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欧美人类胚胎干细胞技术的专利适格性研究及其启示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媛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4-90,共7页
人类胚胎干细胞技术的研究涉及基本伦理道德,同时也具有巨大的医疗价值,其专利适格性历来备受争议,欧美和中国对此规定有较大不同。近年来,三者的立法和实践发生了明显变化,具体表现在对"人类胚胎"概念界定、人类胚胎的获得... 人类胚胎干细胞技术的研究涉及基本伦理道德,同时也具有巨大的医疗价值,其专利适格性历来备受争议,欧美和中国对此规定有较大不同。近年来,三者的立法和实践发生了明显变化,具体表现在对"人类胚胎"概念界定、人类胚胎的获得和使用方式三个方面。当前,中国干细胞产业亟待发展,但现有立法对人类胚胎干细胞技术的专利适格性限制过于严苛,建议把"人类胚胎"概念限定在拥有发育成人的内在能力的胚胎范围内;把破坏人类胚胎作为认定工业或商业目的的应用的前提,把以诊断或治疗为目的并对胚胎有益处的发明创造排除在"破坏"胚胎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胚胎干细胞 专利适格性 专利法修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英两国商业方法专利适格性标准的悖离抑或趋同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晓秋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8-94,共7页
商业方法的专利适格性在美国和英国一直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两国的法院和知识产权局都在积极探寻其合理界限。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于2008年10月30日审结的In Re B ilski案采取了限缩商业方法专利适格性的模式,英国上诉法院于2008年10... 商业方法的专利适格性在美国和英国一直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两国的法院和知识产权局都在积极探寻其合理界限。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于2008年10月30日审结的In Re B ilski案采取了限缩商业方法专利适格性的模式,英国上诉法院于2008年10月8日宣判的Symbian Ltd.v.Comptroller-General of Patents案则表明将进一步放宽商业方法的可专利性条件。美国的"适度限缩"和英国的"有限扩张"的实践一方面显示了各国对于商业方法专利适格性标准质疑的不同回应;另一方面,这种不同路径也揭示了两国对于商业方法专利适格性边界的共同廓清,具有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之妙。美、英两国关于商业方法专利适格性标准的动向值得中国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 RE BILSKI SYMBIAN 商业方法专利适格性 悖离 趋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利适格性判断中动物福利问题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媛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7-92,共6页
随着动物福利观念以及伦理理论的发展,专利适格性判断中开始考虑动物福利问题。在哈佛肿瘤鼠专利案中,美、加两国对动物福利有所忽略,欧洲则重点关注,并把"实质性医疗益处"确定为治疗关乎人类生死和身体痛苦的疾病的医疗益处... 随着动物福利观念以及伦理理论的发展,专利适格性判断中开始考虑动物福利问题。在哈佛肿瘤鼠专利案中,美、加两国对动物福利有所忽略,欧洲则重点关注,并把"实质性医疗益处"确定为治疗关乎人类生死和身体痛苦的疾病的医疗益处。我国也在专利适格性中关照了动物福利,但实践中却有架空该规定的欠妥做法。我国应当通过明确致动物痛苦为排除的前提,确定实质性医疗益处的含义和判断方法,设立前置伦理评估程序,落实法律规定等措施来实现对动物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福利 专利适格性 实质医疗益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利权权利客体例外制度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宁立志 郭玉新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1-45,共15页
专利法所不予保护的客体可称之为专利权例外客体。专利权权利客体例外制度由例外客体范围及其排除规则与适用机制共同构成。我国专利权例外客体在形式上呈现“1+N”形式,内容上可分为发明创造的例外客体和不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两种类... 专利法所不予保护的客体可称之为专利权例外客体。专利权权利客体例外制度由例外客体范围及其排除规则与适用机制共同构成。我国专利权例外客体在形式上呈现“1+N”形式,内容上可分为发明创造的例外客体和不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两种类型。面对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新,我国专利客体例外制度存在着制度逻辑性欠缺、例外客体排除规则不明确、适用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需要从规范建构、法律解释与适用等方面作进一步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权客体 客体例外制度 专利适格性 利益平衡 法律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保护视角下区块链技术的专利赋权标准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肖翰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7-104,共8页
现阶段区块链技术蓬勃发展态势对其保护制度提出了更为科学、精细的要求。为解决我国区块链技术法律保护范围模糊、保护力度不足及不同领域技术水平发展不一等难题,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中选择并完善与区块链技术运行机理、发展要求相适... 现阶段区块链技术蓬勃发展态势对其保护制度提出了更为科学、精细的要求。为解决我国区块链技术法律保护范围模糊、保护力度不足及不同领域技术水平发展不一等难题,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中选择并完善与区块链技术运行机理、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专利保护路径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区块链技术纳入专利权保护体系必须符合专利赋权基本标准,即符合专利客体的适格性标准和专利审查的实质性条件。研究表明,应在确保区块链技术与具体应用领域紧密结合的基础上,适当放宽专利客体审查标准,并对实质性审查制定更严格的条件,即细化实用性标准内涵、提高创造性判断主体的认知能力以及明确辅助因素在创造性判断中的地位,从而防止区块链技术专利保护的蔽伤之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技术 知识产权保护 专利适格性 专利实质审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