎黄枯死的心苏活,使他们从“古训筑成的高墙”里走出来,才能摆脱奴隶命运,贫弱无声的中国才有富强振作的希望。他的口号是为人生,要贫穷落后的中国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并认为文艺应当以“改良思想,补助文明”为己任,有利于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为了推进革命文化事业,他寄厚望于青年,把青年看作时代的未来,革命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事业 专制主义统治 鲁迅 文艺工作者 改良 独立思考 文明 铁屋子 中华民族 为人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王夫之的法律思想
11
作者 张晋藩 《现代法学》 1981年第2期53-57,共5页
王夫之(公元一六一九——一六九二年)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是明末清初最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早在青年时期,他便痛感明朝极端腐朽的专制主义统治所造成的社会危机,而倾注心力于探索历代社会经济与典章制度的发展沿革,以期改革时... 王夫之(公元一六一九——一六九二年)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是明末清初最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早在青年时期,他便痛感明朝极端腐朽的专制主义统治所造成的社会危机,而倾注心力于探索历代社会经济与典章制度的发展沿革,以期改革时政。一六四八年清兵南下,进占衡阳,王夫之于衡山举兵抗清。失败以后,参加南明桂王政府,又为阉宦所陷,乃愤然离去,长期隐居在荒岩绝壑、苗瑶山洞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思想 唯物主义 专制主义统治 典章制度 发展沿革 思想家 明末清初 相结合 社会危机 阶级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十年诗论综述
12
作者 袁忠岳 《文史哲》 1987年第5期95-98,共4页
新时期诗歌的诞生一般都是从1976年“四五”诗歌运动算起,因为诗的本质、源泉、力量在那次“火山爆发”中得到了最光辉的显示。其实,它的意义更多是政治上的。要让“四五”精神转化为文学上失而复得的内质,产生出真正属于新时期诗歌的品... 新时期诗歌的诞生一般都是从1976年“四五”诗歌运动算起,因为诗的本质、源泉、力量在那次“火山爆发”中得到了最光辉的显示。其实,它的意义更多是政治上的。要让“四五”精神转化为文学上失而复得的内质,产生出真正属于新时期诗歌的品格,不仅要等到结束文化专制主义统治的金十月之后,而且要等到解除两个“凡是”禁锢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那是在两年以后了。作为诗的内质与品格的理论概括的诗论,也难以超越时代,走在诗的前面。因此,从1976年底到1978年底这两年的时间内,诗论还只是作为毛泽东同志1957年给《诗刊》与1965年给陈毅同志的两封信的阐释展开的,解决的是诗歌创作中的艺术规律问题,如“形象思维”、“比兴”、“诗味”等。讨论有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论 新时期诗歌 专制主义统治 诗歌创作 艺术规律 超越时代 古典诗歌 美学原则 反映现实 诗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扬杰:系统研究中国家族史的开创者
13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96-96,共1页
关键词 家族史 系统研究 中国家族制度 封建家族制度 中国古代史 专制主义统治 秦汉史 研究成果 农业生产水平 原始社会末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墨学中绝的原因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建平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34-135,139,共3页
关于墨学中绝的原因历来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作者认为墨学中绝的原因有三 :一是墨学在战国之后失去了其学说存在的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二是墨学在秦汉时期不符合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三是墨家学派自身组织的严密性和研究... 关于墨学中绝的原因历来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作者认为墨学中绝的原因有三 :一是墨学在战国之后失去了其学说存在的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二是墨学在秦汉时期不符合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三是墨家学派自身组织的严密性和研究发展方向的技术性使墨学日益封闭和保守 ,很难经过思想世俗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学 阶级基础 经济基础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发生的三种主要形式
15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8年第2期36-38,共3页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最后一章,总结国家起源问题,列举“国家在氏族制度的废墟上兴起的三种主要形式”①:第一是雅典式,第二是罗马式,第三是德意志式。这些国家发生的形式,虽然只是以欧洲古代历史为例证,但三者是各具...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最后一章,总结国家起源问题,列举“国家在氏族制度的废墟上兴起的三种主要形式”①:第一是雅典式,第二是罗马式,第三是德意志式。这些国家发生的形式,虽然只是以欧洲古代历史为例证,但三者是各具代表性的,是有普遍意义的。各地国家的发生,基本上可以从这三种形式寻求范例,虽则在具体的不同的条件下,情况会错综复杂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形式 东方专制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 氏族社会 国家政权 俄罗斯人 共和国 氏族制度 专制主义统治 公社所有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星灿烂——试论近年来话剧创作中的革命领袖形象
16
作者 朱容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4期28-34,共7页
一 粉碎林彪“四人帮”文化专制主义统治之后,我国话剧界迅速突破了创作上的一个重要“禁区”,把革命领袖人物的光辉形象正面搬上了舞台,《秋收霹雳》、《杨开慧》、《报童》、《西安事变》、《曙光》、《陈毅出山》等优秀剧目相继与广... 一 粉碎林彪“四人帮”文化专制主义统治之后,我国话剧界迅速突破了创作上的一个重要“禁区”,把革命领袖人物的光辉形象正面搬上了舞台,《秋收霹雳》、《杨开慧》、《报童》、《西安事变》、《曙光》、《陈毅出山》等优秀剧目相继与广大观众见面。它反映了亿万人民对革命领袖的怀念,表达了广大群众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党为人民立下的光辉业绩的无比崇敬的心情。塑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形象的话剧的出现,令人鼓舞地揭开了我国话剧运动史上的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剧创作 革命领袖 无产阶级革命家 西安事变 专制主义统治 “四人帮” 领袖人物 运动史 广大群众 新篇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