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AO的专利结构化相似度计算方法 被引量:8
1
作者 杜玉锋 季铎 +1 位作者 姜利雪 张桂平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0-35,共6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subject-action-object(SAO)的专利结构化相似度计算方法。传统的基于关键词的定量分析方法没有考虑专利自身的结构特点,忽略了对专利间内在关系的计算,该文弥补了传统的基于关键词的定量方法的不足。在SAO结构抽取...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subject-action-object(SAO)的专利结构化相似度计算方法。传统的基于关键词的定量分析方法没有考虑专利自身的结构特点,忽略了对专利间内在关系的计算,该文弥补了传统的基于关键词的定量方法的不足。在SAO结构抽取过程中,将最新的实体抽取工具OLLIE引入到专利领域,得到了比传统SAO抽取工具更好的抽取结果。和传统的SAO方法相比,对Action元组进行了大量分析,通过重复大量实验,确定了Action元组的结构特征。最后,通过实验验证,将vector space module(VSM)模型和SAO结构进行融合,得到了比仅仅通过VSM模型进行相似度计算更好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专利相似度 Subject-Action-Object(SAO)技术 实体抽取工具 OLLI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AO结构的中文相似专利识别算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16
2
作者 张杰 孙宁宁 +2 位作者 张海超 翟东升 冯秀珍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72-482,共11页
本文根据中文专利权利要求书的特点,提出了基于SAO结构的中文相似专利识别算法。首先对权利要求书进行依存句法分析和语义角色标注,从中抽取出SAO(主-谓-宾)结构。其次计算SAO结构之间的相似度,由SAO结构的相似度得出权利要求书相似度,... 本文根据中文专利权利要求书的特点,提出了基于SAO结构的中文相似专利识别算法。首先对权利要求书进行依存句法分析和语义角色标注,从中抽取出SAO(主-谓-宾)结构。其次计算SAO结构之间的相似度,由SAO结构的相似度得出权利要求书相似度,并对结果进行多维尺度分析(MDS)和聚类分析,判断专利间相似性。最后将该方法运用到专利无效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外,本文需要进一步提高SAO结构抽取的准确性,也需要提高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专利 SAO结构 专利相似度 专利无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类比设计的专利知识挖掘算法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少波 吴正 +2 位作者 杨观赐 胡杰 于丽娅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344-2352,共9页
为解决发明专利因缺少完善的理论体系和相关技术文献而难以实现技术突破和创新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类比设计的专利挖掘算法。以具有相同特征和相似功能的成熟技术专利为数据源进行文本挖掘,首先,从数据源中提取实现功能和问题解决方案(P... 为解决发明专利因缺少完善的理论体系和相关技术文献而难以实现技术突破和创新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类比设计的专利挖掘算法。以具有相同特征和相似功能的成熟技术专利为数据源进行文本挖掘,首先,从数据源中提取实现功能和问题解决方案(PSC),建立基于PSC的词频—逆向文件频率(TF-IDF)值的向量空间模型;然后,根据专利文献间的相似度制成基于PSC的专利地图;最后,分别对PSC进行可行性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选择合理的方法,用类比的思想进行技术创新。给出了专利知识挖掘应用系统的架构设计,并采用统一建模语言描述了专利挖掘系统的动态执行过程,获得了专利挖掘系统的时序图。应用系统采用关系型数据库MySQL存储数据,运用Java编程语言开发了应用系统,以无线充电技术专利和无线传感技术专利为源数据测试系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比基于专利的类比方法具有更好的时间性能,并能获得更具创新性的创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挖掘 类比设计 向量空间模型 专利相似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复杂网络的突破性技术创新识别方法研究
4
作者 周文浩 吴炳毅 +1 位作者 李海林 王盼兮 《情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34,共15页
识别和预见突破性技术创新对于精准实施技术干预、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而传统的单一计量指标难以充分反映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丰富内涵与多维度特征。在技术跃迁理论和知识重组理论基础上,本文基于动态专利相似网络构建了一种... 识别和预见突破性技术创新对于精准实施技术干预、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而传统的单一计量指标难以充分反映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丰富内涵与多维度特征。在技术跃迁理论和知识重组理论基础上,本文基于动态专利相似网络构建了一种新颖的突破性技术创新两阶段识别方法,综合考虑了技术新颖性和技术影响力两个特征,并在982家中国制造业企业的61431项授权专利的实证研究中成功识别出3738项突破性技术创新,占比为6.085%,其中独立突破性技术和知识重组突破性技术分别占3.488%和2.596%。进一步采用主题模型提炼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并结合经济后果验证、典型技术案例、技术领域演化案例和多统计模型综合验证了识别结果的有效性与稳健性。研究成果为突破性创新相关研究提供了可行的识别框架和工具,在实践层面上为技术预见和技术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破性技术创新 动态复杂网络 专利相似度 国际专利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向量空间的专利类比挖掘算法 被引量:3
5
作者 吴正 李少波 杨观赐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74-78,共5页
新技术在进行技术突破时,很难找到创新点和方案。针对这一难题,提出一种基于向量空间的专利类比挖掘算法。首先,从源数据中获取描述功能和属性的专利技术方案(PSC),建立基于PSC的TF-IDF值的向量空间模型(VSM);然后,根据专利文献间的信... 新技术在进行技术突破时,很难找到创新点和方案。针对这一难题,提出一种基于向量空间的专利类比挖掘算法。首先,从源数据中获取描述功能和属性的专利技术方案(PSC),建立基于PSC的TF-IDF值的向量空间模型(VSM);然后,根据专利文献间的信息距离制成基于PSC术语的专利地图;最后,分别对PSC进行创新性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用类比的思想进行新技术的创新。本文算法的时间复杂性为O[(n^2+n)/2],低于对比算法的O(n^2)。以无线充电技术专利和无线传感技术专利文献为源数据,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比对比算法能更有效地获取更具有创新性的创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挖掘 类比 向量空间模型 专利相似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